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而介绍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作品影响等“背景资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具价值的宝贵资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章背景资料的了解是少不了的。在教学中,教师将相关背景资料的运用融入阅读教学中,根据阅读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渗透,让学生在丰富的背景资源中,更深刻地感悟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感受文本的魅力和丰富的人文精神,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背景,创设情境
如在《钱学森》一文的教学中,我十分重视此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把主人公和我们中华民族所倡导、尊崇的爱国情感贯穿教学始终。在结课阶段,我补充介绍说:同学们,钱学森被评为2007感动中国人物。(出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这是2007《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这段话是钱学森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诵,把这段话送给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老师相信他的精神会在我们中间世代相传、永放光彩。这一环节中背景资料的介入,再加上歌曲《我的中国心》的渲染,成功地营造了情感氛围,拉近了学生与钱学森这位伟人之间的距离。学生经历了一次感人肺腑的情感体验后,那个被激起提升的心灵深处也许会永远地烙上一个“中国印”。
二、运用背景,画龙点睛
《给家乡孩子的信》,巴金写得朴素无华、感情真挚。其中“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一句是信中的点睛之笔。如何在教学中也做到画龙点睛呢?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巴金为文和为人的高度统一“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我不失时宜地运用了背景资料:巴金从没有领取过国家的工资,他一直靠稿费生活。巴金关心灾区和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他为帮助灾区和希望工程默默地做了许多工作,但总有一个条件:不要宣传、报道。1998年,巴金获得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一笔巨款,立即以“一个老人”的名义捐献给了希望工程。近十多年以来,他几乎每年都要给“希望工程”捐款,捐款额累计达到了50多万元。101岁生日的文学老人巴金两次托人以“上海作家李尧棠”的名义为印度洋海啸灾区共捐款6万元。让学生自读自悟这些背景资料,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敬爱的巴金爷爷一生都在践行“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这句话。我想这个小环节中背景资料的运用也许就是这篇文章教学的点睛之笔吧。
三、运用背景,渗透写法
如《大自然的文字》一文,思路清晰,语言通俗,内容不难理解,原因就是本文作者伊林的科学小品文的语言风格就是“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在学生理解了文中的几种“大自然的文字”的具体内容后,我设计了简介作者写作风格的教学环节:“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我们认识了四种大自然的文字,之前你们知道吗?那是谁把这四种大自然的文字告诉我们的?对了,是伊林。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这样评价他的语言风格:‘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人们也说他是世界上最善解人意的科普作家,他会把简单的问题想得津津有味、讲得津津有味,任何复杂生硬的科学原理在他笔下都会变得津津有味。默读课文的第六节,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最有趣?想一想,这样写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这儿,我才引出背景资料——介绍作者,是为了引导学生真切感受文章第六节中集中体现的伊林的科普小品文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的语言风格,让学生感悟到了作者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讲述科学知识这种写法的巧妙之处。
四、运用背景,延伸课外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扩大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们可以利用背景资料趁势激发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兴趣,把阅读延伸到课外。如教学《夹竹桃》一文后,我补充介绍:本文作者季羡林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国宝”。他出身农民家庭,20岁时,他同时考上了清华和北大。24岁时留学到德国。在国外季羡林先生坚持顽强地学习和生活,完成了博士学位。35岁的季羡林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从此他每天清晨四点就起床开始写作。2003年,92岁的季羡林因病住进医院,但是他还是没有停止过学习读书,他把病房变成了书房,又著成了20多万字的《病榻杂记》。2006年,95岁高龄的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你们愿意读读这位作者的文章吗?就去找季羡林的文章读读吧!这样通过背景介绍,向学生推荐好书,引导学生把语言实践更多地延伸到了课外。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有时“背景资料”也是一种很好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背景资料”这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针对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切忌“搞形式”、“走过场”。将背景材料的运用融入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充分发挥“背景资料”的作用,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背景,创设情境
如在《钱学森》一文的教学中,我十分重视此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把主人公和我们中华民族所倡导、尊崇的爱国情感贯穿教学始终。在结课阶段,我补充介绍说:同学们,钱学森被评为2007感动中国人物。(出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这是2007《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这段话是钱学森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诵,把这段话送给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老师相信他的精神会在我们中间世代相传、永放光彩。这一环节中背景资料的介入,再加上歌曲《我的中国心》的渲染,成功地营造了情感氛围,拉近了学生与钱学森这位伟人之间的距离。学生经历了一次感人肺腑的情感体验后,那个被激起提升的心灵深处也许会永远地烙上一个“中国印”。
二、运用背景,画龙点睛
《给家乡孩子的信》,巴金写得朴素无华、感情真挚。其中“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一句是信中的点睛之笔。如何在教学中也做到画龙点睛呢?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巴金为文和为人的高度统一“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我不失时宜地运用了背景资料:巴金从没有领取过国家的工资,他一直靠稿费生活。巴金关心灾区和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他为帮助灾区和希望工程默默地做了许多工作,但总有一个条件:不要宣传、报道。1998年,巴金获得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一笔巨款,立即以“一个老人”的名义捐献给了希望工程。近十多年以来,他几乎每年都要给“希望工程”捐款,捐款额累计达到了50多万元。101岁生日的文学老人巴金两次托人以“上海作家李尧棠”的名义为印度洋海啸灾区共捐款6万元。让学生自读自悟这些背景资料,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敬爱的巴金爷爷一生都在践行“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这句话。我想这个小环节中背景资料的运用也许就是这篇文章教学的点睛之笔吧。
三、运用背景,渗透写法
如《大自然的文字》一文,思路清晰,语言通俗,内容不难理解,原因就是本文作者伊林的科学小品文的语言风格就是“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在学生理解了文中的几种“大自然的文字”的具体内容后,我设计了简介作者写作风格的教学环节:“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我们认识了四种大自然的文字,之前你们知道吗?那是谁把这四种大自然的文字告诉我们的?对了,是伊林。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这样评价他的语言风格:‘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人们也说他是世界上最善解人意的科普作家,他会把简单的问题想得津津有味、讲得津津有味,任何复杂生硬的科学原理在他笔下都会变得津津有味。默读课文的第六节,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最有趣?想一想,这样写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这儿,我才引出背景资料——介绍作者,是为了引导学生真切感受文章第六节中集中体现的伊林的科普小品文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的语言风格,让学生感悟到了作者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讲述科学知识这种写法的巧妙之处。
四、运用背景,延伸课外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扩大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们可以利用背景资料趁势激发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兴趣,把阅读延伸到课外。如教学《夹竹桃》一文后,我补充介绍:本文作者季羡林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国宝”。他出身农民家庭,20岁时,他同时考上了清华和北大。24岁时留学到德国。在国外季羡林先生坚持顽强地学习和生活,完成了博士学位。35岁的季羡林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从此他每天清晨四点就起床开始写作。2003年,92岁的季羡林因病住进医院,但是他还是没有停止过学习读书,他把病房变成了书房,又著成了20多万字的《病榻杂记》。2006年,95岁高龄的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你们愿意读读这位作者的文章吗?就去找季羡林的文章读读吧!这样通过背景介绍,向学生推荐好书,引导学生把语言实践更多地延伸到了课外。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有时“背景资料”也是一种很好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背景资料”这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针对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切忌“搞形式”、“走过场”。将背景材料的运用融入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充分发挥“背景资料”的作用,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