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古丝绸之路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lw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草黄沙、渺无人烟、寂寞戈壁、穷荒绝徼,这或许是我最初脑海里最能描绘西北的为数不多的成语了。印象的西北地广人稀,黄沙莽莽,一片荒凉,这也让我对接下来的甘肃之行不免深感担忧,近20天的行程也让我暗自苦恼不已。
  收拾行囊,打点心情,同老师、同学们踏上了开往西北的列车。长达20多小时的旅途,更加加深了我脑海里对西北荒蛮的定义。万幸一路同学们欢歌笑语,老师也加入到我们欢乐的队伍里,师生同乐,随着窗外景色的逐渐荒凉,我们却其乐融融,一片温馨令我心暖不已,20多小时的路程却好似转瞬即逝。
  考察第一站便是张掖。张掖大佛寺因其安放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而闻名于世。“睡佛长睡 睡千年 长睡不醒,问者永问 问百世 永问难明”。大佛寺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这山门联。仔细思来,楹联从睡佛着笔立意,含义丰富,可做多重解释:一种是用睡佛已睡千年百世指大佛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二可指佛祖已涅槃长逝,佛禅深意、哲学事理,后代已难以了解;第三则有微微讽刺的意思,委婉告诫人们求佛不如靠自己,睡佛不过是泥胎塑像,求神拜佛,只会“永问难明”。寺庙的对联内容丰富却言简意赅,是我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外国教会寺庙或清真寺的特性也不同。对联与佛教的深远历史相结合,才形成了我国独有的佛教文化。
  下午来到了闻名已久的丹霞地质公园。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丹霞地貌,名不虚传。但亲身站在丹霞山上,与以往在书籍中看到图片的体会完全不同。五彩的丹霞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仿佛格外的艳丽璀璨,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内心不禁感慨,也许在开天辟地之时,造物主看腻了满眼清脆与潺潺河水,便施以五色丹青,画出了丹霞奇貌也未可知呢?
  第二天驱车来到了肃南裕固族,远远地便眺见若隐若现的雪山。远山梦幻一般的祁连仿佛对我远远地招手,令我内心激动却又感到安详。这是种怎样的感受,让我想要拥抱这辽阔的西北,壮丽的雪山。那祁连覆盖着皑皑白雪,一路指引着我们,却又好像永远也无法靠近。
  马蹄寺便坐落于祁连雪山脚下。集石窟艺术、祁连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马蹄寺身披经幡,倚靠雪山,在阳光下仿佛熠熠生光。头顶鸽子飞过,缓缓走过转经筒,手脚并用地爬上宫殿和洞窟,仿佛感受到了宗教在西北人民心中的力量。这里有数不清的石塔和凿于峭壁的千佛洞,其中一个洞窟洞内四壁绘满小佛像,看似千佛一面,细看却神态各异,动态与服饰更是各有千秋。最令人惊叹的是壁画线条的流畅与干脆,可谓行云流水,浑洒自如。洞内精美的壁画与造像让人深深被中国古代工匠的技艺所折服。
  离开张掖,向着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行进。古丝绸之路的路线规划渐渐清晰起来,纵观嘉峪关长城,远处张骞、霍去病、班超、玄奘、马可波罗、林则徐、左宗棠的塑像仿佛在诉说着嘉峪关和西域的故事。中华历史悠悠、蓝天白云悠悠,无论是在中华文化还是在大自然中,都会令人感到自己的渺小。
  师出雄关访故城,漫步石窟忆丝路。从嘉峪关到敦煌,辗转天下第一关隘、游览悬壁长城、过瓜州,在时空中变换穿行,令人思绪万千,终于来到了因文化内涵的辉煌和深厚而著名的古城敦煌。位于丝绸之路要隘的敦煌作为中国古代连接西域的根据地,是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前哨,敦煌石窟文化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敦煌莫高窟可谓是集合了建筑、彩塑、壁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世界,也被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
