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残雪的小说作为文革后的文学创作,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存在。她用变异的感觉向人们展示世界的变形和荒诞,她的作品与人物阴郁、恐惧、晦涩、窥探和变态的心理相融合,写出了人类生存的悲剧和丑陋。曾被纳入先锋小说的行列。《山上的小屋》作为其代表作,将残雪的写作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三种臆想组成的小说情节和对于梦魇的恐惧,促使人们反思内心的焦虑与自我的迷失,是通向小说的重要之路。
【关键词】:三种臆想;梦魇;焦虑与迷失;通向小说之路
西方现代主义着重于表现人存在的荒缪感和恐惧感,人与人之间是无法理解的,也是无法沟通的,表现在艺术上则是感觉的注重和变形的描述,借此以暗示人存在的真实心理。残雪30多岁的时候无意间阅读了卡夫卡的作品,从此之后就进入到了现代主义的世界,凭借特殊的艺术敏感性,用破碎的心灵来感触世界,进而使外物发生异变,也深受西方作家的影响。《山上的小屋》就是这样一篇作品。通过梦魇般世界的构筑,体现人的孤独性和痛苦性,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戒备与仇视。三种臆想构成整篇小说的情节。
一、三种臆想组成情节
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残雪的作品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她的小说让人费解,对于那些习惯于从前因后果的文学叙事和意图明确的故事情节中寻找意义的读者来说,其费解程度已经达到了难以接受的地步。给读者和研究者造成了审美上的冲击,体现了她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
《山上的小屋》作品中人物的怪异语言成为小说的吸引点,让人在疑惑和阴森的恐惧中战战兢兢,不能自已。这个通篇只有四千字左右的短篇小说,没有过渡和任何的关联,似乎就是一个自顾自的表演秀,交错渗透的时空自由地转变,彻底地颠覆了形式美。没有逻辑性而且还大幅度跳动的叙述不得不让人产生一种断裂感。而读完之后,便不难看出其寓意所在。首先,山上的小屋象征着人物内心的向往,似乎在暗示着她与那个不知名的人之间有着某种潜在的相知,这使她一次次走上山去,企图寻找这种相知的痕迹,也企图走出这噩梦的体验。但每一次都令她失望而归。其次,抽屉象征着人物的内心世界。纵然理想破灭了,但对于生存的环境还要反抗不止,从不放弃。总是想方设法把抽屉整理好,甚至起劲儿地干起通宵来。抽屉的清理无疑是残雪对于秩序和正常理性重建的一种隐喻,这一行为如同寻找山上的小屋一样,虽然在小说中看不出成功的希望,但非常明显地传达出了对于生存恶境的反抗意识。最后,家中的屋及家中的亲人象征了现实的阻隔。写出了现实生存中噩梦般的恶和丑陋的景象,刻画出了人们找不到救赎和解脱的焦虑。
梦就是这样从现实中分裂出来的。山上的小屋潜入了“我”的心界,成为“我”生命中的真实存在。它在山上,在“我”朦胧意识的深处深切地召唤,送来风的呼啸、狼的嗥叫,也送来小偷无数次在窗外的骚扰和“被反锁在小屋里的人暴怒地撞着木板门”的信息。也正是梦不停息的骚扰,让人不得安宁,并且产生了莫名强烈的渴望,促使“我”对于自己的检索和对于抽屉的清理,体现了人物生命内部的灵魂。然而,碍于家人的暧昧态度和对于肯定与证明的渴望,“我”顶着刺眼的太阳,咳嗽着,在山上辗转。但除了“每一块石子都闪動着白色的小火苗” [4]以外,“我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 [4]。小屋就像一个永远召唤、永远在追寻中存在却永远也不能到达的梦想一样,是一条恒途。现实的阻挠没有击退梦想,而是赋予梦想更大的力量去生长,“我”愈发坚定与勇敢,看到的也愈来愈多,在折磨中体验到了快感。
