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见崔俊堂《星月:有关茶台的前世今生》,尚以为赶时髦的现代派写手在玩穿越之类的文字。开卷不久,便被生命中再熟悉不过的乡土气息拉回到传统文化的土壤中,那秀金山的古榆树,像伫立在苦水河边的一尊雕塑,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口气读完《星月:有关茶台的前世今生》,没有感到长诗给人以疲累,而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因为这首诗像一部黄土地的简史,其间的人物、故事、生命和性灵,都似乎从眼前走过。崔俊堂《星月:有关茶台的前世今生》不用过分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把诗歌写得光怪陆离,而是用中国最传统的古风格调,多层次、多视角、多维度地把大榆树的意象,复活在黄土地的厚重历史和人文精神之中,形成了自然之榆、人文之榆、精神之榆三个层面的意义。
自然之榆:守护秀金山的神
一株古老榆树,在黄土高原就如神的存在,永远的乡愁味道是大榆树流入苦水河的眼泪。高高矗立在秀金山之巅的古树,本身就是诗意的栖息和存在。诚如崔俊堂诗歌所言:
芳香的榆树,始于艰难土地上的榆树
每一根枝条上长满了爪子和眼睛
福克纳在《去吧,摩西》中说:“荒野、大树——比任何文献记载的都大都老。”[1]这些默默驻守在山巅的百年古榆,它们是自然的守护神,是迷途游子踟蹰归来的灯塔,是莽莽旱塬寻觅希望的路标,是一切远离他乡的陇人乡愁。作为茶台的前世,大榆树以天然的物理存在,与苦水河畔的人事纠缠在一起:榆荚茶、榆皮面、榆木家私、榆根茶台,不知养活了多少乡民,给我和族人生活的信心。无论祖父、外祖父,无论父亲、母亲、我或者生生不息的族人,他们都是古老榆树的童年玩伴、中年依靠、游子乡愁。“带不走的一枝榆荚流泪了”,这种天然生成的生命纽带,在太平盛世时节,或许不被人所了解、重视,但在往昔战乱频发、饥馑横行的年代,一株大榆树从叶子、榆钱、榆树皮,不仅仅是制作香板的原料,更是族人赖以活命的“粮食”,是陇头人赖以活命的希望。或许只有经过陇水呜咽的人,才能知道个中悲怆的滋味。
天的苍茫,在家的身旁
地的荒凉,在炕的沿上
剥皮的大榆树,皱皱巴巴
深入黄土的根系,长出新芽
作为木材,坚硬无比的榆树根并非名贵。作为茶台,榆树根也不是红木佳构。但在“我”的都市里,榆树根却因历史的沉淀,亲情的延续,爱的升华得到另一种生命再现。那些让我一辈子忘不了的名字刻在茶台上,更加贵重和光芒万丈。他们或许已经走向了诗和远方,但那些名字、人事和故事,因为我的怀念,与这老榆树的根,与我当下的生活纠缠在一起。这茶台的前世是谁?大榆树与祖父、外祖父、父亲、母亲、族人如何搅搁?生活在黄土地的人都知道,光秃秃的山巅之上,与天风盘桓的古老榆树,或者高原旱柳,都是自然的奇观,村镇的哨兵,生命的象征。
人文之榆:苦水河孕育的根脉
秀金山,并不是什么名山,是极为普通的一座小山包。在秀金山之巅,坐落着闻名百里的一座古寺——太白庙。在陇人生生世世的文化信仰里,诗仙李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文化图腾和诗意的存在。崔俊堂《星月:有关茶台的前世今生》并没有重点介绍这样的文化背景,但他在祖父的执著里,把世世代代生活在黄土地的陇人普遍的文化信念,以百折不挠的祖父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个“是以苦水河为道路的人/是以秀金山为靠山的人/是以书声为期盼的人”,虽然经历种种人生磨难,但一生在执著自然之榆向人文之榆的涅槃转变。为了自己的信念,也为了族人的幸福和希望,祖父把自己的生命像散落的榆钱无私地撒向人间,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在陇人的心田。
为了学堂的高台和角楼
祖父,付出土地,债务如山
楼角的风铃划破了一山静寂
琅琅的读书声划过一片深蓝
在祖父心里,在校長心里
土地和财产是祖祖辈辈的家业
抵不过留给子孙的一所学堂
在耕读传家的陇中,人们深知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缠绕秀金山地苦水河,像族人不干的眼泪,时流时断地穿行在祖父和父亲的谷子湾、糜子川。在干旱的黄土高原,苦水几乎是河流的共性。以苦水浇灌成长的五谷杂粮养育的人们,更加勤勉和执著,他们祖祖辈辈坚守着自己的土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并不在于识字的多寡,文凭的高低,他们心间永远中立着活人的标尺。
我高喊着!我呼唤着!
