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70年代,在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又明确提出“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把它作为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在此次《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改中,把“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了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表述内容。从强调“分析与解决”到不仅强调“分析与解决问题”,还要强调“发现与提出问题”。这是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数学必须要有问题,没有问题学不好数学。不仅要能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有产生问题的意识,然后有提出问题的意识。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最好办法,而且在思维和认知中占据重要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29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学习的开始。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石。学生能不能、会不会提出问题,可以反映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程度。
一、创设环境,让学生“敢问”
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1]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的思想束缚,树立“以人为本”和创新教育的理念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努力让学生克服自卑、畏惧的心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亲切、温和,使学生乐于与教师接近、讨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领者、组织者、合作者,要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要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要有被学生问倒又何妨的胸怀,要有身负使命、锐意改革的胆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教学相长的思想,多鼓励学生,欢迎学生和自己争论,虚心向他们学习,以创设良好的提问环境 ,让学生“敢问”。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时,结合情境图出示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几棵树?”有的学生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答案:100÷5=20(棵),有的会认为是100÷5+1=20+1=21(棵)。这时,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有的会说第一个答案是错误的;有的會提出疑问,为什么第二种方法要加上1?有的会提出,解决这种问题有什么规律吗?教师要加以肯定,鼓励学生用简单的例子进行验证,通过画线段图自主探究,得出两端都栽,株数比间隔数多1。教师再趁热打铁,提问:一端栽,另一端不栽的株数呢?两端都不栽呢?学生从简单的事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有疑”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不断创设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接近学习起点,走近数学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其迫切地想知道原因。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2]教师预先有意识地向学生激疑或设疑,创设“愤”“悱”情境,让学生有疑、想问,继而引发其创造性的学习动机。如教学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2.5×3.2时,笔者先告诉学生:“星期天,小明和妈妈到超市买水果,妈妈买了3.2千克梨,每千克2.5元,付款时,妈妈很快说出需要8元。你知道妈妈是怎样算出来的吗?”这时学生就有了疑问:妈妈为什么能很快说出应付的钱呢?学生带着疑问去开动脑筋,被动求知的过程转化为主动认知的过程。这时小组内开展讨论、研究,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发现、探索。有的学生很快找到答案:2.5×3.2=2.5×0.4×8=8(元),其他学生也豁然开朗,再找出其他方法:2.5 ×3.2=2.5 ×(4-0.8)=2. 5 × 4-2.5×0.8=10-2=8(元)等。
三、教给方法,让学生“会问”
要使学生质疑,能问到重点处,问在点子上,让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离不开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分析综合……这些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以培养,同时还可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与积极联想。如在完成了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后,由“面粉售出三分之二”可联想到:还剩下几分之几?剩下的比售出的少总数的几分之几?剩下的是售出的几分之几?剩下的比售出的少几分之几?售出的比剩下的多几分之几……运用联想,发散思维,拓宽了学生的提问空间,培养了创新思维。在学生预习新课时,可提示把疑问标注在课本上,在重难点处提问题。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增强了认知的主动性。比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学生会问:计算梯形的面积用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后为什么还要除以2?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看能拼出怎样的图形,学生带着疑问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观察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高等于梯形的高,而且梯形的面积是这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此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求出的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求梯形的面积就必须把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再除以2。学生在预习新课时有疑,而且会问到新课的重点处,这时教师适当引导,思想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敏感性。
四、给予机会,让学生“质疑”
在课堂上,教师应把握好提问时机,留给学生提问时间,多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质疑。例如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后,在练习“求比120少20%的数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独立练习,然后让学生质疑。有的会问:这道题为什么不能把120-20%呢?有的又问:为什么要把120×(1-20%),而不是120÷(1-20%)呢……通过同学的答疑,进一步深化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百分数它只能表示分率,不是具体数量。这道题的单位“1”是120,求的是比120少它的20%的数是多少,也就是求120的(1-20%)是多少。这些问题不仅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体现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创造机会让学生大胆质疑,体现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主动认知的能力。
五、讲究策略,让学生乐问
对待学生的疑问,教师要讲究策略:如果问题与本课有关,应当及时引导;如果问题与本课无太大联系或牵涉后面知识,能一点即明的问题应及时启迪、引导,若讲起来费时又难达到预期效果,应设置悬念,待课后解决。例如,学生学习了2、3、5的倍数的特征后,在讲评人教版教材第十册练习三第12题,题目要求学生在表格里圈出4的倍数,再说说4的倍数该怎么判断。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得出一个数的末两位数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这时,有学生提出问题:我们知道了2、3、4、5的倍数的特征,那6、7、8、9的倍数的特征呢?教师马上给予肯定:“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真好,很有探究精神。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知识一起思考6的倍数的特征。”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6的倍数一定能被2整除,肯定是偶数。又能被3整除,所以所有位置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因为一节课时间有限,而7、8、9的倍数的特征,讲起来也费时,教师设置了悬念,留给学生课后去探讨,再一起交流,看看谁能总结得最好。当学生的问题得到教师的肯定或重视时,自然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内心的潜能就会不断被激发出来。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不可能“一个揪掘一个井”来,它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面前艰巨而又具有深远意义的目标。但只要我们有信心,坚持不懈的培养下去,那么一批具有创新能力、问题意识的新世纪人才将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陈建华.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2(32).
