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施工时,应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裂缝,使结构尽量不出裂缝,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并要积极开展各种检测和审计活动,分析调查结果并对产生的问题合理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裂缝问题是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问题,也是较为难以解决的问题。现浇混凝土板因其整体稳定性好、抗震能力强并且可以满足较大跨径的要求等优点,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混合料結构之一。然而本文根据建筑施工经验了解到,在现浇混凝土板浇筑到其成型、安置过程中,许多现浇混凝土板会出现竖向的或不规则的早期裂缝,一方面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构成威胁,同时在交工验收时,这会使建筑工程结构物的评价大打折扣。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
1、设计方面原因
还有一些建筑商在进行房屋的建设过程中没有对建筑所处的环境和地理态势做出详细的了解,使得房屋的建筑在根本上存在这种缺陷,其出现房屋的渗漏将是必然的事情。比如,房屋平面坡度较小,下落水管数量和管径不足,若下大雨,房屋面的水不及时排出去,或排水不畅,容易形成房屋表面局部积水,过多的水从而引起防水层损坏而渗漏。
2、材料方面问题
一方面,在浇注混凝土阶段,因水的质量不达标,从而有可能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巨大影响。当水质中的含大量氯元素时,待混凝土成型之后,可能会腐蚀钢筋,这样便使混凝土出现的裂缝;另一方面,在材料配制过程中,砂石比例不均匀也可能造成裂缝的产生。如果砂石含量超出标准要求,混凝土硬度会大大降低。以至于在混凝土成型之后,在其表层产生了一些不规则裂缝。
3、施工方面的原因
施工时未严格要求按正确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在施工中对质量不重视,这样也会使房屋发生渗漏。如排水处下坡度不足,未按正确规范设置分沟缝,防水材料厚度不足。出屋面的管根、水落口、天沟、檐沟、泛水等未做处理。保护层不符合要求,屋面泛水做法不规范,细部做法不符合要求等施工质量问题是导致屋面渗漏的主要因素。施工时混凝土振捣不均匀混凝土出现不密实现象,温度有剧烈变化。混凝土胀缩,导致混凝土裂缝。防水基层达不到要求,表面粗糙,起砂。强度不够,粘结效果差。防水层的施工不均匀、拉裂、厚度不够、气泡、空鼓,细部处理不到位。质量成品保护效果差,野蛮施工,破坏了防水层。外墙和楼板中夹杂、木方、模板等未清理干净,这些材料吸水率高,且腐烂变质,及易引起渗漏。
4、浇筑后的养护不合理
我们知道现在建筑楼板浇筑后的养护方法已经比较落后,这种老式的养护方法已经不符合现代建筑的需要,所以探索改进新的养护方法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混凝土的失水情况会影响到水泥的水化作用,如果在水泥的水化作用完成之前,失水太严重就会造成混凝土的结构疏松形成干缩裂缝等导致楼板的渗水性过大。
三、建筑施工中预防裂缝的措施
1、设计控制裂缝措施
(1)控制温差裂缝比较好的办法是结合节能要求,使结构物都能包裹在保温层之内,使温差裂缝在使用阶段就可以大大减少甚至避免。另外,在温度敏感部位适当增加一些温度配筋,如:窗角处、对外墙接合部等处增加一些细且密的配筋。
(2)控制收缩裂缝。收缩是长期发生的,强度越高的混凝土收缩越大,所以设计应用的混凝土标高不要太大。对比较容易产生的区域及开洞四角可相应增加构造配筋。含筋量的增加或配置细而密的钢筋,可以分散裂缝,使裂缝细而密,从而达到不渗水甚至肉眼看不见的要求。
(3)设计上尽可能消除人为的非结构承载性裂缝。建筑各部位在设计上尽可能做到在收缩与温差发生时,使变形基本协调。另外,对结构体不要有太大的局部削弱,例如:管道不要太集中,大的管道要确保有一定的保护层,并要设置构造配筋。在不可避免有过大的刚度差,或者过大的变形约束处应有必要的加强配筋。
2、确保材料的质量
合理的选用热量低、放热慢的材料,并结合外加剂的使用,是控制裂缝的重要措施。应特别注意选择对收缩变形及水化热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及掺和料,对于常规混凝土尽可能采用普通减水剂或中效减水剂,对于高强及高性能混凝土宜采用高效减水剂。另外掺加外加料和外加剂,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抗渗能力,降低最终收缩值,防止结构出现温度裂缝,是防治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3、施工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要求工程师严格监督控制。把好质量关,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控制砂的粒径及含量,适当减少空隙率以减少混凝土收缩量,从而加强混凝土抗裂强度。
(2)必须注意各工种交叉作业
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予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前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此外,有必要增加一定数量的钢筋工,在混疑土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当浇筑时,应在裂缝容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区域,应铺设临时活动跳板。值得一提的是尽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3)严格把关混凝土施工程序
