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其对于物理课来说,每节课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发挥每个组员的能力,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应用
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开展互助性和促进性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并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一、合作学习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价值
其一,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物理学科的理论教学内容通常比较枯燥,大量的概念和定理的理解和记忆的过程通常无法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课堂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无法估计大部分学生的理解程度,因此物理学科的单独理论教学通常最终成效较差。互动学习的优势在于可以分化课堂教学的内容,改变教师在课堂中“唱独角戏”的状况。科学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将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分组,在小组中,学生存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但是差距范围不会因为成员数量过大的原因而产生负面影响,更容易引发学生的主动交流意识和欲望。其二削弱物理概念的抽象化。物理概念的抽象化使得其语言描述必须做到严谨、科学,因此其中会出现许多初中生在之前学习中未能了解的术语、名词等等,这种特殊性、专业性的术语在学生的理解当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就是造成某些学生理解错误的根本原因,即使是教师在运用个人认识来对某个定义进行解释的过程中也可能引起歧义。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认识上的交流,多样化的解释方式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理解的正确性,即使出现一些错误认识,教师更容易发现并给予及时的更正。其三,改善师生交流和互为评价。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得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够得到广泛的评价,最终在小组内部达成一种共识。班级在进行了小组分配以后,小组内部所形成的共识在小组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就会引发争论,而此时学生的个人见解就很难起到核心的引导作用,最终就需要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认识进行评判、分析正误,并加以点评。这种方式大大促进了师生交流的频率,也能够降低教师对单个学生进行评价和指点的难度。
二、适时分组,获取最佳学习效果
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应把握好分组的时机。在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过一会儿用一次。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刚分好组,没说几句,就被教师止住安排下一项内容了,合作学习显得匆忙、零乱。因此,把握好分组的时机尤为重要!①当任务繁重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新教材要求同学们的知识学习不局限于课本,课堂理论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内化”,让学生带着设计好的问题去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料。由于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任务多,时间紧,学生通常不具备独立完成的条件和能力,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很快捷、高效。②当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以前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参与者。特别是一些学习态度差的学生更是心不在焉,不愿去动脑,动口,动手,造成差生面不断扩大,即使是学习态度好的学生面对如此单调的课堂,也很难在一节课的时间内都能集中精神听课,他们也需在课后花大量时间去复习、做题才能保证一定的效果,进而造成物理课堂教学效益差。为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格局,我们在物理实验课教学上从形式到内容都做了大胆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来唱主角,教师甘当配角。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在实践中学会自我思考和探索。③当方法多样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如:有一组串联的彩灯(如图),当闭合开关后灯都不亮,已知其中1盏灯的灯丝烧断,请大家判断是哪盏灯坏了?所需器材自选。问题的存在恰恰是推开真理大门的前奏。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讨论,由学生自己分析和处理信息。经过讨论,有小组提出用电压表检验,有小组提出用电流表检验,有的小组提出再用一只完好的灯泡分别代替电路中的每一只灯泡,有的小组提出用一根导线来检验等。当然提出的方法中有可行的,也有不可行的,经过大家的讨论把不可行的分别排除。传统的教学不是老师讲解,就是同学们回答后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复。有的同学没有理解,有的同学对老师的讲解不会提出自己的意见,认为老师说的一定正确。但是如果让同学们自己讨论,大家的关系是相互平等的,敢于發表自己的见解,能够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来。
三、合理分组,相互合作相互竞争
为了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除了把握分组的时机,还要进行合理的分组。第一,分组时应兼顾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做到“组内异质”。这里的差异应包括学生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比如在前面安排同学们去多方面搜集生活生产中各式各样杠杆的信息时,就要考虑到同学家庭的差异,否则同组的学生可能搜集到许多重复的信息,就不能很好的进行组内交流。同时还要考虑学生能力,比如,让爱好电脑的学生去上网搜集资料,就不可以把班级内电脑“高手”都分在同一组。“组内异质”除了可以更好的发挥每位同学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组内成员间的相互学习。第二、分组还应做到“组组同质”。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如果小组与小组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综合能力较弱的小组,就会失去兴趣,那么这样的竞争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增强他们再次去争取成功的信心。同时为了同一个目标还能促进组内成员之间更好的合作。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同伴的帮助,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应充当好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精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这样能增强科学探究活动的效果,使学生尝到合作学习的快乐,提高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兴趣,让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真正有效开展起来。
