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要避免重技术、轻教育的倾向,笔者认为首先要理清思路,需求为先,教育为本,技术为用,兼顾教育、管理和技术三方面。
关键词:信息化 教育 思路 技术 透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7-0018-03
周济部长在年初提出全面实施“金教工程”的任务,如何正确理解“金教工程”的意义和内涵?如何成功实施“金教工程”?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是笔者的一点体会。
一、“金教工程”的重点目标是教育
1.正确理解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关系
在有些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活动中,出现较多的是IT公司介绍它们的产品和理念,或学校网络中心负责人总结网络建设的经验。所涉及的这些内容都是教育信息化必不可少的。但是,若仅仅把教育信息化理解为IT产品或网络的功能是不够全面的。要理解教育信息化,就需要注意其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关系。IT产品或网络是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但是它们只是实现目标的基础手段之一,它们不是目标本身。教育信息化的成败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要创建有效的机制,使各种手段对准目标,有效地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金教工程”既然是面向全国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工程,其目标就要为教育服务。国家、社会对我国教育的需求也就是教育信息化的方向。这些需求可以划分为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目标子系统,因此,“金教工程”的成果最后要体现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成效中。
教育的最重要的社会职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教育部多次指示要加强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的诸多任务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支持教学。如果在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活动中,很难看到学校、教师的身影,很少听到用信息化改进教学质量的成果,这样的信息化就不能说是成功的。只有当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依靠信息化改进了教学,学生实实在在地因为信息化更好地学到了知识和本领,教育信息化才落到实处。
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着眼点是学生,最终受益者也是学生。如果教育信息化仅仅扩大了IT公司的销售额、增加了教育界计算机网络的设备,或者只限于提高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效率,不能说这样能完全适应国家、社会对我国教育的需要。
2.正确理解计算机化和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化是不是就是信息化?是否安装、运行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就能提高绩效,还是必须与教育领域的实际业务紧密结合?
现代信息系统的研究认为:信息系统的内涵大于计算机系统的内涵,它不仅仅指计算机软硬件,还包括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水平等。像“金教工程”这样涉及教育领域内外诸多因素的大系统,其成败既决定于技术因素,更决定于教育、组织和管理因素。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深入实际,了解教育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业务需求,有针对性地结合业务需求引入适当的计算机技术,才能够提高教育的绩效,信息化才算是成功的。
因此,实施教育信息化要遵循正确的路线,其基本思路是:需求为先,教育为本,技术为用。
二、抓好“金教工程”就要懂教育
教育信息化既然要为教育服务,仅仅依靠计算机技术是不够的,那么,还需要什么呢?
1.现代信息理论中的杠杆观点
有一个寓言说:一把坚实的大铁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1]
铁杆和钥匙都是工具,使用它们的目的就是开锁、打开大门,铁杆不了解锁孔的结构,即铁锁的“心”,尽管它很强壮,还是无法打开大门。而钥匙则相反。如果把实现教育的目标比作打开大门,IT技术比作打开门锁的工具,那么,大门铁锁的“心”就是教育本身的业务内容。不懂教育的流程和规律,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也相当于不了解铁锁的“心”的铁杆。
竞争力和价值链理论的提出者波特提出,信息系统的应用方向应该是价值链中的杠杆支点:“价值链模型确定具体的、关键的杠杆点,企业在这个点上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最有效地增强其竞争地位”。
计算机技术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多出科研成果、提高教育政务水平等才是目的。IT技术含量虽很高,但是如果没有对教育的深入理解,即使再高的技术,也只能像铁杆一样,有力气却用不到地方。
2.透视教育中的因果链
要使计算机技术对准教育这个大“门”的“心”,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因为教育活动和计算机之间的许多联系不易直接看出来。
不了解基本的教学环节,就很难发挥计算机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支持作用。哪些教学环节影响教学质量?在这些环节里,是否存在某种信息处理?用计算机技术改进这种信息处理之后,是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环节中,包括教师的遴选与培养、教师的备课与教学、教材、教学大纲、学生的听课与预习复习、考试等,如果担负教育信息化任务的组织和个人不熟悉这些环节,看不出其中的业务活动和信息的关系,怎么能让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呢?
