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节水,摆脱困境的出路

来源 :人与生物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1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走进衡水湖,我们发现它的困境折射出整个华北地区水的危机,它的出路呼唤人对水的态度的根本转变。所庆幸的是国家政策正在由过去的“征服自然,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向“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合理共享水资源”转变。在此背景下我们请专家来和我们一起对衡水湖作了一次回顾和展望。
  陈惺:曾任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兼总工程师、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农业委员会主任,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为农田水利咨询专家。1944年在重庆中央大学就读水利工程学,解放后就职于苏北行署农水处。1950年,毛泽东提出治理淮河,他响应号召提出要去最艰苦的地方,就被调往当时水患最重的河南,从此在河南工作了一辈子。他参加了新中国最早建设的白沙水库、南湾水库的设计与施工,继而主持设计了河南宿鸭湖水库、白龟山水库和昭平台水库。文中简称“陈”。
  与许许多多的水库一样,人对衡水湖的大规模干扰是从“人定胜天”那个大跃进的年代开始的,比如当时提出“一块地对一块天”,大兴水利工程,在“大干快上”和“多快好省”的号召下,衡水湖由天然湖泊湿地变成水库只用了38天,但是两年后就废弃了一段时间。回过头来反思,这些教训的关键是什么呢?
  陈:水利是一门科学,对于水利工作者来说,治水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能够主观臆断,不能本位主义,更不能盲目按领导的意图办事。
  我国平原地区治水发生过一次很大挫折,这就是3年“大跃进”期间,在平原地区推行根据山区治水经验总结出的“以蓄为主”的治水方针。根据黄、淮、海平原易涝、易渍、易碱的特点,必须立足于排。否则,会对水域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地表积水过多造成涝灾,地下积水过多造成渍灾,地下水位被人为维持过高则利于盐分向表土聚积造成碱灾,涝、渍、碱灾并出,后果不堪设想。在“以蓄为主”方针的主导下,黄、淮、海大平原上掀起与水争地和设置阻水障碍的高潮,缩窄河道,圈占河滩,各行政区划之间修平原水库等阻水工程,还美其名曰:“客水厅”、“洪水招待所”,使河道患上严重的“肠梗阻。”农田重灌轻排,造成涝、渍、碱灾害恶性发作,饥荒四起,这才觉悟到“人不给水出路,水不给人生路”这句话的真实性。还是这一时期,由于人为地夸大了面上小型水利削减洪水的作用, 当时我们正在施工中的几座大中型水库都被认为设计得过于保守,而对其进行任意修改,大大降低了防洪能力,造成了一批险库病库。
  又比如1982年,一位学者提出,增加一个单位的森林覆盖率就能增加年平均降水多少毫米的观点,还有数据支持,但这数据太不科学了,成了一个笑话。他说森林区为什么会增加降雨量呢?是因为森林蒸发量大,蒸发上去的水多,所以下来的水也多,这不是笑话吗?空气又不是静止不动的,不是一块云对准一块地,上去多少下来多少。水汽要积累到一定的含水量,同时又遇到冷空气才会形成雨,这一过程中由于风的移动作用,你升上去的水汽,早就被吹到很远的地方去了,怎么会那么正好还到你的上空呢?
  事实上天然湿地和平原水库有着本质的不同,天然湿地一般水位低于周边农田,保护湿地的同时也就保护了周围的生态环境,不会造成周边的农业损失;而将湿地修建成千原水库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其蓄水位一般会高于周边的农田,如果不采取坝前截渗和坝后导渗等一系列防渗措施,就会对周边农田造成前面提到的种种灾害。因此若不是为了防洪、蓄水等特别需要(也就是说防洪、蓄水的效益要大于周边农田所蒙受的损失,而且没有其他替代办法),我们一般不赞成修平原水库。刘:“人定胜天”的提法肯定是片面的。往往会受到自然报复。人是自然的儿子,是自然哺育你的,没必要对抗它,你适应它就行,改造它就不行了。海河像一个扫把,衡水湖平原地区的水原来很丰富,现在缺水,“水账”是个赤字,退回几百年前,这地方大片湿地,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缺水也与治理海河有关系,1963年8月,海河流域发生大水灾,之后海河上游山区建立了大量蓄水库,海河平原开挖了许多排水碱河,海河平原的洪涝得到控制。随着气候变干与城市生活、工农业发展,用水增加,加剧了缺水。这是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目前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衡水湖不利。刘昌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问题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长期参与国家的咨询项目。在径流模式、水文实验、工程水系、森林水文及环境水资源等方面均有理论与方法论的新开拓。他的南水北调环境影响与水平衡研究,被规划设计所采用;他把华北水的研究与黄淮海平原治理相结合,在四水(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转化及调控、节水工程措施等研究方面均有重要成果。文中简称“刘”。
