在互动中发展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uuu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它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建构)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相互交流,共同切磋,彼此协商。通过这样的互动,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就可以帮助每一个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视为教学中唯一重要的关系,认为学生之所以能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主要是取决于与教师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作用通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或是消极的因素。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曾对此发表过精辟的论述:“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发展的影响都更有力。”因此,课堂中生生互动无疑是促进学生知识构建的有效途径。
  生生互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合作时互动。学生就某一问题合作时,主要是小组之间的成员产生互动。在讨论、辨别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互相倾听,互相启发,互相影响,达成共识。由于小组合作时,学生都在比较宽松、安全的氛围中活动,又加上孩子们的阅历、经历相仿,因此小组内讨论显得轻松、自在,可以畅所欲言,课堂的气氛也会随之就得热烈而融洽,而此时也特容易突破课文学习的重点,化解学习难点。二是交流时互动。主要指小组探究或汇报成果时的组际间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捕捉学生在交流汇报中的疑点或闪光点,引导小组间展开讨论、互相质疑,使学生在不断地互动中,合作更为有效,探究更为深入。
  那么生生之间的互动,怎样才能更有成效,更能促进学生的提高与发展呢?我们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积极参与,一起互动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重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提出一个问题后,让前后桌的4人为小组,展开讨论。在参与讨论时,优秀的学生唱主角,而后进组的学生讨论后产生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小组讨论后,每一组通常会推荐一名学习相对优秀的学生来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一名学生说,老师与其他学生则做“忠实”的听众,汇报完后,教师再作适当的点评。此种情形如叶澜教授所言: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和“听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得可怜!
  新课程中明确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交往事实上是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在交往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持一种尊重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学生伙伴,摒弃“师道尊严”和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做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的过程中来。特别是后进生,不管其回答得对与错,先要肯定其亮明自己观点的勇气,再来分析答案的正确与否。在互动时,生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由此可以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
  
  二、互相学习,学会欣赏
  
  沈大安老师认为,全班同学的合作学习,特别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欣赏同学的学习成果,为别人的成功由衷地高兴,并以此激励自己。他举例说,现在我们的作文讲评,一位同学的习作一出现,就有很多同学争着提意见。提意见固然也需要,但我们要引导学生先看到这位同学在习作中倾注的心血,多看看他的习作好在哪里,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养成“客观地认识自我,真诚地欣赏别人”的良好心态。是啊,不光是作文,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一听到别人的朗读或发言时,就会提出各种意见。只会给别人提意见,不懂得欣赏别人,不向别人学习,就会进入一个故步自封的境地。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主要还是教师在平时的教育中要加强引导,让学生养成一种欣赏他人的习惯。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不能高高在上,认为自己的水平比学生高,对学生的观点不屑一顾,自认为是集智慧和正确答案于一身。而要对学生的优点多加赞赏,学生的长处同样要向他们虚心学习。不妨常常出现这样的语言:“啊,你读得太好了!”“你说得比老师还要好。”“你想得比老师周到”……言传身教,教师的行为一定会给学生以深刻而深远的影响。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赞美。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赞美是一种鼓励,是一种肯定,赞美可以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上进心。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真诚地去赞美别人。现在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很强的自身优越感,常常会盲目地自信。面对这样的现状,让学生学会赞美别人显得尤为重要。一开始,我们可以先从形式上进行引导。面对同学的优点和精彩的发言,以鼓掌、欣赏地笑、夸夸他的长处等方式进行赞美。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先发现别人优点再指出不足的习惯。这样,不但给发言的同学给予了很大的鼓励,带来了自信,更重要的是优生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学生自身的境界也得到了提升。随着此种形式的多次运用,学生的观念就会内化成行为。有一次听一年级的《小彩笔》,一学生读了一段话后,小朋友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并以欣赏的眼光看着他。接着都举手赞美他的优点。这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了这位同学的一个缺点,马上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我们最好先说说别人的优点,再来说缺点比较好。”看来,这样的方式,已深入学生的灵魂。由于经常听到生生间的由衷的赞美,因此,整堂课,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当高,特别是朗读的增量十分明显,并让人感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互相帮助,学会补充
  
  在课堂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听取同学的发言后会提出质疑,有了质疑后,学生就会站起来说:“我反对,应该是……”“我不同意,我觉得是……”。对于同学的观点产生质疑是学生互动过程中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是,在自己的意见没有确定对错以前去否定别人的意见是一种不科学的,不尊重人的表现。再说,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往往是多元的,许多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客观地对待别人的意见。可以用补充的方式来提出自己的观点,通常有“赞成式”补充与“异议式”补充。“赞成式”补充一般是先肯定别人的想法,然后再表明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异议式”补充的做法是对别人的发言保持自己的看法,再补充说明自己的立场,但也不是决然地否定。这样的补充,丰富生生之间的观点,理解也逐渐趋于全面,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了科学的学习态度。
  