在楼层混凝上浇筑完毕的一天之内,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型材料,做到轻卸、轻放、分散就位。第3天可开始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对计划中吊卸放材料的部位(即面积超过40m2)的模板其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横杆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浇注混凝土表面上铺设旧木模或跳板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从而防止楼板裂缝的发生。
(4)严格把关板面负筋的保护层
现浇板负筋一般放置在梁钢筋上面,与梁筋应绑扎在一起,另外,采用铁架子或混凝土垫块等措施来固定负筋的位置,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板面钢筋不再下沉。从而有效控制保护层,避免支座处因负筋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一般而言,板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大于15mm。
4、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在浇筑完混凝土后,并且在混凝土最终凝结后的12个小时内,将保护混凝土的外露表面覆盖住,有效的做好混凝土的浇水养护工作。而且,在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还应该保持经常性的浇水,确保混凝土一直处在比较好的湿润状态。从一般的工程实践来讲,混凝土至少要保证7天的浇水养护,但对于掺有外加剂和具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其浇水养护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4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进行蓄水养护。
综上所述,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同时也要严格对施工材料质量问题进行严格把关,做好质量审查工作。同时,施工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的的工程技术,对一些特殊施工地点也要进行特殊的处理,比如说容易出现裂缝和渗漏的地点。技术人员对工程要严把质量关,本着对客户负责的态度去认真履行相应职责。
参考文献:
[1] 疏瑞霞. 预防渗漏隐患 确保工程质量[J]. 中国西部科技. 2013(18)
[2] 王建利,马卉,倪国葳. 建筑工程中几种常见裂缝的分析与防治[J]. 科技信息. 2012(02)
[3]韩阳,符东臣.对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
[4]朱子龙.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0,(10)
[5]王明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3)
关键词:建筑施工;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裂缝问题是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问题,也是较为难以解决的问题。现浇混凝土板因其整体稳定性好、抗震能力强并且可以满足较大跨径的要求等优点,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混合料結构之一。然而本文根据建筑施工经验了解到,在现浇混凝土板浇筑到其成型、安置过程中,许多现浇混凝土板会出现竖向的或不规则的早期裂缝,一方面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构成威胁,同时在交工验收时,这会使建筑工程结构物的评价大打折扣。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
1、设计方面原因
还有一些建筑商在进行房屋的建设过程中没有对建筑所处的环境和地理态势做出详细的了解,使得房屋的建筑在根本上存在这种缺陷,其出现房屋的渗漏将是必然的事情。比如,房屋平面坡度较小,下落水管数量和管径不足,若下大雨,房屋面的水不及时排出去,或排水不畅,容易形成房屋表面局部积水,过多的水从而引起防水层损坏而渗漏。
2、材料方面问题
一方面,在浇注混凝土阶段,因水的质量不达标,从而有可能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巨大影响。当水质中的含大量氯元素时,待混凝土成型之后,可能会腐蚀钢筋,这样便使混凝土出现的裂缝;另一方面,在材料配制过程中,砂石比例不均匀也可能造成裂缝的产生。如果砂石含量超出标准要求,混凝土硬度会大大降低。以至于在混凝土成型之后,在其表层产生了一些不规则裂缝。
3、施工方面的原因
施工时未严格要求按正确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在施工中对质量不重视,这样也会使房屋发生渗漏。如排水处下坡度不足,未按正确规范设置分沟缝,防水材料厚度不足。出屋面的管根、水落口、天沟、檐沟、泛水等未做处理。保护层不符合要求,屋面泛水做法不规范,细部做法不符合要求等施工质量问题是导致屋面渗漏的主要因素。施工时混凝土振捣不均匀混凝土出现不密实现象,温度有剧烈变化。混凝土胀缩,导致混凝土裂缝。防水基层达不到要求,表面粗糙,起砂。强度不够,粘结效果差。防水层的施工不均匀、拉裂、厚度不够、气泡、空鼓,细部处理不到位。质量成品保护效果差,野蛮施工,破坏了防水层。外墙和楼板中夹杂、木方、模板等未清理干净,这些材料吸水率高,且腐烂变质,及易引起渗漏。
4、浇筑后的养护不合理
我们知道现在建筑楼板浇筑后的养护方法已经比较落后,这种老式的养护方法已经不符合现代建筑的需要,所以探索改进新的养护方法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混凝土的失水情况会影响到水泥的水化作用,如果在水泥的水化作用完成之前,失水太严重就会造成混凝土的结构疏松形成干缩裂缝等导致楼板的渗水性过大。
