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言巧辩,退却强秦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boy1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记述散文,寥寥几句人物对话,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烛之武以民族大义为重,舍弃个人私怨,危机关头,扶大厦于将倾,救百姓免受涂炭。他不仅是一位顾全大局的民族英雄,而且是一位杰出的雄辩家,他以自己出色的口才和高超的论辩艺术,改写了历史,被载入史册,彪炳千秋。
  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语言的功用是巨大的。南北朝时期,中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语言是思想的外化,精妙的语言来自聪慧的思想。烛之武能言巧辩,退却强秦之师,他高超的论辩艺术来自过人的智慧。综观他与秦伯斗争的始末,他的智慧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舍郑为秦,消除戒备
  国家的形势危如累卵,烛之武“夜缒而出”,面对强秦,不卑不亢,从容镇定。他深谙心理战术,首先把郑国利益搁置一边,明明是为本国利益而来,他却把秦国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可以消除秦伯的戒备,让秦伯放松警惕,从而营造轻松、和谐的谈判氛围。秦伯放松了戒备的心理,烛之武才有施展个人口才的舞台,这是说秦退兵的第一步。否则,秦伯拒人于千里之外,烛之武纵能口吐莲花,也会无人欣赏,徒留孤芳自赏的遗憾。
  二、晓之以害,诱之以利
  烛之武深知秦晋联盟攻打郑国,是因为当年晉文公流亡在外,途经郑国,郑未加礼遇,加之,郑伯当年参与楚国主导的军事联盟,却怀有二心,所以,晋要挟私报复,吞并郑国,来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郑与秦并无嫌怨和仇恨,秦国不过想趁机占些便宜,捞些油水罢了。在战乱频仍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多军事集团无论结盟,还是背盟,无不是以利益为核心纽带。以利益引诱,拉拢秦伯,瓦解秦晋联盟,是说秦的关键。
  烛之武先从地理位置指出,郑国的灭亡秦国得不到多少实惠,最大的赢家是晋国。再运用相对论指出,秦晋本是平等的盟友,如果晋国实力增强了,秦国的实力就相对削弱了,没有相当的军事实力,自然就不可能有平等的话语权。这如一记重拳砸在秦伯胸口,“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谁愿意帮助盟友强大。击中秦伯的软肋后,烛之武以赤裸的利益诱惑秦伯,说郑国愿做秦国的“东道主”,“攻其乏困”,为秦服务。既不费一兵一卒,又能得到一个附属国,秦伯没有理由不动心。
  三、引史为鉴,提醒告诫
  如果说晓之以害,诱之以利,如捏住强秦的七寸,那么,引史为鉴就是乘胜追击,巩固战果。为了让秦伯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建议,坚定退兵的决心,烛之武又引用历史事实,指出晋的背信弃义,欲壑难填。在此基础上,他还替秦展望未来,晋国一旦足够强大,必然撕毁盟约,与秦反目,独自称霸,这是秦最不愿看到的。
  烛之武用脉脉温情,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解构地理位置,引用历史事实,条分缕析,晓之以害,诱之以利,一语中的;以史为鉴,劝诫提醒,旁敲侧击,巩固成果。烛之武以其过人的智慧和高明的论辩艺术,步步为营,环环相扣,从而成功说秦退兵。
其他文献
《炮兽》节选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九三年》,因为其惊心动魄的场面、险象环生的情节、神思飞扬的想象,而成为小说场景描写与渲染的典范之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受制于语言的品味、想象力的发挥、整部小说的熟读等多方面因素,《炮兽》给教师和学生也带来了很多困惑。 一、教学设计引起的思考   教育界的前辈们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大同小异:首先,整体感知,切分场景。可以分成三个场景——炮兽肆虐、人兽搏斗、赏
期刊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是该套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读课文”教学,既要与“教读课文”相区分。又要与之形成整体。“自读课文”已成为教材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中既不能使学生放任自流而浅尝辄止,也不能像读课文那样放不开,致学生消极被动而收获甚微。“自读课文”的自主阅读,要成为“课外阅读”的示范。“自读课文”的自主阅读,还需要注意互文对读与群文共读。自读课文指导应放得开,收得拢,学生
期刊
待优生是对“差生”的新认知,过去由于认知错误而把他们称为“差生”。所谓的待优生是在某一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品行或学习成绩等方面的相对滞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待优生的群体似有扩大之势,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发展中有较大的影响,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针对高中阶段的待优生,高中教师需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通过真挚的情感改变待优生,用爱唤醒待优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及进取心,促使他们转化,促
期刊
在那青山环抱的山村,绿意盎然的山坡上,有我热爱的老槐树,还有那段永不褪色的回忆。  幼时的我们喜欢跑到树下,围着树玩。那槐树林中最粗的有两合抱粗,树下的绿草长得很浓密,我们脸望着天躺在地上。满树洁白的花散发出阵阵花香,悄悄地钻进鼻孔,我们忍不住进入了梦乡。妈妈心灵手巧,总能把槐花做成香喷喷的饭,她说这棵槐树是很久以前奶奶种下的,已经有很多年了,比我的岁数还大。  我们最喜欢的就是槐花成熟时,我们一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必要前提。为了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新的《语言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性,注重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语言能力等,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世界。  一、科学实践,巧妙拓展文本  教师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合理选择延展性文本。整
期刊
人们经常说:“饭后一杯茶,身体顶呱呱。”今天妈妈回来得很早,我准备给她泡杯茶。观茶  可是茶叶到底在哪呢?噢,原来在桌子上的罐子里啊。罐子上写着“太湖翠竹”,翠竹是嫩绿色的,跟我想的一样。打开罐子,一股浓浓的茶香扑面而来,茶叶小小的,跟小花苗差不多大。它们有的像从地里探出脑袋的小草,有的像一把锋利的弓箭,还有的像可爱的小腳丫。用鼻子闻闻,仿佛有一股茶独特的香味从鼻子里滑溜溜地钻到心里。泡茶  我把
期刊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方法,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数学教学不能单纯地只教给学生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更重要的要教给学生这些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
期刊
“画饼”何以能“充饥”?“望梅”何以能“止渴”?这是因为事物的形象刺激人们的大脑,引发了想象与联想,作用于味觉的缘故。凭借想象,曹操使几十万大军摆脱了旅途饥渴的困境。想象,作为一种神奇的力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从思维的角度看,想象是人类思维活动运行的重要形式之一,任何一种思维都无不伴随着想象;从语文创新的角度看,想象是灵感的源泉和创新的契机。一个想象丰富的人,一经眼前情景所触发,便会
期刊
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目标,情感目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為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寓情感教学于语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育中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情感是语文教学艺术化的重要标志,它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在《出师表》这篇至情至理的文章的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理解“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才能让学生
期刊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平台,如果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不仅会导致教师无法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更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不利影响。身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一、積极备课是关键  一名教师能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在于是否具备了丰富的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闲暇时要积极备课。只有备好了课,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