我从不想从祖宗身上跨过去
苦水河是我唯一的血统
事实上,我们的确无法从“祖宗身上跨过去”,我们从父亲热爱着的字画、母亲的月亮、族人的谷子湾和糜子川看出,“苦水河是我唯一的血统”。无论多么苦寒,多么无助,多么愁绪满怀,苦水河依旧惆怅而幽怨,永远是陇头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古人论诗,有“兴观群怨”之说。兴的手法在《诗经》有广泛的应用,似乎接近现代诗歌创作中象征的方法。象征是诗歌创作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段。《诗经》中“兴”的创作手段,就是打通两个不相干事物之间的内在精神联系。崔俊堂以十分浓厚的根脉意识,用立体象征的比兴手法,营造构建出一个明确而深远的象征符号体系。秀金山、古榆树、祖父、外祖父、父亲、母亲、我和族人,都因为一座茶台从沉睡的历史记忆中醒来。而苦水河与苦水河息息相关的母亲,更是滋养这种文化的血液。
在苦水河畔的泥土地里
母亲接住民歌,呼应着几个儿女
在秋天安家,挂上一盏灯
灯影里,缝补的破衣出彩了
为春风开门,亮出一盏灯
灯头上,乌黑的头发飞雪了
在这里由“母亲接住民歌”,再由“我”传续爱与文化的根脉。在写给母亲的这一章,崔俊堂饱含激情,对“一生歌谣,半川泪流”的母亲,用陇中秧歌中敬献神祗的“十支香调”,“为母亲选了十束夜来香”,以十分虔敬的歌谣式抒情方式,表达出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事实上,从“摇篮曲”“谷穗子”等顺延下来的意象流,就是母亲一生的历史脉络,“像是苦水玫瑰讲述美丽的传说”,母亲的一生就是苦水河边劳作的一生,是把苦日子过出甜蜜的一生,是生儿育女、默默奉献的一生。崔俊堂以曲水般的叙事,牧歌式的抒情,颂神般的真诚,让整首诗在这里达到了一个情感的高潮。 精神之榆:无私无我的大爱传承
有西方文学评论家认为,为了满足欲望,人就必须努力劳动、工作、创造、探索、占有,于是,在满足了个人的欲望和开发了个人潜能的同时,也推动了文明和整个人类的发展。康德甚至认为:“这种无情的名利追逐,这种渴望占有和权力的贪婪欲望,没有它们,人类的一切自然才能将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2]然而,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似乎并不符合中国人的文学习惯。张载《西銘》:“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3]古人物我合一,并无二致。崔俊堂以茶台的今生为诗兴的起点,在秀金山、大榆树、苦水河、谷子湾、糜子川等陇中地理文化背景下,以祖父、外祖父、父亲、母亲、我和族人为抒情线条,穿越了自然物界与人文历史的壁垒,使人的精神与古木之魂产生共鸣。外祖父是五个孩子夭折后的“最后一棵小榆树”,在外祖父的那里:
讲着自己的故事,又讲着别人
讲着曾怕过。爱过。恨过。活过。苦过。死过
讲着榆荚飞到门前,飞落山冈
榆树皮剥了,熬成的榆汁汤灌注在饥饿线上
最后讲到大榆树根,深入土地
不会向困苦和死亡低头
细品崔俊堂《星月:有关茶台的前世今生》,他从没有把大榆树与人分开来或对立起来抒情。“我摸着外祖父留下的大榆树根”,那永远“高大的外祖父,直入云天的榆树杈/把星夜撞开一个口子”。翻开《山海经》或《尚书》,那些神秘的古代神山,朱圉与鸟鼠、积石与西倾无不近在眼前。那西饮渭水不足而北向大泽的夸父,莫不以古树的文化与精神遗传在陇右生生不息?纵使在最困难的时期,外祖父,这个“撑开四肢,守护着苦水河岸的马家川”的先辈,“把一棵榆树作为序幕拉开生与死的大幕”。他像所有食不下咽的父辈老者,在生死考验面前,总能把人生答卷神一样书写完美。
