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慌神·恍然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zhiyao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偶观央视播放的严顺开和林永健等演的小品《装病》:
  某位年老的父亲因三个儿女多日未来探望,决定在自己生日这天坐上轮椅装病,打电话“吓唬吓唬”他們。大女儿来了一看老爸“瘫了”!慌了神,遂放声大哭;儿子来了一看,老父坐在轮椅上左腿半截“没了”!大惊失色;小女儿来了一看,父亲不但坐上轮椅,而且说话颠三倒四,遂失声痛哭。然而三人后来才发现,老父以上一系列“症状”都是装出来的,齐声问:“老爸你到底哪儿不舒服?”父答:“我没不舒服;就是因为你们忘了老爸今天的生日!”儿女恍然大悟,争着去买生日蛋糕。老人却阻拦道:“蛋糕我早就准备好了,我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儿女孝老的亲情)。”三个儿女破涕为笑,齐声祝愿父亲:“生日快乐,笑口常开,健康长寿;祝天下的父母晚年幸福。”
  艺术往往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据《当代生活报》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老人还真会装病求子女关注。如近几年,在南京工作的彭先生动辄就接到母亲类似“儿子,我可能活不了几天了”的“紧急”电话。紧张的彭先生经历几次后,发现妈妈实际上只是普通的头疼脑热。
  有的老年人缘何没病装病?盖因空巢心里空,耐不住孤单寂寞,因缺乏家庭的温馨、子女的抚慰和安全感,由此引发焦虑、抑郁,从而倒逼老人采取“奇葩谎言”,迫使子女“回家看看”,与其聊聊天,以填补亲情空白。发现老人装病求亲情,子女应多些理解,一不能大意放松警惕;二不能埋怨老人“小题大做”;三不能因此恼火。应当好好反思以往自己是否尽了“常回家看看”的责任和义务?不能一味强调工作“忙”,而让尽孝出现“盲点”。子女应当和父母多沟通、勤交流,让他们精神有所寄托,心理得到慰藉,此方胜过山珍海味、灵丹妙药。否则,老人因长期得不到子女亲情的“营养”,一旦积郁成疾真正病了,甚至因严重焦虑、抑郁出现意外,儿女再后悔可能就晚了。
  从央视还看到一则“老人有病假装健康”的公益广告:一位老大爷与儿子通电话,句句“报平安”:“我和你妈挺好的。你想跟她通电话呀,她出去跳舞去啦!”然而镜头切换的却是另一个画面:儿子的老母正躺在医院住院部病床上输液,打电话的老人正在旁边照顾着。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很多。父母明明生病了,缘何要瞒着儿女?一是怕儿女担心,精神压力加大;二怕儿女分心,影响工作。由此,让笔者联想到任贤齐演唱的歌曲《心太软》:“你总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这首歌曲或许唱的是爱情,但笔者却听出了什么事都自己“扛”的老年父母的复杂心态。
  父母对子女的爱,向来是只讲奉献不讲回报,这就是母爱和父爱的伟大之处。然而作为子女不能因为父母要强“自己扛”而让孝心、孝行“打折”,不能只凭电话就认定老爸老妈一切安好,要尽可能地回家看看,真实地了解父母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不会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装病》电视小品中的父之“谎言”,让子女“慌神”,进而“恍然”的笑中含泪“三部曲”,耐人寻味;父母有病自己“扛”的公益广告发人深省。鉴此,希望能给儿女们更多有益的启迪。父母“装病”“装健康”的现实版,还是越少越好。
其他文献
我熟悉不少45至65岁的人,应该说,这个年龄段还没到颐养天年之时。但是,这些年来,不管是收到的微信,还是相聚时的聊天,大家谈的多是养生和健康。有些说的更到位:只要活着就好。崇尚“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不,前几天朋友又发来个段子:“夕阳不会无限好,快乐一秒是一秒。”连续轰炸般“忠告”,引起了我的思考:“夕阳”应该怎样“红”?  先说说我对“夕阳”的定位。50岁左右,窃以为不能算作“夕阳”,应是“下午四
期刊