毫无关联的情节貌似也有了一定的逻辑结构,对于整篇小说的建构,也就从以下三种臆想中展开。第一种,是人物对于自己的臆想。“我的胃里面结出了小小的冰块。我坐在围椅里的时候,听见它们叮叮当当响个不停。”[4]这是《山上的小屋》这篇小说中唯一一处直接涉及到人物自己的臆想,这样的关注虽然最少,却也最重,因为整篇小说的叙述都是由于对于自己的过分关注而产生的。第二种,是人物对于家人的臆想。文中涉及到妈妈、爸爸和小妹。妈妈妈妈似乎专门和“我”作对。出于一种过来人的对于此种痛苦与折磨的了解,出于母亲对于女儿的现实关怀,她对于女儿萌发的通向无止境的疼痛的梦想感到心惊肉跳,出于本能,母亲要摧毁苦难的种子,使她发出了“抽屉永生永世也整理不好”[4]的警告,她时刻窥视着“我”,甚至粗暴地重新整理“我”的抽屉,把“我”的心爱之物全部扔掉,乃至于一直打主意要弄断“我”的胳膊。“我开关抽屉的声音使她发狂,她一听到那声音就痛苦地将脑袋浸在冷水里,直泡得患上重伤风。”[4]妈妈这个角色,是在梦想与现实双重压力下两种爱与关怀的分裂与拉扯中异常惨烈的灵魂。爸爸对于女儿也有爱,也因此,他的精神成长也有矛盾和担心。“每次你在井边挖得那块麻石响,我和你妈就被悬到了半空,我们簌簌发抖,用赤脚蹬来蹬去,踩不到地面。”[4]和母亲比起来,父亲无疑更坚定地深入了梦境,因而内部的战斗更激烈,父亲“每天夜里变为狼群中的一只,绕着这栋房子奔跑,发出凄厉的嗥叫。”[4]小妹则“目光永远直勾勾的” [4],作为一个告密者的形象,小妹是现实和幻觉连接起来的纽带。第三种,是对于周围环境的臆想。首先,使“我”感到兴趣的是文中提到的几个人:诸如房子周围的小偷、反锁在小屋里的人、镜子里的那个人、在井边捣鬼的人、蹲在屋顶里面的人以及在山上的小屋里呻吟的人等等。这些形象虽然都是人,但把他们作为环境因素来理解在我看来更为恰当,因为他们并没有直接对“我“下手,而是影响”我“的精神和意识,或者说根本就是一种精神和意识产生的幻觉。他们也许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也许只存在于“我”的冥想之中,但不管怎样,他们是那么真切地存在于“我的周围”。社会现实也是这样无处不在,我们生活在其中,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其干扰。虽然小说颠覆了形式美,但毫无关联的情节也就是由上述三种臆想组成的。
二、对于梦魇的恐惧
中外小说关于梦魇的描述并不少见,但残雪笔下的梦魇更令人恐惧,也更具怪诞的意味。《山上的小屋》作为一篇短篇小说,仅四千字左右,但通篇对梦魇的叙述就有五处。 梦魇已经不是单纯地梦魇了,而成了人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占据和破坏着个人的生存空间,也影响和侵蚀着他人的存在。虽然《山上的小屋》中有关梦魇的论述不至于太难理解,但事实是她关于梦魇的论述很是莫名其妙,也就多少的让人感到费解。他关于梦魇的论述与人们司空见惯的梦魇完全不同。传统小说中关于梦魇的论述一般是遵循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心理和情节,根据故事本身的发展定走向。而且梦魇只是作为人的内心忧虑或恐惧的一面镜子而起到间接表达或暗示人物性格的作用。而残雪笔下的梦魇则完全脱离了传统故事和情节的内在逻辑,梦魇本身不仅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还构成了小说的重要主题。小说内容的乖戾和出现的时机也非常突兀,大多被表现为与人或事没有任何关联或者联系不大而成为基本没有存在依据的空穴来风。更何况,梦魇的形式多种多样暂且不说,其描述的极尽夸装和怪诞的事情也是极为罕见的。这样的梦魇除了使人产生不可理喻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之外,还加剧了梦魇自身的恐怖性和荒诞性。
三、现代人的内在焦虑与自我迷失
