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服务生活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_dr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70年代,在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又明确提出“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把它作为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在此次《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改中,把“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了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表述内容。从强调“分析与解决”到不仅强调“分析与解决问题”,还要强调“发现与提出问题”。这是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数学必须要有问题,没有问题学不好数学。不仅要能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有产生问题的意识,然后有提出问题的意识。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最好办法,而且在思维和认知中占据重要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29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学习的开始。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石。学生能不能、会不会提出问题,可以反映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程度。
  一、创设环境,让学生“敢问”
  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1]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的思想束缚,树立“以人为本”和创新教育的理念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努力让学生克服自卑、畏惧的心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亲切、温和,使学生乐于与教师接近、讨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领者、组织者、合作者,要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要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要有被学生问倒又何妨的胸怀,要有身负使命、锐意改革的胆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教学相长的思想,多鼓励学生,欢迎学生和自己争论,虚心向他们学习,以创设良好的提问环境 ,让学生“敢问”。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时,结合情境图出示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几棵树?”有的学生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答案:100÷5=20(棵),有的会认为是100÷5+1=20+1=21(棵)。这时,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有的会说第一个答案是错误的;有的會提出疑问,为什么第二种方法要加上1?有的会提出,解决这种问题有什么规律吗?教师要加以肯定,鼓励学生用简单的例子进行验证,通过画线段图自主探究,得出两端都栽,株数比间隔数多1。教师再趁热打铁,提问:一端栽,另一端不栽的株数呢?两端都不栽呢?学生从简单的事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有疑”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不断创设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接近学习起点,走近数学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其迫切地想知道原因。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2]教师预先有意识地向学生激疑或设疑,创设“愤”“悱”情境,让学生有疑、想问,继而引发其创造性的学习动机。如教学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2.5×3.2时,笔者先告诉学生:“星期天,小明和妈妈到超市买水果,妈妈买了3.2千克梨,每千克2.5元,付款时,妈妈很快说出需要8元。你知道妈妈是怎样算出来的吗?”这时学生就有了疑问:妈妈为什么能很快说出应付的钱呢?学生带着疑问去开动脑筋,被动求知的过程转化为主动认知的过程。这时小组内开展讨论、研究,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发现、探索。有的学生很快找到答案:2.5×3.2=2.5×0.4×8=8(元),其他学生也豁然开朗,再找出其他方法:2.5 ×3.2=2.5 ×(4-0.8)=2. 5 × 4-2.5×0.8=10-2=8(元)等。
  三、教给方法,让学生“会问”
  要使学生质疑,能问到重点处,问在点子上,让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离不开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分析综合……这些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以培养,同时还可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与积极联想。如在完成了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后,由“面粉售出三分之二”可联想到:还剩下几分之几?剩下的比售出的少总数的几分之几?剩下的是售出的几分之几?剩下的比售出的少几分之几?售出的比剩下的多几分之几……运用联想,发散思维,拓宽了学生的提问空间,培养了创新思维。在学生预习新课时,可提示把疑问标注在课本上,在重难点处提问题。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增强了认知的主动性。比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学生会问:计算梯形的面积用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后为什么还要除以2?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看能拼出怎样的图形,学生带着疑问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观察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高等于梯形的高,而且梯形的面积是这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此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求出的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求梯形的面积就必须把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再除以2。学生在预习新课时有疑,而且会问到新课的重点处,这时教师适当引导,思想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敏感性。
  四、给予机会,让学生“质疑”
  在课堂上,教师应把握好提问时机,留给学生提问时间,多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质疑。例如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后,在练习“求比120少20%的数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独立练习,然后让学生质疑。有的会问:这道题为什么不能把120-20%呢?有的又问:为什么要把120×(1-20%),而不是120÷(1-20%)呢……通过同学的答疑,进一步深化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百分数它只能表示分率,不是具体数量。这道题的单位“1”是120,求的是比120少它的20%的数是多少,也就是求120的(1-20%)是多少。这些问题不仅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体现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创造机会让学生大胆质疑,体现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主动认知的能力。
