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是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农业大镇,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现有户籍人口3.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万人。作为上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先行区和上海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从2006年底开始,廊下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因地制宜,大力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坚决不搞“文化政绩工程”,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挖掘推广富有地方特色的“打莲湘”等民间艺术,确立了农民在农村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将文化功能渗入政治教育等宣传思想领域以及农业发展、旅游开发等经济领域,培育廊下镇的综合竞争力,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廊下,从而在以文化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被有关专家学者誉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廊下模式”。
一、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
(一)全面认识文化的深刻内涵。针对不少人仅仅把文化看作唱唱跳跳、“打打闹闹”的片面认识,廊下镇党委、镇政府首先在引导干部群众全面认识文化的深刻内涵上下功夫,尤其是引导干部群众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上来。强调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指出“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完整内涵”。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其应有之义;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哲学社会科学,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文化还综合表现为一种社会和谐,因此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网络文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思想政治工作,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全民健身运动等在内的和谐文化。坚持不懈的思想引导和深入细致的说服教育,使全体干部群众认识到,文化的内涵实在太丰富了!如果我们仅仅把文化理解为文化娱乐、文艺活动,那未免太肤浅、太片面了。
(二)正确认识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针对一些同志有关“抓文化就是不抓经济”、“在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重视文化是本末倒置、走偏门”的片面认识,廊下镇党委、镇政府着力引导干部群众在正确认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上下功夫。强调经济为文化提供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文化为经济提供精神动力、舆论氛围和智力支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文化的崛起带来一国经济的强盛,文化的衰败最终导致一国的没落。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并不仅仅是经济本身的落后,一定是物质和文化的双重贫困。对农民和农村来说,真正的困境,并不是经济上的落后,而是文化上的贫困,特别是在农村人、财、物不断流入城市,农村传统生活方式不断丢失的背景下,农村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失序和文化失调,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在把大家的认识提高到“文化是生产力”的高度来思考的基础上,进而提出“文化是核心竞争力”,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素质、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也就是文化的有效含量决定了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从而使干部群众认识到“抓文化就是抓经济”,“文化的强大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实力,还可以增加经济实力”,纠正了他们对于文化与经济辩证关系的错误认识。
(三)清醒认识文化对于农民的重要作用。针对一些同志认为“农民不需要文化”、“农民没有文化”的片面认识,廊下镇党委、镇政府着力引导于部群众在清醒认识新形势下农民对于文化的内在需求,以及政府如何为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服务上下功夫。指出,富裕起来的农民,在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追求更高层次的包括文化在内的非物质需要。农民之所以对镇里送下去的文化不喜欢,并不是说明农民不需要文化,而是我们没有摸准农民胃口,关键在于没有给农民送去他们需要的文化。廊下镇党委、镇政府认识到,农村一些地区之所以迷信盛行、赌博成风,就是因为文化生活匮乏,因为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先进文化并没有到农民身边,因为没有调动起农民对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农民并不是没有文化,生动丰富的文化蕴藏在广大农民中间,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有这个能力去发现、挖掘出来。把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确立起来,把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调动起来,文化建设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从而在解决农民需不需要文化、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以及怎么发展农民所需要的文化上摸准了路子,找准了方向。