雪继续纷飞,一声不吭
仅存的一小袋米面,救命的口粮
外祖父赶过了几百里路的山沟
分给了八个儿女,救出命根子
雪下深了,埋不住脚跟
来于远山的半袋黄豆芽,活命的金子
外祖父打探着一条小路
悄然无声地给了山那边的邻里
沿河的脚步就这么迈过一个个坎儿
两只脚印,两只更深的脚印
像是雪花中浮出的两朵莲花
天上的莲花,地上的雪花
美好都在人间
“两只脚印,两只更深的脚印/像是雪花中浮出的两朵莲花”,并不是无厘头的溢美,在我们的世界里,只有救苦救难的人才会脚踩莲花。而在往昔那样一个个悲催的时刻,榆树杈一般的外祖父,从几百里外赶来救命,这是怎样一种美德和修行?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儿女。“老吾老及人之老,友吾友及人之友。”这又怎能不给人一种思想上的覺悟,精神上的震撼。
由此可知,崔俊堂笔下的夜来香、榆荚茶……不会因为祖父的学堂而远去,不会因父亲的字画而消亡,“窗外的几声鸟语归与了这留痕的茶台”。而生生不息的秀金山上,涓涓不停的苦水河边,大榆树依旧会在“多少个寒冬,剥光了多少叶子?/一棵。仅一棵大榆树撑开了蓝天”。这种独立撑天的自然物象,既是陇头山峦的一道自然风景,更是祖父、外祖父们勇于造道、无私奉献的人格精神的写照。那恍如隔世的秀金山古榆,何尝不是人的化身,神的图腾?
[1]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的僭越》,李云龙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216页。
[2]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33页。
[3]明·曹端:《西銘述解》,《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
责任编辑 郭晓琦
自然之榆:守护秀金山的神
一株古老榆树,在黄土高原就如神的存在,永远的乡愁味道是大榆树流入苦水河的眼泪。高高矗立在秀金山之巅的古树,本身就是诗意的栖息和存在。诚如崔俊堂诗歌所言:
芳香的榆树,始于艰难土地上的榆树
每一根枝条上长满了爪子和眼睛
福克纳在《去吧,摩西》中说:“荒野、大树——比任何文献记载的都大都老。”[1]这些默默驻守在山巅的百年古榆,它们是自然的守护神,是迷途游子踟蹰归来的灯塔,是莽莽旱塬寻觅希望的路标,是一切远离他乡的陇人乡愁。作为茶台的前世,大榆树以天然的物理存在,与苦水河畔的人事纠缠在一起:榆荚茶、榆皮面、榆木家私、榆根茶台,不知养活了多少乡民,给我和族人生活的信心。无论祖父、外祖父,无论父亲、母亲、我或者生生不息的族人,他们都是古老榆树的童年玩伴、中年依靠、游子乡愁。“带不走的一枝榆荚流泪了”,这种天然生成的生命纽带,在太平盛世时节,或许不被人所了解、重视,但在往昔战乱频发、饥馑横行的年代,一株大榆树从叶子、榆钱、榆树皮,不仅仅是制作香板的原料,更是族人赖以活命的“粮食”,是陇头人赖以活命的希望。或许只有经过陇水呜咽的人,才能知道个中悲怆的滋味。
天的苍茫,在家的身旁
地的荒凉,在炕的沿上
剥皮的大榆树,皱皱巴巴
深入黄土的根系,长出新芽
作为木材,坚硬无比的榆树根并非名贵。作为茶台,榆树根也不是红木佳构。但在“我”的都市里,榆树根却因历史的沉淀,亲情的延续,爱的升华得到另一种生命再现。那些让我一辈子忘不了的名字刻在茶台上,更加贵重和光芒万丈。他们或许已经走向了诗和远方,但那些名字、人事和故事,因为我的怀念,与这老榆树的根,与我当下的生活纠缠在一起。这茶台的前世是谁?大榆树与祖父、外祖父、父亲、母亲、族人如何搅搁?生活在黄土地的人都知道,光秃秃的山巅之上,与天风盘桓的古老榆树,或者高原旱柳,都是自然的奇观,村镇的哨兵,生命的象征。
人文之榆:苦水河孕育的根脉
