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插图在语文课本中是非常常见的,这些插图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可以对课文中的某些场景进行反映,对教学活动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教师而言,需要认识到课本中插图的功能所在,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将插图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起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课本中的插图能够发挥的作用,然后结合其具体的作用,分析了实践教学运用的相关策略,希望可以对初中语文教师起到一定的参考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 插图 功能 运用
插图就是课文本中插入的一些图画或是图片,这些插图与课文内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者能够形成彼此对应。也就是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可以从插图上得到验证,插图也可以将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具象化,给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插图进行巧妙的利用,以此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拓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插图的功能作用
从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来看,插图所表现出的功能作用是多方面的,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插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还处在一个比较爱玩的年纪,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对学习没有兴趣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出现开小差的情况。而教师如果可以将课文中的插图运用起来,结合插图进行教学活动,必然可以重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插图可以对课文进行补充和拓展。初中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理解能力水平较低,因此在面对一些课文的时候容易出现理解不到位的情况。这一问题会导致学生的后续学习出现偏差,从而降低了整体教学效率。而对插图进行巧妙利用,可以通过实际的插图对课文内容进行具象化的分析,让学生从图中对没有理解到的地方实现深入理解。
第三,深化课文,提升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对课文主旨内涵的理解是最为关键的,也只有理解到课文的内涵主旨,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才能算得上是真正学懂了这篇课文。而插图在某些时候就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部分通过言语讲解难以理解的东西,可以从插图中体现出来。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插图的实践运用
1.巧用插图,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对插图进行合理的利用,由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具体说来,教师可以事先将要教学的课文中的插图截取下来,在课前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对图片进行分析讨论,比如图片中的人物形象如何,其神态举止怎样,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可以让学生变得活跃起来。然后教师再引入实际的课文展开讲解,并且不时结合插图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必定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理解更加深刻。比如,在教学七年级《观舞记》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把课文中的舞蹈插图截取下来(下图1),通过多媒体在上课前进行展示。然后提出三个问题:1.分析图中人物是哪里人。2.分析图中人物形象的内在含义。3.分析图中人物肢体语言。通过这样三个问题,学生纷纷开始讨论,从而得出对应的结论,即图中人物是印度人,其人物形象展示了一个舞蹈的少女,肢体语言则是对舞蹈内涵的表现。
2.妙用插图,实现教学拓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拓展,才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插图的使用,在讲解课文的同时,结合插图对课文没有描述到的内容进行拓展分析,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实现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比如,在教学《木兰诗》的时候,全诗主要是对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进行了描写,尤其是对于花木兰在这一过程的现象转变着力很深。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就会产生很多疑问,比如一个女孩子是如何做到上战场杀敌的?如如何隐瞒身份不被发现的?是如何在战场上表现的比男人更加勇猛的?这些问题从诗中比较难以找到答案,因此,就可以通过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拓展。从课文插图可以发现,花木兰站在山崖边,面前是大片浪花,其一身盔甲,手牵骏马,骏马高高跃起。花木兰的身上配着长剑、羽箭。从骏马的姿态可以看出,其高高跃起代表了实力的彰显,这也是对花木兰的一种侧面烘托。而面对大海则表现了花木兰克服重重困难的决心和实例。通过插图分析花木兰的人物形象及相关问题,必然可以得出更加有效的答案。
3.活用插图,深化课文主旨
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是很重要的,这可以通过插图中所包含的某些信息达成这一目标。比如在《邓稼先》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插图对课文的主旨进行分析,同时深入探讨邓稼先个人形象。可以看出,插图中近处是邓稼先,远处是蘑菇云,由此可以明白插图是对邓稼先在原子弹研究上的描写。而图中邓稼先的表情淡然,同时含有些许笑意,这既是对研究成果的欣慰,也是对实现了国家强大的喜悦。
插图在语文课文中普遍存在,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就要对插图进行合理的利用,结合插图展开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教学内容、深化课文内涵,实现语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对语文课本插图的开发利用——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2,01:144-147.