  五、讲究策略,让学生乐问
  对待学生的疑问,教师要讲究策略:如果问题与本课有关,应当及时引导;如果问题与本课无太大联系或牵涉后面知识,能一点即明的问题应及时启迪、引导,若讲起来费时又难达到预期效果,应设置悬念,待课后解决。例如,学生学习了2、3、5的倍数的特征后,在讲评人教版教材第十册练习三第12题,题目要求学生在表格里圈出4的倍数,再说说4的倍数该怎么判断。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得出一个数的末两位数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这时,有学生提出问题:我们知道了2、3、4、5的倍数的特征,那6、7、8、9的倍数的特征呢?教师马上给予肯定:“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真好,很有探究精神。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知识一起思考6的倍数的特征。”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6的倍数一定能被2整除,肯定是偶数。又能被3整除,所以所有位置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因为一节课时间有限,而7、8、9的倍数的特征,讲起来也费时,教师设置了悬念,留给学生课后去探讨,再一起交流,看看谁能总结得最好。当学生的问题得到教师的肯定或重视时,自然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内心的潜能就会不断被激发出来。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不可能“一个揪掘一个井”来,它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面前艰巨而又具有深远意义的目标。但只要我们有信心,坚持不懈的培养下去,那么一批具有创新能力、问题意识的新世纪人才将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陈建华.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2(32).
  [2]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72.
其他文献
摘要:新媒体传播是一种商业性的宣传活动,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广告,传播更广,为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广告的收视率和产品的感染力。传统的媒体传播,将广告植入在各种使观看者感到不愉快的位置,起到了与宣传商品相反的目的,消费者并不想看广告或者可以说并不想看无意义的广告。李子柒的营销模式打破了这一局面,将文化融入视频,并且不特意提及产品,只让观者去看去想。  关键词:新媒体;品牌发展;文化输出;营销方式
期刊
摘要:对于高中英语的教学来说,根据新课标英语改革计划,我们更多的强调以人为本,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口语素养针对性的开展分层的教学模式。这样,一方面,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布置不同层次的讲评内容以及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将学生的英语水平划分为不同层次,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与讨论。开展分层教学的模式,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以及教师的讲课效率,为进一步开展高效英语课堂打下坚实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0-008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一听到这首歌,我就联想到感恩。感恩不需要金钱,感恩不需要珍贵的物品,只需一颗真诚的心。  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需要感恩。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当我降临这个世界哇哇乱叫时,父母就把我当成宝贝。在成长的道路上,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的安危冷暖。夏天,父母守护在我的床边,为我驱蚊,给我扇扇子
期刊
摘要:生活化教学法是当下一种新兴且科学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主要重视的是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相结合,能够让知识展现的更为生动、形象。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学时,可以将生活化教学法有效应用于教学中,以让自身的教学能够更为生动、形象,學生能够好好学习数学知识,以此助力学生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目前,因为计算机信息网络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教育信息化变成了推动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幼儿园教育应用信息技术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写作课程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可以发现当前的小学生在写作教学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因此,教师要切实加强对于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积极创新、优化写作教学。在此,本文从“设计写作情境,提高写作意愿”“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提高写作水平”“注重对于作文的修改,不断完善作文”三方面出发,提出了有效开展写作教学的方法,以期切实提升小学生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义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小学生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发展现状并不理想,教师在教学创新方面积极性仍不高,成就也不明显,新课标的精神贯彻得也不彻底,因此没有做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严重影响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认识计算的重要性,计算能力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在现代教学当中,由于认识的误解和操作的偏差,使得小学生缺乏计算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建立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加强课程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得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走进生活、走向社会。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突出生成性的学习,学生要能够利用已有经验对新知识进行迁移运用,通过以旧延新的方式巩固旧知、建构新知。对于初中生来说,将生活元素融入抽象物理知识中,更有助于学生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为此,初中物理教师需创设“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善于实验、勤于思考”的生
期刊
摘要:互动探究学习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教学方式,该方法下的教学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问题,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参与度得不到保证。在实际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先进的互动探究式学习模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