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适应新时代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文章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实验学校五年级1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一学年的拓展训练教学,对对照班的学生进行传统体育教学,并对实验前后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群体意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班学生,并且进行拓展训练后的学生整体体质健康状况有较大幅度提升,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体质健康得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班学生身体素质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方面有显著提升,明显优于对照班。实验后,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愿意积极参与群体活动的学生显著增多,不愿意以及拒绝参与群体活动的人明显减少,而且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将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符合新时代的教育特点和学生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拓展训练;小学体育;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624X(2021)31-0034-0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堅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 拓展训练是实现有效体育教学的新兴教育模式。拓展训练活动融入体育教学是以体育元素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其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拓展训练兼具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双重作用,对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学校体育教育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身心达到健康标准的一种活动。拓展训练的特点是通过训练促进参与者的心理素质、思想意识、身体形态不断提升,通过训练使参与者各方面都达到健康状态,使参与者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都能拥有较大的优势,从而获得身心健康。
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是依托校园基础设施,以体育教育内容为基础,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训练,从而使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协作能力都得到提升,最终实现身心健康。拓展训练是基于体育教学内容,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拥有协作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 研究目的
新课改的要求是根据学生未来发展需要而提出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拓展训练活动的设计必须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一方面,拓展训练要求自然化,实现阳光体育;另一方面,拓展训练项目种类丰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拓展训练在形式、内容、教育效果上都应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让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在与同伴的合作中提升协作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独立发展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团队协作是未来发展趋势。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培养其协作能力,而拓展训练是培养小学生协作能力的一种极好的途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五年级四个班(每个班37人)148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和调查对象。其中,笔者将148名学生分为实验班和对比班,各74人,分别进行一年的拓展训练教学和传统体育教学。在实验前后,对148名学生进行群体意识的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搜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分别查阅以“拓展训练”和“小学体育教学”为关键词的文献资料,了解小学体育教学研究现状和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从而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调查法
通过对从事拓展训练的专业教师以及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咨询和访谈,了解拓展训练的发展情况,及其所具有的优势和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笔者对学生和家长也进行了访谈,掌握了学生和家长对拓展训练的看法,从而记录下来成为本研究的依据。
通过对实验前后学生的群体意识进行调查,即学生参与群体活动的意愿以及合作意识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实验前后的群体意识情况,为实验前后学生群体意识对比提供数据支撑。实验前后各发放148份问卷,实验前回收146份问卷,有效问卷为145份,回收率98.6%,有效率为99.3%;实验后回收145份,有效问卷为145份,回收率97.8%,有效率100%。
3.实验法
本研究以五年级四个班(每个班37人)148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各74人。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群体意识进行差异性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
实验时间:一学年。
实验干预:实验班和对照班都由该校体育教师对其进行体育教学,但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其中,实验班采用拓展训练教学,对照班进行传统体育教学。
实验方法: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实验前后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指标进行统一测试,并将实验前后的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拓展训练对实验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情况。
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办公软件 和 SPSS17.0 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并将问卷调查数据和实验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是否对学生的发展有效。
三、结果与分析
拓展训练具有丰富的练习内容、有趣的练习形式和良好的练习氛围。这些特点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从而使运动效果得到保证。长时间的训练后,学生的健康状况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一)实验前后学生身体形态的结果统计
对拓展训练实验后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测试得出的BMI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拓展训练对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较小,P>0.05,如表1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处于该阶段学生的身体形态发展与运动关系不大。 (二)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的结果统计
拓展训练是一项采用游戏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形式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这使锻炼身体的效果得到了有效保障,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观察到学生的多项身体素质在不断增强。
一是速度素质的提升。如表2所示,拓展训练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50米跑的合格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优秀有13个学生;达到良好的学生相对于对照班增加了12个,实验班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班;实验班的不及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班。这说明拓展训练的上课方式使学生的速度素质明显提高。
二是灵敏协調素质的提高。笔者选取定时跳绳量作为灵敏素质的评价标准,如表3所示。实验班学生的跳绳水平相对于对照班有非常大的进步,实验班达到优秀的学生人数有52人,比对照班多了34人,实验班优良率高达到87.8%。这说明拓展训练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灵敏协调素质的提升。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第一,拓展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多种身体素质的发展及提升,特别是速度素质和灵敏协调素质。
第二,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第三,拓展训练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团体协作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社交意识、任务意识、群体意识在拓展训练中能够显著提升,这符合新时代的教育特点和学生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建议
第一,将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
第二,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相应的体育拓展训练项目,体现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开展拓展训练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几次体验,从而促进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第三,教育部门可以组织体育教师进行拓展训练的专业培训,帮助体育教师将拓展训练更高效地融入体育教学中,使更多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刘佳佳.江东区小学体育拓展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7.
[2]何 娟.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的策略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6.
[3]张 波.融入素质拓展训练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论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0(28):25.
[4]李丽明.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3):128-130.