[2]李彩彦.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插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教育探索,2013,01:50-51.
【关键词】初中语文 插图 功能 运用
插图就是课文本中插入的一些图画或是图片,这些插图与课文内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者能够形成彼此对应。也就是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可以从插图上得到验证,插图也可以将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具象化,给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插图进行巧妙的利用,以此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拓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插图的功能作用
从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来看,插图所表现出的功能作用是多方面的,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插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还处在一个比较爱玩的年纪,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对学习没有兴趣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出现开小差的情况。而教师如果可以将课文中的插图运用起来,结合插图进行教学活动,必然可以重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插图可以对课文进行补充和拓展。初中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理解能力水平较低,因此在面对一些课文的时候容易出现理解不到位的情况。这一问题会导致学生的后续学习出现偏差,从而降低了整体教学效率。而对插图进行巧妙利用,可以通过实际的插图对课文内容进行具象化的分析,让学生从图中对没有理解到的地方实现深入理解。
第三,深化课文,提升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对课文主旨内涵的理解是最为关键的,也只有理解到课文的内涵主旨,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才能算得上是真正学懂了这篇课文。而插图在某些时候就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部分通过言语讲解难以理解的东西,可以从插图中体现出来。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插图的实践运用
1.巧用插图,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对插图进行合理的利用,由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具体说来,教师可以事先将要教学的课文中的插图截取下来,在课前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对图片进行分析讨论,比如图片中的人物形象如何,其神态举止怎样,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可以让学生变得活跃起来。然后教师再引入实际的课文展开讲解,并且不时结合插图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必定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理解更加深刻。比如,在教学七年级《观舞记》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把课文中的舞蹈插图截取下来(下图1),通过多媒体在上课前进行展示。然后提出三个问题:1.分析图中人物是哪里人。2.分析图中人物形象的内在含义。3.分析图中人物肢体语言。通过这样三个问题,学生纷纷开始讨论,从而得出对应的结论,即图中人物是印度人,其人物形象展示了一个舞蹈的少女,肢体语言则是对舞蹈内涵的表现。
2.妙用插图,实现教学拓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拓展,才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插图的使用,在讲解课文的同时,结合插图对课文没有描述到的内容进行拓展分析,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实现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比如,在教学《木兰诗》的时候,全诗主要是对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进行了描写,尤其是对于花木兰在这一过程的现象转变着力很深。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就会产生很多疑问,比如一个女孩子是如何做到上战场杀敌的?如如何隐瞒身份不被发现的?是如何在战场上表现的比男人更加勇猛的?这些问题从诗中比较难以找到答案,因此,就可以通过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拓展。从课文插图可以发现,花木兰站在山崖边,面前是大片浪花,其一身盔甲,手牵骏马,骏马高高跃起。花木兰的身上配着长剑、羽箭。从骏马的姿态可以看出,其高高跃起代表了实力的彰显,这也是对花木兰的一种侧面烘托。而面对大海则表现了花木兰克服重重困难的决心和实例。通过插图分析花木兰的人物形象及相关问题,必然可以得出更加有效的答案。
3.活用插图,深化课文主旨
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是很重要的,这可以通过插图中所包含的某些信息达成这一目标。比如在《邓稼先》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插图对课文的主旨进行分析,同时深入探讨邓稼先个人形象。可以看出,插图中近处是邓稼先,远处是蘑菇云,由此可以明白插图是对邓稼先在原子弹研究上的描写。而图中邓稼先的表情淡然,同时含有些许笑意,这既是对研究成果的欣慰,也是对实现了国家强大的喜悦。
插图在语文课文中普遍存在,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就要对插图进行合理的利用,结合插图展开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教学内容、深化课文内涵,实现语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对语文课本插图的开发利用——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2,01:144-147.
[2]李彩彦.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插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教育探索,2013,0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