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童《白沙》中雪莱之死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lyialyia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83年在《青春》发表小说处女作《第八个是铜像》开始,苏童便与短篇小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多次表示:“我写短篇小说能够最充分地享受写作,与写中长篇作品比较,短篇给予我精神上的享受最多。”这些短篇小说大多有着浓郁的抒情风格,独特的叙事结构和精湛的语言修辞,故事中常带有突发性的死亡情节,并因人物离奇的逝世而使故事弥漫着一股荒诞而感伤的气息。可以说,苏童笔下的种种死亡现象具有丰富的内涵,死亡是苏童打造的文学世界里一方独特神秘的景致。在这些小说当中,备受关注的有《仪式的完成》《沿铁路行走一公里》《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等,而《白沙》常被评论者们忽略,笔者认为这篇小说充分彰显了苏童小说的死亡美。本文即通过剖析人物形象及相关的死亡意象,分析《白沙》中的雪莱之死,旨在丰富苏童短篇小说研究,拓宽苏童研究的思路,帮助读者领会苏童小说的意境及内涵,感悟苏童小说中的死亡美。
  《白沙》篇幅不长,全文不足9000字,但其塑造的人物形象颇为饱满生动。“我”作为故事叙述者,是故事中的摄影学习班指导教师老毕的朋友,也是整个事件的知情者和评论人。几位摄影班的朋友出游,共三男二女,其中包括教师老毕和小林等学生。作为不“随波逐流”的文艺青年,他们绕开了游人如织、热闹喧嚣的海滨浴场,而是另辟蹊径,去了海湾对面人迹罕至、荒凉简陋的金寨渔村。金寨渔村的渔民并不热情好客,一行人只好自搭帐篷露宿。就在此时,他们发现了诗人雪莱的帐篷,帐篷上涂绘了许多海洋、爱、自由等词语。大家围坐于雪莱帐篷中畅饮,豆豆无意透露了雪莱将于生日走向大海的死亡计划。之后的三天里,摄影班都在等待最后一刻的来临,想知道雪莱是否会自杀。当那一刻真的来临的时候,所有人目瞪口呆,而雪莱也在这些人或悲伤或震惊的目光中走向大海深处,完成了一次颇具诗意的海葬。诗人雪莱在小说中被塑造为一个于27岁生日当天投海自尽的理想主义殉道者的形象,与小说中摄影班等人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苏童试图通过摄影班的平庸世俗,反衬雪莱的纯洁孤独,并对雪莱之死进行了极为浪漫的刻画。
  八月的某天,摄影班到达金寨海滩,与流浪歌手雪莱情侣邂逅。学员们试图搭讪时,雪莱若有所思地保持沉默,与女友豆豆的泼辣外向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学员们好奇两人驻扎金寨海滩的目的、询问两人家乡时,他仿佛置身事外,盯着远处的海面陷入沉思,脸上是类似梦游的神情。人们只听见雪莱说了一句话:“大海又涨潮了,天又黑了。”当别人谈论现实问题时,雪莱不感兴趣,显得格格不入。“又”意为重复,暗示雪莱对周而复始的现实生活感到厌倦、消极,使这句话带有宿命般的意味,预示着雪莱最后的死亡。
  摄影班向渔民借宿未果,向雪莱情侣求助,雪莱举着蜡烛走出帐篷,“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的脸上有一种梦幻似的忧伤。”由此可见,雪莱的外形整体上是苍白的、梦幻的、哀伤的,带有游离世间的气息。随后,雪莱从帐篷里取出两瓶酒招待大家。此时雪莱的双眸里燃烧着某种虚无又热烈的火焰,他说:“来喝酒吧,男的喝白酒,女的喝葡萄酒,你们这些人真可怜,你们是不是还有一点勇气,一点忧伤?你们需要面对的不是你们的肚子,是这个荒凉的世界,这个世界即将毁灭,难道你们一点都不知道吗?”在摄影班表示喝酒无用,他们还是想要食物以后,雪莱又说:“你们别无选择,只有诗才能拯救你们大家了!”雪莱与摄影班的冲突在于,雪莱试图用诗歌和酒精充实人生,以此抵抗荒谬的世界,而摄影班认为雪莱是“疯子”、“怪人”,双方互不理解、互相鄙夷。
  大家围坐在狭窄的帐篷中,纷纷搜寻帐篷里的食物,摄影班里最为年长的老毕和雪莱侃侃而谈。雪莱说自己从八岁就开始思考死亡,流浪多年写了许多诗歌,到二十七岁时,他厌倦了生命,想结束生命。这样的生活轨迹无疑与老毕等人不同。对雪莱“饶有兴趣”的老毕,后来也饥饿不堪,在雪莱谈及死亡计划时不予倾听,而是接过罐头鱼吃起来,因此忽略了雪莱哀伤的眼神和沉重的叹息。由此可见,老毕等人在意的是肉体所需、填饱肚子,而雪莱所思考的是精神世界、拯救灵魂,双方在思想境界和精神领域截然不同。
