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学校体育课程、学生、教师、社会等因素,进一步探讨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目标,提出合理地研究学生身体发育的过程,充分利用体育的价值原则和体育因素加强体育课程的教育性等。
关键词:学校 体育 改革
随着我国教育与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原有的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对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不相适应:学术竞争力不强,科研队伍尚未形成,体育教育质量不好,领导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和对经费的投入与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和需要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等等。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求学校体育教育把培养人才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力等内化到体育教育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中,为此,课程体系、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等都应作出相应的变革。
1.明确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路和观念。体育教育思想、体育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改革实践的方向与成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面临挑战,然而,制约和影响当前改革的根本因素更多的是来自体育教师头脑中固有的旧思想和旧观念,以及直接接受这些思想观念影响的思维方式。
我们认为学校体育教育不能光把目光盯住跑、跳、投、打球、踢球上,光那样就不是教育。体育教育的根本基础还在于体育文化,没有文化也发展不了体育。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该具有的知识、理论水平和内容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是急需认真研究的课题。
2.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决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及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学生的素质不单纯是以知识结构为标志,应该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文化等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因此,体育课程的目标将定位于21世纪社会人才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结构之中,使学校体育成为终身体育的入门期,并把体质教育和竞技教育转向以健身为目的和内容的教育。
2.1体育课程的形式。
(1)统一性与多样性。全国体育课程应该有统一的纲要。但是,我国地域宽广,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经济、习俗、环境等不尽相同,学生的体质、学生的个性也均有显著的差异。应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体育课程结构、标准和目标等作出全国统一的规定。 同时,要根据社会、经济和体质等差异,以及高等学校文、理、医、工等专业的区别,制定多样性体育课程,以满足实际需要。(2)必修课与选修课。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一般都包含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部分。必修课是指同一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内容,选修课是指允许个人自由选择体育项目内容。必修课是为了保证基本体育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实现,选修课是要使体育课程内容适应学生多方面的需要。(3)课程的学科领域(课内活动)与课程的学科外领域(课外活动)。如何看待课外活动在体育课程中的地位以及它的教育关系,仍然是今后课程改革中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课外活动无疑可以增长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也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与健康。但是,我们认为过分扩大课外活动的作用是须斟酌的,更不能以课外活动取代体育教育。课外活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体育课程的设计一定要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以及个性发展等诸因素的相互联系来安排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
2.2面向新世纪的体育教学现代化技术。
长期来,我国体育教学一直是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方法只注重形式与技艺层的传授,忽视思想层和文化层的媒介。教学手段是传授体育技术知识的媒介与导体,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随着新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控制论、生物工程、人体生命学的广泛应用,将使体育教学用光、声、像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
2.3培养新型的体育教师队伍。
有关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1)改变“保守”的体育教育行为,积极投入到时代的改革中去。(2)教师应具有终身教育和促进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能不断反思和认识自己,以及塑造自我的能力。(3)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自觉进行科研的意识和能力。(4)新型体育教师素养的形成,关键要有教师本人的自觉投入。(5)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
2.4改革人事制度,促进师资流动。
人才流动将是人才竞争与队伍优化的必要途径。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师资结构模式,建立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动态结构模式。以教授、副教授、讲师为主体组成的固定编制队伍,是完成体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主力,处于流动状态的助教和部分讲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补充。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研究生、博士、访问学者、离退休学科骨干返聘人员等编外流动人员的作用或向社会聘请兼职教师,体育部门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关键岗位,均应通过竞争择优上岗,使聘任制名副其实,改变目前存在的“一次分配定终身”的做法。
要确定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战略和改革思路,就必须对21世纪学校体育的课程体系、现代化体育教学技术、新世纪的新型体育教师队伍、强化体育教学管理等发展趋势有比较准确的判断和认识,从而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思想和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提出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植彬等.现代人才素质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2](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学校 体育 改革
随着我国教育与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原有的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对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不相适应:学术竞争力不强,科研队伍尚未形成,体育教育质量不好,领导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和对经费的投入与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和需要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等等。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求学校体育教育把培养人才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力等内化到体育教育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中,为此,课程体系、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等都应作出相应的变革。
1.明确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路和观念。体育教育思想、体育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改革实践的方向与成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面临挑战,然而,制约和影响当前改革的根本因素更多的是来自体育教师头脑中固有的旧思想和旧观念,以及直接接受这些思想观念影响的思维方式。
我们认为学校体育教育不能光把目光盯住跑、跳、投、打球、踢球上,光那样就不是教育。体育教育的根本基础还在于体育文化,没有文化也发展不了体育。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该具有的知识、理论水平和内容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是急需认真研究的课题。
2.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决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及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学生的素质不单纯是以知识结构为标志,应该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文化等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因此,体育课程的目标将定位于21世纪社会人才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结构之中,使学校体育成为终身体育的入门期,并把体质教育和竞技教育转向以健身为目的和内容的教育。
2.1体育课程的形式。
(1)统一性与多样性。全国体育课程应该有统一的纲要。但是,我国地域宽广,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经济、习俗、环境等不尽相同,学生的体质、学生的个性也均有显著的差异。应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体育课程结构、标准和目标等作出全国统一的规定。 同时,要根据社会、经济和体质等差异,以及高等学校文、理、医、工等专业的区别,制定多样性体育课程,以满足实际需要。(2)必修课与选修课。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一般都包含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部分。必修课是指同一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内容,选修课是指允许个人自由选择体育项目内容。必修课是为了保证基本体育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实现,选修课是要使体育课程内容适应学生多方面的需要。(3)课程的学科领域(课内活动)与课程的学科外领域(课外活动)。如何看待课外活动在体育课程中的地位以及它的教育关系,仍然是今后课程改革中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课外活动无疑可以增长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也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与健康。但是,我们认为过分扩大课外活动的作用是须斟酌的,更不能以课外活动取代体育教育。课外活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体育课程的设计一定要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以及个性发展等诸因素的相互联系来安排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
2.2面向新世纪的体育教学现代化技术。
长期来,我国体育教学一直是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方法只注重形式与技艺层的传授,忽视思想层和文化层的媒介。教学手段是传授体育技术知识的媒介与导体,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随着新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控制论、生物工程、人体生命学的广泛应用,将使体育教学用光、声、像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
2.3培养新型的体育教师队伍。
有关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1)改变“保守”的体育教育行为,积极投入到时代的改革中去。(2)教师应具有终身教育和促进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能不断反思和认识自己,以及塑造自我的能力。(3)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自觉进行科研的意识和能力。(4)新型体育教师素养的形成,关键要有教师本人的自觉投入。(5)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
2.4改革人事制度,促进师资流动。
人才流动将是人才竞争与队伍优化的必要途径。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师资结构模式,建立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动态结构模式。以教授、副教授、讲师为主体组成的固定编制队伍,是完成体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主力,处于流动状态的助教和部分讲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补充。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研究生、博士、访问学者、离退休学科骨干返聘人员等编外流动人员的作用或向社会聘请兼职教师,体育部门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关键岗位,均应通过竞争择优上岗,使聘任制名副其实,改变目前存在的“一次分配定终身”的做法。
要确定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战略和改革思路,就必须对21世纪学校体育的课程体系、现代化体育教学技术、新世纪的新型体育教师队伍、强化体育教学管理等发展趋势有比较准确的判断和认识,从而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思想和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提出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植彬等.现代人才素质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2](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