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景类文本的教学,要处理好“语言里的风景”和眼中的“风景”的关系。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地着眼于眼中看到的风景,而忽略了欣赏“风景”里的语言。写景类文本的语言需要“深度解读”,需要发掘出能够引领学生阅读需求的东西。
【关键词】写景类文本深度解读阅读需求一、问题:写景类美文,没有什么深度可教?
在校研究课上,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三亚落日》,整节课分为四个环节:
1.欣赏三亚的落日图片,读课文,三亚落日给了你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语概括。
2.画出相关语句,体会三亚落日的美。
3.读三亚落日的三个比喻句,播放落日的录像,然后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各组选定段落朗读PK。
4.扩展写作,写出三亚落日还像什么。
以上流程,重点是第二部分,大约用时30分钟。主要策略是学生找出文中重要的语句,读出落日的美。朗读PK的环节,课堂比较热闹,但在评选哪一个小组胜出时分歧较大,教师最后只能含糊而过。最后一个环节,时间来不及了,基本是不了了之。
整节课朗读的形式多样。显然教师将教学目标的重点指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如果还有一个目标的话,就是体会作者如何写出三亚落日的美。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欣赏画面配点音乐刺激学生不断地朗读以外,似乎并没有其他有效的方法。
课后,教师无奈地说:“课前选《三亚落日》就有些担心,写景类的文字虽然优美,但是容易理解,没有什么深度。除了读,没有什么好讲的。所以,不知道该怎么教。”
二、思考:基于写景类“文本”教学的两个认识
1.“三亚落日”≠三亚落日。
《三亚落日》这篇课文的教学是借助文字让学生欣赏三亚落日之美,还是欣赏三亚落日的文字之美?其实,对于这一个问题的认识,干国祥老师就曾围绕《莫高窟》的教学有过这么一段发人深省的阐述:“若意指‘莫高窟’,那么我们最好不要停留于这个并不太成功的简易文本,我们应该引入图片、影视、历史资料,让学生获得一个关于‘莫高窟’这个世界文明遗产的更多的信息。若意指‘《莫高窟》’,那么我们需要思考,教材,作为教学的材料,我们想用它来做什么?或者说,通过对这个文本的教学,我们想让学生获得一些什么?”[1]
当然,对于一些写景类的文本来说,“语言里的风景”和“风景”本身二者并无必然矛盾。不过,应该意识到的是,通过图片、录像所呈现出来的三亚落日,其实已经不是作者所言说的“三亚落日”了。
2.读美≠读会。
写景的美文往往是作者亲身游历后所撰,心驰美景中,情融笔尖下,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应该说这类美文更适合“美读”。而事实上,教师对于“美读”的理解,却简单地认为将美文读“美”,读出“感情”,甚至认为读“美”了自然就读会了。显然,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缺乏对语言的深入品味,忽视学生对作者及作品情感真正的理解,那课堂所呈现出来的“美读”,自然就是学生带着夸张的表情做作式的朗读了。这样将“美文”读“美”的教学显然是扭曲的。
三、探索:基于“深度解读”的教学改进
《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散文,那么解读的重心放在哪里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呢?反复阅读文本,至少可以对以下几个“深入点”进行改进。
1.音韵的和谐。
《三亚落日》语言清新、活泼、柔美而富于变化。全文的用字特别讲究音韵的和谐,词语的重叠又非常普遍。教学中不需要借助媒介,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在文字里静静读。这些含有音韵的诗化的文字,就能够“化”开孩子的心。[2]
2.语言的精准。
学习言语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感悟写法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因此阅读教学要指向言语表达,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表达的精准。例如,“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为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蘸蓝”与“染蓝”“浸蓝”是不同的。在课文中像这样贴切自然,耐人寻味的词语很多。教学美文,需将值得品味的地方细细品一番。
3.想象的奇特。
在这篇课文里最典型、最突出的语言现象就是“想象”。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触及这些“想象”,但都没能好好分析为什么这样“想象”的细微之妙。读懂“想象”,不妨追问下面的几个问题:
(1)同一轮落日,为什么一会儿想象成“快乐的孩童”,一会儿成了“大红灯笼”,一会儿又成了“跳水员”?