[2]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7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29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学习的开始。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石。学生能不能、会不会提出问题,可以反映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程度。
一、创设环境,让学生“敢问”
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1]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的思想束缚,树立“以人为本”和创新教育的理念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努力让学生克服自卑、畏惧的心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亲切、温和,使学生乐于与教师接近、讨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领者、组织者、合作者,要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要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要有被学生问倒又何妨的胸怀,要有身负使命、锐意改革的胆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教学相长的思想,多鼓励学生,欢迎学生和自己争论,虚心向他们学习,以创设良好的提问环境 ,让学生“敢问”。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时,结合情境图出示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几棵树?”有的学生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答案:100÷5=20(棵),有的会认为是100÷5+1=20+1=21(棵)。这时,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有的会说第一个答案是错误的;有的會提出疑问,为什么第二种方法要加上1?有的会提出,解决这种问题有什么规律吗?教师要加以肯定,鼓励学生用简单的例子进行验证,通过画线段图自主探究,得出两端都栽,株数比间隔数多1。教师再趁热打铁,提问:一端栽,另一端不栽的株数呢?两端都不栽呢?学生从简单的事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有疑”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不断创设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接近学习起点,走近数学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其迫切地想知道原因。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2]教师预先有意识地向学生激疑或设疑,创设“愤”“悱”情境,让学生有疑、想问,继而引发其创造性的学习动机。如教学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2.5×3.2时,笔者先告诉学生:“星期天,小明和妈妈到超市买水果,妈妈买了3.2千克梨,每千克2.5元,付款时,妈妈很快说出需要8元。你知道妈妈是怎样算出来的吗?”这时学生就有了疑问:妈妈为什么能很快说出应付的钱呢?学生带着疑问去开动脑筋,被动求知的过程转化为主动认知的过程。这时小组内开展讨论、研究,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发现、探索。有的学生很快找到答案:2.5×3.2=2.5×0.4×8=8(元),其他学生也豁然开朗,再找出其他方法:2.5 ×3.2=2.5 ×(4-0.8)=2. 5 × 4-2.5×0.8=10-2=8(元)等。
三、教给方法,让学生“会问”
要使学生质疑,能问到重点处,问在点子上,让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离不开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分析综合……这些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以培养,同时还可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与积极联想。如在完成了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后,由“面粉售出三分之二”可联想到:还剩下几分之几?剩下的比售出的少总数的几分之几?剩下的是售出的几分之几?剩下的比售出的少几分之几?售出的比剩下的多几分之几……运用联想,发散思维,拓宽了学生的提问空间,培养了创新思维。在学生预习新课时,可提示把疑问标注在课本上,在重难点处提问题。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增强了认知的主动性。比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学生会问:计算梯形的面积用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后为什么还要除以2?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看能拼出怎样的图形,学生带着疑问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观察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高等于梯形的高,而且梯形的面积是这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此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求出的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求梯形的面积就必须把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再除以2。学生在预习新课时有疑,而且会问到新课的重点处,这时教师适当引导,思想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敏感性。
四、给予机会,让学生“质疑”
在课堂上,教师应把握好提问时机,留给学生提问时间,多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质疑。例如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后,在练习“求比120少20%的数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独立练习,然后让学生质疑。有的会问:这道题为什么不能把120-20%呢?有的又问:为什么要把120×(1-20%),而不是120÷(1-20%)呢……通过同学的答疑,进一步深化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百分数它只能表示分率,不是具体数量。这道题的单位“1”是120,求的是比120少它的20%的数是多少,也就是求120的(1-20%)是多少。这些问题不仅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体现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创造机会让学生大胆质疑,体现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主动认知的能力。
五、讲究策略,让学生乐问
对待学生的疑问,教师要讲究策略:如果问题与本课有关,应当及时引导;如果问题与本课无太大联系或牵涉后面知识,能一点即明的问题应及时启迪、引导,若讲起来费时又难达到预期效果,应设置悬念,待课后解决。例如,学生学习了2、3、5的倍数的特征后,在讲评人教版教材第十册练习三第12题,题目要求学生在表格里圈出4的倍数,再说说4的倍数该怎么判断。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得出一个数的末两位数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这时,有学生提出问题:我们知道了2、3、4、5的倍数的特征,那6、7、8、9的倍数的特征呢?教师马上给予肯定:“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真好,很有探究精神。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知识一起思考6的倍数的特征。”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6的倍数一定能被2整除,肯定是偶数。又能被3整除,所以所有位置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因为一节课时间有限,而7、8、9的倍数的特征,讲起来也费时,教师设置了悬念,留给学生课后去探讨,再一起交流,看看谁能总结得最好。当学生的问题得到教师的肯定或重视时,自然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内心的潜能就会不断被激发出来。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不可能“一个揪掘一个井”来,它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面前艰巨而又具有深远意义的目标。但只要我们有信心,坚持不懈的培养下去,那么一批具有创新能力、问题意识的新世纪人才将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陈建华.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2(32).
[2]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