秀金山,并不是什么名山,是极为普通的一座小山包。在秀金山之巅,坐落着闻名百里的一座古寺——太白庙。在陇人生生世世的文化信仰里,诗仙李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文化图腾和诗意的存在。崔俊堂《星月:有关茶台的前世今生》并没有重点介绍这样的文化背景,但他在祖父的执著里,把世世代代生活在黄土地的陇人普遍的文化信念,以百折不挠的祖父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个“是以苦水河为道路的人/是以秀金山为靠山的人/是以书声为期盼的人”,虽然经历种种人生磨难,但一生在执著自然之榆向人文之榆的涅槃转变。为了自己的信念,也为了族人的幸福和希望,祖父把自己的生命像散落的榆钱无私地撒向人间,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在陇人的心田。
为了学堂的高台和角楼
祖父,付出土地,债务如山
楼角的风铃划破了一山静寂
琅琅的读书声划过一片深蓝
在祖父心里,在校長心里
土地和财产是祖祖辈辈的家业
抵不过留给子孙的一所学堂
在耕读传家的陇中,人们深知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缠绕秀金山地苦水河,像族人不干的眼泪,时流时断地穿行在祖父和父亲的谷子湾、糜子川。在干旱的黄土高原,苦水几乎是河流的共性。以苦水浇灌成长的五谷杂粮养育的人们,更加勤勉和执著,他们祖祖辈辈坚守着自己的土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并不在于识字的多寡,文凭的高低,他们心间永远中立着活人的标尺。
我高喊着!我呼唤着!
我从不想从祖宗身上跨过去
苦水河是我唯一的血统
事实上,我们的确无法从“祖宗身上跨过去”,我们从父亲热爱着的字画、母亲的月亮、族人的谷子湾和糜子川看出,“苦水河是我唯一的血统”。无论多么苦寒,多么无助,多么愁绪满怀,苦水河依旧惆怅而幽怨,永远是陇头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古人论诗,有“兴观群怨”之说。兴的手法在《诗经》有广泛的应用,似乎接近现代诗歌创作中象征的方法。象征是诗歌创作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段。《诗经》中“兴”的创作手段,就是打通两个不相干事物之间的内在精神联系。崔俊堂以十分浓厚的根脉意识,用立体象征的比兴手法,营造构建出一个明确而深远的象征符号体系。秀金山、古榆树、祖父、外祖父、父亲、母亲、我和族人,都因为一座茶台从沉睡的历史记忆中醒来。而苦水河与苦水河息息相关的母亲,更是滋养这种文化的血液。
在苦水河畔的泥土地里
母亲接住民歌,呼应着几个儿女
在秋天安家,挂上一盏灯
灯影里,缝补的破衣出彩了
为春风开门,亮出一盏灯
灯头上,乌黑的头发飞雪了
在这里由“母亲接住民歌”,再由“我”传续爱与文化的根脉。在写给母亲的这一章,崔俊堂饱含激情,对“一生歌谣,半川泪流”的母亲,用陇中秧歌中敬献神祗的“十支香调”,“为母亲选了十束夜来香”,以十分虔敬的歌谣式抒情方式,表达出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事实上,从“摇篮曲”“谷穗子”等顺延下来的意象流,就是母亲一生的历史脉络,“像是苦水玫瑰讲述美丽的传说”,母亲的一生就是苦水河边劳作的一生,是把苦日子过出甜蜜的一生,是生儿育女、默默奉献的一生。崔俊堂以曲水般的叙事,牧歌式的抒情,颂神般的真诚,让整首诗在这里达到了一个情感的高潮。 精神之榆:无私无我的大爱传承