想象发生变化的背后是落日的变化,而这只是理解“想象”的第一个层次。
(2)为什么要将落日想象成“快乐的孩童”“红灯笼”“跳水员”?
这一问题就触及作者藏在文字里,藏在意象中的情感。试着用“还原分析”的方法来比较一下,如果没有了这些想象,此时作者眼里的落日应该是怎样的?例如将落日比作“快乐的孩童”还原之后:“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是那么的灿烂夺目。它把自己的光照耀在大海上,海面上闪烁着无数深红、浅红的亮点。”
通过比较,很容易就能发现,没有了想象,文字里就少了情感的温度,少了趣味,作者对落日的感情之色都褪去了。读出想象背后作者的情感,还只是理解文中想象的第二个层次。
(3)作者将落日想象成“快乐的孩童”“红灯笼”“跳水员”到底好不好呢?好在哪儿呢?
评判想象在这里好不好是不能离开具体的语境的,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有可比性。例如:为什么将落日想象成“大红灯笼”,想象成“大红气球”好不好?再比如,作者将落日想象成“跳水员”,那么苏州的落日是否也可以想象成“跳水员”呢?因此将所有的想象都贴上“生动形象”是不行的。在“这一篇”文章中,“想象”是有其特殊的不可替代性的。
4.结构的精巧。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的构思非常精巧。文章开头“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三亚落日“真有诗意”“美妙绝伦”,让读者对三亚落日满怀期待。正当人们急于欣赏三亚落日时,文章却宕开一笔,先写三亚的海“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文末又以一个饱含惊叹的“哦”戛然而止,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
基于上述几个研读“深入点”,我尝试重构了《三亚落日》一课的教学设计,着重从文字里品味风景。
(1)读文中含有“落日”的语句,梳理出三亚落日的整个过程,突出想象的三个画面。
(2)研读“三处想象”的画面,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想象?你最喜欢作者的哪个想象?好在哪儿?
(3)课文中第二自然段一个字都没有写到落日,这一部分与落日有没有关系呢?
重构的教学设计,目标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指向文本的语言及表达,引领学生读会“语言里的风景”。以下是调整后的教学活动片段之一:
生:我最喜欢作者将落日想象成跳水员,感觉特别的形象有趣,还写出了落日落水时的速度是很快的。
师:是呀!好的想象,读起来让人感到愉悦、新奇。不过,在这句想象中,如果没有“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等词,“那落日颤动了两下,像跳水员那样入了水。”同学们再比较地读一读,感觉还一样吗?
生:不好,我感觉少了这些词,落日入水的过程不美了。
师:是的,这些词,其实就将跳水员入水的那一瞬间给拉长了,就像一幅画,让我们感觉是那么的美妙绝伦,充满着诗意。
师:其实,写落日最难写的就是落日消失的那一瞬间,我们不妨也来欣赏一些名家笔下的落日绝唱。
(出示):它像手足无措的孩子,左顾右盼,脸上涌起淡淡的红晕。或许是太疲倦了吧,它淘气地在地平线上打个滚,悄悄地回到它要返回的地方去了。
师:比较地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呢?
…………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不同地方、不同环境的落日,消失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不过呀,再细细琢磨的话,其实它们又都有相似之处,那就是都能将落日消失的一瞬间的变化拉长,定格成一幅美妙的画面,从而留下隽永的韵味。这就是作家的高明之处!
虽然只是一个片段,但我们可以对比教学的效果。片段中引领学生感悟的不只是三亚落日本身的美,而是作者怎样将“三亚落日”描述得如此之美。品读“语言里的风景”,就是引导学生徜徉文字,品味语言表达的新颖与精准。那对于学生来说,憧憬的就不只是“风景”了。
四、反思:立足“文本”,写景类文本教学的坚守
1.立足儿童阅读的需求。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对于写景类的文本,学生的阅读需求在哪儿?