  衡水湖建立了湿地保护区,但实际上这个保护区是调水调来的,停止了调水,这个湿地保护区就不复存在了。这样的一个湿地保护区,它的意义是什么呢?刘:衡水湖目前的问题想来是这样,它原来由自然水系进行补充的水资源,被农业、工业和城市用水截掉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水来维持它的存活还是很有必要的,一个湿地没水就变成早地了,以它为栖息地的动植物也没法生存,故最起码也要维持最小生态功能的需水,使其生境不要再恶化下去,引起生态水赤字更多的是人类活动结果,因此我们必须还账。从湖泊上游岳城调水,还是必要的,因为当地社会经济依赖这块湿地,而尽量维持,实际上自然界是有水权的,只不过被人占掉了,现在要靠我们补偿。衡水最大库容2亿,也就是官厅水库那样。不是很大,但非常重要。在华北的早生原野,我们把白洋淀叫华北明珠,衡水湖也应该是明珠,对小气候调节,都有好处。湿地还有很重要的生态功能,如调节流量,控制洪涝。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湿地还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补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在降解污染物方面,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同时湿地植物像芦苇、水葫芦等也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就像人的“肾”,可以解毒。衡水湖的存在对华北平原很重要。
  


  衡水湖离开调水就会干枯,过去从黄河调水,去年开始从岳城水库调水。我们都知道前几年黄河出现过断流,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调水对水源的选择来说应当考虑什么呢?
  刘:衡水湖现在从岳城水库调水,从黄河调水都还是必要的。但是在调水过程中不能只考虑调水的利益,还应考虑被调水源自身的健康问题。比如我们假定一个河流的水是100%,开发40%以下能保证河流的健康,这是国际标准。然而目前我国北方开发河流水资源的平均水平在60-70%,都在超标使用。有的超标使用的就更厉害了,如海河开发到了90%以上,地表水基本用光了;黄河的开发也在70%左右。河流的健康维持需要一定的生态需 水量,在到处都缺水的今天,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保证河流湖泊等天然水体的最小生态需水量是当前必然的选择。
  在这里,我强调一个观念:“自然的权利”,西方国家很重视这一点,认为自然也有权利。仅从水权来说,虽然湿地、湖泊、河流不会说话,但它们也有水权,有用水的权利。这一观念推而广之,也就是当水的开发商和水的直接用户用水时,不要将第三方的权利忽略,这第三方可能是“自然”,也可能是下游的人们。我们国家确定的“三生”用水的优先顺序,即生活第一,生产第二,生态第三,不能因为生态是第三就可以将其牺牲掉,不管怎样,生态还是要有一份,生态系统功能默默地在为人类服务,是人所需要的。
  从衡水的案例可以看出人对水的价值要求在变化和增加,最初是为了灌溉、后来是发电,现在又要为城市提供饮用水,同时又面临地下水超采,地表水成了 “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状况,衡水湖如何才能摆脱这样的压力和困境呢?
  刘:如何应对未来水资源的严峻形势?我认为要大力控制需水的增长,即节水,这是解决水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我国的节水潜力巨大,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单位GDP消耗水比日本高两个数量级。
  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农业节水问题,因为占总用水量70%左右的农业用水浪费严重。农业节水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节水农业技术的应用,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可提高20%一50%,可由目前的1公斤小麦/吨水提高到1.6公斤小麦/吨水,每亩减少耗水70立方米;二是减少干旱地区的小麦播种面积,因为小麦的用水量远大于其他作物, 目前河北省小麦的播种面积较大,如能适当降低比例,也将缓解河北的缺水问题;三是可以使用一些虚拟水,即从国外直接进口一些高耗水的农产品,比如说进口1吨小麦,也就等于进口了1000立方米的水。这样就有望减少目前的地下水开采量,从而逐步恢复地下水的均衡。
  再说生活用水节水,一个人饮用水根本用不了多少,大量的水都浪费在洗菜、洗澡、洗衣服、冲厕所上了,如果我们能够采取理性的用水措施,把节水搞上去,就能起到“一箭三雕”的奇效,第一减少用水,第二降低了污水的排放量,第三有利于生态环境。
  另外,污水处理也是一种节水。美国基本上所有污水都经过了处理,并按水质进行分类排放,将能喝的,能灌的才了到地下去,他们称之为水银行。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水费收得太低了,美国是我们的好几倍。我国一些污水处理厂,建后甚至运转不起来。因此说,水资源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光是一个自然系统,跟政策、社会经济都有关系。
