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因素,是我国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条件。中华优秀传統文化深入人心,对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防止道德建设工作效率降低,可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对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以及个体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帮助。本文从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必要性入手展开阐述,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当代价值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工作 社会价值 道德观念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它主要以传播和传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实践内容为主体,能将现阶段的创新精神与传统文化发展优势相结合,进而推动当代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以其民族性为基础,能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等内容全面展现出来,对于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必要性
华夏文明具有几千年漫长的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在其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中主导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变化。在当代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在文化选择方面面临着难题。人类社会想要发展进步,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物质文明,加强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转变发展趋势,为今后全面铲除发展的阻碍因素提供帮助。世界各国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竞争关系,单纯的经济和军事不能完全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紧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进步发展的核心依据,是不同民族人们共同的文化支撑基础,是助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概念。如静与动、阴与阳等概念都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辩证思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理念凝结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以及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不仅反映出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全面展现着中华民族在逆境与苦难中不屈服、勇往直前的可贵精神,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吃苦耐劳的苦干精神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思想理念。
(二)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廉洁公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俭节约能够使国家经济繁荣昌盛,能够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中的社会地位。“不为金钱物所惑,不为权势所动”,始终保持廉洁公正就是其重要表现。中华文明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都是礼仪文明,在古代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都是人们以礼相待的成语典故,直至今日,这一传统仍被中国人代代传承。
(三)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中,人的生命是重要的,中国人注重个体的德行修养、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在中国古代社会,三大主流思想分别为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即便这三种思想观念有所不同,但是却都是以“人生哲学”为核心的;在古代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更对人生奋斗目标、生存的价值以及品性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全面的阐述。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提倡道“仁义礼智信”,这是人际关系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载体。道德素养越高,人格品质就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不仅具有净化当代社会风气的作用,同时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文化支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当代价值
(一)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诸多难题提供依据
当下,人类文明在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为人类发展自身带来了巨大难题。实际上,在解决这些难题的过程中,只依靠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是不够的,还需要深入挖掘和汲取祖先创造优秀思想文化,也就是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与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积累了有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认知和经验,为人类解决当代社会面临的难题提供了重要帮助。将当代社会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对后者不断创新,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当代人类的发展需求。
1.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重要帮助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是全面提升,不仅能够全面提升社会生产力,同时也能为人们是生活工作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与此同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转变,当代社会面临着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气候变暖、资源变少等现象日益严重。因此,为了重新正确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充分学习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古代道家提出的“道法自然”、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等,都表达了对天、地、人之间关系的思考,能够为当代社会解决此类问题提供重要指引。
2.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奠定基础
当代社会背景下,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步深化,贫富差距、金融危机等现象普遍存在,为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备受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开展这项工作提供借鉴,如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价值理念,与当代构建人类共同体的思想观念进行融合,有助于创新当代社会发展,能为解决当代社会治理危机提供智慧方案,推动我国社会全面发展。
(二)为当代社会道德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条件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注和重强调人的道德,《老子》《论语》等众多古籍中都详细阐发了道德问题,如《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等。儒家思想认为人通过“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最终可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能够为当代社会提升公民人文素养、丰富大众精神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行结合,并为后者提供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要求,也能约束人们的各项行为,能够帮助人们改变错误的观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为当代社会构建完善的道德体系提供精神动力。
(三)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新思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贵和”“尚和”以及“和合”等观念,能够为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进行全面融合提供宝贵启发。古代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念,就注重强调了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当代社会更是“以和为贵”,在国际层面,我国与其他国进行友好交往,也始终秉持着和平等互利、和而不同的理念,始终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进行国济对话和交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进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提炼,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特点,传承并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承以上的原则,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社会发展建设方向,才能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当代社会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将各项社会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内容进行融合,不仅能使我们坚定信念,振兴民族,同时也能为当代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对于今后全面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杜东芳、蒋月锋《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价值发掘与传播——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读本〉》,《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3期。
[2] 艾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生成探析》,《决策探索》2020年第1期。
[3] 文国琴《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功能探析——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语文建设》2019年第23期。
