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它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建构)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相互交流,共同切磋,彼此协商。通过这样的互动,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就可以帮助每一个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视为教学中唯一重要的关系,认为学生之所以能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主要是取决于与教师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作用通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或是消极的因素。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曾对此发表过精辟的论述:“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发展的影响都更有力。”因此,课堂中生生互动无疑是促进学生知识构建的有效途径。
生生互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合作时互动。学生就某一问题合作时,主要是小组之间的成员产生互动。在讨论、辨别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互相倾听,互相启发,互相影响,达成共识。由于小组合作时,学生都在比较宽松、安全的氛围中活动,又加上孩子们的阅历、经历相仿,因此小组内讨论显得轻松、自在,可以畅所欲言,课堂的气氛也会随之就得热烈而融洽,而此时也特容易突破课文学习的重点,化解学习难点。二是交流时互动。主要指小组探究或汇报成果时的组际间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捕捉学生在交流汇报中的疑点或闪光点,引导小组间展开讨论、互相质疑,使学生在不断地互动中,合作更为有效,探究更为深入。
那么生生之间的互动,怎样才能更有成效,更能促进学生的提高与发展呢?我们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积极参与,一起互动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重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提出一个问题后,让前后桌的4人为小组,展开讨论。在参与讨论时,优秀的学生唱主角,而后进组的学生讨论后产生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小组讨论后,每一组通常会推荐一名学习相对优秀的学生来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一名学生说,老师与其他学生则做“忠实”的听众,汇报完后,教师再作适当的点评。此种情形如叶澜教授所言: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和“听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得可怜!
新课程中明确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交往事实上是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在交往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持一种尊重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学生伙伴,摒弃“师道尊严”和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做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的过程中来。特别是后进生,不管其回答得对与错,先要肯定其亮明自己观点的勇气,再来分析答案的正确与否。在互动时,生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由此可以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
二、互相学习,学会欣赏
沈大安老师认为,全班同学的合作学习,特别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欣赏同学的学习成果,为别人的成功由衷地高兴,并以此激励自己。他举例说,现在我们的作文讲评,一位同学的习作一出现,就有很多同学争着提意见。提意见固然也需要,但我们要引导学生先看到这位同学在习作中倾注的心血,多看看他的习作好在哪里,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养成“客观地认识自我,真诚地欣赏别人”的良好心态。是啊,不光是作文,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一听到别人的朗读或发言时,就会提出各种意见。只会给别人提意见,不懂得欣赏别人,不向别人学习,就会进入一个故步自封的境地。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主要还是教师在平时的教育中要加强引导,让学生养成一种欣赏他人的习惯。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不能高高在上,认为自己的水平比学生高,对学生的观点不屑一顾,自认为是集智慧和正确答案于一身。而要对学生的优点多加赞赏,学生的长处同样要向他们虚心学习。不妨常常出现这样的语言:“啊,你读得太好了!”“你说得比老师还要好。”“你想得比老师周到”……言传身教,教师的行为一定会给学生以深刻而深远的影响。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赞美。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赞美是一种鼓励,是一种肯定,赞美可以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上进心。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真诚地去赞美别人。现在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很强的自身优越感,常常会盲目地自信。面对这样的现状,让学生学会赞美别人显得尤为重要。一开始,我们可以先从形式上进行引导。面对同学的优点和精彩的发言,以鼓掌、欣赏地笑、夸夸他的长处等方式进行赞美。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先发现别人优点再指出不足的习惯。这样,不但给发言的同学给予了很大的鼓励,带来了自信,更重要的是优生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学生自身的境界也得到了提升。随着此种形式的多次运用,学生的观念就会内化成行为。有一次听一年级的《小彩笔》,一学生读了一段话后,小朋友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并以欣赏的眼光看着他。接着都举手赞美他的优点。这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了这位同学的一个缺点,马上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我们最好先说说别人的优点,再来说缺点比较好。”看来,这样的方式,已深入学生的灵魂。由于经常听到生生间的由衷的赞美,因此,整堂课,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当高,特别是朗读的增量十分明显,并让人感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互相帮助,学会补充
