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教研是把学校作为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培训基础地,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开展切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办学质量,进而保证课改的顺利实施。学校应该引导教师为了学生和自身的发展而教研,必须立足学校,提高教研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使教研方式能更好地服务新课程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真正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如何保证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呢?
一、建立教研的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人们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是人们真心向往、并愿为之努力实现的目标。学校建立教师群体的共同愿景,除可以起到导向、动力作用外,还可以起到凝聚作用,可以激发教师为学校发展而不断努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校本教研既能满足教师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的需求,又能解决面临的教学问题,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并转化到教育实践中,促进自我发展,体现自身价值。这种理念一旦植根于教师心中,就能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其主动、自觉地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技巧的提高,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二、营造教研的良好氛围
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不可能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更不可能成为出色的教师。因此,教师要逐步从知识传授型教师向学者型、研究型教育者转变。学校领导应结合实际,遵循“愿行、勤学、求新”的原则,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一)愿行。学校倡导以人为本,尊重教师意愿,激发教师潜在的研究热情,开发教师潜力,促使教师结合自己的专长、兴趣爱好进行教学研究,使教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如一位老师对园艺有浓厚兴趣,他提出“科学种植,美化校园”作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并与其他教师合作,在学校开辟园艺角,开展系列活动,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大家品尝到了研究的乐趣,认识到教学研究是一种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
(二)勤学。要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激发教师的学习欲望,增强教师持久学习的动力,唤醒教师自我教育意识,提高教师自我教育能力,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力。学校组织教师学课标、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学本校教师的优点,就教师该如何进行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如何开展行动研究,如何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等,请有关教育专家到校给予具体辅导,学习科学的教学研究方法。教师们以开放的心态,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学习和进修,阅读有关教育新理念的书籍,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更新自身知识,迅速与新的理念接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三)求新。创新是教师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在研究活动中倡导教师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保留不同意见,保护不同见解,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研究潜能,求真务实、科学严谨,提高教研质量,使教师们学会研究教学、研究自身,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提高。
三、讲求教研的实际效率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只有不断改进研究的方法,才能确保教学研究的实效性,让教师们在研究中获得发展。
(一)优势互补。在安排教研组成员时,做到每个教研组都有骨干教师,这类教师勇于探索,勤于钻研,能发挥在课程实施、科研、经验总结方面的示范作用,以自身优秀素质带动全组教师,团结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开展好研究活动。
(二)形式求活。提倡“开放式教研”,教师们可根据具体需要,自主选择研究专题,安排时间、地点,完成教研工作。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和科研能力,自主进行研究,积极主动地开展创造性活动,把自己在教育科研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摆出来,教师集体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交流、汇报会,交流有效教研的经验,相互受益,取长补短。
校本教研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可以采取不同方式,针对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评价,验证教育理论,解决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保证研究效果。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共同讨论,设计同一内容的教案由一人执教,课后小组共同反思;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互相开放课堂,按自己的理解处理同样的教学内容,比较教学效果,共同评课、反思,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能力。
(三)过程要实。要根据实际确定校本教研的重点,研究范围要小而精,与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有可操作性。保证每周一小时以上的教研组研究活动时间,由教研组长负责,确定教研主题,立足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与探索,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研活动由教师轮流主持,组内每一位成员均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保证畅所欲言。学校行政及时深入各教研组,了解各教研组讨论、学习情况,和大家共同探讨,对教师教学中产生的疑惑、困难,无法解决的提到全校教师中集体进行讨论、解决。
校本教研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重要形式,我们必须关注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为教师提供平台,使学校的教研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绽放绚丽色彩。
作者单位
昆明市书林二小
◇责任编辑:陈顺◇
一、建立教研的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人们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是人们真心向往、并愿为之努力实现的目标。学校建立教师群体的共同愿景,除可以起到导向、动力作用外,还可以起到凝聚作用,可以激发教师为学校发展而不断努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校本教研既能满足教师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的需求,又能解决面临的教学问题,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并转化到教育实践中,促进自我发展,体现自身价值。这种理念一旦植根于教师心中,就能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其主动、自觉地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技巧的提高,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二、营造教研的良好氛围
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不可能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更不可能成为出色的教师。因此,教师要逐步从知识传授型教师向学者型、研究型教育者转变。学校领导应结合实际,遵循“愿行、勤学、求新”的原则,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一)愿行。学校倡导以人为本,尊重教师意愿,激发教师潜在的研究热情,开发教师潜力,促使教师结合自己的专长、兴趣爱好进行教学研究,使教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如一位老师对园艺有浓厚兴趣,他提出“科学种植,美化校园”作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并与其他教师合作,在学校开辟园艺角,开展系列活动,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大家品尝到了研究的乐趣,认识到教学研究是一种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
(二)勤学。要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激发教师的学习欲望,增强教师持久学习的动力,唤醒教师自我教育意识,提高教师自我教育能力,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力。学校组织教师学课标、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学本校教师的优点,就教师该如何进行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如何开展行动研究,如何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等,请有关教育专家到校给予具体辅导,学习科学的教学研究方法。教师们以开放的心态,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学习和进修,阅读有关教育新理念的书籍,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更新自身知识,迅速与新的理念接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三)求新。创新是教师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在研究活动中倡导教师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保留不同意见,保护不同见解,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研究潜能,求真务实、科学严谨,提高教研质量,使教师们学会研究教学、研究自身,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提高。
三、讲求教研的实际效率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只有不断改进研究的方法,才能确保教学研究的实效性,让教师们在研究中获得发展。
(一)优势互补。在安排教研组成员时,做到每个教研组都有骨干教师,这类教师勇于探索,勤于钻研,能发挥在课程实施、科研、经验总结方面的示范作用,以自身优秀素质带动全组教师,团结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开展好研究活动。
(二)形式求活。提倡“开放式教研”,教师们可根据具体需要,自主选择研究专题,安排时间、地点,完成教研工作。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和科研能力,自主进行研究,积极主动地开展创造性活动,把自己在教育科研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摆出来,教师集体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交流、汇报会,交流有效教研的经验,相互受益,取长补短。
校本教研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可以采取不同方式,针对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评价,验证教育理论,解决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保证研究效果。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共同讨论,设计同一内容的教案由一人执教,课后小组共同反思;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互相开放课堂,按自己的理解处理同样的教学内容,比较教学效果,共同评课、反思,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能力。
(三)过程要实。要根据实际确定校本教研的重点,研究范围要小而精,与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有可操作性。保证每周一小时以上的教研组研究活动时间,由教研组长负责,确定教研主题,立足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与探索,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研活动由教师轮流主持,组内每一位成员均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保证畅所欲言。学校行政及时深入各教研组,了解各教研组讨论、学习情况,和大家共同探讨,对教师教学中产生的疑惑、困难,无法解决的提到全校教师中集体进行讨论、解决。
校本教研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重要形式,我们必须关注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为教师提供平台,使学校的教研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绽放绚丽色彩。
作者单位
昆明市书林二小
◇责任编辑:陈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