《山上的小屋》,整篇小说无不透漏着一股令人发指的恐惧感和来自于挣扎在梦魇中的隐痛,让人感到即将失去世界,整个人也处于自我控制的非意志状态中。风声狼嚎的幻觉及小屋的幻象都表明,人是被动地处在一种对外在客观世界与存在的认识判断和判断的标准都失去了把握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是对于自我认识和有效评价失去把握的一种状态。而人,不仅迷失于物外,还迷失于内心。物外和内在的双重迷失让人感到消极。不禁思索:人还剩下什么呢?人还可以把握什么呢?这一思想在残雪的《山上的小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我”的行为把这一思想表现得极端乖戾而又极为隐晦。“我每天都在家中清理抽屉” [4],但“抽屉永生永世也清理不好” [4]。“我”越想把它整理好,便越是受到阻碍。这种阻碍不是来自别人,而正是来自自己的妈妈:“妈妈老在暗中与我作对” [4],因此,“我心里很乱,因为抽屉里的一些东西遗失了。”[4]永远在整理抽屉,而抽屉里的东西还是遗失了,还是混乱的,这些看似平常实际相悖的行径相互纠缠着反复出现,这就对小说构成了一种隐喻:我们因为丧失而迷惘和混乱的内心世界,因为遗失却又不知道遗失了什么进而导致无可寻觅和无可弥补而造成的缺憾,这不仅成为我们内心的空虚和隐痛,更造成内在的焦虑。
焦虑永远也整理不好的抽屉的同时,还存在更深层次的空虚,进而导致现代人的自我迷失。抽屉虽然整理不好,但里面的东西,对于“我”来说都弥足珍贵。尽管小说中用“几只死蛾子”、“死蜻蜓”和“死尸”来描述,但那些都是“我”的宝贝。山上的小屋作为内在的世界,整理的抽屉作为外在世界,这两个隐喻便作为重要的意象而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中,山上的小屋的有无就不取决于它存在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了,而是用“我”的行为方式来确定,至于哪种方式初看起来似乎很神秘,其实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小屋可以因为认知标准的不同而获得存在与不存在的不同判断。因为没有了确切的标准,小屋的在与不在也就随之丧失了判断的可能。虽然说世界的存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进入人的视野并被人感知的一些东西却是因为人的认知和判断而得出来的结论。如果丧失了判断的标准和可能性,认知便更难确定其正确与否。抽屉永远也整理不好、抽屉内的东西还在不断的遗失,这正好象征了人内心的失落和迷惘。而正是内心的失落和迷惘,造成了我们对认知和判断的丧失,进而造成价值体系的混乱,造成现代人的自我迷失。
四、通向小说之路
对于残雪的《山上的小屋》,人们褒贬不一。从反面来讲,残雪的小說是批判思维养成的典例。有人说残雪的小说是先锋的堕落。“‘先锋派,最初用于指19世纪中叶法国和俄国往往带有政治性的激进艺术家,。后来指各时期具有革新实践精神的艺术家。’由此可见,‘先锋’一词应与‘常态’相对应,其本质是反叛的,其状态是流动的、开放的,它的存在是以对主流的叛逆、超越为起点的。而我们今天多谈的‘先锋小说’则是指1985年前后崛起的一种特定的文学创作形态,具体指向马原、洪峰、苏童、余华、北村等一批南方文人的‘新叙事话语’实践。”[2]对于残雪小说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有人说残雪的小说世界是丑恶肮脏的垃圾堆,读残雪的小说犹如行走在下水道里,肮脏、阴暗和恶秽。翻开残雪的小说,我们就好像走进了一个硕大无比、无法逃脱的垃圾堆一样。其次,在残雪的眼中,大自然也不再是美好的和和谐的,一切物与人都在压抑着人,限制着人。第二,残雪在她的小说中透露出她对于世界的基本态度,那就是虚无和绝望。同样的,鲁迅也看到了残雪所看到的人世的风景,鲁迅的小说也同样关注了人性的阴暗面和残忍面,但同残雪相比,鲁迅从不溢恶。