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babaj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黛玉和薛宝钗是中国古典文学长廊中两个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一直以来,红学界存在“尊黛贬钗”的现象。时代在进步,意识形态领域也是百花齐放,所以,本文旨在以现代社会中现代人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艺术形象。
  关键词:红楼梦 古典 女性 性格 现代
  
  在中国古典文学长廊中,《红楼梦》之所以独领风骚,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作者曹雪芹以一个封建贵族出身的文人的立场,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一群脂粉裙钗立传,所谓“使闺阁昭传”,“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使其泯灭也”。曹雪芹说:“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因此,作家一路踏歌,妙笔生花,一时间千红一窟,万艳同悲。其中浓墨重彩者,当推蘅芜君薛宝钗,潇湘妃子林黛玉。
  “金陵十二钗正册”,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四局言词,道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先说薛宝钗。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宝钗的容貌,颇合中国传统审美标准,中规中矩,丰腴含蓄。她的居所蘅芜苑,简洁素雅,和其主人“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的品性是十分吻合的。
  宝钗信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練达即文章”,所以,很多评论家认为宝钗心计过深,长期以来尊黛贬钗,笔者以为不然。
  不能否认,宝钗首先是一位才女,她的才华表现在各个文化层面。
  宝钗主张平实的诗风,同时讲究立意,其七言律诗云“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翁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好一个“淡极始知花更艳”,足知宝钗深谙美学原则之妙处,因此李纨评价其诗“含蓄浑厚”。
  对于绘画,宝钗也颇有见地,宝钗对医道也略知一二。在谈到黛玉的嗽疾时,她说:“古人云,‘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祧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宝钗的管理才能在小说第56回中有详细的描写:“……我替你们算出手了,不过是头油、胭脂、香、纸,每一位姑娘几个丫头,都是有定例的,……不用账房去领钱,你算算,就省下多少来?”“一年四百,二年八百两,取租的房子也能看得了几间,薄地也可添几亩……”。宝钗井井有条的管理,使贾府上下“各各欢喜异常”。
  以上诸方面说明,宝钗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极高的艺术领悟力,至少在学识修养上不在黛玉之下。再看宝钗对待爱情的态度: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可见,宝钗并没有处心积虑,刻意地去接近宝玉。应该说,宝钗内心深处对宝玉也是怀有爱意的,但她并没有用所谓的“心计”和“手段”去争取这份爱情,如果把宝黛爱情的始作俑者之一归结到宝钗身上,对宝钗显然是不公正的。是宝钗以她的宽厚和顺赢得了贾府上下人等的喜爱,最终被圈定为宝二奶奶。而宝钗性格上所表现出的方方面面,也历来为一些评论家界定为“虚伪”“有心计”等等,所以,这里我们重点分析一下宝钗的性格特点。
  即使是在时时处处将宝钗当作情敌的拈酸吃醋的黛玉眼里,宝钗也是“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必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我想,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品格端方”“行为豁达”恐怕都应该称之为优点吧。
  若论心计,笔者看来,黛玉倒比宝钗心眼更多,心胸更狭窄。再看黛玉的使小性,说酸话,小说中几乎随处可见,信手拈来即成一束。湘云曾一针见血的当面批评黛玉“专挑人的不好”“见一个打趣一个”,待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他。我哪里敢挑他呢?”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黛玉对别人的冷嘲热讽是建立在她“目无下尘”的思想基础之上的。她自视甚高,视别人一概为“蠢物”“俗物”,往往居高临下,极尽尖酸刻薄之能事。如宝玉曾将北静王所赠(脊鸟)(令鸟)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随掷而不取。姐妹们在芦雪庵扫雪开径吃酒烤肉,黛玉说:“哪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庵一大哭。”湘云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好个史湘云,真乃性情中人,“假清高”三个字真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黛玉对下层劳动者也是鄙薄轻视的。探春提及刘姥姥,黛玉忙笑道:“他是哪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如此看来,人若分三六九等,自己当然是上等中的上等了。而她性格中的乖僻无常,动辄落泪更是常常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累了自己,烦了别人。从本质上说,黛玉是非常自私的。他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自己可以率性而为,却容不得别人对自己的一丝不周,常常无事生非,几乎没有一天不是在自怨自艾中度过。仅仅因为她的特殊身份,贾府上下的人才小心翼翼捧着她,若是平常人家,似她这样,大家早就退避三舍了。