  另一方面,节水还有利于生态与环境的维持和保护:在灌溉区可避免因浪费水引起的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与农业化肥引起的面源污染。在城市里减少了废弃水的二次污染,有助于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正效应,减少负效应。
  陈:衡水湖如何摆脱当前的压力和困境,所涉及的因素很多,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就是地下水的利用问题,平原地区通过建水库的方式用水害处多多,不宜提倡,用水要以井渠结合为主,即地表水和地下水两水并用。
  开采地下水有两方面要特别注意,一是开采要有限度,因为地下水可分为浅层水和深层水两种,浅层水一般在地下2—16米之间,这部分水可以通过雨水的自然渗透来补充,而深层水由于有隔水层的存在,开采多是一次性的,是在吃祖先的老本,深层水的形成需要千万年;二是要特别注意及时补充地下水。山区以水库蓄水为主,平原则应以地下蓄水为主,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在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同时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怎样补充地下水呢?关键要找到含水地层,如土质为沙壤土或沙砾土的地方就易蓄水,这需要具体的地质勘探。为了把汛期的雨水和洪水留住,我们可以通过平整土地,增加植被,修地埂,河道修节制闸,河渠蓄水等措施以增加雨洪水向地层的自然渗透。 目前华北的许多地区因机井打得太多,地下水开采得太猛了,出现了许多地下水漏斗区,对这些漏斗进行补水非常必要,也容易操作,还不用担心水会流走,还可以通过“引黄补源”等工程,利用现有的井渠进行人工回灌,以恢复地下水的动态平衡。这样也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园地下漏斗的增大所引发的地表下沉、堤防开裂、海水倒灌、机井报废等危害。
  从衡水湖地区可以看出人们为了满足对水的需要,不断地在对自然水系进行改造,形成了很强的人工水系格局,但是,这样的格局并没有完全给人们带来用水问题的解决,倒是走入了一个欲罢不能的困境。衡水湖还有没有可能出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局面?
  陈:库区周围的农民用很朴素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对人水关系的看法,即“人不给水出路,水不给人生路”。因此我们应该走一条人水和谐之路,不要与水争地,要还地予水,也就是常说的退耕还湖。但并不是说这些地就不再用了,湖边的湿地区、水位的进退区,不是每年都有水,只有丰水年才有水,枯水年这些地并不会被淹没还是可以利用的。以河南为例,目前利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种小麦,收一季没问题,等洪水来了,小麦也已经收完了;另一种是种矮杆植物,如簸箕柳,这种植物,水淹不死,本身也不挡水,它可以用来搞编织,现在河南的编织业很发达。有统计表明,还地予水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高,在许多地方甚至比在围垦时期的效益还要高,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的家庭手工编织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刘: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好衡水湖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衡水湖保护方面的规划,加大湖泊上游流域区节水与污染防治措施的科技投入,包括农业生物技术为主的非工程措施与以灌溉节水为主的工程措施,通过教育普及与媒介的宣传提高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是可以实现人湖和谐的。
  在回顾衡水湖的历史时,我们发现,人们实施的每一次水利工程都是为了解决当时面临的问题,但是每一次水利工程之后又带来了更深层的问题,似乎问题越解决越多,越复杂了,这是否需要我们做彻底的反思呢?
  陈: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存在一个渐进的过程。水利建设和治水方法的形成也是与时俱进的。比如说河南平原,我们最初来的几年里,主要是解决洪灾。山区修水库把洪水拦住,平原挖河道,修堤防,把洪水排走。几年后洪水防住了,平原内地本身的水也都被堤防防住了,排不出去,结果灾害由洪灾为主变成了以涝灾为主。我们又开始除涝,等把洪涝都解决了,水都排走了,旱灾又开始了。我们又要解决早的问题,实行打井抗旱和引水灌溉补源相结合,用地下蓄水层进行调节,既提高了灌溉保证率,又增加农田防涝、渍、碱的能力。这之后,我们开始认识到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单一治理走向综合治理,从单目的治理走向多目的的治理,概括起来就是:排、蓄、灌、保、引并举,早、涝、碱、沙这些自然灾害综合治理。这些认识,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对自然的认识有一个深化的过程。
