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插上美的翅膀,飞向更高效的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所以说美是音乐的灵魂,而音乐课就是向学生诠释美的平台,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音乐中蕴含的美的追求。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塑造自身形象,熏陶学生发现美
  例如,在教学《小白船》时,我先在黑板上勾勒出一幅明亮的夜空中月亮船摇曳图,配上音乐用柔美的声音给学生描述此情此景,将学生带入温柔而朦胧的意境中。然后,我边弹边深情地演唱,配上一段旋律优美的前奏与间奏,让学生感受这首歌的美。我还特意穿上一条长长的白裙,配上几个精心设计的舞蹈动作。听着温柔悦耳的歌声,看着婀娜优美的舞姿,欣赏着悠扬动听的演奏,学生的心灵留下了美妙的音乐感受,从而对音乐产生良好学习兴趣。
  二、巧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美
  (一)创设课堂情境,感受环境美,提高课堂效率
  一幅动人的画、一束美丽的鲜花、一串如歌的音符或一句娱其心动其情的音乐名言都足以让教室“音乐化”。如在上《草原上》时,我在黑板上画上了一个大大的色彩丰富的蒙古包,还找了几幅描写关于蒙古人绚丽的服饰及蒙古人民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活动的热闹情景图画贴在教室内墙面上,充分展示蒙古草原的风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们在享受美的同时,不经意中就对歌曲熟悉,也充分地了解了蒙古族人民的风土人情以及蒙古歌曲的韵味特点。有的学生还随着音乐跳起了蒙古舞蹈,其他同学也有模有样地跟着节奏舞动起来。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美的感受。
  (二)巧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两只小象》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教学目标是通过乐曲的学唱,让学生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我用《两只小象》的影碟通过编辑组合,配以乐曲,编制成动画,创设象妈妈带着两头小象散步、游玩的教学情境。上课时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形象,随着悠扬的乐曲以律动的形式进入课堂,然后出示象的谜语,请学生猜一猜,并分别模仿大象和小象走路。接着请学生说一说大象和小象的走路姿势(大象走路沉重,用四分音符表示;小象脚步轻盈,用八分音符表示;小象急跑去找朋友时,用十六分音符表示),用象走路来教学不同时值的音符。最后,我请学生轮流模仿三种脚步,并打出节奏,浑然一体,融会贯通。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高效率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启迪思维,诱发学生想象美
  例如,《小猪的一家》是一首低年级的儿童乐曲,教学目的是通过乐曲中小猪叫声的模拟,让学生了解2/4拍的强弱规律,培养节奏感,启发学生想象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从而发展想象美的能力。教学时,我在屏幕上呈现出树木葱葱、绿草成荫、鲜花盛开的田野,小鸟飞来飞去,野兔、松鼠等小动物在草地上奔跑跳跃,狮子大哥坐在一旁,悠闲地甩动着大尾巴。这一派美丽的自然景色,让学生一下子沉醉在美的意境中,仿佛自己已是画面里的生灵。当画面上呈现一幢红色漂亮的楼房时,学生瞪大了眼睛纷纷猜测。这时乐曲播出《小猪的一家》“呼噜、呼噜”的声音,大家很快猜出了,这里原来就是小猪的家。果然画面里的楼房大门打开了,几只小猪欢快地跑出楼房,在门外场地上跳起舞来,表示欢迎小动物的到来。这时,学生都说他们找到了“新朋友”。“新朋友”就是《小猪的一家》,随之引出了课题。当小猪的舞蹈停止后,我让全体学生再听音乐,让学生们从乐曲中猜测想象小猪一家平时都做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用律动表示出来。学生在乐曲启发下,一边模仿小猪的叫声,一边表演小猪扫地、擦玻璃、煮饭等劳动情景以及拔河、跳绳、跑步等运动,甚至表演小猪酣睡的模样……学生想象精彩纷呈,模仿表现也淋漓尽致,惟妙惟肖。教师让学生大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还达到了最高的教学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了乐曲,爱上了音乐课。
  四、进入实践,诱导学生创造美
  (一)通过合作学习创造美,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会四年级的《友谊的回声》后,让学生思考考你会怎样去表现这首歌曲的声音特点。学生自然想到了生活中此类经历:想到了站在高山顶上大喊一声,随即在山的那头就会有一个长长的声音传回来,就像是两个一样的声音在说话。在了解了回声的特点后,我先让学生自己一个人尝试表现,学生发现气息再长的同学也不能很好地表现出回声的绵长感。这时,我就引导他们合作学习,完成回声表演,通过分小组一遍又一遍研究排练。在探究过程中,他们发现了音乐的美,充分体验了合作的成功。
  (二)科学设计作业,提高课堂效率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行为保证,是取得理想学习效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在教学中先设计大量的音乐活动来进行教学。虽然是游戏式作业,但音乐是它的灵魂,学生在伴随音乐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表现一定的音乐形象、一定的音乐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在课堂上,学生对我设计的音乐活动作业十分喜欢,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
  总之,教师只有优化音乐课堂,提高音乐课堂的整体效率,才能让学生在轻松而又愉快的情绪下发挥潜能,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责编杜华)