鲁迅也写迫害症患者,也写吃人的历史,也写“人血馒头”,但是鲁迅的作品中没有残雪所著小说里的那种肮脏和血腥。相形之下,残雪作品里表现出来的基本态度不得不说让人感到消极和压抑。第三,残雪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冗长而肤浅,迷恋于臆想,制造了一系列的白日梦。所以,王建斌在《先锋的堕落——论残雪的小说》一文的总结中说“残雪以她阴暗的偏执狂人格为基础,无视实在世界的整体结构,以悲观、绝望的态度扭曲世界的实际存在方式。并使依靠纯粹的自我感觉所构建起的意象在极端偏执中无边无际地蔓延,她由此把先锋小说引进了一条狭窄、阴暗而无底的峡谷,那里面充满了怪诞,荒唐以及无可救药的堕落。而她那发展到极致的反语言、反逻辑、冗长而又打哑谜似的叙述又无疑割断了与读者大众的最后一丝联系,使先锋小说成了他们自我欣赏的文字游戏。所以,先锋小说并没有显示其先锋的价值,在实际成果上,它没有提供一个新的精神向度,它只是在技术层面上显示了方法以及它的迷悟。”[8]
“‘残雪现象’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已经存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9]“残雪小说中的特立独行,曾经被纳入先锋小说的行列,然而,当先锋的潮头已然退去,残雪的小说中那份怪异的离奇的势头不仅没有随先锋的落潮而减弱,反而变本加厉地继续着。”[4]残雪的小说不仅从反面的评价中让人认识小说,给人提供一种写作、理解和表述的思维,单按照残雪的小说作风,站在《山上的小屋》这篇小说的角度,站在褒扬的角度来讲,也是可圈可点的。谢有顺说,“死去的现实提供的是精神的环境,而不是精神本身,从中,我们看不到人的精神是怎样走过来的,也不知道它将走到哪里去。与其把它们称为现实主义,还不如把它们称为平庸的日常主义。所以,关键的不是生活,而是进入生活的方式,生活不仅是一些事情,一些现象,它应该是带着人性气息、存在品质和理想色彩的,先锋照样可以从此地的生活中出发,到达它的深处。什么时候先锋只青睐奇崛的形式法则而远离真实的生活,那肯定已背离了先锋内在的意义。我们在谈论先锋的时候,不是把先锋当作一种时尚来持有它,那没有任何意义。先锋的最大意义是,一直提醒我们,写作是自由的。”[9] 在写作中,残雪把人看作被自我设定的框架所拘囿的人,那种无形的拘囿像是某种仪式一样,一旦进入那个先验的框架,就会产生本能的反应和身心的体验。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人被内心莫名的自我空虚和隐痛所折磨,甚至还在不断地遗失着心爱的东西一样。即使像废物一样,但独独被偏爱。从人物形象上来看,《山上的小屋》只有角色而没有人物,传统的个性型人物形象根本就找不到。即使被冠以爸爸、妈妈和妹妹的称号,也形同虚设。只是一些没有确切与实在的个性意义而只有人的公共标志的符号。从叙述的事件上来看,《山上的小屋》更是只有内容而没有情节,更别说是所谓的故事。但小说体现出来的意义却完全超出了泛指之和,这也是其他先锋小说的创作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基本偃旗息鼓或改弦易辙,而残雪却可以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的缘故。先锋小说不管是被批判还是被所接纳,都需要残雪这样的作者,需要像《山上的小屋》这样的作品,来体现写作的自由,体现真实的世界。不管是“他人即地狱”的评价,还是“穿过骨头抚摸你”的评价,残雪的小说在褒与贬中,都能给大众启迪,体现创作的目的与意义,是通向小说之路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杨洪承.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关于“文化研究”的一种思考[J].齐鲁学刊2002(02).