  到了夜里,雪莱醉眠不醒,豆豆无意中透露出雪莱将于三天后的27岁生日自杀。摄影班好奇地观察着雪莱的容貌:“他脸上忧伤而凝重的表情看上去就像圣洁的耶稣……他的苍白失血的脸庞,他的瘦削修长的四肢,他的柔软蓬乱的长发,还有他长发间那些细碎发亮的沙子。”耶稣是救世主,在历代艺术作品中都是长发垂散,苍白瘦削的形象,为拯救世人而自愿走上绞刑架,却至死不被世人所理解。用耶稣来比喻雪莱,暗示着雪莱最后的殉道。老毕曾劝阻雪莱自杀,而雪莱说:“诗意有时与生命并存,有时却与死亡并存……现在我要创造的是死亡的诗意,而不是生命。”这句话表明雪莱已下定决心,在他的脑海里,死亡不是丑陋的、令人鄙夷的,而是美丽的、富有诗意的。他为了实现诗意的理想,甘愿以死成全。
  海葬发生在三天后的夜晚,整个过程庄严肃穆,在场的人只有摄影班全员和豆豆。在月光柔和的照映下,在豆豆柔美的歌声中,大家静静地看着雪莱走向大海,雪莱即将被海浪吞没之时,向岸上的人们大喊:“你们这些迷途的羔羊,你们跟我来吧!”这唯一的遗言点明了雪莱的悲剧:这是一个浮躁功利的世界,人们像迷途之羊疲于奔命,殊不知面临着灵魂的毁灭和精神的消亡。在这样的世界里,即便有人像雪莱一般,充当火把试图点亮世界,却不被理解认同,终不免失望地暗淡、熄灭。雪莱自幼浪迹天涯,以音乐为生,一路必定饱经艰辛,他通过诗歌、酒精麻痹自己,但难以忍受枯燥乏味的生活,抵抗不了冷漠残酷的现实。
  海葬结束后,大家回到生活的正轨。不久,摄影展览上出现了一张题名为《海葬》的作品,作品出自老畢之手,他趁大家不注意拍下了雪莱生前的最后一幕。故事的叙述者“我”看到《海葬》不禁感慨:“面对这幅作品的时候,你不仅会想到死亡,也会想到新生,这就是摄影艺术的魅力。”实际上,这并非摄影艺术的魅力,而是意象运用的魅力。王干、费振钟曾将苏童的小说称为“意象小说”,葛红兵则称其为“意象主义写作”。在《白沙》中,苏童依然运用了繁复隽永的意象,营造了唯美忧伤的意境。
  照片上的雪莱缓步走入海洋深处,“黑绸似的海水一点点地浸蚀了入海者的白袍”,浓黑的海水,寓意世界的黑暗,而雪莱的白袍,则意味他出淤泥而不染。这组意象的明暗对比,既渲染了海葬的氛围,也加深了读者对人物的印象。黑色具有沉重、黑暗的含义,象征着现实世界对人类的种种包裹和压迫。白色也有其丰富的含义,“白色本身是有两重性……它既具有一种尚未进入生活的天真无邪儿童所具有的纯洁性,又具有生命已经结束的死亡者的虚无性。”在描绘雪莱的外貌时,苏童屡次用苍白形容雪莱的肤色,在刻画海葬的过程时,有意使用白袍、月光等白色意象进行衬托,纯净柔美的白色意象,既代表着人物超凡脱俗的气质,也渲染了海葬庄严肃穆的氛围,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意境和仪式感。雪莱走向生命的尽头的同时,似乎也获得了新生。因此,雪莱之死的悲剧性得以消解,整体氛围给人以神圣优美的感觉。
  弗洛伊德说:“死亡以死本能的形式,成为一种消灭生命的势力,而所有的生命的目标都表现于死亡。”他认为人似乎有毁灭自己生命的本能要求,自杀某种意义上是为了新生。程德培也曾表示:“与其说苏童小说对死亡的注解是生命的结果,还不如说是一种可能状态的消亡,是一种时间上的中断。”在苏童精心打造的文学世界里,死亡并不一定都是悲哀的,有时它会成为解脱。雪莱的死亡是获得新生的一种方式,是找到诗意的一种可能,是唤醒信仰的一种呐喊。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死亡是悲哀和恐怖的,而苏童将人们讳莫如深的死亡转变成一场美的盛宴,传统的乐生恶死的观念被打破,对自杀的描写是他对生命可贵的颠覆,只有放弃生命的那一瞬间,才令走入生活绝境的人真正获得了自由。苏童对死亡的关注也体现了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对人的存在、生命归宿的思考。
其他文献
张爱玲小说多写家庭、婚恋、爱情,大多数女性形象塑造得色彩浓郁。现今学术界出现的“张爱玲热”现象,最普遍的就是对于其笔下女性形象、畸形心理和“无爱”世界的研究,相比之下,男性形象关注较少。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因其冷漠、自私、虚伪的特质,一贯被认为是造成女性悲剧的主要原因,却很少有人对男性形象自身的悲剧性加以分析与研究,实则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受到社会、原生家庭以及自身的影响,具有浓厚的悲剧意味。这些男性形
期刊
张洁的小说《一生太长了》通过书写一只狼的个体经验和内心思索,体现了作家晚年关于人生的思考.本文从女性思考、生命思考、死亡思考三个角度入手分析,并引用作家的散文作品
期刊
