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可通过关注教学细节、联系社会生活、开展特色活动、确立教学立意等手段开展家国情怀教育。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知识内容,结合现代教学需求,制定教学计划,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并内容,以此实现学生家国情怀。为了提升历史教学效果,提升家国情怀教学质量,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初中历史教学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价值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源远流长、成就辉煌,有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也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多种文学艺术。我国古代科技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家国情怀教育,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更深入地了解,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使学生在高度自信和自豪中树立民族认同感、归属感,从而产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二)激发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凝聚奋进力量
中国古代文明灿烂辉煌,但中国的近代化道路却荆棘丛生、艰难曲折。那个列强在中国恣意横行的时代里,无数志士仁人、爱国豪杰为了拯救国民于水火而无私奉献,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学习历史人物的爱国事迹时,必定会对英雄豪杰们感到由衷的钦佩与敬仰,爱国情感和责任感由此被无声地激发,为祖国日益富强而奋斗的力量也逐渐凝聚。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策略研究
(一)整合教学资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历史素材,将此与课本知识充分结合,丰富课本内容的同时,将教材内容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在建设时期经历的一切,并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感。例如,进行《辉煌的隋唐文化》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李白不同时期的古诗词呈现在课堂上,并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古诗词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时期李白的心境,反映出他当时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想法,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李白對国家的热爱与民族发展的忧患。李白的诗歌主要是动乱酝酿时期的写照,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揭开了大唐帝国繁荣富强的外衣,潜伏已久的社会危机,阶级的、民族的以及统治集团内部各种矛盾,一下爆发,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稳定与和谐。在这一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李白的诗作为拓展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家国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应该如何对待国家的发展变化,如何展示自己的价值,为国家发展建设作出贡献。通过知识的拓展,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良好的民族观与发展观。
(二)立足教材,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教材中爱国情感内容的挖掘,将此作为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途径。教材中,蕴含着非常多与爱国有关的素材,如抗日战争、香港澳门回归等等。这些内容对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素材,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从探索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团结,并因此形成民族自豪感,提升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对民族团结的肯定。例如,进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例,进行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列举出来,将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九一八事变、长征等以时间轴的方式体现出来,并引导学生思考在中国未成为独立的民族,未实现自主、独立外交前,经历了什么,这些事件的发生对中国发展进步产生哪些影响。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活动的开展又代表了什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发展规律,意识到变革使社会进步,促使国家文明发展。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意识到在民族发展中人民的重要地位,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发展观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情境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初中历史课堂互动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将课本描述的内容还原,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历史故事与人物情感,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增加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例如,进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各个侵略国家的人,将教师布置成“北京”,让学生模仿教材中描述的内容,对“北京”进行烧杀抢掠。当学生情境表演结束后,对学生问道:在这一情境中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1:我感到非常的无力,因为没能制止八国联军的侵略。学生2:我感到很无奈,这一战争中我们不仅失去了国土,同时也失去一些国家的瑰宝,至今还有很多国家艺术品没有回归中国。通过学生之间的表演,增加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快速掌握文章的中心,并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利用影视资料进行理论知识教育以此增加学生课本知识学习质量,提升爱国主义教育质量。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工作十分重要,是促使学生历史学习能力与核心价值观发展的重要媒介。课堂活动中,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渗透。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意识。采用情境教学方法,为学生呈现直观的课本内容,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学习,提升文化知识教学质量,促使核心教育渗透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薄艳波.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69.
[2]赵宇.家国情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20,42(03):261-262.
[3]吴致芬.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教育[J].才智,2020(06):198.
[4]龚隽峰.指向学生家国情怀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18(36):77.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知识内容,结合现代教学需求,制定教学计划,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并内容,以此实现学生家国情怀。为了提升历史教学效果,提升家国情怀教学质量,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初中历史教学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价值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源远流长、成就辉煌,有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也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多种文学艺术。我国古代科技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家国情怀教育,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更深入地了解,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使学生在高度自信和自豪中树立民族认同感、归属感,从而产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二)激发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凝聚奋进力量
中国古代文明灿烂辉煌,但中国的近代化道路却荆棘丛生、艰难曲折。那个列强在中国恣意横行的时代里,无数志士仁人、爱国豪杰为了拯救国民于水火而无私奉献,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学习历史人物的爱国事迹时,必定会对英雄豪杰们感到由衷的钦佩与敬仰,爱国情感和责任感由此被无声地激发,为祖国日益富强而奋斗的力量也逐渐凝聚。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策略研究
(一)整合教学资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历史素材,将此与课本知识充分结合,丰富课本内容的同时,将教材内容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在建设时期经历的一切,并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感。例如,进行《辉煌的隋唐文化》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李白不同时期的古诗词呈现在课堂上,并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古诗词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时期李白的心境,反映出他当时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想法,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李白對国家的热爱与民族发展的忧患。李白的诗歌主要是动乱酝酿时期的写照,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揭开了大唐帝国繁荣富强的外衣,潜伏已久的社会危机,阶级的、民族的以及统治集团内部各种矛盾,一下爆发,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稳定与和谐。在这一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李白的诗作为拓展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家国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应该如何对待国家的发展变化,如何展示自己的价值,为国家发展建设作出贡献。通过知识的拓展,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良好的民族观与发展观。
(二)立足教材,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教材中爱国情感内容的挖掘,将此作为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途径。教材中,蕴含着非常多与爱国有关的素材,如抗日战争、香港澳门回归等等。这些内容对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素材,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从探索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团结,并因此形成民族自豪感,提升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对民族团结的肯定。例如,进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例,进行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列举出来,将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九一八事变、长征等以时间轴的方式体现出来,并引导学生思考在中国未成为独立的民族,未实现自主、独立外交前,经历了什么,这些事件的发生对中国发展进步产生哪些影响。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活动的开展又代表了什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发展规律,意识到变革使社会进步,促使国家文明发展。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意识到在民族发展中人民的重要地位,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发展观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情境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初中历史课堂互动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将课本描述的内容还原,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历史故事与人物情感,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增加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例如,进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各个侵略国家的人,将教师布置成“北京”,让学生模仿教材中描述的内容,对“北京”进行烧杀抢掠。当学生情境表演结束后,对学生问道:在这一情境中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1:我感到非常的无力,因为没能制止八国联军的侵略。学生2:我感到很无奈,这一战争中我们不仅失去了国土,同时也失去一些国家的瑰宝,至今还有很多国家艺术品没有回归中国。通过学生之间的表演,增加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快速掌握文章的中心,并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利用影视资料进行理论知识教育以此增加学生课本知识学习质量,提升爱国主义教育质量。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工作十分重要,是促使学生历史学习能力与核心价值观发展的重要媒介。课堂活动中,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渗透。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意识。采用情境教学方法,为学生呈现直观的课本内容,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学习,提升文化知识教学质量,促使核心教育渗透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薄艳波.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69.
[2]赵宇.家国情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20,42(03):261-262.
[3]吴致芬.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教育[J].才智,2020(06):198.
[4]龚隽峰.指向学生家国情怀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18(3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