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文化的国家,其中最突出的文化内容之一就是忠孝文化。在研读传统文化时,我们会不断地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而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学生会生成民族归属感、认同感,会引领文化时尚。对于正处于质变期的中学生而言,以这种视角来观察生活现象,生成生活认知,必然有助于中学生内在的优化发展。在这一方面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与实践,发现在推进忠孝文化进校园之后,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生成忠孝品质,还可以帮助学生扩大学习空间。学生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以致用,并且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生成更高的行动能力与实践能力。本文就对如何优化开展中学生忠孝品质的养成教育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学生;忠孝品质;养成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学生拥有了更为优化的成长空间,学生不仅仅会获取知识,还在获得丰富的见识和感受。作为学校教育者,我们要积极地推进各种改革,让学校教育能够与外在的环境变化并轨,和学生全面发展并轨。期间我们要精心选择有更大教育影响力的教育资源,可以引导学生完成高效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让学生在知行合一的学习空间中不断地有所转变。在这一过程中,让忠孝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空间,培养学生的忠孝品质,就是极为适宜的教育切入点之一。尤其是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成长的质变期,让他们在充满亲和感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地传承文化,生成民族认同感,让学生投入想象力与创造力,生成自己的文化作品,不仅仅可以实现学生的全面改变,还可以实现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此时学生可以成为“文化达人”。当然,在开展忠孝品质养成教育活动时,“说教”是最失败且低效的方法。本文就对优化开展中学生忠孝品质养成教育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一、开发校园环境
学校对于学生而言是第二个家,也是学生完成知行合一目标的主平台之一。学生在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会生成完全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他们在进入学校之后也会生成不一样的心境。在培养学生忠孝品质的过程中,我建议要将学科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把“所知、所感”不断地外化,进而将“大道理”转变为切实的行动。他们在营造学校教育空间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可在学校“忠孝墙”上,介绍着忠孝文化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及传世作品,将忠孝故事、诗词书法悬挂于教学楼走廊两侧,忠孝大道旁的绿化树木上也悬挂着《孝经》经典诗句,选择正义凛然的忠义文化雕像伫立于教学楼前,由硬件入手打造“忠孝”育人环境。期间还可以将校园广播、文化栏都充分的应用起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以共享的方式进行展示,能够打动学生自己的事迹,往往也是能够引发青少年共鸣的教育内容,学生能够成为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必然能够产生极大的效应,这种效应会从小圈子出发,进而转变为一种文化时尚。中学生此时既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也会不断地改变环境。
二、设计实践活动
人们总是说“实践出真知”,在我看来,教育活动都需要将实践作为载体才能对于学生产生影响力,学生只有参与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情感、深化的思想,见识才能融入知识体系。在开展忠孝文化教育时,我们更需要从实践活动的设计入手,让学生将书本上的文字与现实生活感受进行对接,让教师讲的大道理转变我自己的真实体验。对于已经展现出叛逆性的中学生而言,教师苦口婆心的讲五天,也许还赶不上学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接收的一条热点信息带来的影响力更大。教师需要作出改变,扩大学校教育的影响力,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体验和认知。其中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就是最佳的方法之一。如可以开展一系列“忠孝”主题的德育活动。除“传承忠孝文化,争做忠孝之星”这一经典德育活动外,“经典诵读感恩父母”也是我校每学期必举行的活动,让学生在吟诵中浸润感恩教育。以重要节日为节点开展感恩父母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自制小卡片,写上感恩话语交给长辈;老师在开学第一周布置“孝心作业”,让学生记住父母的生日,了解父母的兴趣爱好,记录父母为自己付出的点滴;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们带去纯真的关怀和温馨的祝福。在这些切实可行的行动中,中学生会生成包容的心,客观理性的认知能力,会从小我中走出来,生成社会责任感。
三、养成文化学习习惯
“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任务,还是学生的特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长、转变,拥有能力、认知、素养。在培养学生忠孝品质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让学生生成优化的学习习惯。其中可以结合忠孝文化资源的开发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必须完成多个名人、名篇或名著的学习,其余为选学内容。我相信总有一个名人故事会在孩子心中打下烙印,总有一句名言影响孩子的一生。为了保证活动落实,可以设立专门的《名人故事记录卡》、《名篇名著读书卡》、《名人名言收集卡》,学生对学习情况要做好记录,老师、家长进行检查并写好评价意见。如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旅学习惯,让学生在拥有了学习的主题之后,能够调动自己所有的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从实体与虚拟两个平台来进行学习资源的开发,进而生成学习的能力。以忠孝品质的养成教育为例,可以认真研究部署开展“忠、孝、雅、诚”主题教育活动的工作,广泛发动,宣传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为学生做好造势活动之后,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优势选题,并且组建学习小队,或进入实地调查,或参与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此时学生不仅仅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完成有效的学习活动,还能够在有了学习的感受之后进行积极地共享,在有了成果之后能够产生极大的影响力。这样的学习平台自然有助于中学生实现全面的改变。
综上所述,在培养中学生忠孝品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讲道理,但是更多的是让学生行动起来,进而生成更多的感受,要為学生营造一个优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产生变化,同时也在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促使学生参与生活,改变生活。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此时既是在传承文化,也是在实现自我成长,他们正在引领一种文化时尚,他们的改变会成为社会大环境改变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阐释与转化:“忠孝”观念的现代解读[J]. 左玉河. 社会科学辑刊. 2017(06)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源流及其当代价值[J]. 何汉斌,吴东华,武彦斌.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27)
