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主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倍受教师的青睐。自从我使用课改的教材以来一直在课堂中努力尝试这种方式的教学,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反思。
关键词: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分组;分工;尝试
《语文课程标准》主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倍受教师的青睐。自从我使用课改的教材以来一直在课堂中努力尝试这种方式的教学,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反思。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重表面讨论,缺实质内容。我们通常看到的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大多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坐在一起学习,如:学生做作业时,让他们一起互相交谈或者让已经完成任务的学生去帮助未完成任务的学生,还有就是老师布置一个专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的学习是没有实质的合作的,充其量只能算是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议论”。
2.缺少技巧,影响学习实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由于小组是按座位随意安排组员的,以致部分小组成员水平有限,成员之间没什么可交流,都发呆坐在哪里;部分小组则是由于成员性格内向,成员之间很难开口交流;而一些小组有时成员对交流探讨的问题不感兴趣,导致成员之间不交流。
3.时机把握不准,时间不充裕。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新课程理念下先进的学习方式,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合作学习存在一个时机问题,即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有些课堂小组讨论的时候,看似热热闹闹,可是学生才讨论30秒,1分中,有的学生刚投入,有的还在“尝试错误”,教师就手一拍;“好!”“停!”——这就存在着一定的“假讨论”“假合作”。
二、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的几点尝试
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从小组合作的目标制定,成员组合,职责分工,汇报方式以及教师定位等方面进行了一点尝试。
1.注重实效,强调差异。我坚持做好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其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我们在准备教学时就得明确,学生通过学习能获得哪些具体的进步,学生合作的话题或讨论的方向不能一味追求表面的花样,而忽略学生内在思考的空间,要求不能过死,限制学生思维发展,更不能太高,让学生渴望不可及,也不能过于简单,失去合作讨论的价值。还要强调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只重视学术目标而忽视了旨在培养学生之间高效合作的社交技巧目标。
2.合理搭配,明确分工。为了确保各小组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在各小组活动前对各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安排。即安排小组的成员必须考虑其性格、性别、知识水平等。各小组分好组后,应指导各小组进行明确分工,一般由小组长承担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的任务,调节好小组各成员的分工,由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小组学习活动;由记录员承担小组各成员发表意见时做好记录的任务;由形象代言人在小组学习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时,代表本组发言,阐明本组最新颖、最突出的见解。
3.选择时机,强化评比。在什么场合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的热情较高,这要依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所涉及问题的性质等诸多因素而定,一般来说以下三种情况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①当学生思维受阻时;②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时;③当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每次课堂小组合作活动结束后,对各小组的长处要及时给予表扬,并评出最佳的合作小组,以激发组员继续合作的热情。
综上所述,我在解决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做了一点研究,但由于研究时间尚短,关于小组合作的许多理论性知识还有待于学习,而且在小组合作的目标确定,方法指导,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方面还心存疑惑,在今后教学中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尝试。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6-04
关键词: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分组;分工;尝试
《语文课程标准》主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倍受教师的青睐。自从我使用课改的教材以来一直在课堂中努力尝试这种方式的教学,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反思。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重表面讨论,缺实质内容。我们通常看到的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大多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坐在一起学习,如:学生做作业时,让他们一起互相交谈或者让已经完成任务的学生去帮助未完成任务的学生,还有就是老师布置一个专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的学习是没有实质的合作的,充其量只能算是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议论”。
2.缺少技巧,影响学习实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由于小组是按座位随意安排组员的,以致部分小组成员水平有限,成员之间没什么可交流,都发呆坐在哪里;部分小组则是由于成员性格内向,成员之间很难开口交流;而一些小组有时成员对交流探讨的问题不感兴趣,导致成员之间不交流。
3.时机把握不准,时间不充裕。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新课程理念下先进的学习方式,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合作学习存在一个时机问题,即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有些课堂小组讨论的时候,看似热热闹闹,可是学生才讨论30秒,1分中,有的学生刚投入,有的还在“尝试错误”,教师就手一拍;“好!”“停!”——这就存在着一定的“假讨论”“假合作”。
二、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的几点尝试
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从小组合作的目标制定,成员组合,职责分工,汇报方式以及教师定位等方面进行了一点尝试。
1.注重实效,强调差异。我坚持做好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其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我们在准备教学时就得明确,学生通过学习能获得哪些具体的进步,学生合作的话题或讨论的方向不能一味追求表面的花样,而忽略学生内在思考的空间,要求不能过死,限制学生思维发展,更不能太高,让学生渴望不可及,也不能过于简单,失去合作讨论的价值。还要强调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只重视学术目标而忽视了旨在培养学生之间高效合作的社交技巧目标。
2.合理搭配,明确分工。为了确保各小组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在各小组活动前对各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安排。即安排小组的成员必须考虑其性格、性别、知识水平等。各小组分好组后,应指导各小组进行明确分工,一般由小组长承担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的任务,调节好小组各成员的分工,由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小组学习活动;由记录员承担小组各成员发表意见时做好记录的任务;由形象代言人在小组学习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时,代表本组发言,阐明本组最新颖、最突出的见解。
3.选择时机,强化评比。在什么场合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的热情较高,这要依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所涉及问题的性质等诸多因素而定,一般来说以下三种情况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①当学生思维受阻时;②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时;③当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每次课堂小组合作活动结束后,对各小组的长处要及时给予表扬,并评出最佳的合作小组,以激发组员继续合作的热情。
综上所述,我在解决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做了一点研究,但由于研究时间尚短,关于小组合作的许多理论性知识还有待于学习,而且在小组合作的目标确定,方法指导,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方面还心存疑惑,在今后教学中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尝试。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