【关键词】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应用
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开展互助性和促进性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并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一、合作学习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价值
其一,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物理学科的理论教学内容通常比较枯燥,大量的概念和定理的理解和记忆的过程通常无法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课堂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无法估计大部分学生的理解程度,因此物理学科的单独理论教学通常最终成效较差。互动学习的优势在于可以分化课堂教学的内容,改变教师在课堂中“唱独角戏”的状况。科学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将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分组,在小组中,学生存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但是差距范围不会因为成员数量过大的原因而产生负面影响,更容易引发学生的主动交流意识和欲望。其二削弱物理概念的抽象化。物理概念的抽象化使得其语言描述必须做到严谨、科学,因此其中会出现许多初中生在之前学习中未能了解的术语、名词等等,这种特殊性、专业性的术语在学生的理解当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就是造成某些学生理解错误的根本原因,即使是教师在运用个人认识来对某个定义进行解释的过程中也可能引起歧义。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认识上的交流,多样化的解释方式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理解的正确性,即使出现一些错误认识,教师更容易发现并给予及时的更正。其三,改善师生交流和互为评价。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得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够得到广泛的评价,最终在小组内部达成一种共识。班级在进行了小组分配以后,小组内部所形成的共识在小组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就会引发争论,而此时学生的个人见解就很难起到核心的引导作用,最终就需要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认识进行评判、分析正误,并加以点评。这种方式大大促进了师生交流的频率,也能够降低教师对单个学生进行评价和指点的难度。
二、适时分组,获取最佳学习效果
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应把握好分组的时机。在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过一会儿用一次。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刚分好组,没说几句,就被教师止住安排下一项内容了,合作学习显得匆忙、零乱。因此,把握好分组的时机尤为重要!①当任务繁重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新教材要求同学们的知识学习不局限于课本,课堂理论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内化”,让学生带着设计好的问题去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料。由于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任务多,时间紧,学生通常不具备独立完成的条件和能力,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很快捷、高效。②当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以前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参与者。特别是一些学习态度差的学生更是心不在焉,不愿去动脑,动口,动手,造成差生面不断扩大,即使是学习态度好的学生面对如此单调的课堂,也很难在一节课的时间内都能集中精神听课,他们也需在课后花大量时间去复习、做题才能保证一定的效果,进而造成物理课堂教学效益差。为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格局,我们在物理实验课教学上从形式到内容都做了大胆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来唱主角,教师甘当配角。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在实践中学会自我思考和探索。③当方法多样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如:有一组串联的彩灯(如图),当闭合开关后灯都不亮,已知其中1盏灯的灯丝烧断,请大家判断是哪盏灯坏了?所需器材自选。问题的存在恰恰是推开真理大门的前奏。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讨论,由学生自己分析和处理信息。经过讨论,有小组提出用电压表检验,有小组提出用电流表检验,有的小组提出再用一只完好的灯泡分别代替电路中的每一只灯泡,有的小组提出用一根导线来检验等。当然提出的方法中有可行的,也有不可行的,经过大家的讨论把不可行的分别排除。传统的教学不是老师讲解,就是同学们回答后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复。有的同学没有理解,有的同学对老师的讲解不会提出自己的意见,认为老师说的一定正确。但是如果让同学们自己讨论,大家的关系是相互平等的,敢于發表自己的见解,能够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来。
三、合理分组,相互合作相互竞争
为了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除了把握分组的时机,还要进行合理的分组。第一,分组时应兼顾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做到“组内异质”。这里的差异应包括学生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比如在前面安排同学们去多方面搜集生活生产中各式各样杠杆的信息时,就要考虑到同学家庭的差异,否则同组的学生可能搜集到许多重复的信息,就不能很好的进行组内交流。同时还要考虑学生能力,比如,让爱好电脑的学生去上网搜集资料,就不可以把班级内电脑“高手”都分在同一组。“组内异质”除了可以更好的发挥每位同学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组内成员间的相互学习。第二、分组还应做到“组组同质”。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如果小组与小组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综合能力较弱的小组,就会失去兴趣,那么这样的竞争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增强他们再次去争取成功的信心。同时为了同一个目标还能促进组内成员之间更好的合作。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同伴的帮助,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应充当好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精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这样能增强科学探究活动的效果,使学生尝到合作学习的快乐,提高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兴趣,让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真正有效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