  总之,在治水问题上,有很多的矛盾面,必须使它们做到统一。矛盾也是会相互转化的,读毛泽东的《矛盾论》,对我很有帮助,许多矛盾的问题后来都找到了解决办法。
其他文献
造就了他那双智慧的眼睛和充满思辨的表达力,是他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尴尬身份和时时处处不无困惑的处境。他是2006年中央电视台评选出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奖的唯一获奖者,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负责人哈希·扎西多杰,人们习惯地叫他扎多。2007年我们走访的青海省海拔最高的一个村落——措池,就是他和那里的牧民一起在三江源保护区创建的村民协议保护的地方。他说:“我常常感到一种尴尬,我不是社区的,也不是
期刊
2004年10月末的一天,我终于如愿驱车踏上了我向往已久的旅程,采访拍摄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采访前我想象中的衡水湖应该是烟波浩渺、渔米之乡。几次采访拍摄下来,衡水湖以及祖祖辈辈生息在它周围的百姓中许多说不完的故事,让我难以忘怀。  作为一个摄影人能用手中的相机来记录当地百姓的生活和风土人情是我乐此不疲的事。在拍摄衡水湖的过程中,我感到地处平原没有制高点的湖区,很难拍到独特视角的标志性片子,
期刊
“院子里一点绿色都没有”    几乎从上路开始,队伍里就有不同声音。同样面对着黑帐篷,牛羊,有的被浓重的“异文化”气氛所打动,有的却感叹这个地区怎么还如此贫困落后……“移民”自然成了争论的一个主题。其实,关于移民在牧民中也有着极为不同看法,有的认为不应当靠国家养着,那样“就像一个袋子,空空的根本立不起来”:有的是为了孩子上学方便:也有的被外面的世界吸引,希望能有更好的物质生活。我们特意找到了吉卓玛
期刊
没有土地,还能称其为农民吗?在一个叫做“干顷洼”的地方确有这么一群农民。  千顷洼是衡水湖的前身,曾经是一片自然湿地。那时的千顷洼时涝时旱,变化无常,涝时整个地区成为一片汪洋;旱时仅洼地有水,成为大片良田。因此洼里散布着不少村落,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早巳习惯了几千年来水进我退、水退我进的耕种生活。  千顷洼田地几万亩,农民怎么也种不完。涝了,旱了,对村民生活影响也不大。想起当年,顺民庄一位憨厚的老伯
期刊
一个从经济目标向生态目标的转变正在三江源地区大步推进。据2005年9月20日人民日报报道:“青海省委,省政府日前决定,今年对三江源地区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考核,要从以国民经济指标考核为主,转到以生态建设指标为主上来。”这是一个理性的重大的转变,也注定是一次深刻而艰难的转变。因为,积极推动这一转变需要直面诸多的问题和歧异,包括需要对许多曾经习惯了的思维和判断,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角度加以重新审视。
期刊
黑颈鹤的“无性婚姻”    1983年,北京动物园仅有的一对黑颈鹤配对并下了蛋。这是个爆炸性的消息。在80年代,全球已知黑颈鹤仅有800多只,这对宝贝产蛋,怎能让人不欢喜?  但欢喜之后就是极度的失望了,那几个蛋都是“白蛋”,这样的蛋没有受精,孵不出小鹤来。当时我们面对这样的失望,只是一个劲地寻思,它们既然都配对了,怎么还会生白蛋?到底问题出在哪儿?  经过翻查资料,了解野生黑颈鹤的习性。我们才知
期刊
当我们结束了在北京动物园里一个多月马不停蹄的采访时,我们的第一感觉并不是完成了一次任务,而是感受到了一次生态理念的强烈碰撞。这已经不只是自然知识的学习,我们被带进了人与自然的深度思考……  没走进北京动物园之前我们就听说,这里的两栖爬行动物馆在国际上都是名列前茅的,而且在北京动物园里有“小动物园”之称,于是它成了我们采访的一个必到之处。  由于里面住着几十种冷血“居民”,两爬馆在许多人眼里是个神秘
期刊
我们来到动物园的草库——这是一个坐落在动物园北侧的草食动物的粮仓,是个游人根本不可能迈人的禁地。保管员打开两扇大铁门,一股草香味迎面扑来。站在将近20米高的草垛下,我们与保管员攀谈起来。原来这里的草是从河北、内蒙、黑龙江、新疆等地买来的,每年都要更新,可是现在草市需求越来越人,草的产地越来越少,价格便越来越高。每年能不能备足符合质量的干草,正在成为这个草库犯准的事。  这使我们想起几天前从动物园的
期刊
在吴园长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巨幅航拍照片,这是北京动物园的鸟瞰图,从它上面可以找到动物园周围所有的建筑:北京展览馆、北京天文馆、首都体育馆、奥林匹克冰球馆、北京海洋馆,还有造币大厦、中国船舶大厦、西苑宾馆、四达大厦、中苑宾馆……被这些钢筋水泥包围着的是一片在城市里算得上十分开阔的树林,不细看不会发现林间偶尔露出一些建筑的边角。就是在这片绿地上,一百年前诞生了中国的第一个动物园,而今天它正在这里纪
期刊
检疫场、兽医院、饲料室、育幼室等动物园的附属设施对绝大多数游客来说是陌生的。它们大多不在动物展区内,不对游人开放。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些有“动物园后台”之称的地方。    检疫场和饲养场:    动物园中的动物来源有三种途径:新出生、来自野外以及从外单位引进。为保证园中动物和游客不受疫病传染,经后两种途径的动物不能马上进入展区,要先住在一个与园内动物隔离的地方进行检疫,待确定健康无病后才能进园与游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