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美术学科的课程安排相对较少,由于课堂时间的局限性,美术教学的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教师就可以高效把握起课后实践作业对课堂教学的巩固效果,使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有效融合,從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下主要围绕通过绘画作业、剪纸作业、制作作业及开放型作业展开相关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实践作业;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54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课后作业都比较单一且枯燥,通常都是让学生们进行绘画练习,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对这种学习和做作业的模式感到厌烦,也就无法达到理想的美术教学效果。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通过完善课后实践作业的形式来巩固美术教学的效果呢?
一、通过绘画作业让学生懂得认真观察
绘画作业是美术教学过程中最基础性的作业形式,虽然不能过量布置,但是也不能忽略它的重要训练作用。同时绘画作业强大的实践性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连贯性思维,教师在布置相关作业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对作业有较高的兴致。并且具有趣味性且符合学生兴趣所向的绘画作业能让学生在绘画之前静下心来认真观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绘画的过程更加顺利且愉悦。
例如在《美丽的花》的教学过程中,为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有更加连贯的思维,教师就可以把教学场地移到室外。引导学生走进校园,观察花的千姿百态,包括花蕊、花瓣、花叶和花茎等,还要深入观察不同花朵的色彩变化及线条的变化。观察时间结束后,学生们就回到教室进行绘画,根据记忆把自己在校园内观察到的花的形态画出来。在学生们绘画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在教室内巡视,适时且适当地给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结束了课堂教学之后,在布置课后绘画作业的时候也可以如此,先让学生对某种事物进行一定时间的观察,再展开绘画。总结来说就是在绘画时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物体有一定的记忆性认知,然后再鼓励学生根据观察所得进行绘画,在把“记忆”呈现出来的同时还可以加入自己的联想。那么在这样的绘画作业中,为了给绘画提供参考,给想象提供出发点,学生会更加认真地进行观察。
二、通过剪纸作业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剪纸艺术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并且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历史信息。早在唐代,剪纸就已经处于大发展时期了,一直到当今时代,剪纸的艺术魅力依旧没有减退。剪纸艺术不仅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和实践经验,更是寄托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剪纸作业,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在《万花筒》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剪纸艺术来引出对称的概念和特点,从而让学生对对称图案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激发出创造的动力。那么教师首先就可以介绍多种剪纸形式中的折叠剪法,它也是单色剪纸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能够产生许多重复的图案,进而让学生展开去了解对称。然后,在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剪纸的具体步骤,让学生真正看到剪纸的多种造型,体会到它巨大的艺术魅力。接着,再让学生们进行实践,亲自感受剪纸的乐趣。最后,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比较特别的方式,比如让学生通过剪纸进行手抄报制作,于是有的学生就制作了一个“小花园”。所以,通过剪纸作业,不仅能使美术作业更加新颖,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通过制作作业让学生学会变废为宝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是最基础性的,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并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的美术教学不同,不需要过于注重学生的美术表现力。所以,无论是在教学还是作业中,都能有比较大的宽泛性,给学生自由且充分发挥自我的空间,让学生更乐意接受美术教学。
例如在《化平凡为神奇》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该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那么教师提前就可以让学生准备材料,比如准备一些废旧衣物,然后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把废旧的衣物进行改造,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废旧的东西也能再加工利用,化腐朽为神奇。而为了深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趁热打铁,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制作作业,让学生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强烈的环保意识。这种趣味性的手工制作中,学生们会对“废旧物品”形成一个新的认知,在完成制作之后也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和自豪感。
四、通过开放型作业让学生关注学习主题
虽然小学美术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宽泛性,但是也是理论知识从易到难,操作性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难度和深度的。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也要遵循阶段性的教学主题,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学习路线,从而在不断地进步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对美术学习更有动力,并不断积极且自主地提升自身的美术技能。
例如在对《走进春天》教学过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训练作业,主题就是“春游”,作业的表现形式为开放型,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表现方式。虽然主题只有一个,但是在进行作业时却可以选择多种素材和表现方法,留给学生们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施展的机会。在这种规定主题,但是形式开放的作业训练中,学生能够产生更大的制作欲望,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勇于探索多种美术表现形式。所以,教师在布置美术训练作业时,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主题,给学生提供思考的出发点,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美术作业的呈现形式有更多的可能性,增加作业的趣味性。规定练习作业的主题,也能保证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进程有一个把握,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不断加深美术学习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后作业的重要性,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积极顺应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知识认知水平,为学生制定丰富多彩的课后实践作业,消除学生对作业的厌烦感,让作业的过程充满乐趣,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沈洁.小学美术课堂作业指导的有效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2):47-48.