二、建设新农村文化的实践
(一)确立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两年多来,针对请专业团队演出代价高、农民又感觉不贴近自己实际的状况,廊下镇坚持文化的群众性,始终按照为了群众、来自群众、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的原则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廊下镇党委、镇政府提出,确立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决不搞“文化政绩”工程,使群众成为文化的主动参与者、积极创造者和最大受益者。文化活动素材来源于群众的火热生活、来源于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实践,主要由群众自己参加表演而不是由专业演员来表演,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围绕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和所知所想所盼以及党委政府希望群众应知应会的结合点来发展群众文化,文化活动最终起到教育引导提高群众的目的和效果。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后,廊下镇花小钱甚至不花钱,照样把文化活动搞得热火朝天。开展各界人士迎春团拜会,“三下乡”活动,“五一”、“十一”黄金周文艺演出,广场文化,乡村大舞台演出,重大节庆等群众文化活动,都是以农民为主体,不外请队伍,不养专业文艺团队。2006年底,廊下镇举办了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春节团拜会,所有节目全部出自廊下人自己的手。这一下子使廊下人看到了自身的潜能。2007年,廊下镇文艺演出108场、演出节目1000多个,演出人员2000多人次,也绝大多数都是自己创作、自己表演的。2008年4月,廊下镇挖掘整理出的上海首部原生态大型情景剧《姚府娶亲》,全剧由廊下镇自编自导自演,没有一个专业演员,并为游客设计了即兴参加演出的戏份,互动性、趣味性强。2009年各界人士迎春团拜会,参加演出人员120多人次,演员全部是廊下镇人,其中,既有地地道道的廊下人,又有长期在廊下工作的新廊下人,既有70多岁的老爷爷、老奶奶,又有10多岁的小朋友,镇党政班子的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也一起上阵。如今的廊下,群众参与文化活 动的热情高涨。前几年区里搞演出,廊下镇都愁没节目拿得出手,现在发愁的不是没有节目,而是让谁去不让谁去。确立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后,既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又节省了大量的经济成本,更重要的是使农民在参与中找到了自我、唤回了自信,提高了素质、焕发了精神。
(二)挖掘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既是对历史的深厚积淀,又可以对现实和未来产生深刻的启示。两年多来,廊下镇把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保护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承担起来。廊下是金山莲湘的发源地,原来主要在民间小范围流传。2006年起,廊下镇乘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利用其作为金山莲湘发源地的优势,不遗余力地发展莲湘文化。他们把“打莲湘”申报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制订“打莲湘”五年规划,把“打莲湘”列入镇实事项目。在各个村(居)都建立莲湘队,把“打莲湘”列入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课程。举办莲湘文化节、莲湘大汇演等大型活动,广泛开展以“打莲湘”为代表的特色文化活动,还组织到镇外进行莲湘展演。同时,还开发莲湘操、莲湘健身舞等莲湘衍生产品,加强对莲湘发展演变历史的研究和莲湘文化的创作,挖掘和弘扬莲湘表演唱、莲湘诗朗诵、莲湘快板、莲湘小品、莲湘舞蹈等莲湘文化。目前,全镇常住人口4万多人,包括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在内,会“打莲湘”的超过1万人。“打莲湘”在廊下已不仅仅是一种民间艺术或者体育运动,已经成为廊下的一个文化品牌、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廊下莲湘在镇内重要场合、重大活动和游客互动中经常有表演、有展示,在区外场合经常露脸、亮相,还发起并成功举办了长三角地区莲湘邀请赛,在全区拥有广泛的知晓率,在全市、长三角地区也有较高的知名度,以“打莲湘”为代表的“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已经形成。与此同时,廊下镇还以莲湘为龙头,因地制宜发展农民画、剪纸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坚持每年都编辑、整理若干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书籍、专辑、视频资料等。2007年,编辑印刷了《廊下渊源》、《廊下艺术》、《廊下风俗》、《廊下传说》、《廊下俗语》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展示内容的廊下丛书。2008年又公开出版了以《廊下打莲湘》、《廊下农民画》、《廊下剪纸》等为主要内容的廊下特色文化丛书。廊下镇还重视以白墙黛瓦观音兜等为主要特色的建筑文化的保护,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突出农村自然风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
(三)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两年多来,廊下镇在文化建设实践中,充分利用其不断提高、日益扩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方面深入挖掘自身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其从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另一方面结合形势发展变化创造新的文化资源,从而打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早在2007年2月,廊下镇就通过区内外媒体,面向全国公开征集镇标、镇歌、吉祥物、宣传口号,经过公众参与评选、专家评委审定等规范程序,到5月初,产生了镇标、吉祥物;到9月底,又产生了镇歌、宣传口号。与此同时,他们又委托专业公司依托上述核心要素进行策划制作,最终形成了廊下镇人民政府VI视觉识别系统,并向全社会进行公开发布。这使廊下成为上海郊区第一家拥有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的乡镇。