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学生品德与道德的教育。初中生刚从小学升上来,拥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外界信息接收的速度比较快,受其影响比较大。这个时期,要对青少年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为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三观非常重要,时代的冲击之下,要求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因此做好德育工作极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教育;新时代
信息时代的到来,青少年接收信息的冗杂,造成德育工作的开展缓慢或者难以开展。在新时代之下,德育工作的开展应该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初中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在对其进行德育培养的时候,要注重方式以及形式,使用初中生喜欢的方式,将会事半功倍。本文将简要阐述在新时代之下,德育工作如何进行有效的发展。
一、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初中生刚从小学生的阶段过来,自我意识的增强,促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巨大的改变。青少年是祖国的新一代,如果在这一时期,没有进行好的引导,那么对于青少年以后的人生发展都是不利的。
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初中生进行一个相对而言正确的三观的建立,过往的时候,在网络时代还未到来的时候,德育工作虽然存在着开展缓慢的问题,但是当时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途径并没有很多,接收信息也是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删选之后获得的,相对来说,信息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
新时代网络的冲击,造成青少年接收信息的复杂性,他们心智尚未成熟,对信息的分辨不是很高,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不能分辨对自身是否有利,信息的复杂性,造成初中生接收到负面能量加多,对其自身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新时代下,很多的德育教育内容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发展,也造成学生对德育工作的不配合。如何应对新时代对德育工作造成的冲击和把握带来的机遇,是现今德育工作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德育工作的难点
(一)过分重視成绩而忽略素质教育
从学校而言,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巨大难点。升学率以及成绩对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及其重要的,但是因此而忽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不合理的。在应试教育下,学校的过度重视成绩,压缩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是一个长期以来形成的问题。在教育改革下,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校方重视。
(二)德育教育形式化严重
在教育目标的压榨下,德育教育极其形式化,没有进行改革创新,也没有进行实质内容的改变,从很多方面来看,学校开展的德育课程和德育活动,都过于形式化,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
(三)德育教育内容老旧化
新时代下,教育内容没有根据社会发展的脚步进行相应的适应,造成了新时代的青少年对德育教育内容十分不感兴趣,德育教育的实际内容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也得不到青少年对其的认真对待,最终造成德育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新时代下德育工作如何发展
(一)教育方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校方在时代的冲击之下,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度,提供给德育教育更好的教育平台,依托科技的发展,提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给德育工作提供更好的教育方式,改变以往的只能进行口头教学的方式。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视,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新课改之下,顺应教育的大方向,做到真正的教书育人。
(二)建设一支高素养的德育教育队伍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育部要求素质教育,因此德育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需要建立一支高素养的德育教育队伍,一支具备适应社会发展,了解德育发展放下的队伍。
网络时代对教育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样化,知识的复杂化。传统的德育教育队伍已经没办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就要求德育队伍跟随时代不断进行自我改革与发展。在高素养队伍的领导之下,可以促使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少走弯路,提高教学效率,在完成德育的过程中,培养青少年形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在文化课的学习中,得到更高的效率。
学校教师的改变,都将促使学生在信息化的现在可以得到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正确的使用网络,将网络作为一个好的学习工具,了解适合自己的内容。
(三)教师与家长一起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导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和家长,因此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在家长与教师的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养成性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与自我思考习惯的养成。
对于学生而言,升入初中以后,会接触很多第一次接触的事情,在接触新事物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引导,但不要过于干涉学生的自我思想。相对于小学生来讲,初中生自我思想已经非常明显,会出现明显的叛逆行为。在这个过程之中,如果家长和教师表现得过于强势会引起学生的叛逆行为,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应该树立自身的榜样,比如如果想要要求学生诚实守信,那么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当注重自我的这一方面,在孩子面前不要进行欺骗或者失信行为,答应孩子的事情,要做到。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孩子在写作业或者看书,家长就不要一味地看电视或者玩手机。以自身行为约束,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行为养成。
四、总结
总的来说,不管是教学方式,或者教学形式的改变,都是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之中,家长与学校应该有效的结合起来,而不是家长推学校,学校推家长。青少年是祖国的接班人,在少年时期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有利于民族的发展。新时代下,新兴事物对个体的冲击都是等同的,在这个冲击的过程中,学校和家长都应该注意到传统教育的弊端性,进行适应时代的教育改革,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政,吴娜. 学校德育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J].教学与管理,2011(03)
[2]王宝林.德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0(19)
