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闲坐,最是心安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5r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寒假了,我和朋友前往高铁站搭车。傍晚六点多,正是下班高峰期,路上有些堵,我们坐在出租车上一路蜗行。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街道上车辆相继亮起尾灯,橘黄色的路灯与红色的尾灯看起来莫名相得益彰。这么热闹的灯光,恍惚间,突然就让我感到了过年的味道。
  在车上,司机师傅与我们闲聊起来,问道:“你们这是放假了吧,准备回家去呀?”朋友开心地回答:“对啊,终于可以回家啰。”她言语间不经意透露的愉悦感其实有些令人难以理解,因为从太原到长沙,27个小时的火车行程,显然并不是一件多值得期待的事情。
  于是我也想起我高考填志愿时,由于受够了爸妈的约束,觉得他们的唠叨过于心烦,觉得他们总是与我“作对”,也受够了十几年拘于一个小小城镇,我认为我的理想应该在别处,生活也应该在别处。在那个终于可以自我选择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选择远方,选择逃离这个叫作家的地方。
  记得录取通知出来的那天,我妈问我:“太原有什么好的啊,非得去那么远的地方。一年能回来几次啊?有什么事爸爸妈妈也不能及时帮到你。”
  我当时不以为意地說:“回不来就不回来了呗,我也不想回。我没有你们,完全没问题。”少年的叛逆大多来自以自我为中心的盲目,没想过说这句话会伤亲人的心,也没意识到亲情的重要性。过于理想的少年幻想让未来生活看起来也过于美好。然而也印证了那句话——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
  离开家以后,发现很多事情都在偏离原先理想的轨道。气候饮食上的极大差异,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学校兼职工作上受挫,来自很多方面的压力像一团巨大的乌云,铺天盖地地袭来,将我渐渐压垮,我努力地想从中寻找一个透气的出口。
  有一次,在学校旁边的饭馆兼职的时候,由于客人太多,服务员又只有我一个,一不小心把其中一位顾客的点餐给漏了。由于等了将近一个小时,顾客非常生气地冲我喊:“端盘子的你给我过来,我在这儿等了这么久你在干啥呢?”顾客后面还说了一些难听的话,但我只能强忍着泪水跟顾客道歉,并从我的工资里给他退了餐费。下班后,老板继续把我留在店里训了半小时,又扣了3个小时的时薪。
  出了店门之后我终于忍不住了,泪水像决堤了一样喷涌而出。正好这时家里打来了电话,接起电话跟爸爸妈妈说了一下事情来龙去脉后,我听到了那天唯一一句暖心的话:“没关系,你不是故意的,下一次做好就可以了。”
  最后还是爸妈的安慰和引导把我从中解救出来。他们只与我说简单的道理,却使我受益匪浅。原来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无条件地包容我,原来只有家人才会永远站在我这一边。或许他们以前也曾经常与我讲道理引导我,但我却从来不听,甚至认为那是烦人的管教。离家后才发现,我对爸妈的误解有多深。
  现在坐在回家的列车上,看着沿途的房屋与树木,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放学回家看见屋后烟囱升起的袅袅炊烟,妈妈做好晚饭后站在家门口的呼喊声响彻村落,而我却每次都埋怨,甚至偷偷躲起来不让她找到。可离家后,谁还能这么关心你有没有按时吃饭呢?