此后,经过同样的程序,廊下镇还产生了自己的旅游宣传口号和旅游形象代言人。再加上已经挖掘、整理和受到保护的“一镇一品”打莲湘、土布展示、民俗婚典、地方特色建筑等民间民俗文化,廊下镇在发展起大众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廊下镇还引进企业管理的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营销廊下”的概念,把廊下作为一个品牌、一种资源来宣传、推广、营销。2008年初,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镇标、镇歌;同年,镇长办公会议还审定出台了《廊下标志管理办法》。镇里提出“镇歌人人会唱”的目标,由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利用双休日学唱镇歌,并要求重要场合播放演绎镇歌。把镇标注册为商标,把宣传口号制作成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电话铃声,还开发了以镇标、吉祥物等标志为主体的旅游衍生和延伸产品,以及以上海廊下商标命名的廊下牌农副产品、服装产品和其他旅游产品。通过坚持不懈的宣传、推广、弘扬,廊下的文化品牌,在当地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人不知、无时不有,在区内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廊下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使上海廊下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同时这些文化品牌也正在逐步转化为经济效益。
(四)建设丰富多彩的文化阵地。两年多来,在资金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廊下镇克服各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千方百计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把最好的办公楼改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把老幼儿园改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完成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挂牌和开放运转,使镇区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硬件设施得到实质性改善,使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受益面明显扩大。还在各个村都建设了以“三室三点”(村委会办公室、老年人活动室、卫生室,健身点、便民服务点、社区事务代理点)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并使这些活动阵地成为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延伸和拓展,使其成为农村和农民文化活动的主阵地。2006年底,廊下镇创办了《新廊下》报,每月一期,免费发到全镇所有家庭。从2008年上半年起,还每月编辑一期《廊下新闻》视频资料,发到基层供宣传学习。2007年起,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三下乡”活动,通过精心的节目编排,既使农民及时地了解全镇一段时间以来发生的大事、要事、喜事,又明显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完成了全镇广播设备改造和共缆喇叭安装,新建和改建了一批村级体育设施,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利用好农村广播网,坚持不懈做好电影放映工作,引导农民健康上网,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和“村村莲湘"52程,坚持组织开展农民书画展、文艺会演和农民体育比赛等活动,使农民能方便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让先进文化占领、覆盖广大农村,有效抵制农村封建迷信、赌博等不良习气蔓延。
(五)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旅游需要文化来包装和提升品位,文化通过旅游可以更好地传扬和延续。两年多来,廊下镇抓住新农村建设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根据旅游事业发展需要和游客的需求,大力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以全方位的文化互动体验为重点,在以旅促文、以文促旅、文旅结合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坚持在旅游活动中注入文化内涵,响亮地提出了“乡村休闲文化体验”的旅游定位,在每个黄金周期间以及平时黄金旅游时段,都策划推出富有特色的文化体验活动,在游客接待中注入莲湘、剪纸、农民画互动等民间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生活文化和民俗文化,着手开发民俗表演、民俗旅游项目,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积聚旅游人气。2007年起,廊下镇面向大众推出了传统婚典,此后又分别挖掘了土布服 饰展示、农家小吃品尝及制作等具有文化韵味的旅游、体验活动。去年“五一”前夕,推出了原生态情景剧《姚府娶亲》,把自然、生态、文化融入廊下的乡村旅游,让游客真正品味了原生态的乡村民俗文化,从游景观到游文化,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极大地集聚了旅游人气。到去年年底为止,该剧已经演出了38场,观众达4.5万人次。如今,许多游客都慕名来看《姚府娶亲》,要求包场的旅游团队也不少。廊下镇还十分注重提升旅游产品包装的文化含量。委托专业公司对旅游产品包装进行策划,在规格、色彩、要素、型号等方面下功夫,统一规范旅游产品的包装,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营销,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形成富含廊下深厚文化底蕴、符合廊下功能定位、具有廊下地域特色同时又适应各个层面客人需求的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注入,显著地扩大了乡村旅游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极大地提升了旅游的人气。2008年,廊下镇旅游公司接待服务收入和各类销售收入201.95万元,同比增长125,7%;解决富余劳动力300多人,带动消费超过2000万元;接待团队游客1127批次、9.4万人次;新天地、农家乐等主要景点直接接待20.3万人次。廊下旅游已经成为金山旅游的拳头产品,成为上海乡村休闲旅游的知名品牌,在长三角周边地区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显成效