[3]宫英海.德育生活化的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4]李妍.学校德育生活化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5]刘楠.学校德育生活回归的探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05)
[6]郑满利.德育生活化策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09)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教育;新时代
信息时代的到来,青少年接收信息的冗杂,造成德育工作的开展缓慢或者难以开展。在新时代之下,德育工作的开展应该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初中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在对其进行德育培养的时候,要注重方式以及形式,使用初中生喜欢的方式,将会事半功倍。本文将简要阐述在新时代之下,德育工作如何进行有效的发展。
一、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初中生刚从小学生的阶段过来,自我意识的增强,促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巨大的改变。青少年是祖国的新一代,如果在这一时期,没有进行好的引导,那么对于青少年以后的人生发展都是不利的。
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初中生进行一个相对而言正确的三观的建立,过往的时候,在网络时代还未到来的时候,德育工作虽然存在着开展缓慢的问题,但是当时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途径并没有很多,接收信息也是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删选之后获得的,相对来说,信息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
新时代网络的冲击,造成青少年接收信息的复杂性,他们心智尚未成熟,对信息的分辨不是很高,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不能分辨对自身是否有利,信息的复杂性,造成初中生接收到负面能量加多,对其自身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新时代下,很多的德育教育内容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发展,也造成学生对德育工作的不配合。如何应对新时代对德育工作造成的冲击和把握带来的机遇,是现今德育工作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德育工作的难点
(一)过分重視成绩而忽略素质教育
从学校而言,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巨大难点。升学率以及成绩对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及其重要的,但是因此而忽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不合理的。在应试教育下,学校的过度重视成绩,压缩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是一个长期以来形成的问题。在教育改革下,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校方重视。
(二)德育教育形式化严重
在教育目标的压榨下,德育教育极其形式化,没有进行改革创新,也没有进行实质内容的改变,从很多方面来看,学校开展的德育课程和德育活动,都过于形式化,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
(三)德育教育内容老旧化
新时代下,教育内容没有根据社会发展的脚步进行相应的适应,造成了新时代的青少年对德育教育内容十分不感兴趣,德育教育的实际内容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也得不到青少年对其的认真对待,最终造成德育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新时代下德育工作如何发展
(一)教育方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校方在时代的冲击之下,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度,提供给德育教育更好的教育平台,依托科技的发展,提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给德育工作提供更好的教育方式,改变以往的只能进行口头教学的方式。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视,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新课改之下,顺应教育的大方向,做到真正的教书育人。
(二)建设一支高素养的德育教育队伍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育部要求素质教育,因此德育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需要建立一支高素养的德育教育队伍,一支具备适应社会发展,了解德育发展放下的队伍。
网络时代对教育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样化,知识的复杂化。传统的德育教育队伍已经没办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就要求德育队伍跟随时代不断进行自我改革与发展。在高素养队伍的领导之下,可以促使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少走弯路,提高教学效率,在完成德育的过程中,培养青少年形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在文化课的学习中,得到更高的效率。
学校教师的改变,都将促使学生在信息化的现在可以得到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正确的使用网络,将网络作为一个好的学习工具,了解适合自己的内容。
(三)教师与家长一起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导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和家长,因此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在家长与教师的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养成性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与自我思考习惯的养成。
对于学生而言,升入初中以后,会接触很多第一次接触的事情,在接触新事物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引导,但不要过于干涉学生的自我思想。相对于小学生来讲,初中生自我思想已经非常明显,会出现明显的叛逆行为。在这个过程之中,如果家长和教师表现得过于强势会引起学生的叛逆行为,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应该树立自身的榜样,比如如果想要要求学生诚实守信,那么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当注重自我的这一方面,在孩子面前不要进行欺骗或者失信行为,答应孩子的事情,要做到。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孩子在写作业或者看书,家长就不要一味地看电视或者玩手机。以自身行为约束,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行为养成。
四、总结
总的来说,不管是教学方式,或者教学形式的改变,都是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之中,家长与学校应该有效的结合起来,而不是家长推学校,学校推家长。青少年是祖国的接班人,在少年时期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有利于民族的发展。新时代下,新兴事物对个体的冲击都是等同的,在这个冲击的过程中,学校和家长都应该注意到传统教育的弊端性,进行适应时代的教育改革,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政,吴娜. 学校德育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J].教学与管理,2011(03)
[2]王宝林.德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0(19)
[3]宫英海.德育生活化的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4]李妍.学校德育生活化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5]刘楠.学校德育生活回归的探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05)
[6]郑满利.德育生活化策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