有西方文学评论家认为,为了满足欲望,人就必须努力劳动、工作、创造、探索、占有,于是,在满足了个人的欲望和开发了个人潜能的同时,也推动了文明和整个人类的发展。康德甚至认为:“这种无情的名利追逐,这种渴望占有和权力的贪婪欲望,没有它们,人类的一切自然才能将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2]然而,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似乎并不符合中国人的文学习惯。张载《西銘》:“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3]古人物我合一,并无二致。崔俊堂以茶台的今生为诗兴的起点,在秀金山、大榆树、苦水河、谷子湾、糜子川等陇中地理文化背景下,以祖父、外祖父、父亲、母亲、我和族人为抒情线条,穿越了自然物界与人文历史的壁垒,使人的精神与古木之魂产生共鸣。外祖父是五个孩子夭折后的“最后一棵小榆树”,在外祖父的那里:
讲着自己的故事,又讲着别人
讲着曾怕过。爱过。恨过。活过。苦过。死过
讲着榆荚飞到门前,飞落山冈
榆树皮剥了,熬成的榆汁汤灌注在饥饿线上
最后讲到大榆树根,深入土地
不会向困苦和死亡低头
细品崔俊堂《星月:有关茶台的前世今生》,他从没有把大榆树与人分开来或对立起来抒情。“我摸着外祖父留下的大榆树根”,那永远“高大的外祖父,直入云天的榆树杈/把星夜撞开一个口子”。翻开《山海经》或《尚书》,那些神秘的古代神山,朱圉与鸟鼠、积石与西倾无不近在眼前。那西饮渭水不足而北向大泽的夸父,莫不以古树的文化与精神遗传在陇右生生不息?纵使在最困难的时期,外祖父,这个“撑开四肢,守护着苦水河岸的马家川”的先辈,“把一棵榆树作为序幕拉开生与死的大幕”。他像所有食不下咽的父辈老者,在生死考验面前,总能把人生答卷神一样书写完美。
雪继续纷飞,一声不吭
仅存的一小袋米面,救命的口粮
外祖父赶过了几百里路的山沟
分给了八个儿女,救出命根子
雪下深了,埋不住脚跟
来于远山的半袋黄豆芽,活命的金子
外祖父打探着一条小路
悄然无声地给了山那边的邻里
沿河的脚步就这么迈过一个个坎儿
两只脚印,两只更深的脚印
像是雪花中浮出的两朵莲花
天上的莲花,地上的雪花
美好都在人间
“两只脚印,两只更深的脚印/像是雪花中浮出的两朵莲花”,并不是无厘头的溢美,在我们的世界里,只有救苦救难的人才会脚踩莲花。而在往昔那样一个个悲催的时刻,榆树杈一般的外祖父,从几百里外赶来救命,这是怎样一种美德和修行?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儿女。“老吾老及人之老,友吾友及人之友。”这又怎能不给人一种思想上的覺悟,精神上的震撼。
由此可知,崔俊堂笔下的夜来香、榆荚茶……不会因为祖父的学堂而远去,不会因父亲的字画而消亡,“窗外的几声鸟语归与了这留痕的茶台”。而生生不息的秀金山上,涓涓不停的苦水河边,大榆树依旧会在“多少个寒冬,剥光了多少叶子?/一棵。仅一棵大榆树撑开了蓝天”。这种独立撑天的自然物象,既是陇头山峦的一道自然风景,更是祖父、外祖父们勇于造道、无私奉献的人格精神的写照。那恍如隔世的秀金山古榆,何尝不是人的化身,神的图腾?
[1]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的僭越》,李云龙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216页。
[2]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33页。
[3]明·曹端:《西銘述解》,《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
责任编辑 郭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