  莫高窟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过去,敦煌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遥远的梦,现在真切的来到她的面前,无论是视觉的冲击还是内心的震撼,都是巨大的。徜徉在古老的艺术长廊里,古人的神奇令我敬仰,时光的变迁令我感慨。每一个洞窟的每一尊塑像,都在诉说着当时敦煌辉煌的过去和深厚的文化。彼时,可以从洞窟艺术造像及壁画中看到平日理论知识的单一和不足。单薄的文字都显得乏力不已,一尊尊活灵活现的塑像和形神兼备的壁画都在亲口向我们阐释古人的技艺与思想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骨法用笔”等艺术技法得到了强有力的诠释。
  由于敦煌系丝路重镇,东临中原,西接外域,使莫高窟壁画充满异国情调又与民族技法融会贯通。以线写形是敦煌壁画的造型基础,随着莫高窟营建规模的不断扩大,壁画技法也在日益丰富,起稿线、定型线、装饰线也逐渐融入绘画技法。辅以折芦描、兰叶描、游丝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等技法。甚至于在一个洞窟的两面墙上,可以看到中西绘画工匠的“斗艺”,中国绘画就是在中西方文化的不停碰撞与融合下,愈发博大精深。洞窟艺术只是画轮廓线,以后才填入简单的线条和纹彩,但就是这些简单的线条和纹彩,将佛教文化与艺术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用简单却生动的图画向世人展现佛教晦涩难懂的教义与道理,从而达到佛教的普及与传播;但同时在佛教的普及与传播中,壁画与塑像作为主要的传播方式而被很好的保存和欣赏甚至于升华,又说明了艺术与文化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四面风沙飞野马,一潭之影幻游龙。鸣沙山月牙泉用她梦幻般的名字和迷人的景色,留住了无数人的心。鸣沙山和月牙泉是戈壁中的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耳边是悠久绵长的驼铃,站在这里,仿佛回到了那个辉煌繁华的古敦煌,仿佛眼前的驼队可以带我穿越古时西域,令我激动不已。尽情在沙漠里奔跑、欢呼,却在看到沙山怀抱里的一弯清泉时兀然驻足沉默,大自然是怎样的鬼斧神工,才成就出水火相容的神来之笔。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在这里,是对心灵的洗涤,愈发的让我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愈发的让我对自然的艺术着迷。五色的沙粒、湛蓝的天空、纯洁的白云、青绿的枝叶、明澈的泉水,将是我对鸣沙山月牙泉永恒的记忆。
  别了沙山清泉,第二日清晨天色阴沉,不久便下起了雨,这在干旱少雨的西北可谓是天降甘露,来了甘肃多日,干旱的气候也令同学们难受不已,此时遇雨不禁欣喜不已。哪知不多时,雨滴竟然慢慢凝固成雪花,不多时竟飘起了鹅毛大雪,正值四月天,前一天中午还身着短袖的我此刻庆幸不已地翻出以为会用不到的羽绒服,西北还真是“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啊!   出发时雪已渐小,到达玉门关时已是碧空如洗。身处玉门关故址,自然而然就有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悲凉之感。虽是万里晴空,却依然寒风瑟瑟,此情此景,不禁感叹古时边塞的雄伟壮阔和荒凉寂寞。“大漠雄关 悠悠丝绸路 迹留中西;玉门边塞 呼呼寒风吹 歌咏文明”老师似乎也感慨万千,不禁随性而作一副对联,令同学们拍手叫绝。
  西北行最后一站,天水。“金张掖,银武威,金银不换是天水”到了天水就明白了为何“金银不换”,天水的气候就明显比敦煌湿润了许多。来天水一定绕不过麦积山石窟。若说莫高窟以精美的壁画而闻名,麦积山石窟则以精细生动的雕塑而著称,所以麦积山石窟也被称为“东方雕塑馆”。崖壁上三尊巨型造像雕塑,最大的造像东崖大佛高达15.8米。值得一提的是造像多以琉璃珠为佛像之眼,在阳光的照射下,佛眼生辉,栩栩如生。麦积山的塑像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从北魏塑像开始,几乎所有的佛像体态都为身体轻俯,眉眼下视,面容上大多也都和蔼可亲,虽是天上的神,却像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已经逐渐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不难看出中华文化在取其精华的过程中同时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
  从麦积山各时代造像不难看出当时的工匠们突破佛教的清规戒律,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主要素材,创作出与艺术手法上的夸张、概括相结合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宗教人物。窟中甚至出现窃窃私语的佛门弟子塑像,令观者心情愉悦又发人深思;童男、童女塑像所表现出的虔诚,却并非苦行者的虔诚,是在时代思潮影响下所表现出的真诚和愉悦的孩子气。所以,麦积山塑像因受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真实表现了人的思想和情感,使佛教造像在生活中似曾相识,令人感觉佛国世界的可爱可亲,从而虔诚信奉。这无一不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又造福于生活。
