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针对问题设计、提问方式及驱动策略等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合理运用问题来建构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驱动;探究式课堂
问题驱动下的课堂教学是具有多功能的教学模式,主要针对学生的探究学习、灵活思维和学习兴趣等进行培养;适当地问题驱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更要注重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充实历史课堂教学。
一、设置情境,有效驱动
情境的设置需要问题来引发。在历史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并不是仅仅是一些历史场景,更多的是在涉及到教学内容的问题上,所引发 都具有真实历史性质的情境,这种情境既可以是虚拟的历史事件,但又要符合历史客观性。教师作为驱动者,以及学生与情境问题之间的连接点,需要在考虑如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前提下,联系其前概念,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驱动。例如,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相关知识点中,教师一般需要先为学生提供诞生背景,如马克思与恩格斯二人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文献或图片,为学生讲述空想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其实不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工业革命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这其实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一个重要历史因素,这可以使学生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在当时诞生的必然性。教师要明确,背景知识本身的设定既需要作为前概念,又需要创设情境,而作为对过去事件一无所知的学生来说,全面且充分的背景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特定的情境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东西,因此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更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加上情境的多样化,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来选择适当的情境。
二、突出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
学习是学习主体在自身原有认知经验基础上,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出的调整,是一个充实和丰富的过程。建构知识,并不是一个简单地由教师传递,学生被动获取信息的过程,而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新旧知识的双向相互作用来促成的新认知结构。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种教学策略。
根据当前初中历史知识体系来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错误的判断与纠正,充当其学习知识的向导,运用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来从具体知识中揭示隐藏在其背后的思想方法,也就是学科核心素养;还要注重对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变化,既要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要使问题驱动式课堂更具有层次性。
在问题驱动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消化与吸收中,此外还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懂得如何对知识进行迁移,将书面知识变得生活化。这种通过主动建构和积极加工的方式,是学习历史所需要的一种能力,而问题驱动教学的目的也正是如此。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必然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而教师自己则是组织与协调,不断保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看似简单,却也不容忽视。在设问和回答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思维水平,确保学生能够通过问题学到哪些知识,从而领悟某种学习方法。还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多方位思考。
三、问题连贯且引发思考
初中历史教材每一课中都会有几个标题,教师需要在课前根据不同标题下的不同内容准备问题,为了使课堂上问题的出现显得生硬和松散,教师要通过连贯的问题来呈现出具有逻辑的教学内容,使多个问题围绕着主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连贯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其在融入自身知识体系时也能够保持逻辑性,而知识与知识之间是否能够呈现出联系则需要教师的专业素养加以支撑。例如,在总结复习“西欧的封建制度”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磨坊”引入,提出问题:“磨坊是用来干什么的?”(粮食加工);城堡何人居住?(领主);耕地属于谁?谁使用?(属于领主,由农奴进行耕种);教堂的作用是什么?(礼拜);礼拜的人信仰什么宗教?(基督教)……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下,使学生逐渐清晰地认识到了庄园的经济图,接着便可以对分封制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与此同时,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时常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个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该连接点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来对问题展开积极思考,从而吸收知识并掌握探究和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尤其在重难点教学部分,更需要设计具有思考性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吸收和消化,还可以让学生在思考中产生疑问,带着一文进行新知的学习更有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思维的发散。
综上,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推动和主导者的问题驱动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使其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适应学科的知识建构规律,逐渐转化为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成花.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154-155.
[2]马軍武.初中历史教学问题驱动法的实施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16):37.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驱动;探究式课堂
问题驱动下的课堂教学是具有多功能的教学模式,主要针对学生的探究学习、灵活思维和学习兴趣等进行培养;适当地问题驱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更要注重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充实历史课堂教学。
一、设置情境,有效驱动
情境的设置需要问题来引发。在历史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并不是仅仅是一些历史场景,更多的是在涉及到教学内容的问题上,所引发 都具有真实历史性质的情境,这种情境既可以是虚拟的历史事件,但又要符合历史客观性。教师作为驱动者,以及学生与情境问题之间的连接点,需要在考虑如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前提下,联系其前概念,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驱动。例如,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相关知识点中,教师一般需要先为学生提供诞生背景,如马克思与恩格斯二人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文献或图片,为学生讲述空想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其实不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工业革命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这其实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一个重要历史因素,这可以使学生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在当时诞生的必然性。教师要明确,背景知识本身的设定既需要作为前概念,又需要创设情境,而作为对过去事件一无所知的学生来说,全面且充分的背景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特定的情境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东西,因此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更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加上情境的多样化,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来选择适当的情境。
二、突出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
学习是学习主体在自身原有认知经验基础上,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出的调整,是一个充实和丰富的过程。建构知识,并不是一个简单地由教师传递,学生被动获取信息的过程,而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新旧知识的双向相互作用来促成的新认知结构。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种教学策略。
根据当前初中历史知识体系来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错误的判断与纠正,充当其学习知识的向导,运用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来从具体知识中揭示隐藏在其背后的思想方法,也就是学科核心素养;还要注重对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变化,既要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要使问题驱动式课堂更具有层次性。
在问题驱动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消化与吸收中,此外还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懂得如何对知识进行迁移,将书面知识变得生活化。这种通过主动建构和积极加工的方式,是学习历史所需要的一种能力,而问题驱动教学的目的也正是如此。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必然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而教师自己则是组织与协调,不断保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看似简单,却也不容忽视。在设问和回答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思维水平,确保学生能够通过问题学到哪些知识,从而领悟某种学习方法。还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多方位思考。
三、问题连贯且引发思考
初中历史教材每一课中都会有几个标题,教师需要在课前根据不同标题下的不同内容准备问题,为了使课堂上问题的出现显得生硬和松散,教师要通过连贯的问题来呈现出具有逻辑的教学内容,使多个问题围绕着主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连贯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其在融入自身知识体系时也能够保持逻辑性,而知识与知识之间是否能够呈现出联系则需要教师的专业素养加以支撑。例如,在总结复习“西欧的封建制度”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磨坊”引入,提出问题:“磨坊是用来干什么的?”(粮食加工);城堡何人居住?(领主);耕地属于谁?谁使用?(属于领主,由农奴进行耕种);教堂的作用是什么?(礼拜);礼拜的人信仰什么宗教?(基督教)……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下,使学生逐渐清晰地认识到了庄园的经济图,接着便可以对分封制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与此同时,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时常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个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该连接点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来对问题展开积极思考,从而吸收知识并掌握探究和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尤其在重难点教学部分,更需要设计具有思考性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吸收和消化,还可以让学生在思考中产生疑问,带着一文进行新知的学习更有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思维的发散。
综上,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推动和主导者的问题驱动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使其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适应学科的知识建构规律,逐渐转化为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成花.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154-155.
[2]马軍武.初中历史教学问题驱动法的实施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