在一次阅读公开课后,有一位教师曾找过几位学生访谈:你觉得这节课有了哪些收获?其中有一位学生的发言深深触动了我:这样的课一般都不会有什么收获,课文本来就容易理解,读来读去,讲来讲去,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老师先提问,然后重复一下我们的答案算作小结,不过是用词比我们优美点。我希望得到点儿我读不出来的东西,一直到下课我都在等着老师开始。[2]
“一直到下课我都在等着老师开始”,学生的话让每位语文老师汗颜。学生的阅读需求,期盼教师能够解读出他们读不出来的东西。因此,写景类文本同样需要“深度解读”,需要发掘出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有所得”的教学价值。
2.立足文本语言的涵泳。
精美的文章需要有精致的教学过程,这需要老师在备课中深入挖掘文本的语言韵味。教学中对“景”美的欣赏,不应依赖于图片和录像,而应从文字中“涵泳”而来。“涵”,《辞海》的解释是“沉浸”;“泳”,自然就是“游于水中”。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学习语文要沉浸在作品的语言之中细细品味,反复体悟。因此,在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涵泳”,就是要听听它的声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体温,把它摆在它和整体的关系之中,摆在它和语境的关系之中加以揣摩,精细化地感受语词的内涵,从而获得阅读的美感。
3.立足表达方式的习得。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应该说每个年段都有不同的读写结合的侧重点,而学习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学习写景类的文本,要把握文章的脉络,明白作者的思路,还需要习得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例如在《三亚落日》中,引入在平原上,在山上落日消失的瞬间,进行比较阅读,然后启发学生对于身边的落日可以想象成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的迁移,不仅让学生领略到落日之美,更重要的是感悟到写景要有画面感的表达方式。因此,写景类文本的教学,要努力将语言学习的兴趣点、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迁移训练尽可能糅合在一起,变知为行,学以致用,这样的效果可能是最优的。
【参考文献】
[1]干国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2]吴欣歆.基于深度解读的阅读教学改进——以《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13(5):14-15.
注:本文获2013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二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关键词】写景类文本深度解读阅读需求一、问题:写景类美文,没有什么深度可教?
在校研究课上,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三亚落日》,整节课分为四个环节:
1.欣赏三亚的落日图片,读课文,三亚落日给了你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语概括。
2.画出相关语句,体会三亚落日的美。
3.读三亚落日的三个比喻句,播放落日的录像,然后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各组选定段落朗读PK。
4.扩展写作,写出三亚落日还像什么。
以上流程,重点是第二部分,大约用时30分钟。主要策略是学生找出文中重要的语句,读出落日的美。朗读PK的环节,课堂比较热闹,但在评选哪一个小组胜出时分歧较大,教师最后只能含糊而过。最后一个环节,时间来不及了,基本是不了了之。
整节课朗读的形式多样。显然教师将教学目标的重点指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如果还有一个目标的话,就是体会作者如何写出三亚落日的美。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欣赏画面配点音乐刺激学生不断地朗读以外,似乎并没有其他有效的方法。
课后,教师无奈地说:“课前选《三亚落日》就有些担心,写景类的文字虽然优美,但是容易理解,没有什么深度。除了读,没有什么好讲的。所以,不知道该怎么教。”
二、思考:基于写景类“文本”教学的两个认识
1.“三亚落日”≠三亚落日。
《三亚落日》这篇课文的教学是借助文字让学生欣赏三亚落日之美,还是欣赏三亚落日的文字之美?其实,对于这一个问题的认识,干国祥老师就曾围绕《莫高窟》的教学有过这么一段发人深省的阐述:“若意指‘莫高窟’,那么我们最好不要停留于这个并不太成功的简易文本,我们应该引入图片、影视、历史资料,让学生获得一个关于‘莫高窟’这个世界文明遗产的更多的信息。若意指‘《莫高窟》’,那么我们需要思考,教材,作为教学的材料,我们想用它来做什么?或者说,通过对这个文本的教学,我们想让学生获得一些什么?”[1]