当代管理理论提出,要加强对事物的洞察力,提高看穿事物之间隐藏的因果关系的透视能力。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就是找出教育活动和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学校考试为例,曾经发生过监考老师发现某考生相貌与身份证件上的照片不符的事件,但是监考老师不认识这个学生。有的老师用手机拍摄下这个学生的照片,事后请直接管理学生的教师辨认,最后确认此人是替考的枪手,本人最后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请人替考的事实。在这个事例中,教学质量体现在考试的监考环节,不把请人替考的学生揭发出来,就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没有现场拍摄的照片,就不能使作弊者承认请了人替考。照片就是现场采集的表明考试者身份的信息。这里就存在教育活动和信息之间的因果链条关系:
教学质量←防止考试作弊←考生身份鉴别←采集替考者照片←与考生本人信息对照
可见,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教育目标是通过表面来看不明显的因果链受到信息的影响的。如果不具备足够的透视能力,看不出考试质量与考生身份鉴别的关系,进而看不出照片的决定性的作用,就很难具体地理解信息在教学中的作用。
3.从业务流程到信息,再到计算机
请注意,到目前为止,在这个实例中体现了信息的作用,却没有计算机参与。这从一个角度说明,计算机化和信息化虽然有联系,却不是一回事。那么,如何让计算机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作用呢?还以考试为例来解释。亲自参与组织考试的教师可能会遇到以下情况:可能有学生没有到考场而咬定参加了考试,也可能有学生参加了考试而试卷被丢失。为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有的学校在考试中要求每个考生亲笔在学生名单上签字。有了这份签过字的名单,一些考试中的缺考、丢考卷等问题就容易解决。显然,签字名单也是信息,这里又一次看出信息对考试质量的作用。
虽然揭发替考的枪手和解决缺考、丢考卷问题不是一类事件,但是它们都和考试质量有关,都需要考生身份信息的某种处理,如现场照相属于考生身份信息的采集,请主管教师辨认考生属于提取和比对考生身份信息,签字名单属于其记录与鉴别,等等。
目前高校往往有上百人在一个大教室考试,显然,以上的考生身份信息的处理会妨碍考试的进行。一线的监考教师们就会希望能有某种计算机技术设备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如果能有某种指纹识别或无线射频识别设备,考生一进考场就能快速识别和记录其身份,这就会从根本上解决一系列考试中的问题。只有在理解了考试中的信息需求以后,才能找到计算机技术的用武之地。这里存在着下面的关系:
业务→信息→计算机
不深入教育第一线,不理解和熟悉教育的具体业务,就很难发现影响教育质量的信息因素;而不理解信息的作用,计算机的使用就像力图撬开大门的铁杆,有力气也用不上。
用一句话概括:教育信息化要“教育为本,技术为用”,不能把信息系统仅仅看作计算机系统。
4.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框架
在有关信息系统的世界名著里,用图1①中两个斜线包括的部分表示信息系统的框架,其中,计算机技术属于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设施部分,而不是全部。要想让计算机技术发挥作用,还需要在它上面的四个层次的因素与其配合,共同产生出提高组织竞争力的效果,以应对组织面临的严峻市场环境的挑战。
仍以前面的考试的例子来说明。考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环节,属于教育的日常运营模式,它服务于加强教育第一线教学质量的战略,而该战略的目的是确保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考试本身包括一系列具体的业务流程,如出题、印制考卷、监考等,考生的身份识别是其中的业务流程之一。在考试的实践中,只有发现了考生身份信息的重要性,理解了考生身份信息的作用,才能提出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在图1中,上一层依靠下一层的支持,或由下一层组成,像一座大楼,由地基、基层等逐层构成大厦。
因此,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计算机化,它是由图1所示的诸多方面共同构建的复杂系统。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信息化
1.不善弈者谋子,善弈者谋势
有必要纠正对教育信息化的误解,不能用狭隘的纯技术视角理解它。“不善弈者谋子,善弈者谋势”,“谋势”就是统筹兼顾,从全系统诸要素整合的多视角来分析和指导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
国外有的著作强调:“把系统的绩效从整体上加以优化的必要性”,“有的时候,技术可能不得不被‘次优化’,以便实现各要素的匹配”。[2]中国有句古话:“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过去常说“全国一盘棋”,因为整合出效益。信息化建设要从提高组织整体绩效的目标出发,在战略上综合权衡,不能单纯抓技术,要把技术和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2.注意技术队伍和教育队伍的合作
目前,人们经常议论数据“孤岛问题”,其实,“孤岛”不止存在于不同单位的数据之间,更大的问题是它还存在于技术人员与教育人员之间。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在信息化发展的某些阶段,技术人员的作用被过分高估,业务人员的作用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这不是个别现象。
不是由纯计算机技术人员,而是由懂得业务的专家来决定计算机用到哪里,这是世界著名的信息系统专家的意见:“高层业务经理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战略作用,信息系统的责任不能交给技术决策者”,“信息系统太重要了,不能把它完全交给企业中的一小批技术人员”,“要把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置于管理的控制之下”。[3]
最了解教育的是第一线的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因此,要注意让教育工作者参与到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来,鼓励IT公司、网络中心等技术单位与学校、教师的合作,从实践中探索教育信息化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几个小故事的启发[N].三湘都市报,2003.4.9.
[2]Kenneth C. Laudon, Jane P. Laudon.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Ninth edition[M].Prentice Hall,2006.