  与黛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宝钗。她从来都是温言软语,善解人意的。黛玉那种小心眼,小性子在她身上从未出现过。贾母:“喜她稳重和平”。但宝钗的品性却在评论界长时间被斥为“虚伪”,若论虚伪,黛玉当推其首。黛玉对宝玉从一开始就存了心思,所以才拈酸吃醋,处处留意,甚至担心宝玉“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对宝玉缺乏最起码的信任,固然也能说明宝玉在其心目中的分量之重,但当宝玉大胆向她表白时,她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呢?宝玉“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她拭泪。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做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二人共读《会真记》,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黛玉表现出的“心口不一”当然与她所处的时代,所接受的封建教育有关,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她性格中的另一面。她远不如宝钗坦然自如,一方面“总是不放心,闹了一身的病”,另一方面又遮遮掩掩,口是心非。她的多愁善感,对月伤怀更是举不胜举,表现出典型的有阶级的审美趣味。
  那么宝玉的态度呢?在宝玉眼里,论容貌,宝黛二人环肥燕瘦,各有千秋,甚至宝钗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论才学,一个“风流别致”,一个“含蓄浑厚”,唯一的区别在于黛玉从不劝他“立身扬名”,所以宝玉“独敬黛玉”。这也正是评论界历来所肯定的黛玉宝玉共同有的思想基础,那么这种思想基础存在的合理性有多少?笔者试究一二。
  宝玉性格中的可取之处在于他对女性的爱护和尊重,但这种爱护是建立在“性”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宝玉对女性的爱护是有条件的,必须是未婚的,年轻漂亮的女性。用他的话说,嫁了的女子,好比一颗明珠蒙了灰,变了色,这何尝不是一种占有欲在作祟呢?小说安排宝玉在梦境中与可卿行儿女之事,梦醒后邀袭人初试云雨,成婚后携宝钗共度春风,唯与黛玉始终停留在“意淫”的境界,这是作家的有意为之。
  黛玉和宝玉鄙弃仕途经济,虽然在感情上能产生共鸣,但这样的共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是必然要为社会所抛弃的。试想,设若宝黛以如此脆弱的思想基础真的结合了,他们能长久吗?黛玉的多心多疑多病将成为他们婚姻生活的隐患,宝玉纵有天大的耐心,也不可能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好妹妹,好姐姐”的去讨好黛玉……
  当然,“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我们不能用原汁原味的生活去衡量一部艺术作品,但可以肯定的是,宝黛二人的爱情神话,是曹雪芹的一种个人理想,一种至纯至美的理想。二人形象的塑造,带有典型的阶级烙印,是曹雪芹以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所构建的一种审美对象。曹雪芹的可贵在于他既是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所以,曾有现代人评论说:“娶妻当如薛宝钗,黛玉嘛,做情人最好啦”。此话有一定道理。妻子是一个社会角色,社会对其有规范的要求。如同一幅画,必须有标准的尺寸,固定的画框,合乎大众审美要求的构图和色彩,必须禁得起各色人等的指手划脚。情人就不同了,那是一束花,一束妖艳的野花,她的舞台无边无际,没有任何力量能够约束她。她沐浴着大自然的雨露,蓬蓬勃勃,率性生长,那种烂漫和野性让每一个男人怦然心动。但是,这种美丽是不被大众所承认的,尽管每一个人都在心里惊叹“美啊”,但是每一个人都在口诛笔伐这种不规则的美。
  “性格即命运”,笔者深以为然。所以“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从这个意义上讲,宝钗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如果说,黛玉的悲剧和她的性格有关,那么,宝钗的悲剧又该做何解释呢?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笔者以为,简单将其归结为社会因素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类似的悲剧在各个时代都有,包括今天仍在不断上演。
  以《红楼梦》之浩繁,拙文实属浮光掠影,不过是笔者的一点思考而已,愿与同仁商榷。
  作者单位:甘肃天水长城中学高中部
其他文献
摘 要:结合中职课改理念之一“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根据中职学校的特点及各班级所学专业不同,从专业性的教学内容重组中体现中职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与专业性。以建筑工民建专业为例,学生要具有较好的力量素质、耐力速度素质等,教师就必须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专门化重组,让体育教学为专业服务,同时能为培养专业型、技术型人才提供身体素质的保障。  关键词:中职体育;建筑工民建专业;教学内容重组  新一轮的中职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往往通过重复机械的训练来形成学生的计算技能,这使得学生对计算产生了“厌恶”情绪,计算的正确率得不到提高。而我们的新课程标准又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教学内涵——生活的气息。这使得计算教学不仅要关注计算能力,而且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更应关注学生的与人合作意识及学生的情感体验等。但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却没有起到很好的主导