(一)文化推动了经济发展。廊下镇通过文化建设,首先,解放了干部群众的思想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凝聚力和亲和力,形成了价值认同和共同理想,极大地调动了干部群众当中蕴藏的巨大潜能,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其次,把文化“糅”进了全镇的发展中,使文化成为当地旅游业、农业发展中最独到的卖点,吸引了游客、带动了消费,营销了一个镇;第三,让人文环境成为了廊下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增加了招商吸引力,良好的文化生态与因此而来的知名度,使得许多企业都愿意到廊下来发展。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所有这一切,最终推动了廊下的经济发展。2007和2008两年,廊下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增幅都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如今金融危机对廊下镇传统的服装产业冲击很大,但是廊下镇良好的招商现状,弥补了很大的缺口。2008年,廊下镇新落户各类企业405户,同比增长107%;当年度产生税收1425.7万元,同比增长221%。
(二)文化促进了社会和谐。廊下镇通过文化建设,丰富了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振奋了精神风貌,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了人的内心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和谐,最终实现了社会和谐。通过把宣传思想工作融入文化之中,用农民听得懂的话去教育农民,促进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沟通;通过把政府工作当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用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文艺活动传播出去、化解开来,使文化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文化活动使干部群众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减少了邻里纠纷。这两年,在开发建设任务繁重、需要处理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背景下,廊下的信访总量以及到区和市信访的总量都相对较少,在全区处于靠后位置,社会总体保持了稳定和谐的局面,这其中,文化起到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三)文化提升了干部群众。廊下镇通过文化建设,使广大干部群众在综合素质、应对能力、开放心态、市场意识方面都有所提高或增强,这就从根本上为当前及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干部群众来说,文化增进了身体健康,激发了个人潜能,焕发了精神面貌,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不少人表示,廊下的文化搞得好,名气越来越大,我们作为廊下人,感到信心更足,面貌更好,很有自豪感。丰富的文化生活一改往日“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的单调、乏味的农家生活,也改变着农民的言谈举止,不少农家妇女变成农家乐服务员后,原来的淳朴丝毫未少,但明显更加热情、能干了,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了中华村的形象代言人。如今的廊下,干部精神状态好,普遍对廊下发展充满信心。农民的不良习惯已日渐减少,原来见到生人不说话的农民,现在会主动打招呼。很多到廊下的游客都说,廊下的农民落落大方,待人接物、言行举止“不太像农民”。文化建设还使廊下镇的干部创新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了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开展其他工作提供了方法论。
责任编辑 晏蔚青
一、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
(一)全面认识文化的深刻内涵。针对不少人仅仅把文化看作唱唱跳跳、“打打闹闹”的片面认识,廊下镇党委、镇政府首先在引导干部群众全面认识文化的深刻内涵上下功夫,尤其是引导干部群众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上来。强调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指出“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完整内涵”。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其应有之义;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哲学社会科学,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文化还综合表现为一种社会和谐,因此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网络文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思想政治工作,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全民健身运动等在内的和谐文化。坚持不懈的思想引导和深入细致的说服教育,使全体干部群众认识到,文化的内涵实在太丰富了!如果我们仅仅把文化理解为文化娱乐、文艺活动,那未免太肤浅、太片面了。
(二)正确认识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针对一些同志有关“抓文化就是不抓经济”、“在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重视文化是本末倒置、走偏门”的片面认识,廊下镇党委、镇政府着力引导干部群众在正确认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上下功夫。强调经济为文化提供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文化为经济提供精神动力、舆论氛围和智力支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文化的崛起带来一国经济的强盛,文化的衰败最终导致一国的没落。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并不仅仅是经济本身的落后,一定是物质和文化的双重贫困。对农民和农村来说,真正的困境,并不是经济上的落后,而是文化上的贫困,特别是在农村人、财、物不断流入城市,农村传统生活方式不断丢失的背景下,农村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失序和文化失调,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在把大家的认识提高到“文化是生产力”的高度来思考的基础上,进而提出“文化是核心竞争力”,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素质、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也就是文化的有效含量决定了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从而使干部群众认识到“抓文化就是抓经济”,“文化的强大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实力,还可以增加经济实力”,纠正了他们对于文化与经济辩证关系的错误认识。