[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探究[J]. 邹佩佚. 青年文学家. 2018(23)
关键词:中学生;忠孝品质;养成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学生拥有了更为优化的成长空间,学生不仅仅会获取知识,还在获得丰富的见识和感受。作为学校教育者,我们要积极地推进各种改革,让学校教育能够与外在的环境变化并轨,和学生全面发展并轨。期间我们要精心选择有更大教育影响力的教育资源,可以引导学生完成高效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让学生在知行合一的学习空间中不断地有所转变。在这一过程中,让忠孝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空间,培养学生的忠孝品质,就是极为适宜的教育切入点之一。尤其是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成长的质变期,让他们在充满亲和感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地传承文化,生成民族认同感,让学生投入想象力与创造力,生成自己的文化作品,不仅仅可以实现学生的全面改变,还可以实现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此时学生可以成为“文化达人”。当然,在开展忠孝品质养成教育活动时,“说教”是最失败且低效的方法。本文就对优化开展中学生忠孝品质养成教育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一、开发校园环境
学校对于学生而言是第二个家,也是学生完成知行合一目标的主平台之一。学生在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会生成完全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他们在进入学校之后也会生成不一样的心境。在培养学生忠孝品质的过程中,我建议要将学科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把“所知、所感”不断地外化,进而将“大道理”转变为切实的行动。他们在营造学校教育空间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可在学校“忠孝墙”上,介绍着忠孝文化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及传世作品,将忠孝故事、诗词书法悬挂于教学楼走廊两侧,忠孝大道旁的绿化树木上也悬挂着《孝经》经典诗句,选择正义凛然的忠义文化雕像伫立于教学楼前,由硬件入手打造“忠孝”育人环境。期间还可以将校园广播、文化栏都充分的应用起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以共享的方式进行展示,能够打动学生自己的事迹,往往也是能够引发青少年共鸣的教育内容,学生能够成为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必然能够产生极大的效应,这种效应会从小圈子出发,进而转变为一种文化时尚。中学生此时既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也会不断地改变环境。
二、设计实践活动
人们总是说“实践出真知”,在我看来,教育活动都需要将实践作为载体才能对于学生产生影响力,学生只有参与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情感、深化的思想,见识才能融入知识体系。在开展忠孝文化教育时,我们更需要从实践活动的设计入手,让学生将书本上的文字与现实生活感受进行对接,让教师讲的大道理转变我自己的真实体验。对于已经展现出叛逆性的中学生而言,教师苦口婆心的讲五天,也许还赶不上学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接收的一条热点信息带来的影响力更大。教师需要作出改变,扩大学校教育的影响力,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体验和认知。其中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就是最佳的方法之一。如可以开展一系列“忠孝”主题的德育活动。除“传承忠孝文化,争做忠孝之星”这一经典德育活动外,“经典诵读感恩父母”也是我校每学期必举行的活动,让学生在吟诵中浸润感恩教育。以重要节日为节点开展感恩父母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自制小卡片,写上感恩话语交给长辈;老师在开学第一周布置“孝心作业”,让学生记住父母的生日,了解父母的兴趣爱好,记录父母为自己付出的点滴;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们带去纯真的关怀和温馨的祝福。在这些切实可行的行动中,中学生会生成包容的心,客观理性的认知能力,会从小我中走出来,生成社会责任感。
三、养成文化学习习惯
“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任务,还是学生的特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长、转变,拥有能力、认知、素养。在培养学生忠孝品质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让学生生成优化的学习习惯。其中可以结合忠孝文化资源的开发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必须完成多个名人、名篇或名著的学习,其余为选学内容。我相信总有一个名人故事会在孩子心中打下烙印,总有一句名言影响孩子的一生。为了保证活动落实,可以设立专门的《名人故事记录卡》、《名篇名著读书卡》、《名人名言收集卡》,学生对学习情况要做好记录,老师、家长进行检查并写好评价意见。如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旅学习惯,让学生在拥有了学习的主题之后,能够调动自己所有的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从实体与虚拟两个平台来进行学习资源的开发,进而生成学习的能力。以忠孝品质的养成教育为例,可以认真研究部署开展“忠、孝、雅、诚”主题教育活动的工作,广泛发动,宣传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为学生做好造势活动之后,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优势选题,并且组建学习小队,或进入实地调查,或参与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此时学生不仅仅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完成有效的学习活动,还能够在有了学习的感受之后进行积极地共享,在有了成果之后能够产生极大的影响力。这样的学习平台自然有助于中学生实现全面的改变。
综上所述,在培养中学生忠孝品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讲道理,但是更多的是让学生行动起来,进而生成更多的感受,要為学生营造一个优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产生变化,同时也在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促使学生参与生活,改变生活。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此时既是在传承文化,也是在实现自我成长,他们正在引领一种文化时尚,他们的改变会成为社会大环境改变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阐释与转化:“忠孝”观念的现代解读[J]. 左玉河. 社会科学辑刊. 2017(06)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源流及其当代价值[J]. 何汉斌,吴东华,武彦斌.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27)
[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探究[J]. 邹佩佚. 青年文学家. 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