面对2011年山西的新高考,无论是老师还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有很多的疑问和迷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虽然一线经验并不是很丰富,但我还是想在此发表下自己的一点见解,共享下自己的一点心得。  下面我想从两个部分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相信能做到以下几点,我们会更能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应对“高考改革”的茫然心态,采取适当的方法轻松应对中考。  一、及时跟踪改革政策,把握考试范围,做到心中有数  政治试卷部分
2009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实施阶段,新课程标准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感性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给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定能创造出奇迹。  作为语文教师每一次在课上旁征博引、头头是道的分析,看到学生那专注中带有佩服的神情总是会自我感觉良好,可是这里边的效果已然大打折扣了,更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难怪我们总是
摘 要: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学生鹦鹉学舌,而是培养能够阅读后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人才,通过对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对作者写作风格的整体把握、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才会更感性化地达到阅读的目的。  关键词:扩展 想象 个性 写作风格     语文教材中出现了许多名家代表作品,這些名篇阅读展现的不仅仅是一行行文字,更重要的意义是要通过对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对作者的写作风格的整体把握,对文章的个
美国学者波斯纳(Posner)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出现滑波。”反思性教学以发展师生反思性品质为基点,以促进师生“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为目标。它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理论功底,对自己遇到过的教育事件,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检讨与思考,通过研究课程教学中成功或失败
在当今经济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世间万物推陈出新,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紧随时代步伐,做出了巨大的改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的素质教育改革正在奏响新的篇章。“国家强则体育兴,体育兴则国家强”。然而,作为如此强大中国的一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我却深感困惑,为什么我们农村中小学校的体育教育发展如此缓慢和落后呢?面对学生爱好体育又不愿意上体育课,面对很多好的苗子不能培养成才,面对《体育与健康》学科和教师
语言学家的研究证明:写作教学有助于词汇、语法、句型、课文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并能够促进听、说、读、写和思维能力的潜在性发展。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应呈现梯度,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经常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内心真实感受的习惯。“写作”作为一种有意义、有创造性的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快地向目标迈进。   当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就可以逐步尝试英语写作。小学高年级的英语写作是指在教师指导下
暖阳下的荷叶塘边,爸爸手执抛竿,向水塘中间轻巧一甩,然后边转线圈边收线,看着他悠闲地享受着,我不禁想起了那段令人发笑的往事。  那是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去奶奶家旁边的荷叶塘钓鱼。炎炎夏日里,从水面吹来凉爽舒适的风,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在那圆圆的碧绿的荷叶塘边上,有一艘像竹叶般瘦长的小木船,木船两头尖尖的,我费力地拎着钓竿盒子,跨步走了上去,爸爸也走了上来,把船上的一根长长的竹竿卸下,并用竹竿把
摘 要:“落实基础,跟进实践;稳固理论,培养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方针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效地融合穿插,通过适当的课时安排和调整,完全可以做到“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提高。  关键词:基础;实践;理论;能力;融合    尊重课本的核心知识和基本知识是前提,在此基础上跟进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检验和巩固信息技术理论,培养创新能力,是我们在教学中遵循的一般原则和规律。  一、紧扣课本基础知识,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