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需要高素质人才,现在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阶段的教学要求。所以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教育领域内的一场深刻变革,是迎接新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基础工程。
关键词:素质教育 改进管理 实施措施
一、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今教学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然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困扰着学校教育,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在教育中只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使升学无望者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偏重知识,忽视德、体、美、劳,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主;以高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频繁的考试和按分排名的方式给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压力。用考分衡量学生的优劣,扼杀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我国正在实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人口资源占有率低,科技、教育、文化相对落后,又面临国际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而这个挑战的胜负归根到底取决于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的培养,这就决定了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难点所在。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端正态度,认清形势,做好自身的思想转化工作。
1.要确立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制定一种适合现阶段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制度,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2.要确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打好基础。
3.要确立素质教育的学生观。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学生的中介作用,才能主体化为学生的意识。因此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时,要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要确立素质教育的人才观。统一要求和个体化要求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构筑多层次、全方位人才成长渠道,确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意识,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
(二)课程设置。素质教育必须落实在课堂,体现在学科设置及学科教育中。因为任何一次学习活动,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习材料与生活经验之间是否建立起本质的而非人为的联系。因而在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有调整、有重点地上好各科课程,并根据学生兴趣、社会需求讲解一些学生所喜爱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乡土教材,使学有余力者有目标求取,力不从心者有一技之长,不断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时间、有条件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参加劳动,丰富生活经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三)课堂教学。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部位,也是主渠道之一。因此丢开课堂教学去谈素质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话。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教学中形成了考什么就讲什么,对于可能考的内容,教师讲解一遍又一遍,学生画了一圈又一圈;对于不考的内容,教师不值一提,学生也就不屑一顾。课堂教育模式僵化呆板,教师照本念,学生往下咽;教师讲重点,学生背答案,严重遏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如果说完善的教育可以使人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广泛的发挥,那么完善的课堂教学也应该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使其具有:
1.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对于一节课教师必须精心安排。以最少的时间,最易学生接受的方法,最简洁的手段组织实施,并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和随手教具的应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最优化的教学内容。本着立足教材,提高效益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既不能舍本求末,也不能面面俱到;既不能单为个体拔高而增加教学内容,也不能只顾差生删减必教内容。要抓两头,带中间,促进全体;既要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也要考虑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3.最优化的教学程序。教学程序的设置,要按照学生思维方式,根据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做精心设计、周密部署,使其生动活泼、知能并重。
4.最优化的教学目标。一堂课教师不能贪多求全,一下子把学生喂成胖子。确立的目标任务,必须是符合学生实际,通过师生双方努力能够实现的。这样才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四)考试评价。教师是传授前人的知识,培养后世之人才,侧重于学生的全面發展,便于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有利于知识能力的提高。要逐步改革考试制度,实行等级制,取消百分制。要用正面鼓舞的评语激励学生进步,摒弃仅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更不能以考分高低给学生排名,伤害学生心灵,侮辱学生人格。要防止引起学生相互妒忌,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全面关心,并通过鼓励评价使他们走向成功。
(五)教师素质。教育要转轨,教师要转型,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1.树立师德形象。每个教师要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端正教育思想,树立良好形象,敬业爱岗,以身作则,尊重和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2.提高业务水平。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以固有的知识、传统的教法,对待发展变化的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在观念上有转变,教法上有突破,知识结构上有更新。全面的素质教育,需要全面的教师去实施。改变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成为有比较渊博的文化知识,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一定教育手段技能和教育理论的教育者确非易事,必须寒暑不间断地苦练内功,树立一个好形象,练就一手好本领,能说一口普通话,能有一手工整字,能写一本好教案,上好一节优质课。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有教研教改不一定是素质教育,没有教研教改一定不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有很多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这个复杂性就决定了我们教师必须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思考,精心研究,从整体到部分,从宏观到微观,从校内到校外,一点一滴地积累,一人一事地研究,一字一句地总结,使我们每个教师都成为合格的素质教育者。
