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片蓝天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feng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由一篇篇生动形象的课文组成,其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意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困扰学习的心理问题,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每一篇课文有其独特的字、词、句、篇,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为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提供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凭借物。在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发展他们的个性,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而变得感知敏锐,想象丰富,思维活跃,从而达到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目的。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构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德育、智育、美育等教育因素,是进行学科渗透的好材料。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挖掘本学科的心育内容。例如,教师通过选择典型课文,开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感悟,对所营造出的教学情境进行深入体会,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通过课文对人物语言、动作、品格的描写,受到人文内涵的熏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只要教师细心挖掘、善加利用,那么,在一篇篇课文的教学中,在一个个生动例子的研读中,就一定能挖掘出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丰富内容,收到心育的实效。
  在教学中,要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反复渗透,耐心诱导和细心培养。可结合多媒体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设计“激发——探索——总结——探索”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教师要多尝试实行开放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不仅可以给学生以乐趣,更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着眼于心理素质教育,以此来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身心放松,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知识,并能积极提问,敢想敢说,主动参与学习。良好课堂学习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教师要更新观念,重审师生关系,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带领学生向既定目标前进。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出发,运用好激励性语言,在对教材的学习、理解、分析之中,帮助学生揭示心育内容,感受心育滋润,接近心育目标。
  二、结合教学内容,巧设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1.品味感悟,榜样激励。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英雄的文章。教师可在读中感悟环境,抓住描写他们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词句,引导学生细细体味,使学生油然而生钦佩之情,向英雄学习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勇敢坚定、机智敏锐等心理品质。
  2.结合事例,创设情境,扮演角色,恰当评价。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主要体现了孙悟空的聪明才智,教师可结合当时悟空身处的环境、面对的人物,加入“评一评”的环节,带领学生挖掘出悟空勇敢面对挑战、不屈不挠的心理品质,从而受到教育。
  3.设身处地,精选方法,自感自悟,探究实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教学《守株待兔》时,为了让学生明晓“不能把偶然当成必然,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课末教师可设计一个让学生“劝农夫重新拿起锄头”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想象、表演中受到教育。
  三、合理评价,激励学生健康地成长
  通过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深层次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对学生适时、恰当、正确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喜悦感,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欲望。在评价时要始终坚持保护学生的自尊,营造和谐、宽松、平等的环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诊断问题和不足,尊重学生的现有状态;通过评价找出学生不足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安全”。
  四、合理选择作业,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的课外时间大部分用于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种作业,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没有时间发展兴趣与特长,更没有时间和同学、朋友玩。同时,大量的机械重复的作业,也严重妨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作业贵精不贵多,对不同学生留不同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不同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给孩子一片蓝天,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寓心理教育于教材于组织教学,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不正常的表现,应及时进行个别辅导,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地成长。
  (责编钟岚)
其他文献
由于工作调动,我由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变成了一名小学体育教师,任教小学一年级的体育。面对一群天真、幼稚且活泼可爱的小孩子,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能力,选择新的教学方法。经过不断地探索,反复地实践,笔者有以下一些感悟。  点滴一:准备活动,游戏内容尽可能渗透基本教材。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而游戏教学就能做到这
一位学者有过这样一个比喻:给你15克盐,无论如何你都难以直接下咽。但如果用这15克盐调制一碗鲜美的汤,那么,你在享用佳肴时,15克盐不知不觉地被你愉悦地享用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入汤中,咸涩自然消失,还会使汤锦上添花;知识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评价数学课:枯燥、乏味、无趣、昏昏欲睡……这种评价有些片面,但至少提醒教师不得不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堂及教学设计
一冬久盼的第一场雪在昨夜盛开了。早上起来,透过玻璃窗欣赏着千树万树的“梨花”,突然想起曾答应过学生,下雪的时候带他们到操场上玩雪。于是,匆忙吃了早饭来到学校,教室里大部分学生已经来了,他们探头探脑地挤在教室门口,神情诡秘地望着我,不用问,我早就明白他们的鬼想法,一定是期待老师实现诺言。  没等我把注意事项说完,他们就飞也似地跑向操场。打雪仗的、堆雪人的、滚雪球的……三五成群玩得不亦乐乎。就在我忘情
培养小学生运用母语进行表达交流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通过批改与讲评,学生作文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学生“有情可抒,有感能发,有话想写”。下面,我就小学生作文指导过程中的批改与讲评作一些探讨。  一、正确认识作文批改的目的  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教师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尽量不改动学生作文的原意,更不要用教师自己的思路改变学生的想法,因为小
课堂教学过程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课堂教学策略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能够较好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大量的动态信息。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学生由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地位,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我认为师爱是关键。    一、师爱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参与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是学
没有故事的人生是乏味的人生,没有故事的课堂也必定是缺少活力的课堂。故事的背后是情感、形象、细节、趣味,故事是儿童的一大需要,运用故事进行教学既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又符合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色。《争论的故事》就是盛老师给她的孩子讲故事,从而围绕这则故事展开讨论的课文,课文的主体是故事,是“争论”。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个爱讲故事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在“争论”的故事中深入浅出地领悟生活的哲理,像鱼儿一样畅游,游
《英语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的表述是: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爱国意识和国际视野。积极的情感态度是学生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盲目追求学生学业成绩的优秀率、合格率。加之现在的小学英语教材容量大,词汇量大,语言项目丰富,以至于有的教师只重视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
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引导问题、驱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新基础”这一科学前瞻的教学理念,我在“设计·应用”这一课型的教学中做了以下一些初步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
语文教学要提高有效性,固然应该在“教什么语言”、“如何教语言”、“怎样评价学生的语言水平”等核心问题上展开研究,但语文课堂必须努力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必然对语文老师的业务能力、文化底蕴、人格魅力提出新的要求。  什么样的语文教师才是“有效”的?国外有学者给“有效教师”下过这样的定义:有效教师是指能够实现自己预定目标并能达到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门为其制定的目标的教师。特级教师薄俊生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它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能否主动有效地投入学习,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  一、创境激情,促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英语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乐学、想学、会学的情境,激发学生乐学、想学、会学的情感,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