  至此,重走古丝绸之路的艺术考察之行告一段落,踏上归途时,老师对我们说“一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错,“读万卷书”是教我们首先应该全面吸收书本知识,使自己有深刻的理解和坚实的理论基础;“行万里路”却又告诉我们不能单纯地沉迷于书本,还必须广泛了解、认识和接触社会,并把书本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从而达到知行合一。
  此次的艺术考察之行一路沿古丝绸之路,西出河西走廊、行进沙漠戈壁、跨过祁连雪山、探秘洞窟遗迹、寻访边塞关隘、纵马戈壁荒沙。一路景色与人文气息的变化令人激动不已,也让我爱上了广阔的荒漠戈壁。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沉浸在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里;游走在绚丽的风景里,感受最真切的异域风情,简直是一段生命历程的精彩绽放。一路走来,作为一个有心人,你会逐渐发现丝绸之路留下的无尽的艺术珍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最美的风景总是在路上,西北的一天甚至可以让人历经春夏秋冬,这令人疯狂又感到着迷,也重新定义了我脑海里对于西北的印象。
  如果现在让我重新定义西北,我会用梦幻远山,律动沙丘,多彩绿洲,鬼斧神工,至高无上来形容。在一望无际、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如果眼前忽然出现一座宏伟的城池,一排神秘的洞窟,你会由衷地赞叹祖先无限的创意和精湛的技艺。荒漠里的沙子用沉默诉说着她的故事;平静的沙丘,用一根一根或直或曲的线条,无声地倾诉着几百、几千年来大自然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迹。而绿洲则是生命的代言词,是沙漠和戈壁滩中最灵动的地方。只有感受了沙漠的辽阔,才能体会人类的渺小;感受了空旷的无助,才能体会宗教的力量。在这里,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宗教在西北很多民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力量。而此刻,我想艺术便是我至高无上的信仰,值得我勇往直前,去探索、去发现,艺术之行将一直在路上。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河南省位于我国中原腹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原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如何避免千村一面的尴尬境地、如何将传统乡土景观进行提炼,将其符号化应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是当下面临的重要议题。从乡土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用的优势入手分析,详细探讨了河南乡土景观的构成和河南乡土景观符号,并就河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景观的营造进行了思考,旨在推动河南建设美丽乡村乡土景观理
期刊
摘 要:纵观《红楼梦》中与宁荣二府交往密切的一众僧道,不难看出他们耽于情色、利欲熏心、攀附权贵的世俗化倾向。作者用犀利尖锐的笔调绘出这样一幅僧尼道士群像,体现了对佛道的世俗化的批判,表达了对社会的幻灭感以及在这种困惑中的挣扎。  关键词:红楼梦;明清时期;宗教世俗化  明清时期佛教和道教的世俗化程度大大加强,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反映颇多。《红楼梦》一书中充满了佛道的色彩,传统研究大多讨论《红楼梦》
期刊
摘 要: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发达的工业社会逐渐成为一个“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是“单向度的人”。 特别是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智能手机出现以及较为快速的移动网络出现以后,手机的功能变得愈来愈强大,也成为了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工具,甚至成为了比亲人更亲密的朋友,占据着生命中大部分的生活时间。尽管人们无形之中在这个被叫做手机的工具奴役和异化着,也还乐此不彼,正在慢慢地变成一种“单向度的人”,这让