在课堂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听取同学的发言后会提出质疑,有了质疑后,学生就会站起来说:“我反对,应该是……”“我不同意,我觉得是……”。对于同学的观点产生质疑是学生互动过程中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是,在自己的意见没有确定对错以前去否定别人的意见是一种不科学的,不尊重人的表现。再说,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往往是多元的,许多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客观地对待别人的意见。可以用补充的方式来提出自己的观点,通常有“赞成式”补充与“异议式”补充。“赞成式”补充一般是先肯定别人的想法,然后再表明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异议式”补充的做法是对别人的发言保持自己的看法,再补充说明自己的立场,但也不是决然地否定。这样的补充,丰富生生之间的观点,理解也逐渐趋于全面,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了科学的学习态度。
四、互相提醒,学会反思
王燕骅老师认为反思的三种维度是直觉、修正与重构。直觉的反思有个人化、即时化、自动化的特征,修正是审视、发现、调整的过程,而重构是一个反观、突围、新建的过程。在现时的生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相互提醒,学会不单提出一种直觉,更要经历修正再到重构这样一个反思的过程,改变以往那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如一位老师在上《动物过冬》这一课时,指名请学生读读“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悄悄的。”一学生读后,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同学把‘满地是落叶’的感觉读出来了,但他没把树林里那种静悄悄的情景读出来。我来向他挑战,把这种语气读出来。”该生读后,果然把前一位同学没读出的感觉读出来了。这样的提醒经过修正再到重构,朗读的增量立竿见影。
五、互相合作,共同发展
盛群力教授认为,现代人立足社会并取得发展的第一能力是与他人合作与沟通。如果不善于与他人合作,不善于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那么,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堂团体动力和人际互动,实现思维碰撞、经验共享、情感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十二处出现“合作”这个词。可以想见,在我们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有多么重要。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蟋蟀的住宅》一课时,创设了一个问题大背景,要求学生帮助蟋蟀完成住宅的推荐的过程。小组内的成员在学习组长的带动下,各展其能,各施其才,团结协作,学习成果水平高,表现形式异彩纷呈。如有一个小组,一位学生很会画画,就自告奋勇承担了画蟋蟀住宅平面图的任务,两位学生负责为这幅平面图附以文字说明,还有一位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负责口头描述。这样,因为分工合理,各取所长,他们的推荐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在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是一个学生互相学习,美人所美,取长补短,资源互补,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它为教学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中的人力资源,把教学建立在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减轻师生的负性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重视和充分利用这种互动形式,就能使学生得到更快、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视为教学中唯一重要的关系,认为学生之所以能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主要是取决于与教师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作用通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或是消极的因素。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曾对此发表过精辟的论述:“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发展的影响都更有力。”因此,课堂中生生互动无疑是促进学生知识构建的有效途径。
生生互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合作时互动。学生就某一问题合作时,主要是小组之间的成员产生互动。在讨论、辨别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互相倾听,互相启发,互相影响,达成共识。由于小组合作时,学生都在比较宽松、安全的氛围中活动,又加上孩子们的阅历、经历相仿,因此小组内讨论显得轻松、自在,可以畅所欲言,课堂的气氛也会随之就得热烈而融洽,而此时也特容易突破课文学习的重点,化解学习难点。二是交流时互动。主要指小组探究或汇报成果时的组际间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捕捉学生在交流汇报中的疑点或闪光点,引导小组间展开讨论、互相质疑,使学生在不断地互动中,合作更为有效,探究更为深入。
那么生生之间的互动,怎样才能更有成效,更能促进学生的提高与发展呢?我们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积极参与,一起互动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重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提出一个问题后,让前后桌的4人为小组,展开讨论。在参与讨论时,优秀的学生唱主角,而后进组的学生讨论后产生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小组讨论后,每一组通常会推荐一名学习相对优秀的学生来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一名学生说,老师与其他学生则做“忠实”的听众,汇报完后,教师再作适当的点评。此种情形如叶澜教授所言: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和“听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得可怜!