当然,对于一些写景类的文本来说,“语言里的风景”和“风景”本身二者并无必然矛盾。不过,应该意识到的是,通过图片、录像所呈现出来的三亚落日,其实已经不是作者所言说的“三亚落日”了。
2.读美≠读会。
写景的美文往往是作者亲身游历后所撰,心驰美景中,情融笔尖下,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应该说这类美文更适合“美读”。而事实上,教师对于“美读”的理解,却简单地认为将美文读“美”,读出“感情”,甚至认为读“美”了自然就读会了。显然,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缺乏对语言的深入品味,忽视学生对作者及作品情感真正的理解,那课堂所呈现出来的“美读”,自然就是学生带着夸张的表情做作式的朗读了。这样将“美文”读“美”的教学显然是扭曲的。
三、探索:基于“深度解读”的教学改进
《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散文,那么解读的重心放在哪里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呢?反复阅读文本,至少可以对以下几个“深入点”进行改进。
1.音韵的和谐。
《三亚落日》语言清新、活泼、柔美而富于变化。全文的用字特别讲究音韵的和谐,词语的重叠又非常普遍。教学中不需要借助媒介,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在文字里静静读。这些含有音韵的诗化的文字,就能够“化”开孩子的心。[2]
2.语言的精准。
学习言语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感悟写法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因此阅读教学要指向言语表达,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表达的精准。例如,“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为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蘸蓝”与“染蓝”“浸蓝”是不同的。在课文中像这样贴切自然,耐人寻味的词语很多。教学美文,需将值得品味的地方细细品一番。
3.想象的奇特。
在这篇课文里最典型、最突出的语言现象就是“想象”。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触及这些“想象”,但都没能好好分析为什么这样“想象”的细微之妙。读懂“想象”,不妨追问下面的几个问题:
(1)同一轮落日,为什么一会儿想象成“快乐的孩童”,一会儿成了“大红灯笼”,一会儿又成了“跳水员”?
想象发生变化的背后是落日的变化,而这只是理解“想象”的第一个层次。
(2)为什么要将落日想象成“快乐的孩童”“红灯笼”“跳水员”?
这一问题就触及作者藏在文字里,藏在意象中的情感。试着用“还原分析”的方法来比较一下,如果没有了这些想象,此时作者眼里的落日应该是怎样的?例如将落日比作“快乐的孩童”还原之后:“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是那么的灿烂夺目。它把自己的光照耀在大海上,海面上闪烁着无数深红、浅红的亮点。”
通过比较,很容易就能发现,没有了想象,文字里就少了情感的温度,少了趣味,作者对落日的感情之色都褪去了。读出想象背后作者的情感,还只是理解文中想象的第二个层次。
(3)作者将落日想象成“快乐的孩童”“红灯笼”“跳水员”到底好不好呢?好在哪儿呢?
评判想象在这里好不好是不能离开具体的语境的,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有可比性。例如:为什么将落日想象成“大红灯笼”,想象成“大红气球”好不好?再比如,作者将落日想象成“跳水员”,那么苏州的落日是否也可以想象成“跳水员”呢?因此将所有的想象都贴上“生动形象”是不行的。在“这一篇”文章中,“想象”是有其特殊的不可替代性的。
4.结构的精巧。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的构思非常精巧。文章开头“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三亚落日“真有诗意”“美妙绝伦”,让读者对三亚落日满怀期待。正当人们急于欣赏三亚落日时,文章却宕开一笔,先写三亚的海“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文末又以一个饱含惊叹的“哦”戛然而止,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
基于上述几个研读“深入点”,我尝试重构了《三亚落日》一课的教学设计,着重从文字里品味风景。
(1)读文中含有“落日”的语句,梳理出三亚落日的整个过程,突出想象的三个画面。
(2)研读“三处想象”的画面,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想象?你最喜欢作者的哪个想象?好在哪儿?