期刊
一、微美学的新时代  “网络架构了我们社会的新型社会形态学,网络逻辑的传播根本上改变了生产过程、体验、权利和文化的运作与结果。”[1]  ——曼纽尔·凯斯泰尔斯  全球化时代是以信息、资本、市场为基本前提,高速的全球化巨变不断完成着变异和繁殖,形成全新的生产系统。于是,我们进入了一个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微时代改变了文化生产与传播的基本形态,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体验,并引发了“微时代的
期刊
摘 要:城市是包括新与旧、历史与现实等在内的多种元素拼贴的产物。作为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建筑的拼贴无疑对城市的影响的是巨大的。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在欧洲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建筑拼贴的可持续方法。  关键词:建筑;拼贴;城市更新;形式符号;色彩符号;肌理符号  城市犹如一个巨大的博物馆,新与旧共存,历史与现实共生。城市发展的过程是不断在进行新的城市建设的同时又同时破坏和摧毁着旧的城市的过程。城市建设总
期刊
摘 要:骑楼是钦州一种典型民居建筑,始建于上世纪初期。现存骑楼建筑分布集中,中山路骑楼街位于钦州骑楼街区的边缘,由于商业地段欠佳,整体建筑形态保存最为完整。文章从钦州骑楼立面形态出发,分析了骑楼主要的立面形态语言,并探讨了骑楼立面形态与商业价值的关系。  关键词:钦州骑楼;立面形态;商业价值;中山路  一、引言  骑楼是南方沿海地区的特色民居建筑形式,其良好的商住结合形式,一度成为当时城镇的主要建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之下,中国紧跟时代的发展,习总书记也提出新的指导思想中国梦。中国梦作为新一代人的伟大梦想,是要弘扬中国精神、民族文化,使文化大花园百花齐放。在新时代下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就一定会带来中华民族文化的真正繁荣。扬州剪纸的民族特征为伟大的中国梦奠定文化基础,充实文化底蕴,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让中国梦的主题与扬州剪纸艺术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深入地挖掘出扬州剪纸的制
期刊
摘 要:汉画像是一种象征型的艺术,它通过象征性符号展示了汉代的精神风貌。车马出行、瑞鸟衔币、拜谒等图像统构在这块汉画像石上。一个概念中寓意了好几个形象,又或者说一个形象中蕴含了多层意义。过去与升仙,现在与祭拜,未来与祈望,共同呈现了汉代的文化空间。  关键词:徐州汉画像;瑞鸟衔币;车马出行;象征  徐州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其汉代画像石艺术独具特色,与汉兵马俑、汉墓并称中国“汉代三绝”。在徐州汉画
期刊
摘 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法律法规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具有的价值,即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和科学的。在庐剧艺术中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价值,鲜活的历史发展的记忆和特定的民族精神的折射;二是文化价值:独具特色的民族活化石,不断碰撞的文化原生态;三是艺术审美价值,艺术资源的核心地带,审美创造的不竭之源;四是科技价值,文化保护与经济开发良性互动,传承发展与科学利用相得益彰。庐剧艺术浸润着丰富的
期刊
摘 要:当代作家李佩甫在其作品《城的灯》《生命册》中述说了“乡下人进城”的辛酸,以及在身份蜕变过程中上演的一出出悲剧,表现出深切的人道主义关怀和直面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作家以敢于担当的气魄,勾勒出从农村进入城市中的中原人身份蜕变过程中面临的精神上的苦难,在忧伤而又温情的叙事中,传达出社会的主导型渴望。  关键词:李佩甫;城的灯;生命册;乡下人进城;苦难  《城的灯》和《生命册》是李佩甫“平原三部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