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知新,1936年生于江苏盐城。受父严格家教。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等都收藏有他的作品。其艺术成就被载入数十种辞典、名人录、美术家传等。出版有《蔡知新画集》、《蔡知新中国画新作》、《蔡知新人物画集》等。
现为大学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在江苏画坛上被人们誉为独步艺坛、享誉中外的江苏水印木刻版画,蔡知新可谓是开拓发展的元老宿将之一,功不可没。他的创作成果极为丰富,作品之多,艺术气势之浑厚,应列为同辈画家之翘楚,成为今日江苏画坛屈指可数的前辈名家。蔡知新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蔡知新自幼酷爱美术,受父严格家教,有较好的美术基础。蔡知新15岁(1951年)就参加了工作,在地市级单位从事美术宣传及绘画创作,施展个人的才华。1953年奉调省城南京,在省级单位从事美术工作,创作水平得以进一步发挥。在上个世纪50年代里有上千幅作品发表在全国许多主要报刊杂志上。青年时代的蔡知新就在江苏甚至全国有广泛的影响。从60年代初开始,蔡知新致力于中国传统水印木刻版画的研究,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收获颇丰,在中国现代版画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1996年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鲁迅奖》奖牌及证书。在六七十年代里数十幅作品为国家有关部门选送到世界30几个国家和地区展览,多次参加全国性的美术作品展览,近百次参加省市级美术展览,不少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以及许多外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收藏。
近二三十年,画家潜心于中国画的研究与创作,成就令人瞩目。其实,对中国传统水印木刻版画的研究, 就是对中国画大范围的涉及。中国版画和中国画,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根同源、同具中华神韵,而两者又各有自己的艺术特色。画家聪明地选择运用两者的特色,舍取融汇,从而使作品别开生面。
在形式上画家以意象引导造型,采纳了抽象和变形适当的艺术语言,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意识在现代意义上的回归,是远古华夏文明和东方美学的延伸。其艺术精髓便可用“写意”二字概括。先秦以来的各家画论中,虽有“形似”和“神似”之纷争,但“古画画义不画形(欧阳修)”、“诸所以在义、得义而忘言(庄子)”、“画者从于心者(石涛)”、“万物在天地中,天地在我意中(廖燕)”构成了中华艺术历来的潇洒而浪漫的美学风范。得意忘形非无形,读蔡知新的画,首先感到的是形式美的耀眼,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且能唤起观者一种心理体验,近乎庄子逍遥游的境界。
在画面处理上,画家着重书法用笔。真、草、隶、篆、行,无不将其用于运笔之变。在决定画面主要感觉的笔墨上,大刀阔斧,形成既像块面又有多种韵味的笔墨走势,点、线、面相结合;而在细部刻画则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流畅而多变的用线,又是蔡知新作品一大特色。中国传统绘画对线的要求十分严格,线,不但要表现对象的结构,而且要强调自身的美感。线的粗细、浓淡、虚实、曲直、疏密,都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在描绘对象形体结构、刻画精神风韵方面显示艺术效果。线,不仅用来造型,而且更是表达艺术家情怀的手段,线的节奏、韵律、流畅、舒展……给人以中国画特有的美的艺术享受。
在用墨上,也可以看到画家对传统笔墨问题的思考和新的尝试与突破。中国画以墨为主,近代中国画在用色上较过去有了较大的发展。画家认为中国画的色彩审美观,是中国画的特性决定的,关键是处理好墨与色的关系。做到墨不碍色,色不碍墨。清代方薰的《山静居画论》中说:“墨法,浓淡精神,变化飞动而已。”中国水墨的妙处就在于变化飞动,出人意料的偶然之美,让人赞叹不已。色彩上的成功,看出画家在许多地方借鉴了唐三彩、明青花用彩的同时,也借鉴了民族传统艺术方面的诸多优点。画家曾在安徽、江西绘制过一些瓷器的釉上及釉下彩,也曾受邀到瓷都景德镇瓷厂绘制过许多工艺瓷器,了解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的美妙变化。有的画面中用大面积平整的黑色以求得画面的黑白对比效果,这明显借鉴了版画的整体、概括的特点。他打破形象各局部的空间界限,常用浑然一体的着色,那种色彩的流溢互渗而形成的自然、绚烂的美,显然是借鉴了唐三彩及青花在烧制过程中釉色之间的自然而然的流淌与交融以及民间绘画的用色而取得的成就。
题材上画家常以古装仕女为主进行创作,唐人唐马,一派盛唐景象,诗词古韵,古意盎然。画家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能熟诵一些唐宋诗词,多次去过洛阳的龙门石窟、唐三彩博物馆,去参观过甘肃的敦煌壁画,古代艺术家的卓越成就,深深的感动了作者,这也许是画家后来选择古典人物画的原因。纵观世界美术史,仕女画有相当高的历史地位。不论在东方在西方,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仕女画,观者都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各个时期的时代烙印,折射出那个时代审美时尚。中国的仕女画历史十分悠久。现存最早的绘画作品战国时期龙凤人物帛画,就是一幅仕女画。图中一位妇女侧面细腰,向左而立,头后挽着一个垂髻,并有饰物。衣长曳地,大袖身小袖口。妇人两手向前伸出,弯曲向上,背景有龙凤鸟。这幅仕女画,历史学家、美术家、社会学家曾纷纷研究、学习,发表评论,可见它的价值几何了。唐代是中国仕女画发展的一个高峰,如 《步辇图》、《簪花仕女图》、《宫乐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以至到了北宋这些画已是稀世珍宝了。北 宋诗人苏轼有首《虢国夫人夜游图》的诗,是作者在汴京任职中书舍人有机会见到后写的,头两句为“佳人自玉花骢,翩如惊燕踏飞龙。”这位佳人自已驾驭玉花骢马,淡妆多态,她骑在骏马上,身段轻盈,恍如惊飞的春燕,骄驰在进宫的大道上,宛若游龙,真是美人名马,相互辉映,呼之欲出,何等地迷人。此外,例如敦煌壁
画、唐三彩、永泰公主墓室石线雕等等,仕女的体态、神形无不令人叹服叫绝。可见仕女画的魅力所在,价值所 在。仕女画不单是题材问题,它综合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水准和审美层次。仕女画是艺术家将现实美提升到诗的境界而求索的一种艺术形式。仕女画是作者借题发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情感与笔墨的和谐,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选择的一种艺术形式。
其实,作画不论什么题材,重要的是生活感受,是如何表现它。因而蔡知新画作对山水、花鸟也都有涉猎。在山水、花鸟画上的成功,也会有益地滋养人物画。仕女画是一种有相当难度的题材。人物的塑造、人物情绪、人物相互关系、人物服饰,以及环境中的山水、花鸟设置等等,对画家都有相当高的全面要求。画好仕女画,决非易事。画家要在人物画中层层深入,谈何容易。况且,人物画家越老,画作越好的例子也实在太少。这里想说的意思是,画家一定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劳动,付出非同一般的思考。知新为人踏实、务实、不慕虚名。我们相识始于40多年前了,我还在南师大读书之际,那时他已是发表大量作品有名气的画家,我和班里的同学常到他家去拜访,至今我们仍交往不断,可谓知己知彼了。祝蔡知新的人物画越画越好,常画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