(3)课文中第二自然段一个字都没有写到落日,这一部分与落日有没有关系呢?
重构的教学设计,目标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指向文本的语言及表达,引领学生读会“语言里的风景”。以下是调整后的教学活动片段之一:
生:我最喜欢作者将落日想象成跳水员,感觉特别的形象有趣,还写出了落日落水时的速度是很快的。
师:是呀!好的想象,读起来让人感到愉悦、新奇。不过,在这句想象中,如果没有“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等词,“那落日颤动了两下,像跳水员那样入了水。”同学们再比较地读一读,感觉还一样吗?
生:不好,我感觉少了这些词,落日入水的过程不美了。
师:是的,这些词,其实就将跳水员入水的那一瞬间给拉长了,就像一幅画,让我们感觉是那么的美妙绝伦,充满着诗意。
师:其实,写落日最难写的就是落日消失的那一瞬间,我们不妨也来欣赏一些名家笔下的落日绝唱。
(出示):它像手足无措的孩子,左顾右盼,脸上涌起淡淡的红晕。或许是太疲倦了吧,它淘气地在地平线上打个滚,悄悄地回到它要返回的地方去了。
师:比较地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呢?
…………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不同地方、不同环境的落日,消失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不过呀,再细细琢磨的话,其实它们又都有相似之处,那就是都能将落日消失的一瞬间的变化拉长,定格成一幅美妙的画面,从而留下隽永的韵味。这就是作家的高明之处!
虽然只是一个片段,但我们可以对比教学的效果。片段中引领学生感悟的不只是三亚落日本身的美,而是作者怎样将“三亚落日”描述得如此之美。品读“语言里的风景”,就是引导学生徜徉文字,品味语言表达的新颖与精准。那对于学生来说,憧憬的就不只是“风景”了。
四、反思:立足“文本”,写景类文本教学的坚守
1.立足儿童阅读的需求。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对于写景类的文本,学生的阅读需求在哪儿?
在一次阅读公开课后,有一位教师曾找过几位学生访谈:你觉得这节课有了哪些收获?其中有一位学生的发言深深触动了我:这样的课一般都不会有什么收获,课文本来就容易理解,读来读去,讲来讲去,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老师先提问,然后重复一下我们的答案算作小结,不过是用词比我们优美点。我希望得到点儿我读不出来的东西,一直到下课我都在等着老师开始。[2]
“一直到下课我都在等着老师开始”,学生的话让每位语文老师汗颜。学生的阅读需求,期盼教师能够解读出他们读不出来的东西。因此,写景类文本同样需要“深度解读”,需要发掘出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有所得”的教学价值。
2.立足文本语言的涵泳。
精美的文章需要有精致的教学过程,这需要老师在备课中深入挖掘文本的语言韵味。教学中对“景”美的欣赏,不应依赖于图片和录像,而应从文字中“涵泳”而来。“涵”,《辞海》的解释是“沉浸”;“泳”,自然就是“游于水中”。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学习语文要沉浸在作品的语言之中细细品味,反复体悟。因此,在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涵泳”,就是要听听它的声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体温,把它摆在它和整体的关系之中,摆在它和语境的关系之中加以揣摩,精细化地感受语词的内涵,从而获得阅读的美感。
3.立足表达方式的习得。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应该说每个年段都有不同的读写结合的侧重点,而学习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学习写景类的文本,要把握文章的脉络,明白作者的思路,还需要习得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例如在《三亚落日》中,引入在平原上,在山上落日消失的瞬间,进行比较阅读,然后启发学生对于身边的落日可以想象成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的迁移,不仅让学生领略到落日之美,更重要的是感悟到写景要有画面感的表达方式。因此,写景类文本的教学,要努力将语言学习的兴趣点、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迁移训练尽可能糅合在一起,变知为行,学以致用,这样的效果可能是最优的。
【参考文献】
[1]干国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2]吴欣歆.基于深度解读的阅读教学改进——以《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13(5):14-15.
注:本文获2013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二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