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哲学教育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r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化学中体现的哲学原理作了简要介绍,并与其他学科作了类比,力图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哲学教育,以培养他们的哲学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功利性的紧张时代,我认为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化学课堂对学生进行哲学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化学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将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
  一、现象与本质的教育
  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本质是事物的性质及此事物与他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构成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的、比较深刻、比较稳定的方面,它不能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任何事物内部都有其本身的特殊矛盾,这就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现象是事物的本质的外部表现,是事物的外在的、表面的、多变的方面,它能被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
  2.例析培养学生的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哲学思维。
  (1)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这也是一个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本质的过程,只是在这个特殊的过程中,应用了黑格尔的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门捷列夫透过六十三种元素的杂乱无章的表面现象,发现了原子量的变化引起元素性质变化的本质。这是透过事物看到本质的一个典型例子。
  (2)将二氧化硫分别通入红色的品红溶液和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后,均能使其褪色,二氧化硫是否均表现了漂白性?
  通過这些实验,让学生学会用现象和本质的哲学观点周密、严谨地看问题,做实验时,要认真观察现象,并认真思考,通过实验现象认识实验本质;学知识时,也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并抓住事物的本质。理解了知识的本质,才是真正的掌握知识的内涵。
  (3)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物质的本质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现象也就不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其性质却相差甚远。这是为什么呢?在金刚石的晶体里,每个碳原子都被相邻的4个碳原子包围,处于4个碳原子的中心,以共价键和4个碳原子结合,成为正四面体结构,这些正四面体结构向空间发展,非常牢固,因而金刚石熔点沸点都较高,并难溶于溶剂。
  石墨的晶体则是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以范德华力相结合,因此片层之间容易滑动,石墨质软。但是由于同一层上的碳原子间以较强的共价键结合,所以石墨的熔点很高。
  二、量变引起质变的教育
  一位伟人说过:“化学可以被认为研究物体由于量的构成的变化而发生的质变的科学。”一切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客观事物的变化总是只有质和量的变化,质和量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呈现为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因此,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量变到质变的普遍规律的哲学思想非常重要。
  1.量变与质变。
  量变是事物一种细小的、不显著的数量上的增减和事物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不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在化学中,物质浓度的变化,分子量、原子数目、化合价、键能、温度压强等物理量上的变化,以及物质排列次序、排列方式空间取向、晶体类型等的变化,反应过程的程度改变等都属量变的范畴。
  质变是指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例如物质的变化、同分异构体的相互转化、分子组成和反应性能的改变等。
  2.化学中的实例。
  量的变化引起质变的例子很多,如浓度、温度不同引起的质变以及元素周期表体现的规律等。
  (1)浓度变化引起质变:稀硫酸具有酸的一切通性,但当改变硫酸的浓度时,随着硫酸浓度的改变,引起了性质的变化。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而这些正是稀硫酸所没有的。
  在一个烧杯中放入恰好能反应的1L20mol?L-1的浓硫酸和20mol铜,反应也不能进行彻底。因为在整个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降低,“浓度”这种量的改变引起了质变,浓硫酸变成了稀硫酸,稀硫酸不能与铜反应,所以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所以得到的产物CuSO4应该是少于20mol,而不可能是20mol。
  三、内因和外因的教育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反应比比皆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本身的性质就是内因,也就是通常我们化学上所说的物质的结构。影响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就是化学反应所需的条件,即外因。例如,在研究化学反应速率时,主要研究了外因对反应的影响:双氧水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放出氧气,但只要我们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就可以制取氧气了。这是因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快了化学反应进行。也研究了内因对反应的影响:铜在常温下不与稀硫酸反应,而铁可以,这是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不同造成的。
  四、看事物一分为二的观点教育
  科技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当今的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就说明了科技的两面性——对人类有利和不利的方面。教师不妨带领同学们实地考察、询问群众,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五、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可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1.运用演示、实验、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具体地进行教育。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以形态的模式认识事物的本质。
  2.多做研究性课题,如学习环境污染这一章节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考察,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观点,也可以培养学生量变到质变的观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样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教育体制是不断改革和发展的,从小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农村学前教育也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对培育人才具有特殊引导作用.为了能顺应学前教育改革的新要求,适应
摘要:英语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学科。在英语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还要摆正教与学、训与练、课内与课外等诸多关系,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挖掘潜能、培养个性的语言环境。  当今教育事业正面临这新课程改革,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面临着新的考验与机遇。如何理解新课改,如何贯彻新课改,在这里,笔者就一个学期的教学经验及多次培训的心得谈谈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  一
摘要:目前,语文教师最头疼的莫过于作文教学了。学生们一做作文,便说:“作文作文,不吹不成”;或曰“天下文章一大抄”,更有甚者,大呼“我不想当作家,写作文干什么”。这样,作文成了学生的负担,作文批改又成为教师的沉重负担。其实这一现象的出现,我们教师是脱不了干系的。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引导得法,学生会泉思如涌,奋笔疾书,下笔千言,扬扬洒洒,一挥而就。  那么,该如何“引导”呢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切实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往是从兴趣开始的。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成功的教学所需要
摘要:用电子计算机来辅助学生学习是匡助学生形成自行获取知识的众多学习途径之一。自学是学生熟悉客观世界,增长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现代学习的趋势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我国教育的目的。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建设高素质的基础教育,恰是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战略方针的详细体现。近十年,全球信息总量呈爆炸性增长,世界
摘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在他看來:“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而美术课是新课改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初中美术课的教学特点以及建造活跃课堂气愤的必要性  初中美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中考学科,同时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及教师的传统教育方法,使学生往往感到思想品德课很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运用,打破了过去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创新精神。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英语在初中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自然拼音法是大多数英语国家在初中英语教育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一切认读、拼写单词的前提.自然拼读
提要:当前很多学校的领导想方设法让日常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是许多教师在众多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表面上服服帖帖,唯令是从,实际上消极怠工,往往事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