关键词:素质教育 改进管理 实施措施
一、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今教学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然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困扰着学校教育,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在教育中只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使升学无望者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偏重知识,忽视德、体、美、劳,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主;以高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频繁的考试和按分排名的方式给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压力。用考分衡量学生的优劣,扼杀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我国正在实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人口资源占有率低,科技、教育、文化相对落后,又面临国际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而这个挑战的胜负归根到底取决于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的培养,这就决定了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难点所在。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端正态度,认清形势,做好自身的思想转化工作。
1.要确立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制定一种适合现阶段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制度,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2.要确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打好基础。
3.要确立素质教育的学生观。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学生的中介作用,才能主体化为学生的意识。因此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时,要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要确立素质教育的人才观。统一要求和个体化要求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构筑多层次、全方位人才成长渠道,确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意识,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
(二)课程设置。素质教育必须落实在课堂,体现在学科设置及学科教育中。因为任何一次学习活动,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习材料与生活经验之间是否建立起本质的而非人为的联系。因而在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有调整、有重点地上好各科课程,并根据学生兴趣、社会需求讲解一些学生所喜爱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乡土教材,使学有余力者有目标求取,力不从心者有一技之长,不断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时间、有条件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参加劳动,丰富生活经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三)课堂教学。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部位,也是主渠道之一。因此丢开课堂教学去谈素质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话。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教学中形成了考什么就讲什么,对于可能考的内容,教师讲解一遍又一遍,学生画了一圈又一圈;对于不考的内容,教师不值一提,学生也就不屑一顾。课堂教育模式僵化呆板,教师照本念,学生往下咽;教师讲重点,学生背答案,严重遏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如果说完善的教育可以使人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广泛的发挥,那么完善的课堂教学也应该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使其具有:
1.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对于一节课教师必须精心安排。以最少的时间,最易学生接受的方法,最简洁的手段组织实施,并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和随手教具的应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最优化的教学内容。本着立足教材,提高效益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既不能舍本求末,也不能面面俱到;既不能单为个体拔高而增加教学内容,也不能只顾差生删减必教内容。要抓两头,带中间,促进全体;既要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也要考虑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3.最优化的教学程序。教学程序的设置,要按照学生思维方式,根据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做精心设计、周密部署,使其生动活泼、知能并重。
4.最优化的教学目标。一堂课教师不能贪多求全,一下子把学生喂成胖子。确立的目标任务,必须是符合学生实际,通过师生双方努力能够实现的。这样才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四)考试评价。教师是传授前人的知识,培养后世之人才,侧重于学生的全面發展,便于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有利于知识能力的提高。要逐步改革考试制度,实行等级制,取消百分制。要用正面鼓舞的评语激励学生进步,摒弃仅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更不能以考分高低给学生排名,伤害学生心灵,侮辱学生人格。要防止引起学生相互妒忌,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全面关心,并通过鼓励评价使他们走向成功。
(五)教师素质。教育要转轨,教师要转型,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1.树立师德形象。每个教师要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端正教育思想,树立良好形象,敬业爱岗,以身作则,尊重和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2.提高业务水平。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以固有的知识、传统的教法,对待发展变化的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在观念上有转变,教法上有突破,知识结构上有更新。全面的素质教育,需要全面的教师去实施。改变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成为有比较渊博的文化知识,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一定教育手段技能和教育理论的教育者确非易事,必须寒暑不间断地苦练内功,树立一个好形象,练就一手好本领,能说一口普通话,能有一手工整字,能写一本好教案,上好一节优质课。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有教研教改不一定是素质教育,没有教研教改一定不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有很多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这个复杂性就决定了我们教师必须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思考,精心研究,从整体到部分,从宏观到微观,从校内到校外,一点一滴地积累,一人一事地研究,一字一句地总结,使我们每个教师都成为合格的素质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