[5]邱美春.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改进策略分析[J].才智,2020(15):217.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体智能理论的小学体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应用”(2019YQJK023)阶段性成果;2019年广州市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基于体智能相关理论的课程开发与实践”(201982264)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钟顺霞(1977— ),女,广东广州人,小学体育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关键词:拓展训练;小学体育;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624X(2021)31-0034-0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堅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 拓展训练是实现有效体育教学的新兴教育模式。拓展训练活动融入体育教学是以体育元素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其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拓展训练兼具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双重作用,对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学校体育教育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身心达到健康标准的一种活动。拓展训练的特点是通过训练促进参与者的心理素质、思想意识、身体形态不断提升,通过训练使参与者各方面都达到健康状态,使参与者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都能拥有较大的优势,从而获得身心健康。
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是依托校园基础设施,以体育教育内容为基础,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训练,从而使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协作能力都得到提升,最终实现身心健康。拓展训练是基于体育教学内容,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拥有协作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 研究目的
新课改的要求是根据学生未来发展需要而提出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拓展训练活动的设计必须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一方面,拓展训练要求自然化,实现阳光体育;另一方面,拓展训练项目种类丰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拓展训练在形式、内容、教育效果上都应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让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在与同伴的合作中提升协作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独立发展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团队协作是未来发展趋势。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培养其协作能力,而拓展训练是培养小学生协作能力的一种极好的途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五年级四个班(每个班37人)148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和调查对象。其中,笔者将148名学生分为实验班和对比班,各74人,分别进行一年的拓展训练教学和传统体育教学。在实验前后,对148名学生进行群体意识的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搜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分别查阅以“拓展训练”和“小学体育教学”为关键词的文献资料,了解小学体育教学研究现状和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从而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调查法
通过对从事拓展训练的专业教师以及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咨询和访谈,了解拓展训练的发展情况,及其所具有的优势和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笔者对学生和家长也进行了访谈,掌握了学生和家长对拓展训练的看法,从而记录下来成为本研究的依据。
通过对实验前后学生的群体意识进行调查,即学生参与群体活动的意愿以及合作意识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实验前后的群体意识情况,为实验前后学生群体意识对比提供数据支撑。实验前后各发放148份问卷,实验前回收146份问卷,有效问卷为145份,回收率98.6%,有效率为99.3%;实验后回收145份,有效问卷为145份,回收率97.8%,有效率100%。
3.实验法
本研究以五年级四个班(每个班37人)148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各74人。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群体意识进行差异性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
实验时间:一学年。
实验干预:实验班和对照班都由该校体育教师对其进行体育教学,但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其中,实验班采用拓展训练教学,对照班进行传统体育教学。
实验方法: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实验前后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指标进行统一测试,并将实验前后的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拓展训练对实验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情况。
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办公软件 和 SPSS17.0 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并将问卷调查数据和实验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是否对学生的发展有效。
三、结果与分析
拓展训练具有丰富的练习内容、有趣的练习形式和良好的练习氛围。这些特点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从而使运动效果得到保证。长时间的训练后,学生的健康状况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一)实验前后学生身体形态的结果统计
对拓展训练实验后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测试得出的BMI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拓展训练对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较小,P>0.05,如表1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处于该阶段学生的身体形态发展与运动关系不大。 (二)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的结果统计
拓展训练是一项采用游戏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形式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这使锻炼身体的效果得到了有效保障,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观察到学生的多项身体素质在不断增强。
一是速度素质的提升。如表2所示,拓展训练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50米跑的合格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优秀有13个学生;达到良好的学生相对于对照班增加了12个,实验班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班;实验班的不及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班。这说明拓展训练的上课方式使学生的速度素质明显提高。
二是灵敏协調素质的提高。笔者选取定时跳绳量作为灵敏素质的评价标准,如表3所示。实验班学生的跳绳水平相对于对照班有非常大的进步,实验班达到优秀的学生人数有52人,比对照班多了34人,实验班优良率高达到87.8%。这说明拓展训练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灵敏协调素质的提升。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第一,拓展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多种身体素质的发展及提升,特别是速度素质和灵敏协调素质。
第二,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第三,拓展训练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团体协作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社交意识、任务意识、群体意识在拓展训练中能够显著提升,这符合新时代的教育特点和学生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建议
第一,将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
第二,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相应的体育拓展训练项目,体现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开展拓展训练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几次体验,从而促进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第三,教育部门可以组织体育教师进行拓展训练的专业培训,帮助体育教师将拓展训练更高效地融入体育教学中,使更多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刘佳佳.江东区小学体育拓展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7.
[2]何 娟.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的策略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6.
[3]张 波.融入素质拓展训练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论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0(28):25.
[4]李丽明.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3):128-130.
[5]邱美春.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改进策略分析[J].才智,2020(15):217.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体智能理论的小学体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应用”(2019YQJK023)阶段性成果;2019年广州市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基于体智能相关理论的课程开发与实践”(201982264)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钟顺霞(1977— ),女,广东广州人,小学体育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