[3]Kenneth C. Laudon, Jane P. Laudon.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Fifth edition[M].Prentice Hall,1998.
关键词:信息化 教育 思路 技术 透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7-0018-03
周济部长在年初提出全面实施“金教工程”的任务,如何正确理解“金教工程”的意义和内涵?如何成功实施“金教工程”?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是笔者的一点体会。
一、“金教工程”的重点目标是教育
1.正确理解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关系
在有些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活动中,出现较多的是IT公司介绍它们的产品和理念,或学校网络中心负责人总结网络建设的经验。所涉及的这些内容都是教育信息化必不可少的。但是,若仅仅把教育信息化理解为IT产品或网络的功能是不够全面的。要理解教育信息化,就需要注意其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关系。IT产品或网络是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但是它们只是实现目标的基础手段之一,它们不是目标本身。教育信息化的成败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要创建有效的机制,使各种手段对准目标,有效地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金教工程”既然是面向全国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工程,其目标就要为教育服务。国家、社会对我国教育的需求也就是教育信息化的方向。这些需求可以划分为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目标子系统,因此,“金教工程”的成果最后要体现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成效中。
教育的最重要的社会职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教育部多次指示要加强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的诸多任务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支持教学。如果在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活动中,很难看到学校、教师的身影,很少听到用信息化改进教学质量的成果,这样的信息化就不能说是成功的。只有当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依靠信息化改进了教学,学生实实在在地因为信息化更好地学到了知识和本领,教育信息化才落到实处。
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着眼点是学生,最终受益者也是学生。如果教育信息化仅仅扩大了IT公司的销售额、增加了教育界计算机网络的设备,或者只限于提高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效率,不能说这样能完全适应国家、社会对我国教育的需要。
2.正确理解计算机化和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化是不是就是信息化?是否安装、运行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就能提高绩效,还是必须与教育领域的实际业务紧密结合?
现代信息系统的研究认为:信息系统的内涵大于计算机系统的内涵,它不仅仅指计算机软硬件,还包括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水平等。像“金教工程”这样涉及教育领域内外诸多因素的大系统,其成败既决定于技术因素,更决定于教育、组织和管理因素。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深入实际,了解教育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业务需求,有针对性地结合业务需求引入适当的计算机技术,才能够提高教育的绩效,信息化才算是成功的。
因此,实施教育信息化要遵循正确的路线,其基本思路是:需求为先,教育为本,技术为用。
二、抓好“金教工程”就要懂教育
教育信息化既然要为教育服务,仅仅依靠计算机技术是不够的,那么,还需要什么呢?
1.现代信息理论中的杠杆观点
有一个寓言说:一把坚实的大铁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1]
铁杆和钥匙都是工具,使用它们的目的就是开锁、打开大门,铁杆不了解锁孔的结构,即铁锁的“心”,尽管它很强壮,还是无法打开大门。而钥匙则相反。如果把实现教育的目标比作打开大门,IT技术比作打开门锁的工具,那么,大门铁锁的“心”就是教育本身的业务内容。不懂教育的流程和规律,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也相当于不了解铁锁的“心”的铁杆。
竞争力和价值链理论的提出者波特提出,信息系统的应用方向应该是价值链中的杠杆支点:“价值链模型确定具体的、关键的杠杆点,企业在这个点上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最有效地增强其竞争地位”。
计算机技术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多出科研成果、提高教育政务水平等才是目的。IT技术含量虽很高,但是如果没有对教育的深入理解,即使再高的技术,也只能像铁杆一样,有力气却用不到地方。
2.透视教育中的因果链
要使计算机技术对准教育这个大“门”的“心”,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因为教育活动和计算机之间的许多联系不易直接看出来。
不了解基本的教学环节,就很难发挥计算机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支持作用。哪些教学环节影响教学质量?在这些环节里,是否存在某种信息处理?用计算机技术改进这种信息处理之后,是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环节中,包括教师的遴选与培养、教师的备课与教学、教材、教学大纲、学生的听课与预习复习、考试等,如果担负教育信息化任务的组织和个人不熟悉这些环节,看不出其中的业务活动和信息的关系,怎么能让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呢?
