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地塞米松防治多西紫杉醇不良反应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肿瘤各科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实施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前后给予低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方案,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剂量地塞米松,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毒性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对照组为34.4%,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严重不良反应率为26.3%,对照组为6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地塞米松与常规剂量比较,并未增加多西紫杉醇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毒性较轻,低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方案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西紫杉醇不良反应地塞米松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1- 0169-02
肿瘤指机体在多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具有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的特点,生存期短、死亡率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遭到破坏,空气、水质污染,致病因素增多,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1]。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多西紫杉醇是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通过干扰细胞分裂及微管网络达到抗肿瘤的作用,对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实体肿瘤有较好的疗效,但近年来,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引起临床高度重视,而地塞米松也被用于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的预处理,但关于其剂量也备受争议[2]。本文分别采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地塞米松预防多西紫杉醇不良反应,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肿瘤各科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122例,均经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预期生存期≥3个月,心电图、肾功能、血常规正常,并排除有药物禁忌症、精神病史、活动性结核及其他感染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1例,男38例,女23例,年龄61-78岁,平均(67.7±4.2)岁,疾病类型:乳腺肿瘤6例,肺肿瘤16例,腺癌3例,前列腺肿瘤5例,胃部肿瘤13例,宫颈肿瘤2例,肝脏肿瘤11例,淋巴肿瘤2例,其他肿瘤3例;TNM分期:II期11例,III期36例,IV期14例;对照组61例,男35例,女26例,年龄62-76岁,平均(65.8±4.8)岁,疾病类型:乳腺肿瘤4例,肺肿瘤15例,腺癌4例,前列腺肿瘤6例,胃部肿瘤11例,宫颈肿瘤3例,肝脏肿瘤14例,淋巴肿瘤1例,其他肿瘤3例;TNM分期:II期14例,III期35例,IV期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及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观察组于化疗前30min一次性静注地塞米松10mg,对照组分别于用药前1d开始口服地塞米松,8mg/次,2次/d,连用3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方法
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毒性情况。不良反应毒性判定:参考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常规毒性判定标准进行毒性判定,共分为I-V级5个级别,Ⅲ-V级不良反应视为严重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对照组为34.4%,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下表1。
观察组患者严重不良反应率为26.3%,对照组为61.9%,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2。
3 讨论
多西紫杉醇又名多西他赛,为新型植物碱类抗肿瘤药,可诱导并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并抑制微管解聚,形成稳定的微管束,阻止细胞有丝分裂及增殖,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多西紫杉醇难溶于水,临床使用时常用聚氧乙基代蓖麻油配置成注射剂,易产生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液体潴留、骨髓抑制、消化系统反应、血管性水肿、皮肤毒性反应、神经毒性等,其中以过敏反应最为严重,可引发过敏性休克、具有可致死性,故在使用前应进行不良反应预处理[3]。
地塞米松又叫德沙美松,属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巨噬细胞、白细胞等炎症细胞集聚,并阻碍溶酶体酶的合成与释放,同时降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减少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等数量,减轻原发免疫反应扩展,并减少补体成份和免疫球蛋白的浓度,起到抗炎、抗内毒素、抑制免疫、增强应激反应等作用,是临床常用的抗炎、抗过敏药物,常用于各类炎症及危重病的急救药[4]。
地塞米松常用于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的预处理,标准方案为短时间内大量应用地塞米松,而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易出现血钾下降、应激性溃疡、血压急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且标准预处理方案是在深夜或凌晨用药,降低了患者的睡眠质量[5]。另一方面,糖皮质激素可诱导实体肿瘤产生化疗耐药性急放射抵抗性,影响多西紫杉醇的治疗效果。低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方案,不仅有效预防多西紫杉醇的不良反应,而且降低了地塞米松本身的副作用,且在应用多西紫杉醇前一次性给药,基本不影响患者睡眠,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6]。本文采用低剂量地塞米松对接受多西紫杉醇患者进行预处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与地塞米松标准预处理的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不良反应毒性较对照组轻,两种对比差异显著,P<0.05。因此,低剂量地塞米松防治多西紫杉醇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安如林.地塞米松预防紫杉醇引起剧吐的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12):230-231.
[2]王卉.多西紫杉醇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7):88-89.
[3]朱婉贞.53例多西紫杉醇注射液不良反应报道文献分析[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0,19(6):
381-383.
[4]郭秋云,于世英.劳拉西泮$苯海拉明$氟哌啶醇联合托烷司琼对比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预防高致吐风险化疗呕吐的疗效[J].肿瘤防治研究,2013,40(8):798-800.
[5]张明军,陈振东,潘跃银等.低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方案防治老年人多西紫杉醇过敏反应的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9,28(7):580-583.
