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对于小学生的古诗教学,我们不仅要让他们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同样的,还要让孩子们懂得如何去体会其中的情感。因为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播的课堂,更是对孩子们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战场。本文主要介绍了古诗与趣味教学法融合的意义,并进一步分析了将趣味教学法融入古诗课堂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古诗;教学;语文;趣味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古诗与趣味教学法融合的意义
古诗作为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可以用短短几行字就开阔出当时的风景和人文气息。国家在不断倡导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继承的要求。文化的传承需要从小抓起,要培养学生对国家源远流长的文化的认知,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任务。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特点,如何将这些厚重的文化传递给他们,重点在于如何去抓住孩子的眼球,激发他们对于古诗词的兴趣。语文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性的课程,它还具有较强的人文性。所以,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改变观念,实现师生的平等交流。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人物,需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也要更加具备倾听意识,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谨慎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发展,为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思维模式。利用趣味教学法,就可以有效地摆脱古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学习古代文化的同时,也可以保持一个兴趣盎然的态度,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加活泼、有趣。趣味教学法不仅可以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改善教师的教学态度,减轻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压力,还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鉴赏古诗。
二、将趣味教学法融入古诗课堂的策略与方法
(一)创设情景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语文教师要想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文本古诗的兴趣,就应该立足于课堂,活跃课堂气氛。
情景教学就是教师通过语言或者道具为学生创造出一种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去充分地体会古诗所描绘的已经。例如,在学习《四时田园杂兴》时,教师可以找几个学生对诗中的场景进行表演,把“童孙未解供耕织”的情景充分地表现出来,这样,在表演过后,学生就对诗中的场景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采用情景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去模拟古诗当中的场景,同时也可以在课前设置一些问题,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的来说,要巧妙地设置一些玄机,让学生愿意参与课堂,探索课堂。
(二)利用实物展示增强学生的好奇心
一个人获得知识的过程应为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在获取知识时,应该有一个积极主动的态度,这样才能够成为知识的拥有者。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听教师满堂灌的课堂内容。在古诗教学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元素,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咏鹅》,在这首诗歌当中,作者对鹅的外形以及戏水的动作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事实上,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去观察过鹅,猛然听教师一说,还不甚理解。对于这类古诗,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教学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鹅的相貌特征,信息技术及音乐、视频、图像与文字为一身,与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和整体性。这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有关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在课堂上,由教师的亲自展示,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什么叫做“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通过实物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集中于课堂,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
(三)进行户外教学
趣味教学不仅仅体现在室内,同样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打开一片户外的天地。例如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图书中,一首诗的题目为《村居》,描写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青烟的一幅景象。春天,儿童归来较早,趁着东风去放风筝。这首诗的意义重点在于讲授儿童在春天放风筝的古诗,不仅表现了儿童的可爱,也体现出了人民享受安居乐业的生活。客观世界千变万化,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参考以往的经验以及背后的知识点联系。教师在课堂上讲述这篇课文,学生只能对其中的内容望尘莫及,不能真正地体会到整首诗的意境。所以,教师可以选择户外教学,让学生带着这首诗歌,去真正地体会这种春天里放风筝的美好生活。在操场上,学生自由奔跑,牵扯着风筝,在娱乐过后,可以围坐在教师的身旁,由教师为学生继续讲解这篇课文,然后大家一齐背诵,去体会其中的情感。在大自然的渲染下,结合放风筝的乐趣,让学生们对自己的人生更加珍惜,更加能够体会生命之美。
三、结语
很多學生因为年龄小,并不能真正地去理解古诗的含义。所以,大多只能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才能够将古诗的知识和内涵联系在一起。近些年来,趣味教学法已然被很多教师所利用,当然,很多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我们不能勉强教师固定采用某种方式,因为适合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自行对自己的趣味教学法进行调整,以此来更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娟.激趣教学放光芒古诗奇葩多幽香——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兴趣教学法[J].学周刊,2013(15).
[2]张心科,郑国民.20世纪前期语文课程分合论——兼说“阅读教学”的含义[J].教育学报,2009(6).