[2].何锡章;鲁红霞.“先锋小说”:文学语言的革命与撤退[J].学术月刊.2008(09)
[3].施津菊;吴晓棠.残雪小说:半巫半梦中的“灵魂”世界——以《山上的小屋》为例[J].名作欣赏.2008(04)
[4].残雪.山上的小屋[J].人民文学.1985(08)
[5].殘雪.天空里的蓝[J].山花.1999(09)
[6].残雪.暗夜[Z].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
[7].残雪.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残雪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8].王建斌.先锋的堕落——论残雪的小说[J].天水师专学报(哲社版).1996(01)
[9].谢有顺.先锋就是自由[J].话语空间.1999(05)
[10].朱丕智.中国现当代文学批判观批判[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作者简介:常紫涵(1994—),女,学历研究生,单位:西藏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三种臆想;梦魇;焦虑与迷失;通向小说之路
西方现代主义着重于表现人存在的荒缪感和恐惧感,人与人之间是无法理解的,也是无法沟通的,表现在艺术上则是感觉的注重和变形的描述,借此以暗示人存在的真实心理。残雪30多岁的时候无意间阅读了卡夫卡的作品,从此之后就进入到了现代主义的世界,凭借特殊的艺术敏感性,用破碎的心灵来感触世界,进而使外物发生异变,也深受西方作家的影响。《山上的小屋》就是这样一篇作品。通过梦魇般世界的构筑,体现人的孤独性和痛苦性,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戒备与仇视。三种臆想构成整篇小说的情节。
一、三种臆想组成情节
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残雪的作品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她的小说让人费解,对于那些习惯于从前因后果的文学叙事和意图明确的故事情节中寻找意义的读者来说,其费解程度已经达到了难以接受的地步。给读者和研究者造成了审美上的冲击,体现了她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
《山上的小屋》作品中人物的怪异语言成为小说的吸引点,让人在疑惑和阴森的恐惧中战战兢兢,不能自已。这个通篇只有四千字左右的短篇小说,没有过渡和任何的关联,似乎就是一个自顾自的表演秀,交错渗透的时空自由地转变,彻底地颠覆了形式美。没有逻辑性而且还大幅度跳动的叙述不得不让人产生一种断裂感。而读完之后,便不难看出其寓意所在。首先,山上的小屋象征着人物内心的向往,似乎在暗示着她与那个不知名的人之间有着某种潜在的相知,这使她一次次走上山去,企图寻找这种相知的痕迹,也企图走出这噩梦的体验。但每一次都令她失望而归。其次,抽屉象征着人物的内心世界。纵然理想破灭了,但对于生存的环境还要反抗不止,从不放弃。总是想方设法把抽屉整理好,甚至起劲儿地干起通宵来。抽屉的清理无疑是残雪对于秩序和正常理性重建的一种隐喻,这一行为如同寻找山上的小屋一样,虽然在小说中看不出成功的希望,但非常明显地传达出了对于生存恶境的反抗意识。最后,家中的屋及家中的亲人象征了现实的阻隔。写出了现实生存中噩梦般的恶和丑陋的景象,刻画出了人们找不到救赎和解脱的焦虑。
梦就是这样从现实中分裂出来的。山上的小屋潜入了“我”的心界,成为“我”生命中的真实存在。它在山上,在“我”朦胧意识的深处深切地召唤,送来风的呼啸、狼的嗥叫,也送来小偷无数次在窗外的骚扰和“被反锁在小屋里的人暴怒地撞着木板门”的信息。也正是梦不停息的骚扰,让人不得安宁,并且产生了莫名强烈的渴望,促使“我”对于自己的检索和对于抽屉的清理,体现了人物生命内部的灵魂。然而,碍于家人的暧昧态度和对于肯定与证明的渴望,“我”顶着刺眼的太阳,咳嗽着,在山上辗转。但除了“每一块石子都闪動着白色的小火苗” [4]以外,“我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 [4]。小屋就像一个永远召唤、永远在追寻中存在却永远也不能到达的梦想一样,是一条恒途。现实的阻挠没有击退梦想,而是赋予梦想更大的力量去生长,“我”愈发坚定与勇敢,看到的也愈来愈多,在折磨中体验到了快感。
