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故事的人生是乏味的人生,没有故事的课堂也必定是缺少活力的课堂。故事的背后是情感、形象、细节、趣味,故事是儿童的一大需要,运用故事进行教学既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又符合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色。《争论的故事》就是盛老师给她的孩子讲故事,从而围绕这则故事展开讨论的课文,课文的主体是故事,是“争论”。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个爱讲故事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在“争论”的故事中深入浅出地领悟生活的哲理,像鱼儿一样畅游,游出趣味,游出智慧。
一、读——故事里的故事
课文的第一部分以故事套故事的形式出现,用对话的方式推进故事的发展,以“讲”代“叙”,增强了故事的紧凑性、可读性。新课标告诉我们,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节课,我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并给学生创设故事的情境,让学生在故事中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获得更具多义性和开放性的感性知识。
1.给学生一种朗读方法——边读边想。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想象。中国的语言文字有一种独特的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微妙的感受,源于大家心中不一样的画面。阅读的最高境界就是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想背后的含义。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给他们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故事的乐园里,时而引导,时而点拨,时而激发……学生们将故事发生的过程想象得越好,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越到位,越能读出其中的味儿。
2.教学生一种阅读能力——边读边品。这则故事情节简单,但是人物对话冲突很激烈,适合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于是我抓住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促读故事。这样的朗读训练,一是让学生明白中国的语言很有趣,同样的意思,说法不同,甚至是一个小标点的差别,意思就不一样了;二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三是让学生在朗读时注意兄弟俩争论时的神情和反驳的语气,体悟人物争论时的心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透过文字理解人文精神;四是为后面的教学安排“演故事”做准备,学生读懂人物的神情和语气,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将故事演好。
二、演——图画上的故事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和姿势,提高的不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因为从教育心理的角度分析,可以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而课堂表演恰恰能兼顾这三者,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你看这幅图,看这兄弟俩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这是在打口水仗,你们要演出这种情景。”这是老师在引导学生从图画中发现故事。色彩鲜艳的图画给学生的视觉以刺激,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与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对人物神情的领悟,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
让学生把图画上的故事搬进课堂,演在自己的身边,这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学生们学到的表演方法是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人物,注意提示语,把它的意思放在语言或动作神情里表现出来,这又是一次综合的语文能力训练。
课堂上“生生演”“师生演”,演出了争论时的情感,演出了争论时的智慧。在师生合作表演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演好人物的情感。争论的语言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一个字——“煮”,学生很聪明,应了一个“烤”字。这时老师告诉学生:减少的是语言,增强的是情感。
课堂表演,符合故事文体的特点,迎合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静止的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不仅训练了学生内化课文语言的能力,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的程度,学生对表演的浓厚兴趣也进而转化为学习语文的极大热情。
三、编——快板中的故事
故事不仅可以读、讲、演,还可以以不同的语言形式出现。这个故事是清朝的一本书《笑林广记》中的一则笑话,为了使它更好笑,我把这两个傻兄呆弟的故事改编成天津快板,放出快板音乐,让学生通过击掌、拍手等形式朗读,读出韵味,使故事好听、有趣、寓理。
语文教学要通过有效的语文训练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范文不断内化的过程。围绕故事内容进行故事改编,把长故事编成简单幽默的笑话,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有趣又富含哲理,提高了学生内化课文语言的能力。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由故事导入到读、演、编故事,这让我想到了《小学语文教师》的主编李振村老师说的一段话: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故事。语文教材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向学生们传递着关于语文的各种知识,老师通过一个又一个富有故事感的课堂,把学生引入语文的世界。一本好的语文教科书,一定汇集了很多经典故事;一位好的语文老师,一定非常善于讲故事。所以说,我们今天应该确立这样一种语文教育理念:好的语文,一定要有好的故事。
(责编 莫彩凤)
一、读——故事里的故事
课文的第一部分以故事套故事的形式出现,用对话的方式推进故事的发展,以“讲”代“叙”,增强了故事的紧凑性、可读性。新课标告诉我们,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节课,我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并给学生创设故事的情境,让学生在故事中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获得更具多义性和开放性的感性知识。
1.给学生一种朗读方法——边读边想。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想象。中国的语言文字有一种独特的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微妙的感受,源于大家心中不一样的画面。阅读的最高境界就是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想背后的含义。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给他们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故事的乐园里,时而引导,时而点拨,时而激发……学生们将故事发生的过程想象得越好,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越到位,越能读出其中的味儿。
2.教学生一种阅读能力——边读边品。这则故事情节简单,但是人物对话冲突很激烈,适合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于是我抓住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促读故事。这样的朗读训练,一是让学生明白中国的语言很有趣,同样的意思,说法不同,甚至是一个小标点的差别,意思就不一样了;二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三是让学生在朗读时注意兄弟俩争论时的神情和反驳的语气,体悟人物争论时的心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透过文字理解人文精神;四是为后面的教学安排“演故事”做准备,学生读懂人物的神情和语气,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将故事演好。
二、演——图画上的故事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和姿势,提高的不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因为从教育心理的角度分析,可以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而课堂表演恰恰能兼顾这三者,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你看这幅图,看这兄弟俩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这是在打口水仗,你们要演出这种情景。”这是老师在引导学生从图画中发现故事。色彩鲜艳的图画给学生的视觉以刺激,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与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对人物神情的领悟,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
让学生把图画上的故事搬进课堂,演在自己的身边,这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学生们学到的表演方法是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人物,注意提示语,把它的意思放在语言或动作神情里表现出来,这又是一次综合的语文能力训练。
课堂上“生生演”“师生演”,演出了争论时的情感,演出了争论时的智慧。在师生合作表演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演好人物的情感。争论的语言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一个字——“煮”,学生很聪明,应了一个“烤”字。这时老师告诉学生:减少的是语言,增强的是情感。
课堂表演,符合故事文体的特点,迎合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静止的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不仅训练了学生内化课文语言的能力,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的程度,学生对表演的浓厚兴趣也进而转化为学习语文的极大热情。
三、编——快板中的故事
故事不仅可以读、讲、演,还可以以不同的语言形式出现。这个故事是清朝的一本书《笑林广记》中的一则笑话,为了使它更好笑,我把这两个傻兄呆弟的故事改编成天津快板,放出快板音乐,让学生通过击掌、拍手等形式朗读,读出韵味,使故事好听、有趣、寓理。
语文教学要通过有效的语文训练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范文不断内化的过程。围绕故事内容进行故事改编,把长故事编成简单幽默的笑话,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有趣又富含哲理,提高了学生内化课文语言的能力。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由故事导入到读、演、编故事,这让我想到了《小学语文教师》的主编李振村老师说的一段话: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故事。语文教材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向学生们传递着关于语文的各种知识,老师通过一个又一个富有故事感的课堂,把学生引入语文的世界。一本好的语文教科书,一定汇集了很多经典故事;一位好的语文老师,一定非常善于讲故事。所以说,我们今天应该确立这样一种语文教育理念:好的语文,一定要有好的故事。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