[2]潘育晓.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151.
[3]葛丽珊.论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7):203-203.
关键词:小学美术;实践作业;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54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课后作业都比较单一且枯燥,通常都是让学生们进行绘画练习,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对这种学习和做作业的模式感到厌烦,也就无法达到理想的美术教学效果。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通过完善课后实践作业的形式来巩固美术教学的效果呢?
一、通过绘画作业让学生懂得认真观察
绘画作业是美术教学过程中最基础性的作业形式,虽然不能过量布置,但是也不能忽略它的重要训练作用。同时绘画作业强大的实践性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连贯性思维,教师在布置相关作业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对作业有较高的兴致。并且具有趣味性且符合学生兴趣所向的绘画作业能让学生在绘画之前静下心来认真观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绘画的过程更加顺利且愉悦。
例如在《美丽的花》的教学过程中,为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有更加连贯的思维,教师就可以把教学场地移到室外。引导学生走进校园,观察花的千姿百态,包括花蕊、花瓣、花叶和花茎等,还要深入观察不同花朵的色彩变化及线条的变化。观察时间结束后,学生们就回到教室进行绘画,根据记忆把自己在校园内观察到的花的形态画出来。在学生们绘画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在教室内巡视,适时且适当地给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结束了课堂教学之后,在布置课后绘画作业的时候也可以如此,先让学生对某种事物进行一定时间的观察,再展开绘画。总结来说就是在绘画时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物体有一定的记忆性认知,然后再鼓励学生根据观察所得进行绘画,在把“记忆”呈现出来的同时还可以加入自己的联想。那么在这样的绘画作业中,为了给绘画提供参考,给想象提供出发点,学生会更加认真地进行观察。
二、通过剪纸作业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剪纸艺术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并且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历史信息。早在唐代,剪纸就已经处于大发展时期了,一直到当今时代,剪纸的艺术魅力依旧没有减退。剪纸艺术不仅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和实践经验,更是寄托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剪纸作业,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在《万花筒》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剪纸艺术来引出对称的概念和特点,从而让学生对对称图案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激发出创造的动力。那么教师首先就可以介绍多种剪纸形式中的折叠剪法,它也是单色剪纸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能够产生许多重复的图案,进而让学生展开去了解对称。然后,在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剪纸的具体步骤,让学生真正看到剪纸的多种造型,体会到它巨大的艺术魅力。接着,再让学生们进行实践,亲自感受剪纸的乐趣。最后,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比较特别的方式,比如让学生通过剪纸进行手抄报制作,于是有的学生就制作了一个“小花园”。所以,通过剪纸作业,不仅能使美术作业更加新颖,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通过制作作业让学生学会变废为宝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是最基础性的,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并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的美术教学不同,不需要过于注重学生的美术表现力。所以,无论是在教学还是作业中,都能有比较大的宽泛性,给学生自由且充分发挥自我的空间,让学生更乐意接受美术教学。
例如在《化平凡为神奇》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该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那么教师提前就可以让学生准备材料,比如准备一些废旧衣物,然后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把废旧的衣物进行改造,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废旧的东西也能再加工利用,化腐朽为神奇。而为了深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趁热打铁,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制作作业,让学生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强烈的环保意识。这种趣味性的手工制作中,学生们会对“废旧物品”形成一个新的认知,在完成制作之后也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和自豪感。
四、通过开放型作业让学生关注学习主题
虽然小学美术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宽泛性,但是也是理论知识从易到难,操作性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难度和深度的。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也要遵循阶段性的教学主题,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学习路线,从而在不断地进步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对美术学习更有动力,并不断积极且自主地提升自身的美术技能。
例如在对《走进春天》教学过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训练作业,主题就是“春游”,作业的表现形式为开放型,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表现方式。虽然主题只有一个,但是在进行作业时却可以选择多种素材和表现方法,留给学生们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施展的机会。在这种规定主题,但是形式开放的作业训练中,学生能够产生更大的制作欲望,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勇于探索多种美术表现形式。所以,教师在布置美术训练作业时,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主题,给学生提供思考的出发点,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美术作业的呈现形式有更多的可能性,增加作业的趣味性。规定练习作业的主题,也能保证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进程有一个把握,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不断加深美术学习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后作业的重要性,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积极顺应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知识认知水平,为学生制定丰富多彩的课后实践作业,消除学生对作业的厌烦感,让作业的过程充满乐趣,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沈洁.小学美术课堂作业指导的有效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2):47-48.
[2]潘育晓.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151.
[3]葛丽珊.论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7):2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