毫无关联的情节貌似也有了一定的逻辑结构,对于整篇小说的建构,也就从以下三种臆想中展开。第一种,是人物对于自己的臆想。“我的胃里面结出了小小的冰块。我坐在围椅里的时候,听见它们叮叮当当响个不停。”[4]这是《山上的小屋》这篇小说中唯一一处直接涉及到人物自己的臆想,这样的关注虽然最少,却也最重,因为整篇小说的叙述都是由于对于自己的过分关注而产生的。第二种,是人物对于家人的臆想。文中涉及到妈妈、爸爸和小妹。妈妈妈妈似乎专门和“我”作对。出于一种过来人的对于此种痛苦与折磨的了解,出于母亲对于女儿的现实关怀,她对于女儿萌发的通向无止境的疼痛的梦想感到心惊肉跳,出于本能,母亲要摧毁苦难的种子,使她发出了“抽屉永生永世也整理不好”[4]的警告,她时刻窥视着“我”,甚至粗暴地重新整理“我”的抽屉,把“我”的心爱之物全部扔掉,乃至于一直打主意要弄断“我”的胳膊。“我开关抽屉的声音使她发狂,她一听到那声音就痛苦地将脑袋浸在冷水里,直泡得患上重伤风。”[4]妈妈这个角色,是在梦想与现实双重压力下两种爱与关怀的分裂与拉扯中异常惨烈的灵魂。爸爸对于女儿也有爱,也因此,他的精神成长也有矛盾和担心。“每次你在井边挖得那块麻石响,我和你妈就被悬到了半空,我们簌簌发抖,用赤脚蹬来蹬去,踩不到地面。”[4]和母亲比起来,父亲无疑更坚定地深入了梦境,因而内部的战斗更激烈,父亲“每天夜里变为狼群中的一只,绕着这栋房子奔跑,发出凄厉的嗥叫。”[4]小妹则“目光永远直勾勾的” [4],作为一个告密者的形象,小妹是现实和幻觉连接起来的纽带。第三种,是对于周围环境的臆想。首先,使“我”感到兴趣的是文中提到的几个人:诸如房子周围的小偷、反锁在小屋里的人、镜子里的那个人、在井边捣鬼的人、蹲在屋顶里面的人以及在山上的小屋里呻吟的人等等。这些形象虽然都是人,但把他们作为环境因素来理解在我看来更为恰当,因为他们并没有直接对“我“下手,而是影响”我“的精神和意识,或者说根本就是一种精神和意识产生的幻觉。他们也许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也许只存在于“我”的冥想之中,但不管怎样,他们是那么真切地存在于“我的周围”。社会现实也是这样无处不在,我们生活在其中,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其干扰。虽然小说颠覆了形式美,但毫无关联的情节也就是由上述三种臆想组成的。
二、对于梦魇的恐惧
中外小说关于梦魇的描述并不少见,但残雪笔下的梦魇更令人恐惧,也更具怪诞的意味。《山上的小屋》作为一篇短篇小说,仅四千字左右,但通篇对梦魇的叙述就有五处。 梦魇已经不是单纯地梦魇了,而成了人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占据和破坏着个人的生存空间,也影响和侵蚀着他人的存在。虽然《山上的小屋》中有关梦魇的论述不至于太难理解,但事实是她关于梦魇的论述很是莫名其妙,也就多少的让人感到费解。他关于梦魇的论述与人们司空见惯的梦魇完全不同。传统小说中关于梦魇的论述一般是遵循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心理和情节,根据故事本身的发展定走向。而且梦魇只是作为人的内心忧虑或恐惧的一面镜子而起到间接表达或暗示人物性格的作用。而残雪笔下的梦魇则完全脱离了传统故事和情节的内在逻辑,梦魇本身不仅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还构成了小说的重要主题。小说内容的乖戾和出现的时机也非常突兀,大多被表现为与人或事没有任何关联或者联系不大而成为基本没有存在依据的空穴来风。更何况,梦魇的形式多种多样暂且不说,其描述的极尽夸装和怪诞的事情也是极为罕见的。这样的梦魇除了使人产生不可理喻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之外,还加剧了梦魇自身的恐怖性和荒诞性。
三、现代人的内在焦虑与自我迷失
