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组委会、评审委员会、监审委员会名单

来源 :中国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o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委会
  艺术顾问:沈 鹏 欧阳中石 李 铎
  主任:李 屹 张 海 钱建民
  执行主任:陈洪武 刘尚军 俞志宏
  副主任:李培隽 张陆一 姚 远
  委员:王家新 申万胜 苏士澍 吴东民
  吴善璋 何应辉 何奇耶徒 言恭达 张业法
  张改琴 陈振濂 赵长青 胡抗美 聂成文
  曹建明 潘文海 高克明 鲍贤伦 赵雁君 沈安龙
  秘书长:张陆一(兼) 刘 恒 赵雁君 沈安龙
  副秘书长:罗江华 王 彦 仲丽华
  办公室主任:王 彦(兼) 段 军 仲丽华(兼)
  郑培亮
  评审委员会
  终身成就奖评审委员会
  主任:张 海
  委员:陈洪武 王家新 申万胜 苏士澍 吴东民
  吴善璋 何应辉 何奇耶徒 言恭达 张业法
  张改琴 陈振濂 赵长青 胡抗美 聂成文
  秘书长:曹建明
  艺术奖评审委员会
  主任:张 海
  副主任:何应辉 胡抗美 聂成文
  秘书长:张陆一
  委员:朱以撒 孙晓云 宋华平
  张 继 曹宝麟 翟万益
  佳作奖评审委员会
  主任:张 海
  副主任:申万胜 吴东民 言恭达
  秘书长:刘 恒
  委员:丛文俊 王 丹 叶培贵 刘文华 刘月卯
  李有来 陈新亚 赵 熊 鲍贤伦 管 峻
  文化考查评委:
  陈振濂 姚国瑾 陆明君 方爱龙 叶培贵
  理论奖评审委员会:
  主任:张 海
  副主任:陈振濂
  秘书长:潘文海
  委员:祁小春 张金梁 姜寿田 胡传海
  郑晓华 姚国瑾 黄 惇 赖 非
  监审委员会
  主任:陈洪武 刘尚军
  终身成就奖监审委员会
  主任:刘尚军
  委员:高克明 段 军
  艺术奖监审委员会
  主任:吴善璋 张业法
  委员:罗江华 王 彦
  佳作奖监审委员会
  主任:苏士澍 张改琴
  委员:李培隽 陈钦硕
  理论奖监审委员会
  主任:何奇耶徒 赵长青
  委员:赵雁君
  学术观察:方爱龙 陆明君
  媒体观察:《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
  报》、《美术报》、《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网
其他文献
陈志平(二等奖)  颁奖词:陈志平《北宋书家丛考》对北宋诸多书家进行了详细整理和深入研究。本届兰亭奖理论奖评委会认为,该著的上编采用考据之法,以年谱为经,以史事为纬,对书家生卒、家世、行历、交游、著述、书法活动,进行了细致翔实的考证;下编则在史实的基础上予以论说,使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该成果对北宋书法史研究具有推进作用。  获奖感言:拙著《北宋书家丛考》获第五届兰亭奖二等奖,这是继《黄庭坚书学研
期刊
对书法传统的学习,我不想叫『传承』,不要说我们继承书法,因为书法是个很大的范畴,既非固定之物,也不归属于某一代人,是『汉字人类』所共有的,我们只是在书法流传过程中学习书法,叫『传习』,这个词似乎更有意味。在书法传习过程中,怎样觉悟这种技艺与我们自身的血肉关联,并觉悟我们个体的精神性,从而引向审美生发7怎样让我们的人生境界在写字中提高?我把这些称之为书法传习与个体觉悟。  就书体『个性』来说,后人学
期刊
楚默治学,犹如诗人为诗,乃是出于一种心灵的需要,不追求这样或那样的事物,是一种无所求的气息,是为游荡的心灵找一个归所。  章学诚说过一段很好的话:  『道,公也;学,私也。君子学以致其道,将尽人以达于天地。人者何7聪明才力,分于形气之私者也;天者何7中正平直,本于自然之公者也。故曰:道公而学私。』  『学以致其道』,即将『学』看作了『致道』的过程,故与功名利禄、官位银子是不搭界的两码事。但世俗之人
期刊
儒雅、真诚、低调、谦逊  陈洪武  楚默先生是我十分景仰的学者。记得第一次见面时,先生的儒雅、真诚、低调、谦逊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朴素外表下深藏的精神气度——恬淡而睿智,深邃而坚定,仿佛一位来自远古而不染凡尘的智者,旁若无人地行走在繁华的现代都市中。在他身上凝聚着传统文人特有的品格与风骨,特立独行,不与世俯仰,凝神一志于研究,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甘愿寂寞与清寒。当代书坛像他这样的人已
期刊
《楚默全集》一出便是皇皇二十卷,当代书坛能如此者,不说绝后,但肯定是凤毛麟角。对此,我只能用两个字来表达我的心情,这就是——『惊叹』!既惊叹其用力勤、涉及面广,更惊叹其研究方法兼顾思辨与实证。这里,不妨就后者谈一点自己的读后感。当代书论的崛起,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与八十年初的书法本体大讨论,那时,人们或用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或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原理,或用中国传统文化原理,或用西方
期刊
一个离南京不远的城市无锡,一个苏南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无锡,出了一位写了上千万文字的集诗学、书学、美学、美术史、思想史论家于一身的楚默,二〇一四十一月八日在他家乡无锡素面朝天迎接包括陈洪武、孙晓云等国内重要书法家、书论家二十余人。他们是来参加《楚默全集》首发式暨倪瓒诗词书法作品邀请展的,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十分清楚楚默的处境,是折服、赞叹楚默其人其学其艺而欣然从全国各地赶来的。  二十一世纪都过十几年了
期刊
一九九〇年代中期,我组织编写《篆刻学》,培尔兄推荐楚默先生主撰『篆刻创作』一章。之前我不认识楚默先生,但我相信培尔兄的眼光。那次,楚默先生没有参加编写会,却很快写出了近六万字的书稿。我匆匆读过一遍,深羡其视野宏阔、思路通脱、胸藏万卷、文笔畅达,诚如培尔兄所言,是处于默而做大学问者。当时我将远游,以《篆刻学》理论部分各章节的统稿工作相托,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楚默先生。他讷于言而敏于行,穿着不合时宜到不屑
期刊
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筹备和多方努力,为推动全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发展,凝聚力量、广泛团结和组织全国高等院校书法教育工作者、提升教育教学研究和艺术创作水平,服务于全国高等书法教育,发现和培养高等书法教育的尖端人才,使其成为高等优秀书法人才的平台。首届全国高等书法教育论坛于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三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书协主办,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执行主办,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东南大学中国
期刊
一册篆刻集,一册刻瓦作品,真实反映了何效义近年来对以玺印形式为主体的古代文字表现形式的思考与探索。正如效义所说,在学习创作过程中『总有一种想法而不能直接表达在自己作品上的欲望。』这种『欲望』与表达方式方法之间的冲突与对抗,一方面促使他更广泛、更深入地潜心于对古代玺印形式、文字形式的探索与学习,一方面使他的作品表现出一种多元的、不甚确定的艺术取向,并由此构成了这两本册子的基调。  客观地看,艺术思想
期刊
沈浩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儿童时代,他就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一直坚持勤学苦练。十二岁时,沈浩的书法天赋得到了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刘江的垂爱,遂收他为人室弟子,开始接受严格的书法训练,并得到大家风范的熏陶,这在同龄人中是非常幸运的。一九九一年,沈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班,这更让他的爱好成为他终身的事业追求。一九九五年,沈浩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其间得到了刘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