  四、互相提醒,学会反思
  
  王燕骅老师认为反思的三种维度是直觉、修正与重构。直觉的反思有个人化、即时化、自动化的特征,修正是审视、发现、调整的过程,而重构是一个反观、突围、新建的过程。在现时的生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相互提醒,学会不单提出一种直觉,更要经历修正再到重构这样一个反思的过程,改变以往那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如一位老师在上《动物过冬》这一课时,指名请学生读读“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悄悄的。”一学生读后,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同学把‘满地是落叶’的感觉读出来了,但他没把树林里那种静悄悄的情景读出来。我来向他挑战,把这种语气读出来。”该生读后,果然把前一位同学没读出的感觉读出来了。这样的提醒经过修正再到重构,朗读的增量立竿见影。
  
  五、互相合作,共同发展
  
  盛群力教授认为,现代人立足社会并取得发展的第一能力是与他人合作与沟通。如果不善于与他人合作,不善于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那么,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堂团体动力和人际互动,实现思维碰撞、经验共享、情感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十二处出现“合作”这个词。可以想见,在我们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有多么重要。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蟋蟀的住宅》一课时,创设了一个问题大背景,要求学生帮助蟋蟀完成住宅的推荐的过程。小组内的成员在学习组长的带动下,各展其能,各施其才,团结协作,学习成果水平高,表现形式异彩纷呈。如有一个小组,一位学生很会画画,就自告奋勇承担了画蟋蟀住宅平面图的任务,两位学生负责为这幅平面图附以文字说明,还有一位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负责口头描述。这样,因为分工合理,各取所长,他们的推荐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在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是一个学生互相学习,美人所美,取长补短,资源互补,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它为教学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中的人力资源,把教学建立在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减轻师生的负性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重视和充分利用这种互动形式,就能使学生得到更快、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其他文献
自从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每一次走进课堂,总会有那么一种喜悦袭上心头:老师变了,孩子变了,一切都变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引领着老师们的教学行为。老师们特别珍视孩子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用多种方式对孩子的言行进行鼓励。  然而,一个阶段后,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老师的表扬由最初的开心变得无动于衷了,对老师的“好”“你真棒”“你真聪明”不再在乎了,孩子们的积极状态消失了,刚萌发的自信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阅读教学的对话,其实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一种心灵相约,这种相约不仅具有共通性和互补性,而且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因此,我们既不能把阅读教学的对话简单地理解为“问答”或“对答”,也不能认为这种对话因充满个性化的感悟就高深莫测,难以把握。我以为,既然是对话,就必须有一个切入点:“话题”。 建构贴近学生的阅读话题,就有可能收到
期刊
一、读出“语文味”    课堂中,学生饱含深情地读,全神贯注地读,多元感悟地读,个性飞扬地读,融会贯通地读,读出了技艺,读出了节奏,读出了兴趣,读出了韵味,读出了神采。这样的阅读课堂才叫做有“阅读味”。我们的课堂要充满读书味,其关键就是让学生产生“读”的情绪,“读”的需要,“读”的饥饿感。孩子在阅读前,非常期盼;在阅读时非常享受——以读为美,以读为乐,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情浸其中,有滋有味。因而,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包蕴着深厚的人文内涵。但有些文章因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不易理解,很难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如《无私的爱》《梅花魂》等。就拿《梅花魂》来说,讲述了一位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从而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爱国之心。但学生很难把“梅花魂”与“中国心”联系起来。所以如何让学生充分地理解此类文章的内涵,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笔者在教
期刊
曾经听到过这么一个笑话:有一位老师,为了调节一下课堂气氛,出了这么一道古老的脑筋急转弯题:树上停了10 只鸟,猎人打死了一只鸟,树上还剩几只鸟?有一位学生站起来问:“这枪是无声的还是有声的?”答:“有声的。”问:“鸟儿中有没有聋了听不到枪声的?”“没有。”“有没有老了或伤了飞不动的?”“没有。”“有没有不怕死的?”“没有。”……“那么,如果那只被打死的鸟挂在树上,树上就还剩一只鸟;死鸟没挂在树上,
期刊
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和谐发展,是现代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也是现代课堂教学质量观的要求,更是广大教师致力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对语文课堂的认识正在不断地深化。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是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流动的语流之中的,因此语文课堂不仅是知识建构的空间,还是生命活动的场所,更是展示学生灵性的天地。    一、在多元解读中展示学生的灵性
期刊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关键性资源,教师的素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整体质量。教师是专业化人才,教师职业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教师像医生和律师一样正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教师发展走向专业化,推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育发展改革的共同趋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地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研讨和交流活动层出不穷,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述也很多。特别是校本教研的提出和实践,为教师专业化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难看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阅读教学应真正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广阔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里提到的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是读者阅读之前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  我们教师为上好一
期刊
在艺术创作中,“丑陋”是重要的描写对象。病态的、畸形的、贫弱的、卑劣的、不和谐的等各种各样的丑,都进入到作家、艺术家的视野之中。照理,丑的东西只能使人厌恶,何以某些丑的人和物进入艺术作品,反倒给人们带来美感呢?其中极为重要的因素是:丑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比美更能揭示内在的真实,从而更能激发人们深刻的审美快感;而且,对丑的揭露、谴责和批判,是令人痛快的。在艺术创造中,作家、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是一道美的光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