  记得汪曾祺先生曾说过,“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越平凡的场景,越细碎的日常,体现出的是浅淡却深深的亲情与爱。以前感受不到的爱,此刻回忆起来竟是如此温暖。
  也许现在回到家还是会听到爸妈说不完的唠叨,还是会被大清早从床上拉起来吃早餐、晨跑,还是每次出门前被要求十一点之前要回家,这些约束和管教还是都在,但是我却能从中看到更多的是爸妈隐藏于其中的关心和关爱。
  也许每个孩子都会有渴望逃离的阶段,但孩子们逃离过后也才会懂得,心若安处即为家。愿我们尽早懂得,趁早珍惜。
其他文献
试想在这样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和三五好友聚在一起,伴着舒缓的音乐,低头嗅着花香,感受世界的美好。  《伊丽莎白镇》:人生一直走在路上  “每个人都该来场公路之旅,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就你自己,带着音乐。”而德鲁的这一次公路之旅,让这个本想驶向死亡的年轻人改变了终点的方向。  影片的主人公德鲁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惨败,正在他准备自杀时,电话响了——他的父亲去世了,他不得不先放下自杀的念头,去伊丽莎白镇
期刊
高中的时候,我有个好朋友叫丹。虽然我们的友谊已成过去式,但每次想起这个路过我生命的朋友,我总能释然地笑,因为她教会我,如果有的人必须要离开你的世界,不妨笑着说再见,保留曾经的美好。  丹是一个学习很努力但成绩平平的女孩儿,再加上寡言少语,所以在班上不怎么起眼。而我成绩基本保持在班级前三名,又是班干部,所以總是跟同学打成一片。在被老师安排为同桌之后,虽然性格、处境迥异,我俩却神奇地互相吸引,成为形影
期刊
“人民”一词,我们耳熟能详,时常挂在嘴边,在政治教材中更是常见。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中,“人民”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你知道吗?  一、人民与人类、平民  最早的时候,“人民”一词还没开始带有专门的政治语境,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这里的“人民”一般泛指人、人类,与现在的人民含义不同。又如《诗经·大雅·抑》中说:“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这里的“人民”也指平民、庶民。
期刊
New anti-addiction guidelines for minors that set out limits for time and money spent on mobile games have been introduced b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s (SAPP) in November 2019
期刊
曾经,我总觉得自己是想要高飞的鸟儿,一心向往着蓝天;而父母却把我当作风筝,牢牢地把线攥在手心。我渴望摆脱他们的掌控,去到外面更大的世界。  高考后,我毅然报考了距离家1000千米以外的一所大学。我终于可以自由飞翔了,再也没有他们成天在我耳边的唠叨以及对我的各种管束,外面的广阔天空等着我去探索,一切都可以由我自己掌控;辉煌的灯火、高高的写字楼和快节奏的生活让我着迷不已。我想好了,等我毕业后要留在大都
期刊
2018年6月8日那天,我走出考场跟宇文汇合。一见面,我就说:“宇文导师,我没有辜负你的指导,直到铃声响起才放下笔。”宇文一如既往的淡定:“我也是,尽力就好。”听到她的这句话,我才觉得高考结束有了真实感。  记忆不受控制地回溯到高二下学期,一次座位调整后,宇文成了我的前桌。  开学不久后,年级主任在课后组织了上进班,数学老师立刻劝我参加。她指着成绩单上比我高出好几名的宇文的名字说:“我对你没有太高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赋予我们的形象就是一种标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诸如“女孩应该贤淑端庄”“男孩就应该孔武有力”这样的话,这些话暗含的逻辑是世界上存在模范的女孩和男孩,可以作为所有女孩和男孩学习的标准。  在所有被人为贴上的标签里,性别标签因为男女的生理差别而成为一个人最早且最隐蔽的标签。区别对待从一个人出生时就开始了,其后的教育、认知都难免被性别标签所左右。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所说,“
期刊
来复旦已经一年多了,想起我的高三,我并没有多么热血沸腾。  我是从小城市里出来的大学生,复旦的光环让我习惯了别人给我投来的惊讶与羡慕的眼神。但事实上,对于我自己而言,真正值得我骄傲的,是这个光环背后那个平静走好每一步的自己。所以,与其说高考让我进入了名校,不如说是高考让我成为一个勇敢的人。走过高三,我觉得高三没什么了不起的。今天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给还在高三奋斗的你们一点启悟。  将高考的结果看得
期刊
对性别标签说“不”并非消除性别,也不是无视性别,而是不把性别标签作为判断与规定的标准。  ——题记  近些年来,我们看到了很多有关性别标签的讨论,那么性别标签的存在有什么弊端呢?  首先,性别标签可能会造成性格缺陷,影响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  如果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被贴上性别标签,就有可能只发展一些特质,而忽视另一些特质,就可能造成性格缺陷,影响其获得真正的幸福。  其次,性别标签会给社会带来更加
期刊
走在四川大学长长的环校公路上,耳机播放到高三那段时间经常循环在耳边的歌曲,于是,关于高考的过往突然被拆成了很细的线,密密地绕在黄昏的空气里。现在,我想把它们分享给你。  无畏高考,坚定信念  如果要做一个比喻,我更愿意将高中三年形容为加急的旋涡。从高一到高三就是从外围的涟漪逐渐蹚入旋涡中心的过程,亘在心底的水流在倒计时数字的缩小里日益激荡。  尤记得高三最后三个月,下了晚自习我经常一个人走在回宿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