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张楞中学政治课教学无论是平时的质量检测还是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究其根源主要得力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个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的要求,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从而达到政治课改要求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培养创新精神
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长流水。”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果自身不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又怎样要求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呢?假设教师仍然停留在固有的思维方式、老化的知识结构模式、陈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落后的教学手段,换句话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吃“老本”,不注重知识的更新,原有的知识终究会枯竭。不仅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甚至会被时代所淘汰。正如1997年的全国中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指出:“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教师上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更新知识结构层次,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适应政治课改要求。具体来说,教师必须精通所担任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教师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的讲授教材。另外,教师换应有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拓展教育视野的强大能力,使自己拥有精深专业基础知识和一专多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的知识结构。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教改意识,改革教学手段
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政治教学实践中,不少政治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也累。而长久下去,必然会引起学生的不满,反感,对政治课的空洞说教毫无兴趣。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完成政治课的教学任务,而且不能达到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又怎能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呢?因此,教师应经常变换教学手段。不断变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习的积极性。1.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当地使用投影、录音、辅于挂图、彩图、表格、数学计算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扩大知识的容量、深度、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情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会极感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2.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专题报告、演讲比赛等。例如,在讲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时,能注意与学校举行的有关此方面内容的演讲比赛联系起来,要求学生每人撰写一份演讲稿,并上讲台进行演讲。在讲授陶冶高雅情趣时,又及时举行了一个集邮的专题讲座。在讲授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时,又举行一次有关的话题,“见死不救是违法还是违反道德”,组织学生对此进行辩论。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参与活动,不仅使学生能及时掌握课本内容,而且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各种能力。
再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教材上现有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即“学会学习”。也就是说,对于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因此,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1.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方面,应利用新教材中的“议一议”、“想一想”、“忆一忆”等栏目,创设教学情境,给予和加大学生参与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开设讲座课,有可能的创设换位教学,让学生也来做做教师。例如,在讲授“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一把利剑”时。我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让两位同学做小老师,讲授讨论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兴趣会倍增,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在学法指导方面,由于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一切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法,都可以大胆探索和利用。但是,由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学法指导时,不能盲目搞“一刀切”,而要有针对性的“因材施导”,即要贯彻针对性原则,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认真把握教学内容,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高低、思想动态、家庭环境等有较彻底的了解。只有这样学法指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最后,改革固有的教学评估手段
在以往的政治教学评估中,分数是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而考试答案是固定的、标准的。它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意见,造成的结果必然是“高分低能”、“题目答案化,答案题目化”的不良现象。既合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又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起不了思想教育的目的。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评估中,不应将考试作为单一的评估手段,而应多种评估手段综合运用。特别是与教材中全新设计的探索与活动相结合起来,加强实践环节和学用结合。例如:在讲授立志培养爱国情操时,不仅仅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的内容,而且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海空卫士”王伟烈士的资料。就结合王伟烈士的英雄事迹谈谈,如何向烈士学习,在生活中、如何培养爱国情操,要求撰写小论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其中的优秀作品推荐到《中学生时事政治》发表。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胆量、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在考试中标准答案并不是唯一,只要学生的观点不会偏离正确的立场,言之有理,就给予一定的鼓励、肯定、使学生能够正确发表自己的见解。总而言之,通过改革教学评估手段,促使学生能把所得的理论同自己的日常行为表现结合起来,克服了“知”和“行”相脱节的弊端。从而实现了知识、能力、觉悟及“知信行”三统一,更好地达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
总之,在现代教育改革中,如何使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既起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政治课改要求,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面前的新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积累和提高。
(河北赞皇县张楞中学)
首先,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培养创新精神
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长流水。”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果自身不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又怎样要求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呢?假设教师仍然停留在固有的思维方式、老化的知识结构模式、陈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落后的教学手段,换句话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吃“老本”,不注重知识的更新,原有的知识终究会枯竭。不仅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甚至会被时代所淘汰。正如1997年的全国中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指出:“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教师上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更新知识结构层次,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适应政治课改要求。具体来说,教师必须精通所担任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教师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的讲授教材。另外,教师换应有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拓展教育视野的强大能力,使自己拥有精深专业基础知识和一专多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的知识结构。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教改意识,改革教学手段
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政治教学实践中,不少政治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也累。而长久下去,必然会引起学生的不满,反感,对政治课的空洞说教毫无兴趣。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完成政治课的教学任务,而且不能达到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又怎能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呢?因此,教师应经常变换教学手段。不断变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习的积极性。1.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当地使用投影、录音、辅于挂图、彩图、表格、数学计算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扩大知识的容量、深度、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情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会极感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2.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专题报告、演讲比赛等。例如,在讲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时,能注意与学校举行的有关此方面内容的演讲比赛联系起来,要求学生每人撰写一份演讲稿,并上讲台进行演讲。在讲授陶冶高雅情趣时,又及时举行了一个集邮的专题讲座。在讲授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时,又举行一次有关的话题,“见死不救是违法还是违反道德”,组织学生对此进行辩论。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参与活动,不仅使学生能及时掌握课本内容,而且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各种能力。
再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教材上现有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即“学会学习”。也就是说,对于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因此,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1.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方面,应利用新教材中的“议一议”、“想一想”、“忆一忆”等栏目,创设教学情境,给予和加大学生参与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开设讲座课,有可能的创设换位教学,让学生也来做做教师。例如,在讲授“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一把利剑”时。我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让两位同学做小老师,讲授讨论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兴趣会倍增,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在学法指导方面,由于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一切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法,都可以大胆探索和利用。但是,由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学法指导时,不能盲目搞“一刀切”,而要有针对性的“因材施导”,即要贯彻针对性原则,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认真把握教学内容,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高低、思想动态、家庭环境等有较彻底的了解。只有这样学法指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最后,改革固有的教学评估手段
在以往的政治教学评估中,分数是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而考试答案是固定的、标准的。它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意见,造成的结果必然是“高分低能”、“题目答案化,答案题目化”的不良现象。既合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又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起不了思想教育的目的。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评估中,不应将考试作为单一的评估手段,而应多种评估手段综合运用。特别是与教材中全新设计的探索与活动相结合起来,加强实践环节和学用结合。例如:在讲授立志培养爱国情操时,不仅仅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的内容,而且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海空卫士”王伟烈士的资料。就结合王伟烈士的英雄事迹谈谈,如何向烈士学习,在生活中、如何培养爱国情操,要求撰写小论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其中的优秀作品推荐到《中学生时事政治》发表。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胆量、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在考试中标准答案并不是唯一,只要学生的观点不会偏离正确的立场,言之有理,就给予一定的鼓励、肯定、使学生能够正确发表自己的见解。总而言之,通过改革教学评估手段,促使学生能把所得的理论同自己的日常行为表现结合起来,克服了“知”和“行”相脱节的弊端。从而实现了知识、能力、觉悟及“知信行”三统一,更好地达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
总之,在现代教育改革中,如何使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既起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政治课改要求,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面前的新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积累和提高。
(河北赞皇县张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