(三)清醒认识文化对于农民的重要作用。针对一些同志认为“农民不需要文化”、“农民没有文化”的片面认识,廊下镇党委、镇政府着力引导于部群众在清醒认识新形势下农民对于文化的内在需求,以及政府如何为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服务上下功夫。指出,富裕起来的农民,在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追求更高层次的包括文化在内的非物质需要。农民之所以对镇里送下去的文化不喜欢,并不是说明农民不需要文化,而是我们没有摸准农民胃口,关键在于没有给农民送去他们需要的文化。廊下镇党委、镇政府认识到,农村一些地区之所以迷信盛行、赌博成风,就是因为文化生活匮乏,因为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先进文化并没有到农民身边,因为没有调动起农民对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农民并不是没有文化,生动丰富的文化蕴藏在广大农民中间,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有这个能力去发现、挖掘出来。把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确立起来,把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调动起来,文化建设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从而在解决农民需不需要文化、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以及怎么发展农民所需要的文化上摸准了路子,找准了方向。
二、建设新农村文化的实践
(一)确立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两年多来,针对请专业团队演出代价高、农民又感觉不贴近自己实际的状况,廊下镇坚持文化的群众性,始终按照为了群众、来自群众、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的原则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廊下镇党委、镇政府提出,确立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决不搞“文化政绩”工程,使群众成为文化的主动参与者、积极创造者和最大受益者。文化活动素材来源于群众的火热生活、来源于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实践,主要由群众自己参加表演而不是由专业演员来表演,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围绕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和所知所想所盼以及党委政府希望群众应知应会的结合点来发展群众文化,文化活动最终起到教育引导提高群众的目的和效果。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后,廊下镇花小钱甚至不花钱,照样把文化活动搞得热火朝天。开展各界人士迎春团拜会,“三下乡”活动,“五一”、“十一”黄金周文艺演出,广场文化,乡村大舞台演出,重大节庆等群众文化活动,都是以农民为主体,不外请队伍,不养专业文艺团队。2006年底,廊下镇举办了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春节团拜会,所有节目全部出自廊下人自己的手。这一下子使廊下人看到了自身的潜能。2007年,廊下镇文艺演出108场、演出节目1000多个,演出人员2000多人次,也绝大多数都是自己创作、自己表演的。2008年4月,廊下镇挖掘整理出的上海首部原生态大型情景剧《姚府娶亲》,全剧由廊下镇自编自导自演,没有一个专业演员,并为游客设计了即兴参加演出的戏份,互动性、趣味性强。2009年各界人士迎春团拜会,参加演出人员120多人次,演员全部是廊下镇人,其中,既有地地道道的廊下人,又有长期在廊下工作的新廊下人,既有70多岁的老爷爷、老奶奶,又有10多岁的小朋友,镇党政班子的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也一起上阵。如今的廊下,群众参与文化活 动的热情高涨。前几年区里搞演出,廊下镇都愁没节目拿得出手,现在发愁的不是没有节目,而是让谁去不让谁去。确立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后,既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又节省了大量的经济成本,更重要的是使农民在参与中找到了自我、唤回了自信,提高了素质、焕发了精神。
(二)挖掘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既是对历史的深厚积淀,又可以对现实和未来产生深刻的启示。两年多来,廊下镇把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保护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承担起来。廊下是金山莲湘的发源地,原来主要在民间小范围流传。2006年起,廊下镇乘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利用其作为金山莲湘发源地的优势,不遗余力地发展莲湘文化。他们把“打莲湘”申报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制订“打莲湘”五年规划,把“打莲湘”列入镇实事项目。在各个村(居)都建立莲湘队,把“打莲湘”列入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课程。举办莲湘文化节、莲湘大汇演等大型活动,广泛开展以“打莲湘”为代表的特色文化活动,还组织到镇外进行莲湘展演。同时,还开发莲湘操、莲湘健身舞等莲湘衍生产品,加强对莲湘发展演变历史的研究和莲湘文化的创作,挖掘和弘扬莲湘表演唱、莲湘诗朗诵、莲湘快板、莲湘小品、莲湘舞蹈等莲湘文化。目前,全镇常住人口4万多人,包括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在内,会“打莲湘”的超过1万人。