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资源的多样化、空间的扩展、模式的更新以及管理的现代化,导致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作为典型和特殊的智能活动,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学活动也正在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教师在学科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已成为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 策略 运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颁布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的信息技术教育都开展得如火如荼,无论是硬件的建设还是课程的普及,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我一直在工作实践过程中学习反思得到几点心得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策略。
1、调节学生情绪
学生的情绪是影响课堂节奏的重要因素。课上,如果学生情绪涣散低落、烦躁惊恐,教师就是口惹悬河,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若课堂上洋溢着积极热情、欢快喜悦的气氛,那么,这就为合理调控课堂教学节奏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表现,利用各种教育机智,调节学生情绪,从而控制课堂节奏。当发现学生疲倦时,教学应变化一下节奏,轻松一下,穿插一些有趣味的东西,以活泼课堂气氛;当发现多生已听懂教学内容,表现得漫不经心,注意力分散时,应加快节奏,增加密度。当然,节奏控制预设的方案再周密,也赶不上课堂教学的瞬息万变。课堂上学生学习过程中“朝晖夕阴”的学情,是节奏控制弥足珍贵的课堂资源,能否灵活调控,关键是教师是否具有很好的教学艺术水平。
2、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
从教多年,对于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导",引导学生的"学",感触颇多.在教学中,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导",学生如何"学",我认为二者是一对双胞胎,密不可分,要有机结合.老师如何导呢,我认为: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只有在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达到预期效果。把握教学的重点,设计有价值的、有效的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教学中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没有好的教学活动,无法有好的目标的达成。目前,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摄入,强调的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练习的数量,虽然口头上也在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只是囿于形式,教师的活动仍占据了大部分时空。而新世纪,知识传播手段的现代化,要求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从摄入为主转向对知识的分析、判断和创造性地运用为主。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激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学习。总之,好的导与学要有机结合,只有老师的导不行,只有学生的学也不行。
小学生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喜欢形象直观的东西,乐于接受各种新的事物。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课件中优美的音乐,抑扬顿挫的语言环境,加上动静结合的图画,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知识的变化与形成过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这一优势,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声、形、色去获取知识。它还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从而使教学能够轻松进行,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小学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动态感知的优势,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诱发学生猜想、想象和联想,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3、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
信息的利用可以有效的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刺激强度和频度,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空洞的“说教式”上课所不能企及的。在语文教学中有些地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有些地方是“妙不可言”。这时,单纯凭借语言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师可把不能言明的“妙处”,通过多媒体传授给学生。
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关键靠我们不断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才能找出更佳、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他们的内部驱动力,完善教学体系,才能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以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从而使我们的教育蓬勃发展。
4、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对教学过程的一个回顾,有利于找出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改进我们的教学行为。作为一名一年级的教师,我们更需要教学反思,它有利于纠正教学偏差,从教师自身角度看,每位教师都有备好课上好课的愿望。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小学学科,是顺应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而开展的,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它的研究与学习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就使得小学信息技术课在开展过程中得不到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课是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实践课,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不能以教授一般学科的教学方式来教学信息技术课。要想获得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需要教师从教学观念、教学设备、课程备课等多方面进行革新。
无论我们备课多么充分,都有可能出现不完美的地方,甚至某种失误。通过写教学反思记录,不断反思,我们能够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加深对教学的理解,取得进步。也有利于我们指导学生的学习,通过教学反思对课内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学生错误所在,对症下药,然后让学生自我反馈、自我评价,以便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再产生错误,减少班上的后进生,提高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茹丽娜;王玉;用新理念构建小学信息技术的“新课堂”[J];黑河教育
[2]周雯;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初探[J];新课程(小学)
[3]郝新栋;任务驱动模式下的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研究[J];小学时代(教师)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 策略 运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颁布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的信息技术教育都开展得如火如荼,无论是硬件的建设还是课程的普及,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我一直在工作实践过程中学习反思得到几点心得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策略。
1、调节学生情绪
学生的情绪是影响课堂节奏的重要因素。课上,如果学生情绪涣散低落、烦躁惊恐,教师就是口惹悬河,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若课堂上洋溢着积极热情、欢快喜悦的气氛,那么,这就为合理调控课堂教学节奏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表现,利用各种教育机智,调节学生情绪,从而控制课堂节奏。当发现学生疲倦时,教学应变化一下节奏,轻松一下,穿插一些有趣味的东西,以活泼课堂气氛;当发现多生已听懂教学内容,表现得漫不经心,注意力分散时,应加快节奏,增加密度。当然,节奏控制预设的方案再周密,也赶不上课堂教学的瞬息万变。课堂上学生学习过程中“朝晖夕阴”的学情,是节奏控制弥足珍贵的课堂资源,能否灵活调控,关键是教师是否具有很好的教学艺术水平。
2、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
从教多年,对于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导",引导学生的"学",感触颇多.在教学中,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导",学生如何"学",我认为二者是一对双胞胎,密不可分,要有机结合.老师如何导呢,我认为: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只有在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达到预期效果。把握教学的重点,设计有价值的、有效的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教学中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没有好的教学活动,无法有好的目标的达成。目前,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摄入,强调的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练习的数量,虽然口头上也在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只是囿于形式,教师的活动仍占据了大部分时空。而新世纪,知识传播手段的现代化,要求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从摄入为主转向对知识的分析、判断和创造性地运用为主。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激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学习。总之,好的导与学要有机结合,只有老师的导不行,只有学生的学也不行。
小学生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喜欢形象直观的东西,乐于接受各种新的事物。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课件中优美的音乐,抑扬顿挫的语言环境,加上动静结合的图画,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知识的变化与形成过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这一优势,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声、形、色去获取知识。它还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从而使教学能够轻松进行,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小学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动态感知的优势,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诱发学生猜想、想象和联想,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3、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
信息的利用可以有效的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刺激强度和频度,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空洞的“说教式”上课所不能企及的。在语文教学中有些地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有些地方是“妙不可言”。这时,单纯凭借语言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师可把不能言明的“妙处”,通过多媒体传授给学生。
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关键靠我们不断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才能找出更佳、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他们的内部驱动力,完善教学体系,才能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以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从而使我们的教育蓬勃发展。
4、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对教学过程的一个回顾,有利于找出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改进我们的教学行为。作为一名一年级的教师,我们更需要教学反思,它有利于纠正教学偏差,从教师自身角度看,每位教师都有备好课上好课的愿望。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小学学科,是顺应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而开展的,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它的研究与学习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就使得小学信息技术课在开展过程中得不到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课是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实践课,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不能以教授一般学科的教学方式来教学信息技术课。要想获得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需要教师从教学观念、教学设备、课程备课等多方面进行革新。
无论我们备课多么充分,都有可能出现不完美的地方,甚至某种失误。通过写教学反思记录,不断反思,我们能够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加深对教学的理解,取得进步。也有利于我们指导学生的学习,通过教学反思对课内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学生错误所在,对症下药,然后让学生自我反馈、自我评价,以便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再产生错误,减少班上的后进生,提高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茹丽娜;王玉;用新理念构建小学信息技术的“新课堂”[J];黑河教育
[2]周雯;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初探[J];新课程(小学)
[3]郝新栋;任务驱动模式下的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研究[J];小学时代(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