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营销技能型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但学用脱节、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也不断凸显,通过对《市场调研》课程教学改革,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制定系统、科学的培养途径和考核标准,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最终培养出被社会认可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 市场调研 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高职教育是能力教育。在美国、加拿大等国,高职教育就是以“能力”为基石的教育。在我国,高职教育作为高等人才培养的渠道之一,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毕业后能立即进入工作角色,与企业实现无缝链结。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广州市开发区,全区容纳了三十六种行业、近万家企业,区内产业发展均衡,其中以化工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加工业、食品饮料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六大支柱产业,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具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提供了较全面的就业岗位,每年人才需求量数以万计。如此优越的条件,为该校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市场。
以开发区对营销类人才需求为例,在全区人才需求总量中,营销类人才需求量约占10%。随着每年大量毕业生输送开发区用人单位,后经调查发现,用人企业对于该校高职毕业生逐年减少,评价越来越差。为此,调研者对全区有录用过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的企业进行了问卷式抽样调查,共调查了300家企业。结果表明,七成以上的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不满意或不太满意,不愿意再接收,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业务水平较低,无法胜任对口专业本职工作;二是责任心不强,完成任务质量不高;三是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工作效率低下;四是团队协作意识差,沟通能力不强。调研者认为,造成此结果除学生自身的问题外,学校应承担主要责任,许多高职院校非常清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时往往效果不佳,培养的人才与岗位需求相差甚远。经研究,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差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不明确,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中缺乏明确、规范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和要求;其二,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缺乏有效的途径;其三,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能力掌握程度评价标准。
基于此状况,学院对课程作出了教学改革的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调研》课程就是其中之一。教师们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以改进培养途径、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为手段,经过近三年的不断研究和改进,有效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校企合作企业也给予了正面评价。此外,在2010年、2012年两届全国商科院校市场调查分析技能大赛中,学生们表现突出,成绩优异,先后荣获团队二等奖、一等奖,竞赛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能力,还检验了《市场调研》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
一、教学指导思想
针对该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使学生掌握市场认识、调查设计、信息搜集、信息处理与分析、市场分析、定性及定量预测等能力,并能够熟练运用在之后的工作或创业过程中,成为称职的营销人员。
二、预期培养目标
根据教学思想,围绕营销专业岗位需要设定教学方案,把提高调研工作的各项能力作为重点开展教学。具体实践能力包括:
(一)市场调研设计能力
该项能力是开展调研工作的关键能力。培养学生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对市场反应迅速;其次要具备创新能力,能够不断发现市场机会,积极创造自己的市场。主要通过提高调研方案设计和问卷设计两个能力来实现。
(二)组织实施调研能力
使学生掌握抽样调查法、访问法、观察法等各项调查方法,能够将实地调查与文案调查有机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和内容,选择最佳调查方式及方法,搜集完整的有效样本资料;在实施调研过程中,准确把握日常人际交往中的交谈技巧,有较强的合作能力,善于接纳和尊重他人,人际关系和谐。
(三)分析预测能力
培养学生具备资料分组、汇总等整理能力和较强的办公软件运用能力,能够根据不同需要制作各种表格和图形;熟练掌握各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能根据调研目的进行不同程度地分析及预测。
(四)书写与口头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撰写市场调研方案和调研报告的写作基本功,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清楚流畅地作出口头汇报,完成相关调研报告的编写。
三、培养途径及考核标准
(一)培养途径
根据培养目标,并结合该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教师设计了五个实践环节和一套评价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先由教师根据不同环节内容需要,采用历史案例分析、现场角色扮演、图片及视频教学、学生举例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较为扎实地掌握各环节理论知识,之后学生按各项环节要求完成专项练习,不论是调研前、调研中,还是调研后,均体现出了我国高职教育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
(二)考核标准
为了实现全过程动态考核及真实反映学生掌握情况,考核方式以环节评分制取代了传统的笔试。考虑到实践工作中,调研工作均由团队共同完成,因此将学生按照3-5人一组形成团队,自定组长,每组同步完成,除实地调研仅由教师评分外,其他环节,即设计调研方案、设计问卷、撰写市场调研报告,均由组内自评(见表1)组间互评及教师评分(见表2)构成,按照3:3:4比例确定学生该课程的总成绩。
该套评分标准的作用有三:一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既是参赛选手又是评委,通过角色的互换,使得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提高;二是有效提高了练习的效益,评判过程中学生通过与自身成果的对比,有利于学习其他组的亮点、发现自身的不足,能够进一步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增强对解决问题的总体把握水平;三是通过互动练习,减少教师一人评判的主观性,弥补了独自评分的局限性,更能体现教学相长。
学生们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具备了必需的实践能力,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同时企业也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鉴于欧洲国家“双元制”教学效果显著,因此《市场调研》课程实践教学仍需不断研究,创立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田淑波.“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分析[J].职教通讯,2011:6.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3]万丽丽.基于任务驱动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改革[J].商场现代化,2011第11期.