其他文献
从浩渺的历史长河中窥探教育,不难发现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伴随着人文因素的陶冶,循环着爱的教育。这种教育体现在语文学科中,通过文本内容传达出的不是单调、乏味的说教,而是通过一篇篇富有人文内涵的作品将爱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每个中国人都会为之欢呼雀跃。这就是爱国
作文是什么?作文就是写文章、写话,用叶圣陶老先生的话说,就是我手写我心。好作文是教出来的吗?有人说作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哪个文学巨匠是从学院里培养出来的呢?确实如此,生活的阅历、深刻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力,才是他们写作的源泉。  当下,许多学生一提作文课就唉声叹气,拿起笔就如挤牙膏般举步维艰。“小学生、中学生大都怕作文,厌作文,恨作文”之类的论调并没有事实依据,而有夸张之嫌。然而,如果要说学生很喜欢
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费时多,效益差,学生朗读热情低,举一反三的能力不强,是当前朗读教学的一种通病。根治这一顽症的良药,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全面实施主体性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朗读训练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目的。主体性朗读训练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分三
为了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业,为了使每一位适龄少年儿童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教师要把爱心传递给每一个学生。爱心教育把每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来尊重和信任,用科学、民主的方法施教,培养高度自尊心和责任感的公民。经过这几年的工作,我总结了几条具体的做法,供同行们评论并予以指正。  一、以智慧和人格的力量赢得学生的尊敬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一方面,要精神焕发,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其特点是:课程资源自主开发,体现地方特色、校本特色,课程实施多元整合,体现主体性、实践性和合作性。  作为第一线的老师来说,如何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其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一、精心选择课题    开展研究性学习要精心选择课题,选择课题是教学过程中的
我的家乡乐清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乐清民歌《对鸟》是乐清民间音乐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如何挖掘其音乐独特的审美情趣,且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新的教学元素,创设新的形式,让新一代的乐清孩子主动认识乐清民间音乐文化并喜欢它?本人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以此课为例子,归纳出以下几点策略,共同商榷。  一、方言抢答,乡韵浓浓  民歌艺术精髓在于他的地方性,特别是方言的运用。乐清的孩子用乐清方言唱乐清的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因此,我们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更应该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用数学思考。  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这两方面目标很难统一。因为知识性目标的成果是立竿见影的,而发展性目标的成果往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会用语言描述。  2.学生能根据规律,用除法算式对现象的后续发展进行预测,并会正确地根据余数作出判断,从而对规律的确定性有深刻的体会。  3.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难点:根据余数作出正确的判断。  教学过程:  一、感知描述规律  1.猜图导入,
人类社会的进程,正是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教育教 学,作为一种人类活动,自然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学生要获得知识和能力,也要经过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学生只有通过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让思维达到一个质的发展。通览小学数学教材,无论哪一种版本,练习课的教学在整个小
课堂是最容易发生错误,也是最应当发生错误的场所。错误是学生学情的鲜活反映,是生命发展的成长节点,也是教师因材施教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英语学习环境的缺乏,学习语言知识本身会出错,语言的交际运用更加会出错,导致英语课堂会比其他课堂有更多的错误,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错误理所当然地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那么,作为课堂的指挥兼导演的教师,应当怎样看待学生所犯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