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从“四基”的角度分析把握教材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r0op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数学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材分析,通过深入的教材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我们传统的教材分析,常常仅从知识和技能的角度分析教材,这不利于当前数学课程“四基”和“四能”目标的实现。下面,笔者以许贻亮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P43~P44)为例,谈一谈从“四基”的角度分析、把握教材的具体做法。
  一、从知识的角度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以下简称《课标》)从知识技能方面提出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的要求。《分数的基本性质》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被安排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单元教学的知识,是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为后续学习分数与小数互化、分数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本节课的第一个主要知识点是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分数的大小关系。通过观察3个同样的长方形中大小相等的阴影部分,让学生写出分子、分母不同,却相等的分数。第二个主要的知识点是在观察、比较中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出示的图形是3个大小相等的圆,各个圆平均分的份数不同,用分数表示每个圆里的涂色部分,并比较,能够看到从左往右圆的涂色部分大小相等,由此得到写出的分数大小也相等的结论。教材分三步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研究等式中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是有规律的;通过对阴影部分操作:学生折一折、画一画,验证猜想,观察分数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对分数基本性质的感受更加丰富;概括相等的分数,其分子、分母变化但分数大小不变的规律。
  在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材还安排了两项活动:一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写出一组分数,其大小相等,这样起巩固的作用,还渗透了通分、约分所需要的思想。二是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这两个知识,有助于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综上所述,从知识的角度看,《分数的基本性质》主要是体验分数大小的相等关系和在观察、比较中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数学课程目标中“基础知识”的目标要求。
  二、从技能的角度分析
  从传统意义上讲,技能是指“运算能力”和“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即“两能”。《课标》将传统“两能”拓展为“四能”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从“四能”的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发现问题。分数能否“变形”?让学生观察宋体“京”字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标“京”的联系,思考:两个“京”字,形状一样吗?质疑:分数是否也可以“变形”?
  提出问题。分数怎样“变形”?1. 让学生观察图形,写出3个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表示相等的阴影部分,让学生发现“为什么可以这样写?”并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了什么?2. 接着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是怎样变成与的?如果换个角度,从右往左观察,有什么新发现?3. 在归纳完分数大小不变的规律时,让学生联系旧知识,这个性质像之前学过的什么内容?(商不变性质)
  分析问题。还有别的变形吗?如数字改写、单位换算、除法计算、字母简写等。
  解决问题。“分数为何‘变形’?通过对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计算,到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计算,在解决现时数学问题的“内需”下,学生自觉地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变化分数的表现形式,从根本上确立本节课的学习价值和学习意义。
  本节课在技能方面,以分数“变形”一词为主线,把相关“变形”内容尝试做一次联结,包含发现、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突出了达成“四能”培养要求的基本理念。
  三、从思想的角度分析
  从数学思想的角度看,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过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经验,通过对“正方形阴影部分的,还可以用几分之几表示?”细微处入手,引出认知发展的“线”,并连成“片”。注重学生实际经验和数学表象的获得,在这个过程中蕴涵着数学中的归纳思想。让学生把相同大小的分数看作是一个集合,让学生把写在数轴上,并在20秒内,把集合中其余的4个分数都写在数轴上,这渗透了集合的思想。在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紧密联系,这是转化思想的渗透。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过程中,体会和感悟数学思想,实现《课标》中对“基本思想”的要求。
  四、从经验的角度分析
  经历和体验是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的前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出示宋体“京”字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标“京”的联系,提出质疑:分数是否也可以变形?通过对生活实例中变形现象的观察、分析,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在20秒的时间内把集合中其余的4个分数都标写在数轴上的活动等,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分数知识背景下,感受“形变质不变”的内涵。
  本节课的数学观察、动手操作都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进行过许多数学观察和操作活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数学观察活动经验。而动手操作长方形、正方形与圆,如折一折、猜一猜、画一画等数学活动能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时,要通过组织数学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表象,进一步积累操作活动经验,为思维活动奠定基础,实现《课标》中“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与实验稿课标相比,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统称“新课标”)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概念更加清楚,定义更加明晰,表述更加科学。界定的明晰,必将框定、引领、昭示着教学的走向。现摭谈如下。  一、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运用  什么是语文,基于学科,人们比较公认的是叶圣陶先生的论断: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什么是语文课程,长期以来,各家立足不同基点,着眼不同的角度,争议纷呈,观点各异,莫衷一是。新课标在吸
期刊
一、通过挖掘数学本质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本质在宏观上就是指“什么是数学”以及“数学是什么”,可以说数学本质就是数学观问题。因此,数学本质既体现在数学研究结果上,又体现在研究过程中;数学本质不仅体现在数学知识上,还体现在数学思想里。  在微观上,数学本质是指具体数学内容的本真意义。这需要我们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一层层地追问。隐藏在客观事物背后的是什么数学知识、数学规律?这个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是什
期刊
最近,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的《用计算器计算》一课,课中有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  1 师出示:142857×1=( ),142857×2=( ),  142857×3=( )  学生运用计算器得出结论:  142857×1=142857,142857×2=285714,142857×3=428571  2 师:不用计算器,你能知道下面的计算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142857×4=( )
期刊
问:《清平乐·村居》“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到底是翁媪“醉”还是词人“醉”?是“酒醉”还是“陶醉”?  答:《清平乐·村居》(人教版第十册第5课)是南宋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孩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人采用白描的手法,淡笔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田园生活画。我们细细品之,却发现词中那
期刊
我最早“认识”管建刚老师,是因为《魔法作文营》。我循着他作文研究的轨迹,创办了班刊《小荷露尖角》,在拙稚行为基础上,不断完善,加以改进实践。我所任教的两届学生是受益者。如今,再次走进管建刚老师教育教学世界,是他所写的《一线教师》。边阅读边摘抄时,我心头涌动的是共鸣和敬畏:敬畏其对自己生命价值的珍爱,敬畏其对教育工作研究的热爱,更敬畏其对人性弱点剖析的深刻……想说的共鸣感受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且让我,
期刊
学习体验既是一种生命体验,又是建构知识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手段和途径,因而是教学活动揭示、展现、提升生命意义的关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这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根本的是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注重学生体验的教学,是强调学生的个人体验,强调师生、生生间的生活联系,关注学生精神世界和生命意义的建构。这样的教学才真正使教育恢复其原有的本意,即“自身生成”“引导”和“唤醒
期刊
【片段实录】  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段落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主要内容。  (学生读完汇报,板书:特别好)  师:我们知道这段话是围绕着“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句话来写的,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字词让你具体感受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学生自由读书,圈画,思考)  生:我从“毫不手忙脚乱”中的“毫”字感受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师:“毫”可以组成什么词语?  生:毫米、丝毫。
期刊
“痛并快乐着”的十年课程改革,使一线教师经历了一场“混沌”到“明朗”,“浮华”回归“简单”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深刻蜕变。教师们日趋冷静,逐渐开始追求有效而优质的课堂教学。
期刊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 体会“毕竟”“无穷碧”“别样红”的含义,理解古诗大意。  3. 通过想象,品味诗歌描写的美景,感受六月西湖的壮美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古诗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想象、品味,引导学生感受“无穷碧”“别样红”的美景。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初读感受  1. 师:同学们,诵读经典,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今天我
期刊
小学文言文教学,应注意学习情境的创设,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趣”,落实“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独特的语言魅力,积累语言,受到感染,为初中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现结合《伯牙绝弦》(人教版六上)的教学,谈谈几点做法。  一、巧设情境,感受高山流水依依韵  文言文由于其特定的创作情境,文本与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时空的距离,还有情感的距离。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理解、体验作者,感受文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