新课程中明确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交往事实上是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在交往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持一种尊重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学生伙伴,摒弃“师道尊严”和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做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的过程中来。特别是后进生,不管其回答得对与错,先要肯定其亮明自己观点的勇气,再来分析答案的正确与否。在互动时,生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由此可以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
二、互相学习,学会欣赏
沈大安老师认为,全班同学的合作学习,特别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欣赏同学的学习成果,为别人的成功由衷地高兴,并以此激励自己。他举例说,现在我们的作文讲评,一位同学的习作一出现,就有很多同学争着提意见。提意见固然也需要,但我们要引导学生先看到这位同学在习作中倾注的心血,多看看他的习作好在哪里,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养成“客观地认识自我,真诚地欣赏别人”的良好心态。是啊,不光是作文,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一听到别人的朗读或发言时,就会提出各种意见。只会给别人提意见,不懂得欣赏别人,不向别人学习,就会进入一个故步自封的境地。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主要还是教师在平时的教育中要加强引导,让学生养成一种欣赏他人的习惯。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不能高高在上,认为自己的水平比学生高,对学生的观点不屑一顾,自认为是集智慧和正确答案于一身。而要对学生的优点多加赞赏,学生的长处同样要向他们虚心学习。不妨常常出现这样的语言:“啊,你读得太好了!”“你说得比老师还要好。”“你想得比老师周到”……言传身教,教师的行为一定会给学生以深刻而深远的影响。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赞美。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赞美是一种鼓励,是一种肯定,赞美可以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上进心。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真诚地去赞美别人。现在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很强的自身优越感,常常会盲目地自信。面对这样的现状,让学生学会赞美别人显得尤为重要。一开始,我们可以先从形式上进行引导。面对同学的优点和精彩的发言,以鼓掌、欣赏地笑、夸夸他的长处等方式进行赞美。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先发现别人优点再指出不足的习惯。这样,不但给发言的同学给予了很大的鼓励,带来了自信,更重要的是优生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学生自身的境界也得到了提升。随着此种形式的多次运用,学生的观念就会内化成行为。有一次听一年级的《小彩笔》,一学生读了一段话后,小朋友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并以欣赏的眼光看着他。接着都举手赞美他的优点。这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了这位同学的一个缺点,马上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我们最好先说说别人的优点,再来说缺点比较好。”看来,这样的方式,已深入学生的灵魂。由于经常听到生生间的由衷的赞美,因此,整堂课,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当高,特别是朗读的增量十分明显,并让人感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互相帮助,学会补充
在课堂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听取同学的发言后会提出质疑,有了质疑后,学生就会站起来说:“我反对,应该是……”“我不同意,我觉得是……”。对于同学的观点产生质疑是学生互动过程中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是,在自己的意见没有确定对错以前去否定别人的意见是一种不科学的,不尊重人的表现。再说,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往往是多元的,许多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客观地对待别人的意见。可以用补充的方式来提出自己的观点,通常有“赞成式”补充与“异议式”补充。“赞成式”补充一般是先肯定别人的想法,然后再表明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异议式”补充的做法是对别人的发言保持自己的看法,再补充说明自己的立场,但也不是决然地否定。这样的补充,丰富生生之间的观点,理解也逐渐趋于全面,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了科学的学习态度。
四、互相提醒,学会反思
王燕骅老师认为反思的三种维度是直觉、修正与重构。直觉的反思有个人化、即时化、自动化的特征,修正是审视、发现、调整的过程,而重构是一个反观、突围、新建的过程。在现时的生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相互提醒,学会不单提出一种直觉,更要经历修正再到重构这样一个反思的过程,改变以往那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如一位老师在上《动物过冬》这一课时,指名请学生读读“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悄悄的。”一学生读后,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同学把‘满地是落叶’的感觉读出来了,但他没把树林里那种静悄悄的情景读出来。我来向他挑战,把这种语气读出来。”该生读后,果然把前一位同学没读出的感觉读出来了。这样的提醒经过修正再到重构,朗读的增量立竿见影。
五、互相合作,共同发展
盛群力教授认为,现代人立足社会并取得发展的第一能力是与他人合作与沟通。如果不善于与他人合作,不善于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那么,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堂团体动力和人际互动,实现思维碰撞、经验共享、情感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十二处出现“合作”这个词。可以想见,在我们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有多么重要。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蟋蟀的住宅》一课时,创设了一个问题大背景,要求学生帮助蟋蟀完成住宅的推荐的过程。小组内的成员在学习组长的带动下,各展其能,各施其才,团结协作,学习成果水平高,表现形式异彩纷呈。如有一个小组,一位学生很会画画,就自告奋勇承担了画蟋蟀住宅平面图的任务,两位学生负责为这幅平面图附以文字说明,还有一位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负责口头描述。这样,因为分工合理,各取所长,他们的推荐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在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是一个学生互相学习,美人所美,取长补短,资源互补,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它为教学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中的人力资源,把教学建立在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减轻师生的负性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重视和充分利用这种互动形式,就能使学生得到更快、更好、更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