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flyi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然而应用题一直是大部分学生感觉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 解应用题 应用题教学 信心 数学阅读能力 建模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应用题一直是大部分學生感觉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发现存在如下两个不理想现状:首先千篇一律的问题呈现形式,缺乏灵活性,结构封闭,缺乏开放性,不能提供创新的机会,无法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其次,忽视了语言教学在应用题教学中的作用;最后,教学仅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问题的实际意义,问题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学生对问题理解的转化过程重视不够,简单地把实际问题处理成了一个纯数学问题。“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数字式子——实际问题的答案”这几个转化过程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正是由于这几种弊端的存在,使得本来饶有兴趣的应用题教学失去了活力,学生的学习越来越郁闷困惑。为此,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本人有如下三点肤浅的思考与大家交流。
  1.造成学生解应用题困难的原因。
  (1)学生对应用题的认识存在较大偏差,对解应用题存在严重心理惧怕现象。由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实际问题背景的多样化,数学应用题往往文字叙述长,数据多而不规则;为了使问题更接近实际生活,命题组就会在题中给出一定的语言环境,而考生往往对题目中所给出的语言环境无法正确理解。有的学生读不懂题目,有的学生看不下去,只好放弃,有的学生读了后段忘了前段,怕繁,怕难。学生脆弱的心理、薄弱的意志能力是导致解应用题困难的关键因素。
  (2)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解题有较大影响。因为现在一般题目所给出的条件都不是很直截了当而是带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就需要学生去好好的把握,归纳总结题目中的有用条件。而且同一条件在换成另一种表达之后不能改变其原来意思,这就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相当一定程度的考验。如果学生可以将题目适当的分解组合,把所给条件一一列举并联系起来发现其相互关系,那么对解题也会得心应手许多。学生在解数据比较多的题目中容易出现错误,一不小心搞错数据,结果前功尽弃。其实在碰到数据
  比较多的时候可以对其进行信息处理,加工成表格使其看上去一目了然。
  (3)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转释能力偏差是造成解题困难的重要原因。能否使用正确的数学符号,将现实材料模型化,有的学生还找不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尤其是一些隐含的等量关系,这也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来解决,存在着数学模型选择的水平差异,这直接导致应用题困难症结的重要因素。因此,注重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转释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当前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关键所在。
  (4)设未知数的灵活性不够。因为有些问题若直接设元,会带来列方程(组)或解方程(组)等方面的困难,而恰恰很多学生在计算问题上还是会时不时的出现错误,所以选择合理的间接未知数常能降低解题难度。
  2.克服应用题教学难点的策略。
  (1)从基础人手,树立学生学应用题的信心。从前面调查的结果看来,大多数学生对解应用题存在畏难情绪,信心不足,不知道怎样去分析,去寻找题中的数量关系。要解决好这一问题,还是要先从基础抓起,从简单的应用题开始。简单的应用题背景较简单,语言较直接,容易使学生领会如何进行审题,理顺数量关系,容易建立数学模型,为解复杂一点的应用题打下基础,又能带给学生成功解题的体验,增强学应用题的信心。
  (2)教学过程中吸时渗透应用题的教学。要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一定要在课堂上多渗透应用题的教学,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加强数学知识应用的渗透,适时地切入应用题的教!生有更多的接触应用题训练的机会。但是以应用差爵墨霎引出要学的新知识切忌提出的问题太复杂,让人很难理清头绪,这样既达不到训练的目的,更谈不上有引起学习新内容的兴趣。此外,在教学完一个知识点后及时渗透应用题的教学也很有必要。选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各种数学知识的应用,从简单到综合,逐步深入。
  (3)重视过程教学,培养“建模能力”。建模能力是数学应用能力的核心,学生的应用题能力差,最根本还是建模能力不强,怎样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可只展示结果,更应重视展示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探索问题,教会学生思考,例题的教学是关键。
  (4)教会学生读题,抓住关键语句。现在的应用题,越来越趋向于大篇幅,文字很长,很多学生一看到这么长的题目就产生了畏惧情绪,不想看下去。所以一定要教会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抓住关键的语句,简缩问题,很多应用题虽然题目长,但其意思并不难理解清楚。
  (5)结合现实生活,合理选编应用题。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题材,可以编成适合各个知识章节训练的应用题。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因为应用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把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对现实生活提出数学问题,成为一个有数学头脑的人。
  总之,初中数学中应用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灵活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的困难,消除学生对应用题的畏惧心理,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河北省永年县第九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麻醉期间输注不同张力、不同葡萄糖浓度的液体对小儿血电解质和血糖的影响。   方法:80例ASAI~II 级,年龄1~6岁,行择期骨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4组:等张液组(A 组),4/5 张液组
摘要:阅读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促使学生的体验生成。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变阅读活动的主宰者为阅读活动的对话者、组织者、促进者,变越俎代庖、单向灌输为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支撑条件,促成学生阅读体验的生成。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体验  新课程倡导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体验为主。以“体验”为特征的新的阅读观认为:阅读不是机械接受文本(课本、教参)、他人(老师、
摘要:在当今时代,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数字时代的数学化生存成为推进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社会也因此不断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考虑社会发展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特别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讲,就必须考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将初中数学教学融入学生生活。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关键词:数学问题 生活情境 融入生活  义务教育数学新
【摘要】思想政治课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使教学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成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手段,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关键词: 初中政治 思想教育 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
针对英语阅读测试及阅读教学中对标题普遍忽视的倾向,本文从文章学、写作学与阅读学的角度,结合教学实践,分阅读前、阅读中与阅读后三个阶段阐述了标题与文章或作品内容之间
高中语文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这里的语文素养主要包含:语文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可以说高中语文素养涵盖面很广,内容非常丰富。如果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真能实现这些素养培养目标,那学生就真的是终生受益。  反观现实,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一学生开始做高考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