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embl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植树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认识生活中的“间隔”现象
  1.借助手,理解“间隔”的含义
  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引入“间隔”的含义。(间隔: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通过捉迷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间隔”的含义,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2.认识生活中的“间隔”现象,导入课题
  ①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间隔”现象。
  ②展示普洱新风貌。
  生活中有关“间隔”的现象非常多,跟“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更是数不胜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和“间隔”有关的一类数学问题——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刚接触“间隔”这一数学知识点,有少数学生还不能正确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这一“间隔”含义,教师可以逐一引导学生发现身体上的、教室里的、外面世界的“间隔”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看一看,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间隔”现象无处不在)
  二、再次探究, 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间隔”现象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
  教师用普洱新风貌中的一幅图片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间隔”现象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
  师:这幅图片美在哪?园林工人是如何造就它的美的?
  学情预设:
  1.学生刚学了“间隔”,看到这幅图片会说因为他们有“间隔”。教师此时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不是一个“间隔”,而是多个“间隔”,是这一个个“间隔”的现象装点着我们生活的美。
  2.学生还会说美在整齐,此时教师要把握这一难得的好时机,追问学生怎样才能做到整齐?
  师: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么做?
  学情预设:图片中有多个“间隔”,有少数学生可能会发现有多少个“间隔”。第一个花篮摆放的位置很重要,学生没有实践过,可能会说随便放置。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一端开始,放一个花篮,量一个“间隔”,再放一个花篮再量一个“间隔”……
  师:老师不是画家,这么美的图画老师画不好,老师想借助线段图把大家的想法、做法呈现出来,可以吗?
  师:老师把这段路看成线段图上的线段,把美丽的花篮看成线段图上的点。
  师:一个点一个“间隔”,一个点一个“间隔”……
  师:观察了老师的操作过程,你有什么发现?点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
  学情预设:通过直观操作,学生很快会发现点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可能不宜发现“物”与“间隔”一一对应。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一个“物”与一个“间隔”对应,同时发现有一个“物”没有“间隔”和它对,点数比“间隔”数多一。
  师:图片如果发生了变化:
  (1) 图片中一端的花篮拿走了。
  (2) 图片中两端的花篮拿走了。
  在这两种情况下,“物”与“间隔”对应发生了什么变化?点数与“间隔”数又有什么关系?
  学情预设: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很快会发现(1)中“物”与“间隔”刚好够对,点数与“间隔”数相等;(2)中有一个“间隔”没有“物”与它对,点数比“间隔”数少一。
  (设计意图:通过美在哪,怎样做到美,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等层层追问,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渐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发现生活中的间隔现象时,“把什么看成一条线段,把什么看成一个点”突出了“化归”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借助多媒体把“间隔”与 “物体”的排列在线段图上凸显出来,突出“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三、 动手种树,构建相应的基本数学模式
  师: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侧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有几种栽法?每种栽法需要几棵树苗?(用画线段的方法试一试)
  要求:先动手画一画,大胆尝试得出不同的栽法;其次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情预设: 第一种:学生认为需要5棵,因为只栽一端;第二种:学生认为需要6棵,因为两端都栽;第三种:学生认为需要4棵,因为两端都不栽。把学生的这些发现用线段图板书在黑板上,再通过对比、观察,建构相应的数学模式:路的长度÷间隔长度=间隔数。最后发现“间隔数”和“棵数”的关系。
  (设计意图:尽管“植树问题”可以被看成一个很好的“现实原型”,但在教学中又必须超出这一特定情境而引出基本的数学模式。从这个角度分析,以“植树问题”为背景,在教学时,一是重视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除法知识,再通过对比、观察帮助学生建构出基本的数学模式;二是引导学生发现 “间隔数”与“所种树的棵数”这两者的关系,突出“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过程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课堂教学策略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能够较好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大量的动态信息。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学生由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地位,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我认为师爱是关键。    一、师爱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参与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是学
没有故事的人生是乏味的人生,没有故事的课堂也必定是缺少活力的课堂。故事的背后是情感、形象、细节、趣味,故事是儿童的一大需要,运用故事进行教学既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又符合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色。《争论的故事》就是盛老师给她的孩子讲故事,从而围绕这则故事展开讨论的课文,课文的主体是故事,是“争论”。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个爱讲故事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在“争论”的故事中深入浅出地领悟生活的哲理,像鱼儿一样畅游,游
《英语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的表述是: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爱国意识和国际视野。积极的情感态度是学生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盲目追求学生学业成绩的优秀率、合格率。加之现在的小学英语教材容量大,词汇量大,语言项目丰富,以至于有的教师只重视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
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引导问题、驱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新基础”这一科学前瞻的教学理念,我在“设计·应用”这一课型的教学中做了以下一些初步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
语文教学要提高有效性,固然应该在“教什么语言”、“如何教语言”、“怎样评价学生的语言水平”等核心问题上展开研究,但语文课堂必须努力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必然对语文老师的业务能力、文化底蕴、人格魅力提出新的要求。  什么样的语文教师才是“有效”的?国外有学者给“有效教师”下过这样的定义:有效教师是指能够实现自己预定目标并能达到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门为其制定的目标的教师。特级教师薄俊生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它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能否主动有效地投入学习,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  一、创境激情,促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英语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乐学、想学、会学的情境,激发学生乐学、想学、会学的情感,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小学语文教材由一篇篇生动形象的课文组成,其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意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困扰学习的心理问题,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每一篇课文有其独特的字、词、句、篇,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为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提供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凭
计算机和因特网的出现使我们的生产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因特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的共享。这种变化影响着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学校教育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学科的产生就是学校教育变革的典型事例之一。信息技术使各种信息的处理、存储、传递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实现,随着计算机和因特网的普及,学生对各门学科知识的学习都要借助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从小学会自己在实践中去主动地收集信息、获取知识,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对学生的学习乃至终身的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便有意识地让学生动手去收集信息并学会及时处理信息。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粗浅的点滴感想。    一、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激发收集信息的兴趣    唤醒有时比方法更重要。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空
基于小课题研究的教师研训方式,旨在通过教师小课题研究这一载体探索教师研训的新方式,使教师在“教育观念”、“专业知识”、“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人际沟通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研究成为教师工作的品质,让教师群体在研究状态下获得成长。  对小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研训的方式与众不同,首先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不同爱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