[4]董成武.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考试改革初探[J].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0第24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 市场调研 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高职教育是能力教育。在美国、加拿大等国,高职教育就是以“能力”为基石的教育。在我国,高职教育作为高等人才培养的渠道之一,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毕业后能立即进入工作角色,与企业实现无缝链结。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广州市开发区,全区容纳了三十六种行业、近万家企业,区内产业发展均衡,其中以化工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加工业、食品饮料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六大支柱产业,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具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提供了较全面的就业岗位,每年人才需求量数以万计。如此优越的条件,为该校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市场。
以开发区对营销类人才需求为例,在全区人才需求总量中,营销类人才需求量约占10%。随着每年大量毕业生输送开发区用人单位,后经调查发现,用人企业对于该校高职毕业生逐年减少,评价越来越差。为此,调研者对全区有录用过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的企业进行了问卷式抽样调查,共调查了300家企业。结果表明,七成以上的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不满意或不太满意,不愿意再接收,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业务水平较低,无法胜任对口专业本职工作;二是责任心不强,完成任务质量不高;三是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工作效率低下;四是团队协作意识差,沟通能力不强。调研者认为,造成此结果除学生自身的问题外,学校应承担主要责任,许多高职院校非常清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时往往效果不佳,培养的人才与岗位需求相差甚远。经研究,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差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不明确,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中缺乏明确、规范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和要求;其二,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缺乏有效的途径;其三,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能力掌握程度评价标准。
基于此状况,学院对课程作出了教学改革的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调研》课程就是其中之一。教师们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以改进培养途径、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为手段,经过近三年的不断研究和改进,有效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校企合作企业也给予了正面评价。此外,在2010年、2012年两届全国商科院校市场调查分析技能大赛中,学生们表现突出,成绩优异,先后荣获团队二等奖、一等奖,竞赛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能力,还检验了《市场调研》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
一、教学指导思想
针对该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使学生掌握市场认识、调查设计、信息搜集、信息处理与分析、市场分析、定性及定量预测等能力,并能够熟练运用在之后的工作或创业过程中,成为称职的营销人员。
二、预期培养目标
根据教学思想,围绕营销专业岗位需要设定教学方案,把提高调研工作的各项能力作为重点开展教学。具体实践能力包括:
(一)市场调研设计能力
该项能力是开展调研工作的关键能力。培养学生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对市场反应迅速;其次要具备创新能力,能够不断发现市场机会,积极创造自己的市场。主要通过提高调研方案设计和问卷设计两个能力来实现。
(二)组织实施调研能力
使学生掌握抽样调查法、访问法、观察法等各项调查方法,能够将实地调查与文案调查有机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和内容,选择最佳调查方式及方法,搜集完整的有效样本资料;在实施调研过程中,准确把握日常人际交往中的交谈技巧,有较强的合作能力,善于接纳和尊重他人,人际关系和谐。
(三)分析预测能力
培养学生具备资料分组、汇总等整理能力和较强的办公软件运用能力,能够根据不同需要制作各种表格和图形;熟练掌握各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能根据调研目的进行不同程度地分析及预测。
(四)书写与口头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撰写市场调研方案和调研报告的写作基本功,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清楚流畅地作出口头汇报,完成相关调研报告的编写。
三、培养途径及考核标准
(一)培养途径
根据培养目标,并结合该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教师设计了五个实践环节和一套评价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先由教师根据不同环节内容需要,采用历史案例分析、现场角色扮演、图片及视频教学、学生举例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较为扎实地掌握各环节理论知识,之后学生按各项环节要求完成专项练习,不论是调研前、调研中,还是调研后,均体现出了我国高职教育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
(二)考核标准
为了实现全过程动态考核及真实反映学生掌握情况,考核方式以环节评分制取代了传统的笔试。考虑到实践工作中,调研工作均由团队共同完成,因此将学生按照3-5人一组形成团队,自定组长,每组同步完成,除实地调研仅由教师评分外,其他环节,即设计调研方案、设计问卷、撰写市场调研报告,均由组内自评(见表1)组间互评及教师评分(见表2)构成,按照3:3:4比例确定学生该课程的总成绩。
该套评分标准的作用有三:一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既是参赛选手又是评委,通过角色的互换,使得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提高;二是有效提高了练习的效益,评判过程中学生通过与自身成果的对比,有利于学习其他组的亮点、发现自身的不足,能够进一步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增强对解决问题的总体把握水平;三是通过互动练习,减少教师一人评判的主观性,弥补了独自评分的局限性,更能体现教学相长。
学生们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具备了必需的实践能力,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同时企业也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鉴于欧洲国家“双元制”教学效果显著,因此《市场调研》课程实践教学仍需不断研究,创立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田淑波.“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分析[J].职教通讯,2011:6.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3]万丽丽.基于任务驱动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改革[J].商场现代化,2011第11期.
[4]董成武.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考试改革初探[J].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0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