(陈菲,女,1977年生,辽宁朝阳人,副教授,现位辽宁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工作)
〔本文系2018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自选项目“以文化人理念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编号:L18DSZ029)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工作 社会价值 道德观念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它主要以传播和传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实践内容为主体,能将现阶段的创新精神与传统文化发展优势相结合,进而推动当代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以其民族性为基础,能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等内容全面展现出来,对于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必要性
华夏文明具有几千年漫长的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在其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中主导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变化。在当代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在文化选择方面面临着难题。人类社会想要发展进步,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物质文明,加强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转变发展趋势,为今后全面铲除发展的阻碍因素提供帮助。世界各国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竞争关系,单纯的经济和军事不能完全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紧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进步发展的核心依据,是不同民族人们共同的文化支撑基础,是助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概念。如静与动、阴与阳等概念都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辩证思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理念凝结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以及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不仅反映出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全面展现着中华民族在逆境与苦难中不屈服、勇往直前的可贵精神,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吃苦耐劳的苦干精神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思想理念。
(二)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廉洁公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俭节约能够使国家经济繁荣昌盛,能够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中的社会地位。“不为金钱物所惑,不为权势所动”,始终保持廉洁公正就是其重要表现。中华文明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都是礼仪文明,在古代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都是人们以礼相待的成语典故,直至今日,这一传统仍被中国人代代传承。
(三)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中,人的生命是重要的,中国人注重个体的德行修养、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在中国古代社会,三大主流思想分别为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即便这三种思想观念有所不同,但是却都是以“人生哲学”为核心的;在古代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更对人生奋斗目标、生存的价值以及品性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全面的阐述。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提倡道“仁义礼智信”,这是人际关系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载体。道德素养越高,人格品质就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不仅具有净化当代社会风气的作用,同时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文化支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当代价值
(一)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诸多难题提供依据
当下,人类文明在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为人类发展自身带来了巨大难题。实际上,在解决这些难题的过程中,只依靠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是不够的,还需要深入挖掘和汲取祖先创造优秀思想文化,也就是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与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积累了有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认知和经验,为人类解决当代社会面临的难题提供了重要帮助。将当代社会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对后者不断创新,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当代人类的发展需求。
1.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重要帮助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是全面提升,不仅能够全面提升社会生产力,同时也能为人们是生活工作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与此同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转变,当代社会面临着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气候变暖、资源变少等现象日益严重。因此,为了重新正确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充分学习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古代道家提出的“道法自然”、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等,都表达了对天、地、人之间关系的思考,能够为当代社会解决此类问题提供重要指引。
2.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奠定基础
当代社会背景下,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步深化,贫富差距、金融危机等现象普遍存在,为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备受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开展这项工作提供借鉴,如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价值理念,与当代构建人类共同体的思想观念进行融合,有助于创新当代社会发展,能为解决当代社会治理危机提供智慧方案,推动我国社会全面发展。
(二)为当代社会道德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条件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注和重强调人的道德,《老子》《论语》等众多古籍中都详细阐发了道德问题,如《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等。儒家思想认为人通过“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最终可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能够为当代社会提升公民人文素养、丰富大众精神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行结合,并为后者提供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要求,也能约束人们的各项行为,能够帮助人们改变错误的观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为当代社会构建完善的道德体系提供精神动力。
(三)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新思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贵和”“尚和”以及“和合”等观念,能够为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进行全面融合提供宝贵启发。古代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念,就注重强调了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当代社会更是“以和为贵”,在国际层面,我国与其他国进行友好交往,也始终秉持着和平等互利、和而不同的理念,始终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进行国济对话和交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进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提炼,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特点,传承并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承以上的原则,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社会发展建设方向,才能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当代社会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将各项社会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内容进行融合,不仅能使我们坚定信念,振兴民族,同时也能为当代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对于今后全面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杜东芳、蒋月锋《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价值发掘与传播——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读本〉》,《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3期。
[2] 艾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生成探析》,《决策探索》2020年第1期。
[3] 文国琴《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功能探析——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语文建设》2019年第23期。
(陈菲,女,1977年生,辽宁朝阳人,副教授,现位辽宁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工作)
〔本文系2018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自选项目“以文化人理念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编号:L18DSZ029)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