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密切关系引发了空前的跨语用学和翻译学研究热情。本文通过《红楼梦》诗歌译例的分析,旨在发现翻译过程中语用预设对等效翻译的影响,以期拓展跨语用学和翻译学的研究视角,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等效翻译 语用预设 诗歌翻译 《红楼梦》
一、引言
预设(presupposition),又叫“前提,先设”,它的研究起源于哲学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引起语言学家们的兴趣,开始从语义角度研究预设,但是预设与语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可取消性和语境依赖性,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预设是一种语用现象而非语义现象。语用预设这一概念是由Stalnaker(1970)[1]最早提出来,并且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得到了大发展。之后语言学家们对预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引入翻译领域。我们知道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翻译过程涉及作者、译者、读者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原文的信息发出者与原文信息接受者有着共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即共知信息,信息发出者不需要对隐含信息进行明示,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信息接受者和译文信息接受者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原文中许多不需明示的隐含信息此时需要明示,以避免译文读者的阅读障碍,更好地传递原文的信息,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二、等效翻译与语用预设
1.等效翻译的基本概念
十八世纪末,英国文艺理论家泰特勒(Alexander Tytler)明确提出了两种接受者的感受应该相等,他提出:“好的翻译应该是:原作的长处完全移注在另一种语文里,使得译文文字所属的国家的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用原作的语文的人们所领悟的、所感受的一样。”[2]其后,我国学者瞿秋白、茅盾明确提出等效问题,茅盾认为“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而瞿秋白的等效概念则更为全面:“翻译应该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为着保存原作的精神,并用不着容忍‘多少的不顺’。相反的,容忍着‘多少的不顺’……反而要多少的丧失原作的精神。”[3]
奈达在1964年发表的《翻译科学初探》中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后为“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概念。其核心是,翻译应当使译文达到的效果与原文达到的效果趋于相同。奈达把传统的翻译评判标准的中心从原作转移到译作和译文读者身上,这是翻译理论上的一大进步。1986年,奈达在与De Waar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把“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以“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并进一步解释,功能对等的翻译“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
2.等效概念与语用预设在理论上的契合
所谓语用预设,“是发话者对受话者可能会毫无疑义地接受的内容所做出的假设”(Givon,1979)。我们先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Tell Madonna I’m at lunch.
说话人在说这一句话时,具有一系列的设想,他认为受话人知道Madonna是谁,并且愿意为他传递这个口信,这些设想即说话人的预设,是此话语发生的背景知识,即说话人和受话人的已知共有信息。从以上例子可知,预设与认知语境关系密切,语言交际是在一定语境中发生的,预设可以看作是双方所共有的知识,基于这种知识,发话者或信息发出者才有可能说出某一话语或发出某一信息,而受话者或信息接受者才有可能正确理解话语或信息。
Sperber
关键词: 等效翻译 语用预设 诗歌翻译 《红楼梦》
一、引言
预设(presupposition),又叫“前提,先设”,它的研究起源于哲学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引起语言学家们的兴趣,开始从语义角度研究预设,但是预设与语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可取消性和语境依赖性,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预设是一种语用现象而非语义现象。语用预设这一概念是由Stalnaker(1970)[1]最早提出来,并且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得到了大发展。之后语言学家们对预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引入翻译领域。我们知道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翻译过程涉及作者、译者、读者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原文的信息发出者与原文信息接受者有着共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即共知信息,信息发出者不需要对隐含信息进行明示,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信息接受者和译文信息接受者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原文中许多不需明示的隐含信息此时需要明示,以避免译文读者的阅读障碍,更好地传递原文的信息,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二、等效翻译与语用预设
1.等效翻译的基本概念
十八世纪末,英国文艺理论家泰特勒(Alexander Tytler)明确提出了两种接受者的感受应该相等,他提出:“好的翻译应该是:原作的长处完全移注在另一种语文里,使得译文文字所属的国家的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用原作的语文的人们所领悟的、所感受的一样。”[2]其后,我国学者瞿秋白、茅盾明确提出等效问题,茅盾认为“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而瞿秋白的等效概念则更为全面:“翻译应该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为着保存原作的精神,并用不着容忍‘多少的不顺’。相反的,容忍着‘多少的不顺’……反而要多少的丧失原作的精神。”[3]
奈达在1964年发表的《翻译科学初探》中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后为“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概念。其核心是,翻译应当使译文达到的效果与原文达到的效果趋于相同。奈达把传统的翻译评判标准的中心从原作转移到译作和译文读者身上,这是翻译理论上的一大进步。1986年,奈达在与De Waar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把“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以“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并进一步解释,功能对等的翻译“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
2.等效概念与语用预设在理论上的契合
所谓语用预设,“是发话者对受话者可能会毫无疑义地接受的内容所做出的假设”(Givon,1979)。我们先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Tell Madonna I’m at lunch.
说话人在说这一句话时,具有一系列的设想,他认为受话人知道Madonna是谁,并且愿意为他传递这个口信,这些设想即说话人的预设,是此话语发生的背景知识,即说话人和受话人的已知共有信息。从以上例子可知,预设与认知语境关系密切,语言交际是在一定语境中发生的,预设可以看作是双方所共有的知识,基于这种知识,发话者或信息发出者才有可能说出某一话语或发出某一信息,而受话者或信息接受者才有可能正确理解话语或信息。
Sper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