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沛县起步,刘邦遥望咸阳
秦始皇赢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汉高祖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他们之间相差只有3岁。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享年50岁,汉高祖死于公元前195年,享年62岁。
他们曾经在同一天空下生活了47年一一以自然年龄论,赢政和刘邦应该算同一代人。47年的时间是这样分布的,历史经历了战国和秦帝国两个时代,七国争雄的战国历时30余年,一统后的秦帝国强暴专横10余年后,走向崩溃。
如果把这段历史比喻成一出大剧的话,赢政和刘邦无疑是无与伦比的主角。
刘邦的前半生是在战国时代度过的,47岁起兵反秦时,人生已经过去了大半。其人格和思想,都是在战国末年,由其母国的风土人情和时代精神抚育定型的。
作为汉帝国的创建者,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地在沛县丰邑中阳里,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丰县一带。刘邦出生时,沛县属于楚国,刘邦是楚国的臣民。沛县地区,本来是宋国的领土。几经反复易手,被并入楚国,直到公元前224年,秦军攻取淮北,沛县入秦,成为秦泗水郡的属县。
到“秦国沛县”的时候,刘邦已经32岁了。他的前半生,都是在“楚国沛县”,作为楚国子民度过的。刘邦所在的丰邑,是沛县所属的乡,他的生地中阳里,是丰邑城镇内众多居住区的一个小地名(相当于今天乡镇以下的村名)。丰邑在沛县的西北,是沛县内的大邑,有城墙环绕,能够设防自守。
以泗水郡为中心的这一地带,古称淮泗地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黄淮平原,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决定中国命运的大战,多次在这里进行,著名的有楚汉彭城之战、垓下之战、秦晋淝水之战。到了现代,决定中国命运的淮海战役,也发生在这一带。
战场出英雄,英雄出帝王。秦末战乱纷起,楚汉相争持续,其中心地区,就在淮泗一带,秦末汉初的风云人物,也多出生于这里。
刘邦本名刘季,青年时代游荡厮混,不务正业。刘邦称帝后,从不文饰自己的出身,口口声声称:“老子提三尺剑取天下,这皇帝位子,是骑在马上打下来的。”从沛县起步,以沛县为根基取得天下,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将丰邑从沛县分离出来,设置了丰县。为了满足父亲刘太公思念故里的乡情,在首都长安东部,现在的西安市临潼区一带,另外修建了一个丰邑,完全如同旧丰邑的原貌,称为“新丰”,并将旧丰邑的居民一齐迁徙到新丰,与刘太公重作邻居。
为父亲复制一座城一一单从一个儿子的角度看,这算得上大孝了。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孝道不仅仅是因为父亲,还是因为那片土地一一那片滋养并助他取得天下的风水宝地。
正因为有这样的情结,刘邦将沛县作为自己的私人奉养地,世世代代免除沛县人的徭役租税,又将秦时沛县所属的泗水郡改名为沛郡。
所以,到了汉代,丰县、沛县,都成了沛郡的属县。
泗水亭奠下的江山社稷
刘邦属于大器晚成的那类人才。相对于他人而言,刘邦的一切都显得太晚一一出仕晚(34岁),结婚晚(37岁),生子晚(40岁),起兵晚(47岁),做皇帝晚(50岁)。在常人眼里,看似步步慢半拍,而他,却步步踩在了节拍点之上,终成帝业。
楚考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40年),刘邦17岁。这一年,秦始皇做秦王已经8年了。而已经成长成人的刘邦,变成了一个游手浪荡、聚众生事的问题青年,为亲人所不喜,受乡里近邻白眼相看。
公元前224年,楚国的淮北之地全部被秦军占领,刘邦的家乡沛县也在其中。亡楚归秦,对于沛县地方丰邑乡里来说,算是一次重大的政治变故;对于游侠刘邦来说,也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
秦国法治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法家以游侠为流民之雄,明令严加取缔。沛县所在的楚魏交界地区,历来是吏治松弛、游侠盛行的老大难地区。时局变迁之下,刘邦面临重大选择,要么纳入新的体制当中,固定居所职业,重新做人,要么逃亡流徙,成为帝国法外的亡命罪人。刘邦别无出路。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劉邦参加了地方小吏的选考,考试合格,被任命为沛县下属的泗水亭亭长。这一年,刘邦已经34岁。
战国时始在邻接他国处设亭,置亭长,任防御之责。亭又是秦汉时代政府的末端组织之一,遍布全国,主要设置于交通要道处,每十里设一亭。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入仕为吏以前的刘邦,是云游四方,结交朋友的游侠。做了官府小吏以后,四处浪荡是不行了,喝酒交朋友那是自然,何况泗水亭地处交通要道之上,人来人往之间。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自从做了泗水亭长,刘邦的往来圈子,自然地由地痞流氓扩展到沛县政府的末端属吏。这些人际关系,成了他人生的一大财富——秦末随同刘邦起兵,后来成为汉帝国开国功臣的一大批人物,多是刘邦在泗水亭长任上结识的沛县中下级官吏。这些人在开国以后,都当上了将军、丞相级别的高官,他们被称为“布衣将相”。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始皇帝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嫌咸阳人口多,宫殿小,于是大兴土木,在首都咸阳南郊修建阿房宫。阿房宫工程巨大,秦政府大规模征调帝国各地民工,到咸阳地区服徭役做工。身为泗水亭长的刘邦同样派上了到咸阳修建阿房宫的徭役,为期一年。
这次成阳之行,对刘邦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他亲眼看到了心中的偶像秦始皇。关于未来的汉高祖与在位的秦始皇的相遇,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里写到,秦始皇出行,允许百姓道旁观瞻,刘邦有幸挤进观瞻的行列当中,目睹了盛大的车马仪仗,精锐的步骑警卫,远远地仰望到了秦始皇的身影。
对于咸阳徭夫、沛县乡佬的泗水亭长刘邦来说,秦始皇就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巨星,他久久迈不动脚步,口中不由自主地重复着那句话:“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在秦末战争的大潮中,刘邦之所以不甘于为王,一心一意要做皇帝,其中的因素之一,就是因为秦始皇是早就植入他心中的偶像,他要像秦始皇一样君临天下。
秦始皇对刘邦最深远的影响,是在他起兵以后的政治生涯中。刘邦打下江山后“汉承秦制”,全面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这或许是一个游侠对偶像进行崇拜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