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是教师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通过在课堂里的精神品格和情绪感染,培养思想感情和人格,教育人正确看待自己,并不断追求个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语文课堂中,人文性的彰显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情境孕情,如沐春风;朗读激情,润物无声;品味悟情,春风化雨;写作延情,花开有声。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人文性 彰显方式
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是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通过教师在课堂里的精神品格和情绪感染,培养思想感情和人格,教育人正确看待自己,并不断追求个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
语文学科“追求实用,重思维,轻情感”现象依旧存在,况且现在的学生,就其心灵的一翼——“情”来看,普遍患有一种“冷漠症”。注重熏陶感染,彰显人文于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至关重要,力争展现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魅力:人文熏陶传递出的打动人心的力量。我以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彰显为切入点,强化情感熏陶,力求使每一位学生达到心灵纯洁、身心健康、智慧发展的人生,从而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情境孕情,如沐春风
情境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使学生以一种积极投入的姿态进行学习活动;情境更是孕育情感的摇篮,拉近教师、学生、文本间的情感距离,催化学生情感的滋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课堂中创设真实情境。以情感的课堂,动情的教师来牵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其实也是人文性的有力彰显,有了这样的前提,进行深层次的人文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就要先进入课文,进入角色,进行富有情感的教学,以准确的情感,采用各种手段激情入境:用图画、录音、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情境渲染,用讲故事、表演、实物演示等方法进行情境再现,等等。其中,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育技术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的工具,具有视听结合、形声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身临其境地获得对于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
《永恒的母亲》一文蕴含大量积极的人文情操,饱含丰富的人文情感。执教此课时,我为了帮助学生寻求情感上的共鸣点,我先给学生讲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讲父母对自己的呵护、理解与支持,适时利用多媒体提供的资料,无形中把文中的境界、情感融入学生脑海中,促使学生去感受,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情感互动。继而要求学生讲他们与父母的关系,讲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发言踊跃,“父母的关爱”之情悄悄萌生。顺势组织学生学习《永恒的母亲》。这样,师生就在一种人伦情怀中一起自然地学习课文,从而达到教师、学生、课文的和谐统一。
教育,出自心灵,又造就心灵。学生本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创设情境,形成融洽的情感氛围,学生便处于充满爱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气氛中,情感自然孕育,学生定能感到“如沐春风”的愉悦,从而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完善人格。
二、朗读激情,润物无声
一切作品都是有情物,它们反映的人、事、景、物、理,都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具有人文性。“情感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梁启超)弘扬人文、熏陶感染,强调一个“润”字,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无私伟大的母爱、高尚的爱国情感等等健康的情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学习课文主要是读:听人读,自己读。”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列夫·托尔斯泰写道:“一个用听觉或视觉接受他人所表达情感的人,能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深情范读,以读传“情”;学生倚“情”而读,因读生“情”,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永恒的母亲》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其文绘声绘色,传情传形,凝练含蓄地表达了母亲深沉、永恒的爱。它的语言犹如一杯美酒,朴实甜美,耐人寻味。执教此课时,我先声情并茂地范读,动情之处,或声音嘶哑,或深情高亢。在此情景之下,学生的感情被大大激发起来,有沉默,有凝神,表情足以证明他们初步感受到三毛笔下母亲的善良、宽厚、温柔、坚毅;继而趁热打铁,组织他们朗读课文,那时,学生对作者的感情如同身受。
教师饱含深情的范读使学生与文本初次亲密接触;学生激情而读使他们从中感悟作者的情感,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等多方面进行交流与发展。借助朗读、范读、自读,把感情融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从而获取美感,激发情愫,有“润物无声”之效。
三、品味悟情,春风化雨
富有人文精神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的一大转变为由重分析向重感悟的转变。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引导学生在课内阅读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教师牵引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这会使学生昂扬起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
散文,是对语言所浸润的情感的体悟。它既能启迪智慧,更滋补精神。学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获得的是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其人文教化的效果是所谓移步换景、铺垫那种理性分析无法望其项背的深刻内涵。文本的思想内容和它给人的启迪,是蕴含在词、句之中的,需要学生潜心揣摩,认真“品味”,咀嚼词句,感悟人文。因此,课堂上要抓住文章中那些最能表现其主旨的词句分析、发掘,才能昭显文意,给人教育。