《山上的小屋》,整篇小说无不透漏着一股令人发指的恐惧感和来自于挣扎在梦魇中的隐痛,让人感到即将失去世界,整个人也处于自我控制的非意志状态中。风声狼嚎的幻觉及小屋的幻象都表明,人是被动地处在一种对外在客观世界与存在的认识判断和判断的标准都失去了把握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是对于自我认识和有效评价失去把握的一种状态。而人,不仅迷失于物外,还迷失于内心。物外和内在的双重迷失让人感到消极。不禁思索:人还剩下什么呢?人还可以把握什么呢?这一思想在残雪的《山上的小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我”的行为把这一思想表现得极端乖戾而又极为隐晦。“我每天都在家中清理抽屉” [4],但“抽屉永生永世也清理不好” [4]。“我”越想把它整理好,便越是受到阻碍。这种阻碍不是来自别人,而正是来自自己的妈妈:“妈妈老在暗中与我作对” [4],因此,“我心里很乱,因为抽屉里的一些东西遗失了。”[4]永远在整理抽屉,而抽屉里的东西还是遗失了,还是混乱的,这些看似平常实际相悖的行径相互纠缠着反复出现,这就对小说构成了一种隐喻:我们因为丧失而迷惘和混乱的内心世界,因为遗失却又不知道遗失了什么进而导致无可寻觅和无可弥补而造成的缺憾,这不仅成为我们内心的空虚和隐痛,更造成内在的焦虑。
焦虑永远也整理不好的抽屉的同时,还存在更深层次的空虚,进而导致现代人的自我迷失。抽屉虽然整理不好,但里面的东西,对于“我”来说都弥足珍贵。尽管小说中用“几只死蛾子”、“死蜻蜓”和“死尸”来描述,但那些都是“我”的宝贝。山上的小屋作为内在的世界,整理的抽屉作为外在世界,这两个隐喻便作为重要的意象而在文中反复出现。其中,山上的小屋的有无就不取决于它存在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了,而是用“我”的行为方式来确定,至于哪种方式初看起来似乎很神秘,其实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小屋可以因为认知标准的不同而获得存在与不存在的不同判断。因为没有了确切的标准,小屋的在与不在也就随之丧失了判断的可能。虽然说世界的存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进入人的视野并被人感知的一些东西却是因为人的认知和判断而得出来的结论。如果丧失了判断的标准和可能性,认知便更难确定其正确与否。抽屉永远也整理不好、抽屉内的东西还在不断的遗失,这正好象征了人内心的失落和迷惘。而正是内心的失落和迷惘,造成了我们对认知和判断的丧失,进而造成价值体系的混乱,造成现代人的自我迷失。
四、通向小说之路
对于残雪的《山上的小屋》,人们褒贬不一。从反面来讲,残雪的小說是批判思维养成的典例。有人说残雪的小说是先锋的堕落。“‘先锋派,最初用于指19世纪中叶法国和俄国往往带有政治性的激进艺术家,。后来指各时期具有革新实践精神的艺术家。’由此可见,‘先锋’一词应与‘常态’相对应,其本质是反叛的,其状态是流动的、开放的,它的存在是以对主流的叛逆、超越为起点的。而我们今天多谈的‘先锋小说’则是指1985年前后崛起的一种特定的文学创作形态,具体指向马原、洪峰、苏童、余华、北村等一批南方文人的‘新叙事话语’实践。”[2]对于残雪小说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有人说残雪的小说世界是丑恶肮脏的垃圾堆,读残雪的小说犹如行走在下水道里,肮脏、阴暗和恶秽。翻开残雪的小说,我们就好像走进了一个硕大无比、无法逃脱的垃圾堆一样。其次,在残雪的眼中,大自然也不再是美好的和和谐的,一切物与人都在压抑着人,限制着人。第二,残雪在她的小说中透露出她对于世界的基本态度,那就是虚无和绝望。同样的,鲁迅也看到了残雪所看到的人世的风景,鲁迅的小说也同样关注了人性的阴暗面和残忍面,但同残雪相比,鲁迅从不溢恶。鲁迅也写迫害症患者,也写吃人的历史,也写“人血馒头”,但是鲁迅的作品中没有残雪所著小说里的那种肮脏和血腥。相形之下,残雪作品里表现出来的基本态度不得不说让人感到消极和压抑。第三,残雪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冗长而肤浅,迷恋于臆想,制造了一系列的白日梦。所以,王建斌在《先锋的堕落——论残雪的小说》一文的总结中说“残雪以她阴暗的偏执狂人格为基础,无视实在世界的整体结构,以悲观、绝望的态度扭曲世界的实际存在方式。并使依靠纯粹的自我感觉所构建起的意象在极端偏执中无边无际地蔓延,她由此把先锋小说引进了一条狭窄、阴暗而无底的峡谷,那里面充满了怪诞,荒唐以及无可救药的堕落。而她那发展到极致的反语言、反逻辑、冗长而又打哑谜似的叙述又无疑割断了与读者大众的最后一丝联系,使先锋小说成了他们自我欣赏的文字游戏。所以,先锋小说并没有显示其先锋的价值,在实际成果上,它没有提供一个新的精神向度,它只是在技术层面上显示了方法以及它的迷悟。”[8]