[6]马守东,胡万宁,孙国贵.紫杉醇化疗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4.19(5):443-445.
【关键词】西紫杉醇不良反应地塞米松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1- 0169-02
肿瘤指机体在多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具有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的特点,生存期短、死亡率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遭到破坏,空气、水质污染,致病因素增多,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1]。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多西紫杉醇是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通过干扰细胞分裂及微管网络达到抗肿瘤的作用,对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实体肿瘤有较好的疗效,但近年来,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引起临床高度重视,而地塞米松也被用于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的预处理,但关于其剂量也备受争议[2]。本文分别采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地塞米松预防多西紫杉醇不良反应,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肿瘤各科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122例,均经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预期生存期≥3个月,心电图、肾功能、血常规正常,并排除有药物禁忌症、精神病史、活动性结核及其他感染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1例,男38例,女23例,年龄61-78岁,平均(67.7±4.2)岁,疾病类型:乳腺肿瘤6例,肺肿瘤16例,腺癌3例,前列腺肿瘤5例,胃部肿瘤13例,宫颈肿瘤2例,肝脏肿瘤11例,淋巴肿瘤2例,其他肿瘤3例;TNM分期:II期11例,III期36例,IV期14例;对照组61例,男35例,女26例,年龄62-76岁,平均(65.8±4.8)岁,疾病类型:乳腺肿瘤4例,肺肿瘤15例,腺癌4例,前列腺肿瘤6例,胃部肿瘤11例,宫颈肿瘤3例,肝脏肿瘤14例,淋巴肿瘤1例,其他肿瘤3例;TNM分期:II期14例,III期35例,IV期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及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观察组于化疗前30min一次性静注地塞米松10mg,对照组分别于用药前1d开始口服地塞米松,8mg/次,2次/d,连用3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方法
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毒性情况。不良反应毒性判定:参考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常规毒性判定标准进行毒性判定,共分为I-V级5个级别,Ⅲ-V级不良反应视为严重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对照组为34.4%,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下表1。
观察组患者严重不良反应率为26.3%,对照组为61.9%,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2。
3 讨论
多西紫杉醇又名多西他赛,为新型植物碱类抗肿瘤药,可诱导并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并抑制微管解聚,形成稳定的微管束,阻止细胞有丝分裂及增殖,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多西紫杉醇难溶于水,临床使用时常用聚氧乙基代蓖麻油配置成注射剂,易产生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液体潴留、骨髓抑制、消化系统反应、血管性水肿、皮肤毒性反应、神经毒性等,其中以过敏反应最为严重,可引发过敏性休克、具有可致死性,故在使用前应进行不良反应预处理[3]。
地塞米松又叫德沙美松,属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巨噬细胞、白细胞等炎症细胞集聚,并阻碍溶酶体酶的合成与释放,同时降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减少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等数量,减轻原发免疫反应扩展,并减少补体成份和免疫球蛋白的浓度,起到抗炎、抗内毒素、抑制免疫、增强应激反应等作用,是临床常用的抗炎、抗过敏药物,常用于各类炎症及危重病的急救药[4]。
地塞米松常用于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的预处理,标准方案为短时间内大量应用地塞米松,而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易出现血钾下降、应激性溃疡、血压急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且标准预处理方案是在深夜或凌晨用药,降低了患者的睡眠质量[5]。另一方面,糖皮质激素可诱导实体肿瘤产生化疗耐药性急放射抵抗性,影响多西紫杉醇的治疗效果。低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方案,不仅有效预防多西紫杉醇的不良反应,而且降低了地塞米松本身的副作用,且在应用多西紫杉醇前一次性给药,基本不影响患者睡眠,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6]。本文采用低剂量地塞米松对接受多西紫杉醇患者进行预处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与地塞米松标准预处理的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不良反应毒性较对照组轻,两种对比差异显著,P<0.05。因此,低剂量地塞米松防治多西紫杉醇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安如林.地塞米松预防紫杉醇引起剧吐的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12):230-231.
[2]王卉.多西紫杉醇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7):88-89.
[3]朱婉贞.53例多西紫杉醇注射液不良反应报道文献分析[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0,19(6):
381-383.
[4]郭秋云,于世英.劳拉西泮$苯海拉明$氟哌啶醇联合托烷司琼对比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预防高致吐风险化疗呕吐的疗效[J].肿瘤防治研究,2013,40(8):798-800.
[5]张明军,陈振东,潘跃银等.低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方案防治老年人多西紫杉醇过敏反应的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9,28(7):580-583.
[6]马守东,胡万宁,孙国贵.紫杉醇化疗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4.19(5):44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