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农村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不仅需要教师从知识层面努力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学习范围的拓展,还需要帮助学生从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层面促使学生实现长足的进步。基于此,农村小学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培养时,需要重点根据班级中学生的生活习惯进行教育和引导,进而借此有效帮助其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卫生、科学的生活习惯,以期促使学生取得更大的成长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活习惯;教育培养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是学生保持旺盛精力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养成健康体魄、实现学习能力进步的必备基础。因此,农村小学教师在实施教育管理时,需要针对班级中学生的生活习惯进行观察和了解,并结合对于学生情况的充分把握进行教育管理设置、采用合理的生活习惯培养手段帮助学生逐步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同时,教师在帮助学生实施生活习惯培养时,可以通过校园中生活习惯的规则制定保证学生在校园中严格执行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借此促使学生在班级中共同营造的良好班级氛围中实现进步;教师可以通过家校共育的组织和实施邀请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并要求家长与校园执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培养策略,进而有效完善班级中学生的生活习惯培养效力;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班级中生活习惯互助小组的组织和实施切实将教育管理权力下放,使每一位学生都在小组中意识到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意义、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生活习惯的规则制定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正视农村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并采用针对性解决的策略实施形式在班级中制定严格的生活习惯规则,帮助学生从日常着装、出勤、卫生等方面都有严格和明确的生活习惯规则可以依据,进而借此有效促使学生在校园中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规范和改进,最终逐步帮助学生在校园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则是保证校园生活有序进行的保障,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实现良好生活习惯建立的重要教育实施手段。基于此,我们在帮助学生实现进步和成长时,会首先借助日常教育过程中的观察充分了解班级中学生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并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制定严谨的校园生活规则,进而帮助学生校园当中的衣、食、住、行、学等方面都获得全面的进步和提升。同时,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规则执行之后发现,班级中的学生从原本的散漫、无序逐渐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他们开始认识到尊重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并能够根据校规、班规严格限制自己的行为,针对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以做到积极改正和改变自我。可见,规则制定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不良生活習惯、赋予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生活习惯的家校共育
如果说学校是知识教育的重要地点,那么家庭就是每一位学生生活习惯建立的最重要场所。因此,想要有效完善学生的生活习惯,教师必须通过家校共育的教育实施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并结合家庭教育的力量帮助学生逐步实现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建立。
我们在针对学生进行生活习惯培养时,会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采用家长会的开展形式有效了解班级中学生的家庭成员构成,并根据班级中学生的生活习惯水平要求家长进行管理,进而保证学生家庭与校园对学生进行一致的要求,最终借助家校一致的生活习惯管理和培养形式有效改善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完善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通过一段时间家校共育的组织和实施,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主动在接送孩子的时候与我们分享学生在家庭中的种种表现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情况,并积极向我们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而与我们携手达成对于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策略。最终,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也会在我们和其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建立和健全。
三、生活习惯的互助监督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家长的引导,也需要学生彼此之间的互相监督和提醒。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其自控能力往往不足,因而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习惯互助监督小组的组织和建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每日生活习惯的互助监督,并针对小组成员不良的生活习惯加以提醒、结合小组成员良好的生活习惯加以鼓励和赞扬。
我们在针对班级中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进行培养时,在班级中组织了生活习惯互助监督小组,并根据学生日常的生活习惯情况进行了合理安排,保证每一个小组都有一个责任意识强、生活习惯良好的小组长。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助监督实施,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够在自己坚持和他人提醒下遵照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实施各种行为,且能够在小组中依据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其他组员共同营造和谐的班集体和温馨的班级环境。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正视农村小学生的特质和现有的生活习惯,并结合多样化的教育培养手段有效帮助学生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改善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和缺陷,进而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逐步实现良好生活习惯的建立。最终,学生将会在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帮助下认识到良好生活习惯的价值和意义,并逐步成为一名思想先进、习惯健康、能力健全、素养完善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 刘秀妮.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困境及措施[J].教书育人,2019(17).