《永恒的母亲》一文表现母爱的伟大。讲授此课时,我抛出疑问:“文章中的情感十分深沉,这种深沉而永恒的母爱具体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认真咀嚼文章,学生屏神凝思,反复研读文本,勾画、品味“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的语句,学生在灵与肉的碰撞中会心地走进三毛母亲的生活:为了家,付出了所有的爱,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为了家,她牺牲了自己,“相夫教子”。反复品味、熏陶情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把握文章的精神所在,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得到提升,更深层次地感悟那永恒、深沉的母爱。
阅读文本、咀嚼文句方能使学生感悟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因素,充分领悟文中思想、情感,使自身情操得到熏陶,达到“春风化雨”的目的。
四、写作延情,花开有声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的要求,与原标准比,新课标更强调了其人文性。余秋雨曾说:“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和沟通的训练。”“说”与“写”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学生的自我丰富与发展的过程。教师为学生营造真实、生活化的环境,让他们说真话、说心里话,并且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在教学《永恒的母亲》时,我引领学生感悟到母爱的伟大、永恒。为了家,付出了所有的爱;为了家,她牺牲了自己。我立即出示母亲的有关照片,满怀深情地说:“此刻,假如三毛的母亲就在你的面前,你想说些什么?”“奶奶,你的坚强、奉献令我敬佩。”“你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谢谢你,我也要关爱妈妈。”一席话着实让我感动。于是,顺水推舟,让学生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短文。课后,不少同学阅读伟大的母亲的故事及报答母亲的故事,进一步触动了自己的情感。“春晖普照”,唤醒了“寸草”们的良知,一篇篇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便出现了。这样,学生便在说写训练中自觉地完成了一次情感的升华与人格的塑造。
课文不仅为学生营造真实、生活化的环境,而且让学生感悟了母爱的伟大、无私。学生联系实际,回忆母爱的点滴,付之于文,这是对母爱理解的一种有效延伸,激发学生感恩之心,熏陶学生的品格,收到“润物有声”之功。
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凸显“人”的主体地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扬起人文风帆,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这是语文教学当仁不让的责任,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人文的阳光普照课堂,学生的道德永驻心田。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教育大辞典编写委员会编写.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990.7,第1版.
[2][英]F.C.S.席勒著.麻乔志等译.人本主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1,第1版.
[3]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6,(2).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人文性 彰显方式
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是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通过教师在课堂里的精神品格和情绪感染,培养思想感情和人格,教育人正确看待自己,并不断追求个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
语文学科“追求实用,重思维,轻情感”现象依旧存在,况且现在的学生,就其心灵的一翼——“情”来看,普遍患有一种“冷漠症”。注重熏陶感染,彰显人文于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至关重要,力争展现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魅力:人文熏陶传递出的打动人心的力量。我以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彰显为切入点,强化情感熏陶,力求使每一位学生达到心灵纯洁、身心健康、智慧发展的人生,从而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情境孕情,如沐春风
情境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使学生以一种积极投入的姿态进行学习活动;情境更是孕育情感的摇篮,拉近教师、学生、文本间的情感距离,催化学生情感的滋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课堂中创设真实情境。以情感的课堂,动情的教师来牵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其实也是人文性的有力彰显,有了这样的前提,进行深层次的人文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就要先进入课文,进入角色,进行富有情感的教学,以准确的情感,采用各种手段激情入境:用图画、录音、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情境渲染,用讲故事、表演、实物演示等方法进行情境再现,等等。其中,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育技术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的工具,具有视听结合、形声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身临其境地获得对于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
《永恒的母亲》一文蕴含大量积极的人文情操,饱含丰富的人文情感。执教此课时,我为了帮助学生寻求情感上的共鸣点,我先给学生讲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讲父母对自己的呵护、理解与支持,适时利用多媒体提供的资料,无形中把文中的境界、情感融入学生脑海中,促使学生去感受,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情感互动。继而要求学生讲他们与父母的关系,讲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发言踊跃,“父母的关爱”之情悄悄萌生。顺势组织学生学习《永恒的母亲》。这样,师生就在一种人伦情怀中一起自然地学习课文,从而达到教师、学生、课文的和谐统一。