“打莲湘”在廊下已不仅仅是一种民间艺术或者体育运动,已经成为廊下的一个文化品牌、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廊下莲湘在镇内重要场合、重大活动和游客互动中经常有表演、有展示,在区外场合经常露脸、亮相,还发起并成功举办了长三角地区莲湘邀请赛,在全区拥有广泛的知晓率,在全市、长三角地区也有较高的知名度,以“打莲湘”为代表的“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已经形成。与此同时,廊下镇还以莲湘为龙头,因地制宜发展农民画、剪纸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坚持每年都编辑、整理若干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书籍、专辑、视频资料等。2007年,编辑印刷了《廊下渊源》、《廊下艺术》、《廊下风俗》、《廊下传说》、《廊下俗语》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展示内容的廊下丛书。2008年又公开出版了以《廊下打莲湘》、《廊下农民画》、《廊下剪纸》等为主要内容的廊下特色文化丛书。廊下镇还重视以白墙黛瓦观音兜等为主要特色的建筑文化的保护,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突出农村自然风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
(三)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两年多来,廊下镇在文化建设实践中,充分利用其不断提高、日益扩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方面深入挖掘自身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其从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另一方面结合形势发展变化创造新的文化资源,从而打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早在2007年2月,廊下镇就通过区内外媒体,面向全国公开征集镇标、镇歌、吉祥物、宣传口号,经过公众参与评选、专家评委审定等规范程序,到5月初,产生了镇标、吉祥物;到9月底,又产生了镇歌、宣传口号。与此同时,他们又委托专业公司依托上述核心要素进行策划制作,最终形成了廊下镇人民政府VI视觉识别系统,并向全社会进行公开发布。这使廊下成为上海郊区第一家拥有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的乡镇。此后,经过同样的程序,廊下镇还产生了自己的旅游宣传口号和旅游形象代言人。再加上已经挖掘、整理和受到保护的“一镇一品”打莲湘、土布展示、民俗婚典、地方特色建筑等民间民俗文化,廊下镇在发展起大众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廊下镇还引进企业管理的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营销廊下”的概念,把廊下作为一个品牌、一种资源来宣传、推广、营销。2008年初,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镇标、镇歌;同年,镇长办公会议还审定出台了《廊下标志管理办法》。镇里提出“镇歌人人会唱”的目标,由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利用双休日学唱镇歌,并要求重要场合播放演绎镇歌。把镇标注册为商标,把宣传口号制作成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电话铃声,还开发了以镇标、吉祥物等标志为主体的旅游衍生和延伸产品,以及以上海廊下商标命名的廊下牌农副产品、服装产品和其他旅游产品。通过坚持不懈的宣传、推广、弘扬,廊下的文化品牌,在当地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人不知、无时不有,在区内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廊下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使上海廊下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同时这些文化品牌也正在逐步转化为经济效益。
(四)建设丰富多彩的文化阵地。两年多来,在资金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廊下镇克服各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千方百计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把最好的办公楼改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把老幼儿园改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完成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挂牌和开放运转,使镇区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硬件设施得到实质性改善,使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受益面明显扩大。还在各个村都建设了以“三室三点”(村委会办公室、老年人活动室、卫生室,健身点、便民服务点、社区事务代理点)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并使这些活动阵地成为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延伸和拓展,使其成为农村和农民文化活动的主阵地。2006年底,廊下镇创办了《新廊下》报,每月一期,免费发到全镇所有家庭。从2008年上半年起,还每月编辑一期《廊下新闻》视频资料,发到基层供宣传学习。2007年起,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三下乡”活动,通过精心的节目编排,既使农民及时地了解全镇一段时间以来发生的大事、要事、喜事,又明显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完成了全镇广播设备改造和共缆喇叭安装,新建和改建了一批村级体育设施,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利用好农村广播网,坚持不懈做好电影放映工作,引导农民健康上网,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和“村村莲湘"52程,坚持组织开展农民书画展、文艺会演和农民体育比赛等活动,使农民能方便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让先进文化占领、覆盖广大农村,有效抵制农村封建迷信、赌博等不良习气蔓延。