[2] 吕培琪.农村小学寄宿生文明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省来宾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农村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LBJK2017B102)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活习惯;教育培养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是学生保持旺盛精力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养成健康体魄、实现学习能力进步的必备基础。因此,农村小学教师在实施教育管理时,需要针对班级中学生的生活习惯进行观察和了解,并结合对于学生情况的充分把握进行教育管理设置、采用合理的生活习惯培养手段帮助学生逐步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同时,教师在帮助学生实施生活习惯培养时,可以通过校园中生活习惯的规则制定保证学生在校园中严格执行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借此促使学生在班级中共同营造的良好班级氛围中实现进步;教师可以通过家校共育的组织和实施邀请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并要求家长与校园执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培养策略,进而有效完善班级中学生的生活习惯培养效力;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班级中生活习惯互助小组的组织和实施切实将教育管理权力下放,使每一位学生都在小组中意识到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意义、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生活习惯的规则制定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正视农村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并采用针对性解决的策略实施形式在班级中制定严格的生活习惯规则,帮助学生从日常着装、出勤、卫生等方面都有严格和明确的生活习惯规则可以依据,进而借此有效促使学生在校园中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规范和改进,最终逐步帮助学生在校园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则是保证校园生活有序进行的保障,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实现良好生活习惯建立的重要教育实施手段。基于此,我们在帮助学生实现进步和成长时,会首先借助日常教育过程中的观察充分了解班级中学生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并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制定严谨的校园生活规则,进而帮助学生校园当中的衣、食、住、行、学等方面都获得全面的进步和提升。同时,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规则执行之后发现,班级中的学生从原本的散漫、无序逐渐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他们开始认识到尊重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并能够根据校规、班规严格限制自己的行为,针对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以做到积极改正和改变自我。可见,规则制定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不良生活習惯、赋予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生活习惯的家校共育
如果说学校是知识教育的重要地点,那么家庭就是每一位学生生活习惯建立的最重要场所。因此,想要有效完善学生的生活习惯,教师必须通过家校共育的教育实施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并结合家庭教育的力量帮助学生逐步实现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建立。
我们在针对学生进行生活习惯培养时,会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采用家长会的开展形式有效了解班级中学生的家庭成员构成,并根据班级中学生的生活习惯水平要求家长进行管理,进而保证学生家庭与校园对学生进行一致的要求,最终借助家校一致的生活习惯管理和培养形式有效改善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完善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通过一段时间家校共育的组织和实施,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主动在接送孩子的时候与我们分享学生在家庭中的种种表现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情况,并积极向我们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而与我们携手达成对于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策略。最终,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也会在我们和其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建立和健全。
三、生活习惯的互助监督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家长的引导,也需要学生彼此之间的互相监督和提醒。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其自控能力往往不足,因而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习惯互助监督小组的组织和建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每日生活习惯的互助监督,并针对小组成员不良的生活习惯加以提醒、结合小组成员良好的生活习惯加以鼓励和赞扬。
我们在针对班级中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进行培养时,在班级中组织了生活习惯互助监督小组,并根据学生日常的生活习惯情况进行了合理安排,保证每一个小组都有一个责任意识强、生活习惯良好的小组长。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助监督实施,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够在自己坚持和他人提醒下遵照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实施各种行为,且能够在小组中依据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其他组员共同营造和谐的班集体和温馨的班级环境。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正视农村小学生的特质和现有的生活习惯,并结合多样化的教育培养手段有效帮助学生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改善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和缺陷,进而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逐步实现良好生活习惯的建立。最终,学生将会在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帮助下认识到良好生活习惯的价值和意义,并逐步成为一名思想先进、习惯健康、能力健全、素养完善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 刘秀妮.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困境及措施[J].教书育人,2019(17).
[2] 吕培琪.农村小学寄宿生文明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省来宾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农村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LBJK2017B102)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