“‘残雪现象’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已经存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9]“残雪小说中的特立独行,曾经被纳入先锋小说的行列,然而,当先锋的潮头已然退去,残雪的小说中那份怪异的离奇的势头不仅没有随先锋的落潮而减弱,反而变本加厉地继续着。”[4]残雪的小说不仅从反面的评价中让人认识小说,给人提供一种写作、理解和表述的思维,单按照残雪的小说作风,站在《山上的小屋》这篇小说的角度,站在褒扬的角度来讲,也是可圈可点的。谢有顺说,“死去的现实提供的是精神的环境,而不是精神本身,从中,我们看不到人的精神是怎样走过来的,也不知道它将走到哪里去。与其把它们称为现实主义,还不如把它们称为平庸的日常主义。所以,关键的不是生活,而是进入生活的方式,生活不仅是一些事情,一些现象,它应该是带着人性气息、存在品质和理想色彩的,先锋照样可以从此地的生活中出发,到达它的深处。什么时候先锋只青睐奇崛的形式法则而远离真实的生活,那肯定已背离了先锋内在的意义。我们在谈论先锋的时候,不是把先锋当作一种时尚来持有它,那没有任何意义。先锋的最大意义是,一直提醒我们,写作是自由的。”[9] 在写作中,残雪把人看作被自我设定的框架所拘囿的人,那种无形的拘囿像是某种仪式一样,一旦进入那个先验的框架,就会产生本能的反应和身心的体验。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人被内心莫名的自我空虚和隐痛所折磨,甚至还在不断地遗失着心爱的东西一样。即使像废物一样,但独独被偏爱。从人物形象上来看,《山上的小屋》只有角色而没有人物,传统的个性型人物形象根本就找不到。即使被冠以爸爸、妈妈和妹妹的称号,也形同虚设。只是一些没有确切与实在的个性意义而只有人的公共标志的符号。从叙述的事件上来看,《山上的小屋》更是只有内容而没有情节,更别说是所谓的故事。但小说体现出来的意义却完全超出了泛指之和,这也是其他先锋小说的创作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基本偃旗息鼓或改弦易辙,而残雪却可以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的缘故。先锋小说不管是被批判还是被所接纳,都需要残雪这样的作者,需要像《山上的小屋》这样的作品,来体现写作的自由,体现真实的世界。不管是“他人即地狱”的评价,还是“穿过骨头抚摸你”的评价,残雪的小说在褒与贬中,都能给大众启迪,体现创作的目的与意义,是通向小说之路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杨洪承.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关于“文化研究”的一种思考[J].齐鲁学刊2002(02).
[2].何锡章;鲁红霞.“先锋小说”:文学语言的革命与撤退[J].学术月刊.2008(09)
[3].施津菊;吴晓棠.残雪小说:半巫半梦中的“灵魂”世界——以《山上的小屋》为例[J].名作欣赏.2008(04)
[4].残雪.山上的小屋[J].人民文学.1985(08)
[5].殘雪.天空里的蓝[J].山花.1999(09)
[6].残雪.暗夜[Z].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
[7].残雪.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残雪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8].王建斌.先锋的堕落——论残雪的小说[J].天水师专学报(哲社版).1996(01)
[9].谢有顺.先锋就是自由[J].话语空间.1999(05)
[10].朱丕智.中国现当代文学批判观批判[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作者简介:常紫涵(1994—),女,学历研究生,单位:西藏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