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中学音乐教育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很差。笔者就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讲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趣味性,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阐明自己的做法,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充分利用与开发学生个体资源
众所周知,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一种学习的本性,拥有对任何事物的好奇和求知欲,如果我们能成功的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质,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就能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作为个体资源的学生,他们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着各自不同的认识基础及独特的个性爱好。有的会在课上为大家弹一段难度颇高的曲子,有的会用抑扬顿挫的美妙歌声让我们陶醉,还有的在欣赏音乐时,会根据自己所听到的乐曲充分发挥想象,发表不同的见解,表现出对音乐有着深厚、广泛的认识与理解……由此可见,学生个体表现以及差异的独特性,都是最佳的学习资源。
我们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关注学生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给予激励,并不断加以强化。而反馈评价正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我让学生自由汇报交流,按自己的理解来表现音乐。如在欣赏小提琴曲《梁山泊与祝英台》,有的学生采取了几人边听边表演的形式;有的学生采取了几人组合,分角色进行表演;有些学生让老师来当弹奏,他们来表演等等。而这些形式是传统教学模式中较少见到的。我深叹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及时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并请学生给予评价,请他们当老师,讲解乐曲的情感体验。教师只是参与其中,及时补充,给予正面指导。这样在心理上既满足了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又在潜移默化中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转化成为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学生这个个性丰富的能动主体的巨大潜能。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主阵地创造有利于其个性发展的宽松环境和氛围,学生才能在这个自由的天地里遨游,也才能从中享受到音乐所蕴涵的内在美,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和开发创新潜能,从而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才能得到可持续性发展!让他们一生都喜爱音乐,并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二、探索符合实际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多元化
1、重组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许多同学一提到要上音乐课,就感到十分痛苦,原因是因为他们对音乐根本没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笔者认为,首先教师对现有的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开学第一节课,我就把学生较熟悉的第3单元的意大利民歌部分内容提上来先讲,同时掺杂一些不同国家的民歌。如:在欣赏意大利民歌时,可以把美国民歌和中国民歌结合起来上,使学生了解民歌特性,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这样才能使他们不觉得枯燥乏味,慢慢喜欢音乐课,慢慢接受古典音乐作品和经典音乐作品。
2、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因为现行教材大多为一些经典老歌,但是与学生生活相脱离,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对音乐课不感兴趣,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要求激活教材,善于取舍,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被学生理解,易产生情感共鸣。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组合,难易程度组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第六单元----俄罗斯民歌中,可以用流行音乐、民歌导入,授新课时让学生欣赏印度民歌,再欣赏俄罗斯民歌,从中找出民歌的特点,最后学唱《喀秋莎》。民歌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一般用方言演唱,那么我们也可以用我们本地方言来演唱这首俄罗斯民歌。这种方法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教学方式多样化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上按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实施的,课堂上五环节已成为僵化的模式。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学生对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比较厌烦,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形式应该灵活多样。
4、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能从视觉、听觉方面给学生直观感受,使音乐变的更形象,更生动,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观念。例如观看幽默大师卓别林作品,让学生选择音乐,给影片配乐。通过这一环节教学,进一步巩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再学习兴趣。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激发,突出音乐的感受性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其表现的内容却是非常抽象的,用任何语言都难以描述清楚。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尽管他们对音乐艺术已有了一定的感情积累和理性认识,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日趋增强,但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音乐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采取听、唱、看、表演等多种形式,全面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使他们置身于音乐艺术的天地之中,体验音乐所表达、描绘的各种思想情感。
比如,在欣赏《采茶舞曲》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采茶姑娘们的劳动场面,我首先播放录像,让学生聆听观看采茶姑娘采茶时的情景,并了解采茶劳动的特点,感受茶山、茶林的景色。此时,学生蠢蠢欲动,教师抓住时机将表演的工作分配到各大组,各组经过一番商榷,推荐有表演特长的学生上台为大家进行表演,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活跃。学生通过观看、聆听、演唱、表演等多种形式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 又如在教唱《长江之歌》时,为使学生体会那种激人奋进的精神和感受长江那广阔的胸怀,我节选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一部分画面,借助多媒体展现在课堂上,学生直观地看到冰清玉洁的雪白世界——长江发源地,还展示了江水波涛汹涌壮丽景观。当起伏高昂的《长江之歌》响起时,学生领略到了歌曲的艺术内涵,情不自禁地为赞美长江而歌唱。学生的唱歌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谈歌中最突出的几乐句所表现的特点,请有表演特长的学生为大家演唱一番。这种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能巧妙地把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让学生获得了音乐艺术之美与体验。