三、建筑施工中预防裂缝的措施
1、设计控制裂缝措施
(1)控制温差裂缝比较好的办法是结合节能要求,使结构物都能包裹在保温层之内,使温差裂缝在使用阶段就可以大大减少甚至避免。另外,在温度敏感部位适当增加一些温度配筋,如:窗角处、对外墙接合部等处增加一些细且密的配筋。
(2)控制收缩裂缝。收缩是长期发生的,强度越高的混凝土收缩越大,所以设计应用的混凝土标高不要太大。对比较容易产生的区域及开洞四角可相应增加构造配筋。含筋量的增加或配置细而密的钢筋,可以分散裂缝,使裂缝细而密,从而达到不渗水甚至肉眼看不见的要求。
(3)设计上尽可能消除人为的非结构承载性裂缝。建筑各部位在设计上尽可能做到在收缩与温差发生时,使变形基本协调。另外,对结构体不要有太大的局部削弱,例如:管道不要太集中,大的管道要确保有一定的保护层,并要设置构造配筋。在不可避免有过大的刚度差,或者过大的变形约束处应有必要的加强配筋。
2、确保材料的质量
合理的选用热量低、放热慢的材料,并结合外加剂的使用,是控制裂缝的重要措施。应特别注意选择对收缩变形及水化热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及掺和料,对于常规混凝土尽可能采用普通减水剂或中效减水剂,对于高强及高性能混凝土宜采用高效减水剂。另外掺加外加料和外加剂,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抗渗能力,降低最终收缩值,防止结构出现温度裂缝,是防治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3、施工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要求工程师严格监督控制。把好质量关,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控制砂的粒径及含量,适当减少空隙率以减少混凝土收缩量,从而加强混凝土抗裂强度。
(2)必须注意各工种交叉作业
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予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前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此外,有必要增加一定数量的钢筋工,在混疑土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当浇筑时,应在裂缝容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区域,应铺设临时活动跳板。值得一提的是尽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3)严格把关混凝土施工程序
在楼层混凝上浇筑完毕的一天之内,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型材料,做到轻卸、轻放、分散就位。第3天可开始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对计划中吊卸放材料的部位(即面积超过40m2)的模板其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横杆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浇注混凝土表面上铺设旧木模或跳板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从而防止楼板裂缝的发生。
(4)严格把关板面负筋的保护层
现浇板负筋一般放置在梁钢筋上面,与梁筋应绑扎在一起,另外,采用铁架子或混凝土垫块等措施来固定负筋的位置,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板面钢筋不再下沉。从而有效控制保护层,避免支座处因负筋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一般而言,板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大于15mm。
4、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在浇筑完混凝土后,并且在混凝土最终凝结后的12个小时内,将保护混凝土的外露表面覆盖住,有效的做好混凝土的浇水养护工作。而且,在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还应该保持经常性的浇水,确保混凝土一直处在比较好的湿润状态。从一般的工程实践来讲,混凝土至少要保证7天的浇水养护,但对于掺有外加剂和具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其浇水养护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4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进行蓄水养护。
综上所述,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同时也要严格对施工材料质量问题进行严格把关,做好质量审查工作。同时,施工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的的工程技术,对一些特殊施工地点也要进行特殊的处理,比如说容易出现裂缝和渗漏的地点。技术人员对工程要严把质量关,本着对客户负责的态度去认真履行相应职责。
参考文献:
[1] 疏瑞霞. 预防渗漏隐患 确保工程质量[J]. 中国西部科技. 2013(18)
[2] 王建利,马卉,倪国葳. 建筑工程中几种常见裂缝的分析与防治[J]. 科技信息. 2012(02)
[3]韩阳,符东臣.对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
[4]朱子龙.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0,(10)
[5]王明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