当代管理理论提出,要加强对事物的洞察力,提高看穿事物之间隐藏的因果关系的透视能力。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就是找出教育活动和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学校考试为例,曾经发生过监考老师发现某考生相貌与身份证件上的照片不符的事件,但是监考老师不认识这个学生。有的老师用手机拍摄下这个学生的照片,事后请直接管理学生的教师辨认,最后确认此人是替考的枪手,本人最后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请人替考的事实。在这个事例中,教学质量体现在考试的监考环节,不把请人替考的学生揭发出来,就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没有现场拍摄的照片,就不能使作弊者承认请了人替考。照片就是现场采集的表明考试者身份的信息。这里就存在教育活动和信息之间的因果链条关系:
教学质量←防止考试作弊←考生身份鉴别←采集替考者照片←与考生本人信息对照
可见,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教育目标是通过表面来看不明显的因果链受到信息的影响的。如果不具备足够的透视能力,看不出考试质量与考生身份鉴别的关系,进而看不出照片的决定性的作用,就很难具体地理解信息在教学中的作用。
3.从业务流程到信息,再到计算机
请注意,到目前为止,在这个实例中体现了信息的作用,却没有计算机参与。这从一个角度说明,计算机化和信息化虽然有联系,却不是一回事。那么,如何让计算机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作用呢?还以考试为例来解释。亲自参与组织考试的教师可能会遇到以下情况:可能有学生没有到考场而咬定参加了考试,也可能有学生参加了考试而试卷被丢失。为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有的学校在考试中要求每个考生亲笔在学生名单上签字。有了这份签过字的名单,一些考试中的缺考、丢考卷等问题就容易解决。显然,签字名单也是信息,这里又一次看出信息对考试质量的作用。
虽然揭发替考的枪手和解决缺考、丢考卷问题不是一类事件,但是它们都和考试质量有关,都需要考生身份信息的某种处理,如现场照相属于考生身份信息的采集,请主管教师辨认考生属于提取和比对考生身份信息,签字名单属于其记录与鉴别,等等。
目前高校往往有上百人在一个大教室考试,显然,以上的考生身份信息的处理会妨碍考试的进行。一线的监考教师们就会希望能有某种计算机技术设备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如果能有某种指纹识别或无线射频识别设备,考生一进考场就能快速识别和记录其身份,这就会从根本上解决一系列考试中的问题。只有在理解了考试中的信息需求以后,才能找到计算机技术的用武之地。这里存在着下面的关系:
业务→信息→计算机
不深入教育第一线,不理解和熟悉教育的具体业务,就很难发现影响教育质量的信息因素;而不理解信息的作用,计算机的使用就像力图撬开大门的铁杆,有力气也用不上。
用一句话概括:教育信息化要“教育为本,技术为用”,不能把信息系统仅仅看作计算机系统。
4.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框架
在有关信息系统的世界名著里,用图1①中两个斜线包括的部分表示信息系统的框架,其中,计算机技术属于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设施部分,而不是全部。要想让计算机技术发挥作用,还需要在它上面的四个层次的因素与其配合,共同产生出提高组织竞争力的效果,以应对组织面临的严峻市场环境的挑战。
仍以前面的考试的例子来说明。考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环节,属于教育的日常运营模式,它服务于加强教育第一线教学质量的战略,而该战略的目的是确保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考试本身包括一系列具体的业务流程,如出题、印制考卷、监考等,考生的身份识别是其中的业务流程之一。在考试的实践中,只有发现了考生身份信息的重要性,理解了考生身份信息的作用,才能提出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在图1中,上一层依靠下一层的支持,或由下一层组成,像一座大楼,由地基、基层等逐层构成大厦。
因此,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计算机化,它是由图1所示的诸多方面共同构建的复杂系统。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信息化
1.不善弈者谋子,善弈者谋势
有必要纠正对教育信息化的误解,不能用狭隘的纯技术视角理解它。“不善弈者谋子,善弈者谋势”,“谋势”就是统筹兼顾,从全系统诸要素整合的多视角来分析和指导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
国外有的著作强调:“把系统的绩效从整体上加以优化的必要性”,“有的时候,技术可能不得不被‘次优化’,以便实现各要素的匹配”。[2]中国有句古话:“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过去常说“全国一盘棋”,因为整合出效益。信息化建设要从提高组织整体绩效的目标出发,在战略上综合权衡,不能单纯抓技术,要把技术和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2.注意技术队伍和教育队伍的合作
目前,人们经常议论数据“孤岛问题”,其实,“孤岛”不止存在于不同单位的数据之间,更大的问题是它还存在于技术人员与教育人员之间。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在信息化发展的某些阶段,技术人员的作用被过分高估,业务人员的作用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这不是个别现象。
不是由纯计算机技术人员,而是由懂得业务的专家来决定计算机用到哪里,这是世界著名的信息系统专家的意见:“高层业务经理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战略作用,信息系统的责任不能交给技术决策者”,“信息系统太重要了,不能把它完全交给企业中的一小批技术人员”,“要把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置于管理的控制之下”。[3]
最了解教育的是第一线的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因此,要注意让教育工作者参与到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来,鼓励IT公司、网络中心等技术单位与学校、教师的合作,从实践中探索教育信息化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几个小故事的启发[N].三湘都市报,2003.4.9.
[2]Kenneth C. Laudon, Jane P. Laudon.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Ninth edition[M].Prentice Hall,2006.
[3]Kenneth C. Laudon, Jane P. Laudon.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Fifth edition[M].Prentice Hall,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