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在左右为难中穿行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think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该怎么上?课前三分钟演讲,拓展延伸,课本剧表演,语文综合活动……妖艳无比的打扮,热热闹闹的课堂,但这也没有改变语文教学令人尴尬的处境。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试试“减法”,让语文回归内涵,在课改和应试之间寻求一个平衡。聚焦“语用”,少用多媒体。这是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温儒敏教授给出的建议。
  温教授说:“‘语用’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课,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课,同时把文化修养呀,精神熏陶呀,很自然地带进来。”他认为,现在的语文课不断穿插使用多媒体,虽然很直观,可是把语文讲解与阅读切割得零碎了。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多种画面、音响与文字,目迷五色,课堂好像活跃了,可是学生的阅读被挤压了,文字的感受与想象给干扰了,语文课非常看重的语感被放逐了。
  温儒敏教授批评说:“无论精读、略读,也不管文体、内容,全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去套解,诸如背景介绍、字词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表现手法等等,通常都是把课文‘大卸八块’,进行僵化的‘满堂灌’,然后就是题海战术,反复操练,应对考试。这种陈陈相因,繁复琐碎的语文课堂实在折磨人,把鲜活的语文弄得面目可憎。”
  温儒敏教授的批判的确切中时弊。语文教学必须聚焦“语用”,似乎已成为专家学者共同的主张。有专家甚至斩钉截铁地说,语文之学就是“语用学”。然而,让人困惑的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而不是培养研究语言文字的专家,这个宗旨几十年都是明明白白的,怎么现在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专家们居然一哄而上,大谈起“语用”来了?况且,何为“语用”,“语用”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吗,“语用学”可以望文生义地诠释为“语言运用之学”吗?
  既然“语用”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课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课。那么“大卸八块”的解读、“满堂灌”的教学、“题海战术”的练习,又何尝不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呢?以文学作品为例,任何一部作品都是由情节、性格、言语、思想、形象等几大要素构成的(参见亚里士多德《诗学》)。如果以现实主义的方法来分析作品,那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和剧作思想的设置等方面来讨论作品;如果以形式主义方法来解读,则要关注文本的语言学层面:语法与语义、逻辑与修辞、隐喻与象征,或者陌生化效果等。由此可见,用“一套固定的程式去套解”文本,用“题海战术”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其实并无大错,因为他们没有违背 “语用”的原则。或许正如温教授所言,他们是“在课改和应试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基层一线的语文教师虔诚地投身于当下的课程改革,却常常动辄得咎。课堂太冷清,专家不高兴,说是“要有温情和温度”;课堂热闹了,专家又不高兴,说是“要安静”。语文课堂关注语言训练,专家不满,说是“要关注生命成长”;关注多了,专家又不满,说是“要回归语用”。 专家们深恶痛绝于“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极力提倡“大语文”,言之凿凿说是“语文的外延等同生活的外延”。然而今天,专家们似乎有点犹豫了,有点“少谈些生活,多谈些语言”的迹象。多媒体技术的课堂应用已成时尚,“翻转课堂”风头正盛,一部分专家以“乔布斯之问”,指责语文教育改革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一部分专家又出来说,“这样的多媒体对语文学习并没有好处”。中小学语文教师实在有点儿无所适从。
  语文教学的改革是一个不断试错与改进的实践过程,它需要积极的前行和耐心的坚守,既要摆脱毕其功于一役的急切,也不必因一些乱象、失误和偏差而“惊诧莫名”。梁启超曾说:“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哪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连这一寸两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是失败了。”所以,既要有“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努力,又要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毅。
其他文献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理念,教材仅仅是“范例”,是可供人们解读的“文本”,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二度开发”“深加工”。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几点看法。  一、精准的提炼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要确定哪些地方是需要提炼出来进行精读的,在课堂上,只教“有用的部分”,其他地方略过即可,也就是“长文短教”。  要做到精准的提炼,也就是“长文短教”,就要设计高质量的
期刊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是,教材的篇目有限,若仅就课内资源来学习语文,学生们就变成了被束缚在鸟笼里的小鸟,亦或是蹲在温水里的青蛙,纵有高飞远跳的本事,也翻不出语文书这座“五指山”。此时,老师应该做个铺路人,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将课
期刊
阅读主题:最美的力量——含泪的微笑  【阅读内容】  《夏洛的网》(节选)、《最后一片叶子》《穷人》《小抄写员》《小丑的眼泪》《一碗清汤荞麦面》。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六篇课文,理解词语。  2.品读描写人物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作者抓住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洛和威尔伯之间纯真的友情,感悟最后一片叶子给琼珊带来的力量,体会桑娜、
期刊
《斗笠》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感细腻而丰富的现代诗歌。全诗以斗笠为载体,写了儿子要远行,母亲无好礼相送,只吩咐儿子戴上斗笠,将浓浓的乡情和深深的母爱融为一体,既体现了母亲为人的诚恳、真挚,又体现了母亲人格的崇高和伟大。笔者以情感为线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受母爱乡情的同时,经历学语文,探寻“真语文”的真谛。  一、情感铺垫——所为谁  提到母亲,孩子们有说不完的话语,因为孩子们都能在日常的生活点滴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教材,用教材,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因此,教师要在透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地凭借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使学生从中得到补益。那么教学中如何才能使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一般的写作方法  1.抓题眼,学构思  人们读书,看报,首先接触到的是标题。题
期刊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把科学小品文教出语文味,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并不是件易事。如何将老课文教出“新意”来,更是难上加难。在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品读海底奇特声音的基础上,本课时重点让学生感受海底世界动物活动的特点、植物的差异。教者从文体特点和儿童视角出发,将读中比、读中品、读中训作为本课的教学思路。下面以其中两个教学片段为例。  【片段一】  海参和梭子鱼在行进速度上有着明显差异,作
期刊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祭文佳作,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祭十二郎文》何以感人?历来大多数的解读都指向了情感因素:情真则意浓,情深则意丰,情切则意长。笔者以为,除了情真、情深、情切的因素,更因为文中流淌着作者浓重的生命意识。  生命诚可贵,可贵就可贵在生命的不可复制性和生命历程的不可逆性。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具有唯一性,不管他社会地位的高低、拥有社会财富的多寡、支配社会资源能力的
期刊
“慢教育”就是提倡日常生活式的教育,提倡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要改变“主要考知识”为“主要考见识”,不要追求一节课里让学生强制性地记忆多少东西,而是要启发他们的思维,开动他们的脑筋。我想就这一点而言,语文教学是不是特别需要“慢教育”呢?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作品与文章中很多内涵都是需要慢慢地体悟才能获得的;语文素养与能力的培养是个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过程;语文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从容优雅的,需要一种
期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通、最常见的形式。它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对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阅读。”  然而,长期以来,处
期刊
我校近年来,就“大文科教育环境建设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  就某种意义上说,大文科教育和素质教育可以相提并论。大文科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不是放大了的文科教育,文科教育只是大文科教育的一个分支,大文科教育的实质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有着十分广阔的文化背景。它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涉及建筑、音乐、体育、美术、诗歌、文学、书法、宗教、伦理、数理、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