五、积极开展校内外音乐活动
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校园音乐文化的发展。学校应鼓励教师组织各种音乐社团和兴趣小组,使学生的课外音乐生活更加丰富学校也可按年级分组,举办不同各种各样的音乐竞赛,这样可以课内外互相促进,也可以提高音乐教学水平。竞赛的形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团体或个人都可以。比如:团体赛可以举行合唱和舞蹈比赛等,个人赛可以举行各类乐器和声乐比赛等,参加比赛的不仅仅是有特长的学生,还应鼓励所有的同学参加集体的活动项目,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除比赛之外,还可以在某些节日的时候组织全校的文艺演出,而且要面向全体,让全校的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进行学习、交流,给他们提供一个实践的舞台,展示其所学到的音乐知识技能,为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的创造机会,让他们在各类的音乐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发挥学校广播台、宣传窗的作用,定时播放音乐,介绍优秀音乐作品,播放有意义的、同学们喜欢的音乐家故事或音乐评论等,营造音乐氛围;有条件的学校课间用音乐铃,让学生多听、多唱健康动听的歌曲,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音乐中。布置充满音乐气息的教室和校园环境,充分利用校园的黑板报、墙报、橱窗等,充分展示富有特色的校园音乐文化。
六、构建一种赏识鼓励的评价方式,促进教师形成反思意识
音乐教师一个赏识的眼神、鼓励的话语、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亲热的手势,恰似一缕春风,吹拂着孩子们求知心扉,给孩子们带来莫大的欢乐和喜悦,让孩子们敞开思维的大门,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们巨大的信心和更多的投入,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零距离的接触中,教师的赏识和鼓励是打开孩子们心灵的钥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资源,是音乐课堂教学成功的支柱 。
其次,音乐课堂教学需要成为教师自我意识的反思过程;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音乐教师如何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呢?可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分别进行反思 。课堂教学前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确立、学生的了解、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案和教学流程图的制定等等,进行一一的反思,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教学导入、新课教学、巩固深入、活动展开等等,进行及时、细致的反思,能使课堂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课堂教学结束后,对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有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尽快的充实完善自己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相信在不断的总结、反思中,会有更多的收获是生活的进一步升华,从而逐步的增强学生的艺术感觉。
参考文献:
[1] 王凡刚.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音乐教学理念探析【J】.课程改革,2007(2).
[2] 章连启 谭天静 张亚红.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潘静.关于中学音乐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7(3).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充分利用与开发学生个体资源
众所周知,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一种学习的本性,拥有对任何事物的好奇和求知欲,如果我们能成功的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质,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就能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作为个体资源的学生,他们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着各自不同的认识基础及独特的个性爱好。有的会在课上为大家弹一段难度颇高的曲子,有的会用抑扬顿挫的美妙歌声让我们陶醉,还有的在欣赏音乐时,会根据自己所听到的乐曲充分发挥想象,发表不同的见解,表现出对音乐有着深厚、广泛的认识与理解……由此可见,学生个体表现以及差异的独特性,都是最佳的学习资源。
我们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关注学生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给予激励,并不断加以强化。而反馈评价正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我让学生自由汇报交流,按自己的理解来表现音乐。如在欣赏小提琴曲《梁山泊与祝英台》,有的学生采取了几人边听边表演的形式;有的学生采取了几人组合,分角色进行表演;有些学生让老师来当弹奏,他们来表演等等。而这些形式是传统教学模式中较少见到的。我深叹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及时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并请学生给予评价,请他们当老师,讲解乐曲的情感体验。教师只是参与其中,及时补充,给予正面指导。这样在心理上既满足了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又在潜移默化中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转化成为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学生这个个性丰富的能动主体的巨大潜能。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主阵地创造有利于其个性发展的宽松环境和氛围,学生才能在这个自由的天地里遨游,也才能从中享受到音乐所蕴涵的内在美,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和开发创新潜能,从而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才能得到可持续性发展!让他们一生都喜爱音乐,并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二、探索符合实际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多元化
1、重组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许多同学一提到要上音乐课,就感到十分痛苦,原因是因为他们对音乐根本没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笔者认为,首先教师对现有的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开学第一节课,我就把学生较熟悉的第3单元的意大利民歌部分内容提上来先讲,同时掺杂一些不同国家的民歌。如:在欣赏意大利民歌时,可以把美国民歌和中国民歌结合起来上,使学生了解民歌特性,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这样才能使他们不觉得枯燥乏味,慢慢喜欢音乐课,慢慢接受古典音乐作品和经典音乐作品。