任何人的知识结构与知识视野都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有限的生命长度,我们的兴趣爱好的偏颇,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等等,都决定了我们是不可能如古典小说中的智慧人物诸葛亮之类那样,真的天文地理无所不知的;也不可能真的无所不知,而且假如我们在面对相对陌生的事物的时候,太过单纯与粗心,是有可能出现诸多错误——甚至于荒诞不经的错误的。  宋人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谬误(谲诈附)”一章中,说到晚唐段成
期刊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挑夫,每天挑水走过一条崎岖的小径。然而,扁担两头的水桶一只完好,一只有裂缝。因为这个原因,他从溪边挑回家的水永远只有一桶半水。意想不到的是,时深日久,有裂缝的水桶的那一端的路旁,却开满了美丽的花朵;而另一端的路旁,只有一些零星的杂草。这正是缺陷成就美丽的一个例证。  人,是不容易知足的动物,很多处于珠圆玉润、堪称完美状态下的人,总是在有意无意间抱怨自己的生活。会说话的人,往往
期刊
我想写这个题目久矣。只因没遇到牵动人心、引起舆论关注,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作“引子”,便迟迟动不了笔。  不经意问,我所需要的材料来了:杭州市七旬老人老沈(化名),每月退休金4000多元,老伴退休金每月3000多元,儿子上班年收入五六万元。虽然也早已在城边为儿子买了套两居室的房子,“时刻准备着”,可“就是一直为找不到女主人发愁”,眼下儿子40多岁了,仍是光棍一条。因此才有了《37℃高温舍不得开
期刊
人,都希望长寿。皇帝想万岁,百姓盼百岁,还是老百姓的期盼现实些。  《道德经》的作者老子寿百岁,他说,“死而不亡者寿”,身虽死而不被遗忘的人,才算真正的长寿。这颇像“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现代诗句。  一提健康,会想到健壮的身躯。是的,外形的健康是可看到的,而内心的健康往往被忽视。明代养生家高濂说:“夫人只养形,不知养神,殊不知形者载神之车也。神去人即死,车败马即跑也。”这个比喻十分恰当。  老
期刊
现在,我站在一栋楼的楼顶,看着熙来攘往的人群,我要说说脚,说说脚的种种妙用。  首先脚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此物件,位于人体的最下部,具有移动和支撑人体重量的两大重要功能。它能进能退。进的时候,可快可慢。尤其关键时刻,踹你一脚,没商量。那个得意劲,觉得自己仿佛就是大脑的主人;退的时候,可以凌霄轻步,闪转腾挪,世故得让人心有余悸。  俗话说,噱在头,蹩在脚。譬如,某君被人踩了一脚,这种事,最好不开口,
期刊
《庄子》有篇《不龟手之药》(龟通皲,皮肤皲裂之意),讲了一个故事:宋国有一个善于制造防治皮肤冻裂的药(类似于现在的防冻护手霜)的人,世世代代以在水中漂洗棉絮为业。有一个客人听说了,请求用百金购买这个药方。宋国人把族人召集在一起商量说:“咱家世世代代以在水中漂洗棉絮为业,不过赚几个小钱儿罢了。现在一下子卖掉技术就能得到百金,那就卖给他吧。”客人得到秘方以后,用它来游说吴王。正赶上越国向吴国发难,吴王
期刊
龙套,也叫文堂,是传统戏曲中扮演兵卒、夫役等群众角色的统称;由于所穿都是各色龙套衣饰而得名。现在大家将其引申为各类组织、团体或班子中的边缘角色或非主要角色。与龙套对应的是主角,主角光彩夺目,龙套就显得黯然失色。  但这并不意味着龙套就不重要,更不是可有可无。将主角与龙套的关系比喻为红花与绿叶,很有道理。红花固然鲜艳夺目,如果少了绿叶扶持,赤裸裸的红花不仅显得形单影只,甚至给^流水飘零的感觉。陪伴的
期刊
马桶是藏垢纳污之处,也因此,与马桶有关的行当,就免不了被人蔑视。晚清大文人辜鸿铭曾嘲笑在他心目中没有学问的袁世凯:“诚然,要看所办是何等事,如老妈子倒马桶,固用不着学问,除倒马桶外,我不知天下有何事是无学问的人能办得好的。”的确,倒马桶是简单劳动,用不着熟读四书五经,但如果是对马桶进行改善、提升呢?那恐怕就得有学问、而且得有大学问了。  据我所知,在人类使用马桶(包括其它五花八门的便溺器具)的进化
期刊
《看袜》是清代戏剧家洪升《长生殿》中一折。故事讲述“安史之乱”中,唐玄宗在马嵬坡赐死杨贵妃,当地酒铺老板王嬷嬷,拾得杨贵妃遗落的一只袜子,酒铺生意因“袜子”大火。自此,顾客前来不再为喝酒,只想一睹贵妃“香袜”芳容!  一只袜子何以由“臭”而“香”?这要追究大诗人刘禹锡,于《马嵬行》中一改白乐天、杜甫和温庭筠众诗人“天子赐缢死”成论,持“贵人饮金屑”说,横生“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这一枝节。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