[3]孙双金.“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建设——从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J].创新人才教育,2015(4).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小学生;古诗;教学;语文;趣味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古诗与趣味教学法融合的意义
古诗作为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可以用短短几行字就开阔出当时的风景和人文气息。国家在不断倡导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继承的要求。文化的传承需要从小抓起,要培养学生对国家源远流长的文化的认知,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任务。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特点,如何将这些厚重的文化传递给他们,重点在于如何去抓住孩子的眼球,激发他们对于古诗词的兴趣。语文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性的课程,它还具有较强的人文性。所以,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改变观念,实现师生的平等交流。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人物,需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也要更加具备倾听意识,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谨慎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发展,为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思维模式。利用趣味教学法,就可以有效地摆脱古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学习古代文化的同时,也可以保持一个兴趣盎然的态度,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加活泼、有趣。趣味教学法不仅可以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改善教师的教学态度,减轻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压力,还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鉴赏古诗。
二、将趣味教学法融入古诗课堂的策略与方法
(一)创设情景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语文教师要想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文本古诗的兴趣,就应该立足于课堂,活跃课堂气氛。
情景教学就是教师通过语言或者道具为学生创造出一种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去充分地体会古诗所描绘的已经。例如,在学习《四时田园杂兴》时,教师可以找几个学生对诗中的场景进行表演,把“童孙未解供耕织”的情景充分地表现出来,这样,在表演过后,学生就对诗中的场景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采用情景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去模拟古诗当中的场景,同时也可以在课前设置一些问题,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的来说,要巧妙地设置一些玄机,让学生愿意参与课堂,探索课堂。
(二)利用实物展示增强学生的好奇心
一个人获得知识的过程应为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在获取知识时,应该有一个积极主动的态度,这样才能够成为知识的拥有者。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听教师满堂灌的课堂内容。在古诗教学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元素,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咏鹅》,在这首诗歌当中,作者对鹅的外形以及戏水的动作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事实上,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去观察过鹅,猛然听教师一说,还不甚理解。对于这类古诗,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教学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鹅的相貌特征,信息技术及音乐、视频、图像与文字为一身,与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和整体性。这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有关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在课堂上,由教师的亲自展示,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什么叫做“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通过实物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集中于课堂,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
(三)进行户外教学
趣味教学不仅仅体现在室内,同样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打开一片户外的天地。例如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图书中,一首诗的题目为《村居》,描写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青烟的一幅景象。春天,儿童归来较早,趁着东风去放风筝。这首诗的意义重点在于讲授儿童在春天放风筝的古诗,不仅表现了儿童的可爱,也体现出了人民享受安居乐业的生活。客观世界千变万化,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参考以往的经验以及背后的知识点联系。教师在课堂上讲述这篇课文,学生只能对其中的内容望尘莫及,不能真正地体会到整首诗的意境。所以,教师可以选择户外教学,让学生带着这首诗歌,去真正地体会这种春天里放风筝的美好生活。在操场上,学生自由奔跑,牵扯着风筝,在娱乐过后,可以围坐在教师的身旁,由教师为学生继续讲解这篇课文,然后大家一齐背诵,去体会其中的情感。在大自然的渲染下,结合放风筝的乐趣,让学生们对自己的人生更加珍惜,更加能够体会生命之美。
三、结语
很多學生因为年龄小,并不能真正地去理解古诗的含义。所以,大多只能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才能够将古诗的知识和内涵联系在一起。近些年来,趣味教学法已然被很多教师所利用,当然,很多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我们不能勉强教师固定采用某种方式,因为适合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自行对自己的趣味教学法进行调整,以此来更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娟.激趣教学放光芒古诗奇葩多幽香——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兴趣教学法[J].学周刊,2013(15).
[2]张心科,郑国民.20世纪前期语文课程分合论——兼说“阅读教学”的含义[J].教育学报,2009(6).
[3]孙双金.“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建设——从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J].创新人才教育,2015(4).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