空间叙述是《城堡》和《围城》共同的写作手法:事不关己、尔虞我诈的社会空间显现出现代人被悬置、被压迫的命运;麻木不仁、缺乏沟通的精神空间导致个体一度被排挤在生存边缘,所有人都是孤独的存在。主人公的空间困境不仅是客观世界的外在反映,更是作家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探索反思。本文以《城堡》和《围城》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文本空间符号的解读,探讨其指向的生存困境,从而探寻超越的可能。  《城堡》是卡夫卡的遗作,讲述
期刊
《人生》是出悲剧。这悲剧是个人追求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的结果。这悲剧也是现代观念和传统观念的冲突造成的。这悲剧同时又是贫穷和富裕、有权和无权之间的鸿沟造成的。高加林是个悲剧人物,值得同情,令人惋惜。  一、故事和主要人物关系  小说《人生》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路遥。小说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描写改革开放初期,陕北高原高家村,农民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当民办教师三年后被同
期刊
从我国当代文坛的结构来看,莫言一直是翘楚,作为诺贝尔文学获奖者,他的作品中并没有过于华丽的语言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是散发着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里面都是他耕过田的汗渍,散发着高粱酒香气的农村小屋。莫言的笔更像是一个魔法棒,将高密北都乡的农村变成一个具有浓郁墨香的文学王国,在这个王国中他可以自由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升华,为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真实又虚幻的故事。  一、莫言——一
期刊
副词是词性的一种,一般用以修饰动词、形容词,以表示时间、范围、频率、语气等。吕叔湘曾把副词分为时间副词、程度副词、判断副词、否定副词等。张谊生从语义功能和句法功能的角度将副词分为评注性副词、限制性副词和描摹性副词。李泉又将副词分为七类,即范围、程度、时间、否定、语气、关联、方式。虽然长期以来专家学者们对副词的分类认识不一致,但总得说来,都被限定在了“时间、范围、语气、情态”等方面。显而易见,专家学
期刊
新感觉派强调作者直观或主观的感受,不太注重对客观性事物的描绘,力求将主观的感受和理解映射到客体当中,以创造一种属于作者个性化的新感觉。作为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之一的施蛰存融和了中西方文化,杂糅并融的创作风格被众多文学研究者从社会、历史等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尤其是他在小说创作中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受容、小说形式与技巧上的探索等相关著述非常多。施蛰存十分重视文学创作的创新性,他的小说不论结构、情节、还
期刊
沈从文是我国文学史上非常有特色的一位作家,他的文学作品以小说为主,尤其是反映湘西文化风俗精神的小说作品,如《边城》《长河》等,这些小说情节相对简单,其中蕴含丰富的湘
期刊
自从小说理论诞生以后,小说的观察角度成了学术界的流行术语,视角成了学术界的一个关注焦点。申丹指出:“‘视角’或‘叙述视角’指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视角问题在以往曹文轩小说研究中,可以说是不太受人注意的,但它在曹文轩艺术中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了解曹文轩小说的视角形式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把握曹文轩小说创作艺术的变化发展,使我们更能深刻领会曹文轩创作艺术上不成熟到成熟这一艺术变迁轨迹。  一、第一人
期刊
叶广芩是陕西籍满族女作家,祖姓叶赫那拉。八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到九十年代以后所发表的家族系列长篇小说引起了读者与学界的关注,其代表作主要有《谁翻乐府凄凉曲》《黄连厚朴》《全家福》《青木川》等。长篇小说《采桑子》以家族叙事为主,通过描写一个钟鸣鼎食的贵族家庭的兴衰,展现出辛亥革命后的风云变幻,既写出曾经风光繁荣的家族逐渐败落,又隐现了贵族子弟在面对时代的浪潮时复杂的内心与艰难沉重的步伐,成为其家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