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激活学生思维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my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课堂设疑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是培养学生思維能力,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更是唤起学生求知欲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堂设疑 技巧 激发思维 效果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学记》)。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也认为:设疑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见,在中外教育史上,设疑不仅有着古老的历史,同时也是现代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重问题设置的质量和讲究课堂设疑的技巧。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语文课堂设疑。
  一、抓住契机,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如此设疑,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这样,层层剥笋,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研究,在阅读中不断地发现,在交流中不断地修正。让学生在讨论中去补充,在争论中去完善。从真正意义上去实现学生和作者之间以“文本”为中介的对话,而不是与教师的对话,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读本成为阅读的客体,教师成为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又如魏巍《我的老师》一文中,写蔡老师从来不打骂我们,为什么又写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又打了呢?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它们是统一的。这种写法使人感到真实可爱,富于情趣。学生弄懂了这两个句子,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设疑,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得云里雾里。
  二、巧选角度,变直为曲
  现行的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设疑,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力求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而要注意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新颖有趣,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比如在教《晏子使楚》时,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晏子,正面临楚王的诬蔑:齐人固善盗乎?然后设疑:“你是晏子,那么你将如何反驳楚王呢?” 鼓励学生不看课文,自己独立思考,想出办法反驳楚王的问题。学生们各抒己见后,教师再说明晏子对楚王的反驳,通过学生们的回答与晏子的反驳两相比较,分析总结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显然比直接问《晏子使楚》表现了什么,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教《愚公移山》一文时,针对神话结尾的作用,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愚公到底是无能的,因为两座山结果是被神移走的。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完全会进入高昂的阅读讨论中,老师此时则仅在讨论的进行中有错误给予纠正,有疏漏给予补充,有疑难给予点拨。这样,学生有了充分的自主权去寻疑求真,其思维品质和言语品质等都得到积极的、主动的锻炼和提升,渐渐地步入朱熹的“书用你自己去读,道理用你自己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之境。设问别致,既没有照本宣科,死搬教材中已有的模式,又有所改造,有所创新,使教与学都从文章表面结构进入深层结构,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入研究课文的兴趣。
  三、疑于无疑,平中问奇
  有些课文的内容看似意蕴平平,处于无疑的境地,这时就要善于设疑,引导学生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如《社戏》中“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中的“更其”两字,稍一疏忽,便会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过,因为它既与课后练习无关,也与文章主题联系不大。但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更”表示比较,那么这里是与哪段文字比较呢?这样一来,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不难领会这两字的精髓:它与前文去看戏时的一段景物描写相呼应,真切地表现出小伙伴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并不单单是写出伙伴们驾船技术的高明,对文章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不恰是朱熹之“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的境界吗?
  四、多层设疑,化难为易
  对于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设疑的目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应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发问角度,或化整为零,化难为易;或避开“陡坡”,迂回前进。比如在《口技》一文教学中,在总结时我曾这样问学生:“这篇文章采用什么写法?”学生面面相觑,显然被这个问题难住了。看到这一情况,我迅速改变设疑角度,依次提出了如下问题:
  1、课文哪几节是写口技表演内容的?(二至四节)
  2、这几节除写口技表演内容外,还写什么?(听众的反应)
  3、那么,作者以写什么为主呢?(口技表演内容)写听众的反应又是起什么作用呢?(烘托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三个问题,充分让学生自己选择对自己有启发的、有感触的问题进行研究。一时间,有的注目书本,有的在书上圈点批注,有的凝神思考,有的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一会儿,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站起来侃侃而谈。有的补充,有的与之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如此充分地让学生各陈己见,对他人的观点、说法可赞成,亦可反对,还可以修正。这样,既让学生系统地学到了知识,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还让学生在研究中增大了信息量,在讨论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当然,课堂设疑的方式并非是孤立的,单独存在的,一堂课并非只是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更多的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互相渗透。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掌握,灵活运用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求知欲
  当运用设疑进行教学时,我们还应该教给学生设疑的技巧,鼓励学生主动质疑,独立思考,特别是鼓励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问题和见解。当然,不论是教师的设疑,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解决,教师都不宜于直接介入,仅仅只是在“愤”、“悱”之际给予一点适可而止的点拔而已。至于学生使用什么方法,是钻研读本,是查阅工具书,是翻阅参考资料……都不要去直接干涉,千万不要使学生的心态犹如林黛玉初进大观园那样“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而应让学生大胆地质疑,大胆地研究,即使是提出一些诸如“愚公为什么不可以移民呢”之类的问题,教师也应该见“怪”不怪,因势利导,充分保护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论述:(1)“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2)“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4)“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现实、去解
期刊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口头作业是指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具有一定目的指向性的,用口头语言的形式来完成的课外任务。  口头作业,是以读、说、听、背为主,通过强化逻辑思维的形式达到理解、记忆和应用知识的目的,它具有很浓烈的学科特点。它更多地运用于语言学科。  因此,作为语言学科之一的英语,口头作业具有相对重要的作用,是书面作业的重要补充形式,它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入,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苦苦追求的目标。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有效的教学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这种追求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那么,怎样才能“为了学生
期刊
摘要:新课改为当今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的目光已聚焦于教育课改的主阵营——课堂教学。各种教学模式粉墨登场,似乎已将大家引进课改主航道,处处充满了新理念,但我们回过头来,细细品析当前课堂教学,总感到在教学中,我们还缺乏对新课程全面深入的理解:注重表象而忽视本质!又到完全放弃了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盲从于教学的虚拟和繁荣,借教学改革机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面对如此情形,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
期刊
摘要:巧妙的运用历史知识导入、领会、学习和加深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将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以文章写作背景剖析题目;二是以文章作者介绍扩大了解;三是以文章历史事实旁征博引解读课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历史作用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第一是以讲历史背景导入新课,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所选的每一篇课文,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或者报告文学,也包括国外的、本国的,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等等,都有特定
期刊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就要在课堂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造就学习环境,活跃学习气氛,促进学生对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学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创新是我们教学的理念,也是我们教学的灵魂,更是我们教学的任务。  关键词:目标 掌握 层次 性质 关键 新课改 创造性  新课改,改什么?是
期刊
一、个案情况:  聂文萱是我班的一名女生,今年9岁,性格好动,家在农村,母亲在她一出生的时候就去世了,两岁时父亲在得知她是个失聪的孩子后,受到打击也不再管她。自幼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缺乏正确的管教,染上许多不良的习惯。主要表现在:爱吃零食,不讲卫生,喜欢讲脏话。学习兴趣不高,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很爱和同学说话,经常不交作业,学习成绩差。常有偷窃行为发生,如翻同学书包、偷吃别人的东西,
期刊
内容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自主学习水平的研究对于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向深层次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研究中,我们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互助”式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来实现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品质得到整体性的提升。  关键词:主体意识 学案导学 展示点评 多元渗透  新课程改革尊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已成为当前语文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当前语文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那么,如何提高新课改下的高中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由此可见,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在英语教学大纲中也明确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目标之一。  关键词:初中生 英语 阅读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由此可见,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在英语教学大纲中也明确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目标之一。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的阅读能力呢?  一、提高阅读能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