2、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因为现行教材大多为一些经典老歌,但是与学生生活相脱离,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对音乐课不感兴趣,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要求激活教材,善于取舍,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被学生理解,易产生情感共鸣。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组合,难易程度组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第六单元----俄罗斯民歌中,可以用流行音乐、民歌导入,授新课时让学生欣赏印度民歌,再欣赏俄罗斯民歌,从中找出民歌的特点,最后学唱《喀秋莎》。民歌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一般用方言演唱,那么我们也可以用我们本地方言来演唱这首俄罗斯民歌。这种方法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教学方式多样化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上按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实施的,课堂上五环节已成为僵化的模式。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学生对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比较厌烦,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形式应该灵活多样。
4、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能从视觉、听觉方面给学生直观感受,使音乐变的更形象,更生动,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观念。例如观看幽默大师卓别林作品,让学生选择音乐,给影片配乐。通过这一环节教学,进一步巩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再学习兴趣。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激发,突出音乐的感受性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其表现的内容却是非常抽象的,用任何语言都难以描述清楚。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尽管他们对音乐艺术已有了一定的感情积累和理性认识,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日趋增强,但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音乐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采取听、唱、看、表演等多种形式,全面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使他们置身于音乐艺术的天地之中,体验音乐所表达、描绘的各种思想情感。
比如,在欣赏《采茶舞曲》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采茶姑娘们的劳动场面,我首先播放录像,让学生聆听观看采茶姑娘采茶时的情景,并了解采茶劳动的特点,感受茶山、茶林的景色。此时,学生蠢蠢欲动,教师抓住时机将表演的工作分配到各大组,各组经过一番商榷,推荐有表演特长的学生上台为大家进行表演,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活跃。学生通过观看、聆听、演唱、表演等多种形式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 又如在教唱《长江之歌》时,为使学生体会那种激人奋进的精神和感受长江那广阔的胸怀,我节选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一部分画面,借助多媒体展现在课堂上,学生直观地看到冰清玉洁的雪白世界——长江发源地,还展示了江水波涛汹涌壮丽景观。当起伏高昂的《长江之歌》响起时,学生领略到了歌曲的艺术内涵,情不自禁地为赞美长江而歌唱。学生的唱歌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谈歌中最突出的几乐句所表现的特点,请有表演特长的学生为大家演唱一番。这种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能巧妙地把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让学生获得了音乐艺术之美与体验。
五、积极开展校内外音乐活动
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校园音乐文化的发展。学校应鼓励教师组织各种音乐社团和兴趣小组,使学生的课外音乐生活更加丰富学校也可按年级分组,举办不同各种各样的音乐竞赛,这样可以课内外互相促进,也可以提高音乐教学水平。竞赛的形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团体或个人都可以。比如:团体赛可以举行合唱和舞蹈比赛等,个人赛可以举行各类乐器和声乐比赛等,参加比赛的不仅仅是有特长的学生,还应鼓励所有的同学参加集体的活动项目,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除比赛之外,还可以在某些节日的时候组织全校的文艺演出,而且要面向全体,让全校的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进行学习、交流,给他们提供一个实践的舞台,展示其所学到的音乐知识技能,为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的创造机会,让他们在各类的音乐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发挥学校广播台、宣传窗的作用,定时播放音乐,介绍优秀音乐作品,播放有意义的、同学们喜欢的音乐家故事或音乐评论等,营造音乐氛围;有条件的学校课间用音乐铃,让学生多听、多唱健康动听的歌曲,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音乐中。布置充满音乐气息的教室和校园环境,充分利用校园的黑板报、墙报、橱窗等,充分展示富有特色的校园音乐文化。
六、构建一种赏识鼓励的评价方式,促进教师形成反思意识
音乐教师一个赏识的眼神、鼓励的话语、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亲热的手势,恰似一缕春风,吹拂着孩子们求知心扉,给孩子们带来莫大的欢乐和喜悦,让孩子们敞开思维的大门,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们巨大的信心和更多的投入,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零距离的接触中,教师的赏识和鼓励是打开孩子们心灵的钥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资源,是音乐课堂教学成功的支柱 。
其次,音乐课堂教学需要成为教师自我意识的反思过程;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音乐教师如何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呢?可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分别进行反思 。课堂教学前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确立、学生的了解、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案和教学流程图的制定等等,进行一一的反思,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教学导入、新课教学、巩固深入、活动展开等等,进行及时、细致的反思,能使课堂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课堂教学结束后,对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有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尽快的充实完善自己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相信在不断的总结、反思中,会有更多的收获是生活的进一步升华,从而逐步的增强学生的艺术感觉。
参考文献:
[1] 王凡刚.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音乐教学理念探析【J】.课程改革,2007(2).
[2] 章连启 谭天静 张亚红.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潘静.关于中学音乐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