教育,出自心灵,又造就心灵。学生本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创设情境,形成融洽的情感氛围,学生便处于充满爱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气氛中,情感自然孕育,学生定能感到“如沐春风”的愉悦,从而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完善人格。
二、朗读激情,润物无声
一切作品都是有情物,它们反映的人、事、景、物、理,都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具有人文性。“情感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梁启超)弘扬人文、熏陶感染,强调一个“润”字,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无私伟大的母爱、高尚的爱国情感等等健康的情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学习课文主要是读:听人读,自己读。”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列夫·托尔斯泰写道:“一个用听觉或视觉接受他人所表达情感的人,能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深情范读,以读传“情”;学生倚“情”而读,因读生“情”,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永恒的母亲》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其文绘声绘色,传情传形,凝练含蓄地表达了母亲深沉、永恒的爱。它的语言犹如一杯美酒,朴实甜美,耐人寻味。执教此课时,我先声情并茂地范读,动情之处,或声音嘶哑,或深情高亢。在此情景之下,学生的感情被大大激发起来,有沉默,有凝神,表情足以证明他们初步感受到三毛笔下母亲的善良、宽厚、温柔、坚毅;继而趁热打铁,组织他们朗读课文,那时,学生对作者的感情如同身受。
教师饱含深情的范读使学生与文本初次亲密接触;学生激情而读使他们从中感悟作者的情感,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等多方面进行交流与发展。借助朗读、范读、自读,把感情融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从而获取美感,激发情愫,有“润物无声”之效。
三、品味悟情,春风化雨
富有人文精神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的一大转变为由重分析向重感悟的转变。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引导学生在课内阅读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教师牵引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这会使学生昂扬起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
散文,是对语言所浸润的情感的体悟。它既能启迪智慧,更滋补精神。学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获得的是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其人文教化的效果是所谓移步换景、铺垫那种理性分析无法望其项背的深刻内涵。文本的思想内容和它给人的启迪,是蕴含在词、句之中的,需要学生潜心揣摩,认真“品味”,咀嚼词句,感悟人文。因此,课堂上要抓住文章中那些最能表现其主旨的词句分析、发掘,才能昭显文意,给人教育。
《永恒的母亲》一文表现母爱的伟大。讲授此课时,我抛出疑问:“文章中的情感十分深沉,这种深沉而永恒的母爱具体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认真咀嚼文章,学生屏神凝思,反复研读文本,勾画、品味“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的语句,学生在灵与肉的碰撞中会心地走进三毛母亲的生活:为了家,付出了所有的爱,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为了家,她牺牲了自己,“相夫教子”。反复品味、熏陶情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把握文章的精神所在,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得到提升,更深层次地感悟那永恒、深沉的母爱。
阅读文本、咀嚼文句方能使学生感悟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因素,充分领悟文中思想、情感,使自身情操得到熏陶,达到“春风化雨”的目的。
四、写作延情,花开有声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的要求,与原标准比,新课标更强调了其人文性。余秋雨曾说:“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和沟通的训练。”“说”与“写”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学生的自我丰富与发展的过程。教师为学生营造真实、生活化的环境,让他们说真话、说心里话,并且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在教学《永恒的母亲》时,我引领学生感悟到母爱的伟大、永恒。为了家,付出了所有的爱;为了家,她牺牲了自己。我立即出示母亲的有关照片,满怀深情地说:“此刻,假如三毛的母亲就在你的面前,你想说些什么?”“奶奶,你的坚强、奉献令我敬佩。”“你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谢谢你,我也要关爱妈妈。”一席话着实让我感动。于是,顺水推舟,让学生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短文。课后,不少同学阅读伟大的母亲的故事及报答母亲的故事,进一步触动了自己的情感。“春晖普照”,唤醒了“寸草”们的良知,一篇篇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便出现了。这样,学生便在说写训练中自觉地完成了一次情感的升华与人格的塑造。
课文不仅为学生营造真实、生活化的环境,而且让学生感悟了母爱的伟大、无私。学生联系实际,回忆母爱的点滴,付之于文,这是对母爱理解的一种有效延伸,激发学生感恩之心,熏陶学生的品格,收到“润物有声”之功。
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凸显“人”的主体地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扬起人文风帆,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这是语文教学当仁不让的责任,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人文的阳光普照课堂,学生的道德永驻心田。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教育大辞典编写委员会编写.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990.7,第1版.
[2][英]F.C.S.席勒著.麻乔志等译.人本主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1,第1版.
[3]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