(五)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旅游需要文化来包装和提升品位,文化通过旅游可以更好地传扬和延续。两年多来,廊下镇抓住新农村建设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根据旅游事业发展需要和游客的需求,大力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以全方位的文化互动体验为重点,在以旅促文、以文促旅、文旅结合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坚持在旅游活动中注入文化内涵,响亮地提出了“乡村休闲文化体验”的旅游定位,在每个黄金周期间以及平时黄金旅游时段,都策划推出富有特色的文化体验活动,在游客接待中注入莲湘、剪纸、农民画互动等民间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生活文化和民俗文化,着手开发民俗表演、民俗旅游项目,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积聚旅游人气。2007年起,廊下镇面向大众推出了传统婚典,此后又分别挖掘了土布服 饰展示、农家小吃品尝及制作等具有文化韵味的旅游、体验活动。去年“五一”前夕,推出了原生态情景剧《姚府娶亲》,把自然、生态、文化融入廊下的乡村旅游,让游客真正品味了原生态的乡村民俗文化,从游景观到游文化,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极大地集聚了旅游人气。到去年年底为止,该剧已经演出了38场,观众达4.5万人次。如今,许多游客都慕名来看《姚府娶亲》,要求包场的旅游团队也不少。廊下镇还十分注重提升旅游产品包装的文化含量。委托专业公司对旅游产品包装进行策划,在规格、色彩、要素、型号等方面下功夫,统一规范旅游产品的包装,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营销,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形成富含廊下深厚文化底蕴、符合廊下功能定位、具有廊下地域特色同时又适应各个层面客人需求的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注入,显著地扩大了乡村旅游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极大地提升了旅游的人气。2008年,廊下镇旅游公司接待服务收入和各类销售收入201.95万元,同比增长125,7%;解决富余劳动力300多人,带动消费超过2000万元;接待团队游客1127批次、9.4万人次;新天地、农家乐等主要景点直接接待20.3万人次。廊下旅游已经成为金山旅游的拳头产品,成为上海乡村休闲旅游的知名品牌,在长三角周边地区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显成效
(一)文化推动了经济发展。廊下镇通过文化建设,首先,解放了干部群众的思想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凝聚力和亲和力,形成了价值认同和共同理想,极大地调动了干部群众当中蕴藏的巨大潜能,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其次,把文化“糅”进了全镇的发展中,使文化成为当地旅游业、农业发展中最独到的卖点,吸引了游客、带动了消费,营销了一个镇;第三,让人文环境成为了廊下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增加了招商吸引力,良好的文化生态与因此而来的知名度,使得许多企业都愿意到廊下来发展。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所有这一切,最终推动了廊下的经济发展。2007和2008两年,廊下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增幅都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如今金融危机对廊下镇传统的服装产业冲击很大,但是廊下镇良好的招商现状,弥补了很大的缺口。2008年,廊下镇新落户各类企业405户,同比增长107%;当年度产生税收1425.7万元,同比增长221%。
(二)文化促进了社会和谐。廊下镇通过文化建设,丰富了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振奋了精神风貌,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了人的内心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和谐,最终实现了社会和谐。通过把宣传思想工作融入文化之中,用农民听得懂的话去教育农民,促进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沟通;通过把政府工作当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用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文艺活动传播出去、化解开来,使文化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文化活动使干部群众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减少了邻里纠纷。这两年,在开发建设任务繁重、需要处理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背景下,廊下的信访总量以及到区和市信访的总量都相对较少,在全区处于靠后位置,社会总体保持了稳定和谐的局面,这其中,文化起到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三)文化提升了干部群众。廊下镇通过文化建设,使广大干部群众在综合素质、应对能力、开放心态、市场意识方面都有所提高或增强,这就从根本上为当前及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干部群众来说,文化增进了身体健康,激发了个人潜能,焕发了精神面貌,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不少人表示,廊下的文化搞得好,名气越来越大,我们作为廊下人,感到信心更足,面貌更好,很有自豪感。丰富的文化生活一改往日“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的单调、乏味的农家生活,也改变着农民的言谈举止,不少农家妇女变成农家乐服务员后,原来的淳朴丝毫未少,但明显更加热情、能干了,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了中华村的形象代言人。如今的廊下,干部精神状态好,普遍对廊下发展充满信心。农民的不良习惯已日渐减少,原来见到生人不说话的农民,现在会主动打招呼。很多到廊下的游客都说,廊下的农民落落大方,待人接物、言行举止“不太像农民”。文化建设还使廊下镇的干部创新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了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开展其他工作提供了方法论。
责任编辑 晏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